• 沒有找到結果。

健身運動之行為變化理論與模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健身運動之行為變化理論與模式"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壹、前言

在我們社會中,體適能及身體活動的重要性已逐漸增加,然而,大部份人並 未規律參與身體活動,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健康促進統計年報》(2017) 中指出: 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項與肥胖有關,且近年來國人整體過重及肥胖人口比率仍 一路攀升,調查指出:全國 43%人口過重,男性近半肥胖,此情形已蟬聯多年亞洲 肥胖冠軍寶座。當然,肥胖並非久坐生活所造成的結果,但統計數字確實顯示: 我們的身體活動水準已經降低,例如:接近 50%的成年人並未在一週內安排至少三 天、最低 20 分鐘的強烈身體活動,或一週最少 5 天、最低 30 分鐘的中等程度健 身運動 (Buckworth & Dishman, 2007)。

許多久坐生活的人,並非完全沒有健身運動,但久坐生活的人一旦克服習慣 且開始健身運動,他們將面臨的下一個障礙,即是如何持續他們的健身運動課程。 已有研究證據顯示:許多人很容易開始健身運動課程,但卻難於持續與堅持,約 有 50%的參與者在前 6 個月內退出健身運動課程 (Buckworth & Dishman, 2007)。 因此,本文將回顧一些健身運動行為理論模式,並提出這些行為模式如何提升運 動參與,達到健康促進的目標。

貳、健身運動行為理論及模式

以文字敘述論點內容,即可稱為理論;以圖示理論之指向,則可稱為模式, 但沒有一個模式可解釋所有形式的健身運動行為,唯有聯結一些跨模式變項,才 可最有效預測健身運動行為。然而,回顧不同模式及理論,如何幫助我們實際提 高及保持健身運動。下文中將先討論理論觀點,而後再討論各模式觀點: (一) 計畫行為理論

(3)

行為。Dimmock 與 Banting (2009) 亦提到:只有意向的話,即如理論所預測的, 並不會實際影響行為,而是意向的質量與態度才是關鍵。

有關 TPB 及 TRA 的研究,結果顯示:TPB 在預測健身行為方面顯著優於 TRA, 其中的主要差異在於知覺行為控制 (Hunt & Gross, 2009)。而且,也有研究者將研 究著重於健身運動行為及持續參與,結果顯示:知覺行為控制及主觀規範為開啟 個人健身運動的開端 (Rhodes & Caurneya, 2005)。

因此,在實際應用上,指導者應鼓勵參與者的重要他人,讓這些人幫助參與 者增加健身運動,同時也應提升參與者健身運動的態度及實際健身運動的意向, 達到參與者從可能健身運動轉移至實際健身運動的目標。

(二) 社會認知理論

社會認知理論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簡稱 SCT) (Bandura, 2005) 為 Bandura 較早的社會學習理論中的架構。SCT 中提到:個人、行為、和環境等因素 相互交互作用,且個別因素為其他因素之決定者。事實上,不僅環境影響行為, 行為也會影響環境。所有三個因素合在一起影響我們想法、行為、和感覺。除了 不同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外,此取向最大的準則,即是個人可成功表現行為的信念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與效能信念及效能期望有關。簡而言之,就是「我可以嗎?」 (Can I?) 這種問題。自我效能可影響許多行為,尤其是挑戰我們的行為,例如:較多的身 體活動或保持健身運動課程許多年。若個人相信自己能採用和保持上述問題的行 為,他就會傾向去做 (Bandura, 2005)。上述學者指出:自我效能是不同健康情境 中良好行為的預測者,例如:戒菸、體重管理、及心臟疾病復健等 (Bandura, 2005)。 在健身運動領域中,自我效能已產生許多一致性的發現,結果顯示:自我效能可 提高健身運動參與,反之亦然 (McAuley & Blissmer, 2002)。

(4)

尤其女生特別明顯。Ashford, Edmunds 與 French (2010) 以統合分析調查身體活動 中,何種介入策略對提高自我效能是最有效的決定者,結果顯示:共有 27 個獨特 策略可提高自我效能,其中,對較佳表現提供回饋及替代性經驗 (模仿) 對身體 活動的自我效能變化,提供最有效的影響。綜合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有許 多卓越的方法提高身體活動自我效能,而此亦可提高實際身體活動水準。 (三) 自我決定理論 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rnination Theory, 簡稱 SDT) 雖然不是一個新理論 (Deci & Ryan, 1985),但在健身運動心理學領域中,卻是一個新進理論。然而,使 用 SDT 之研究已顯示:此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獻可解釋健身運動行為。自我決定理 論主要著重在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勝任感、關係感、及自我決定。而且,自我決 定行為也聚焦於外在動機到內在動機之連續體。特別的是,自發性規劃代表自我 決定動機,換言之,自我決定沒有受到一些外在獎勵或壓力控制,此過程可引發 內在動機行為。 Deci 與 Ryan (1994) 認為:上述三種不同心理需求是一種固有的動機,聯結其 他社會環境 (關係感) 後,影響另一環境 (能力) 及個人最初參與 (自發性) 意 識。Hagger 與 Chatzisarantis (2007, 2008) 研究中使用 SDT 預測健身運動行為,結 果顯示:在健身運動行為中顯示出自發性的參與者,有較強烈的社會支持系統, 且顯示出較強烈的動機及提高健身運動依附。例如:Edmunds, Ntoumanis 與 Duda (2006, 2007) 研究調查自我決定理論及預測健身運動行為間的關係,一篇研究主要 聚焦於肥胖者,結果顯示:在三個月健身運動介入後,受試者提高相關的需求滿 意度,並顯示出較大的健身運動依附。自我決定理論應用在現今的健身運動中, 可幫助預測健身運動依附,結果也顯示:當達到關係感、自我決定、及勝任感等 三項心理需求時,依附比率就會提高,並增加內在動機水準。 SDT 提到:內在到外在動機為一連續體,從無動機到外在動機,且經由不同 形式的外在動機到內在動機 (Deci & Ryan, 1994)。事實上,個人感覺較多的自發性 (自我決定) 及控制意識,主要視參與者朝向內在動機行為時,他們動機依賴外在 來源的程度。三種內在動機形式 (瞭解、完成、激勵) 代表個人想要去做,而非 什麼是個人應該去做。而且,上述內在動機形式與情感、認知、及行為結果有關 (Vallerand & Rousseau, 2001)。

自我決定理論與身體活動內在動機間的關係,已有研究結果提出進一步支 持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參 與 者 可 區 分 身 體 活 動 領 域 中 內 在 和 外 在 目 標 的 差 異 (McLachlan & Hagger, 2011)。而且,研究結果發現:較多自發性規劃的健身運動較 控制規劃的健身運動,可產生較高水準的依附 (Duncan, Hall, Wilson, & Jenny, 2010; Lewis & Sutton, 2011)。

(5)

身體活動情境中建構自發性支持氣候,並培育自我決定形式動機,但此過程中允 許一些外在動機 (例如:社會支持、獎勵)。值得注意的是,健身運動指導者可讓 參與者在班級中感到更高的勝任感及自發性,如此可引發較高水準的依附。而且, 提供一個具有正面性社交的環境,以幫助滿足關係感的需求,如此即可建構更長 程的依附。 建構一個可滿足上述需求的環境,應讓不同參與者在不同日子中,有機會選 擇健身運動項目 (或最少一些特殊的健身運動),如此可提升自發性意識及責任 感。另一方法即是設計課程,讓參與者可以在不同健身運動形式中 (例如:力量、 耐力、柔軟度) 感覺精熟意識,以提高勝任感,例如:健身運動者經常在參與初 期即退出,因為健身運動課程太困難,讓他們的身體能力無法負荷 (Buckworth & Dishman, 2007)。確認健身運動適合新加入的參與者,在初期應提供較低強度及較 短時間耐力活動,如此可幫助他們的精熟意識、完成、及滿意度。最後,應提供 社交及交友機會,如此可提升參與者的關係感,可促進健身運動者間的交互作用 及彼此間相互認識。 (四) 跨理論模式 在這些年中,有關改變行為的理論、模式、及課程,主要聚焦於除去或控制 負面行為 (例如:喝酒、吸菸、藥物濫用、及過度飲食),而非提高正面行為 (例 如:健身運動)。實質上,上述提到的模式與理論 (例如:健康信念模式、計畫行 為模式、社會認知理論、自我決定理論) 及其他模式與取向,例如:古典制約、 示範、及刺激―回應間的關係等,已用來介入或降低不同的負面行為。這些研究 結果顯示:經長時間所養成的習慣特別難以改變,雖然行為改變 (例如:戒酒、 菸、毒品、或暴飲暴食) 經常被認為是急迫的事件,但復發事件依然屢見不鮮。 從 上 述 事件 中, 行為變化 的 跨領 域 模式因而產生 (Prochaska, DiClemente, & Norcross, 1992)。 雖然先前模式瞭解人們為何從事 (或不從事) 健身運動,但這些模式傾向聚 焦於短時間。然而,跨理論模式提到:個人由一階段進步至另一階段,此轉移過 程是循環,而非直線的。由於許多人在努力建立及保持所希望的生涯形態中並未 成功,跨理論模式認為:不同的介入及訊息需要為特別階段及時間中的個人量身 訂做,而且,根據此模式所提,變化被視為長程過程,其中涉入各階段的不同認 知及行為。介入研究已測試跨理論模式原則,其中主要聚焦在吻合階段到特殊的 個人需求,結果顯示:階段變化與身體活動水準間存在密切關係 (Marshall & Biddle, 2001)。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階段概念,其中包含一些人格特質及狀態。特別 的是,特質通常被認為是穩定且不容易變化的,另一方面,狀態是很容易變化且 缺乏穩定的。此階段在跨領域模式中,兩者都是動態且穩定的。換言之,雖然階 段可維持一段時間,但他們卻是容易變化的。

(6)
(7)

法,以幫助參與者。 1. 「對你而言,在裡面有些甚麼東西是你想要的」,在運思期中的參與者,主要 著聚焦身體活動的利益與阻礙。 2. 「準備活動」為準備期的參與者所發展,主要聚焦於每週參與三次健身運動 者所準備的策略,例如:設定短程目標、發展時間管理技巧、及對個人活動 給予獎勵。 3. 「保持運行」為活動期的參與者所發展,此時期參與者健身運動只是偶發性 的,且具有很大的故態復萌危險而回到準備期,因此,若遇到有問題的情境 時,應聚焦於可能導致故態復萌的一些問題 (例如:受傷、假期、工作環境), 給予一些處理上述情境的建議 (例如:獲得社會支持)。 較早研究中,Marcus 等人 (1992) 研究結果顯示:在準備期或活動期中, 30%~60%的參與者呈現出進步情形;在準備期中僅有 4%,在活動期中僅有 9%的參 與者呈現出退步情形,上述發現顯示:在採用健身運動階段初期,採用低價值及 低強度介入的健身運動,可產生顯著增進。吻合取向已成功的讓 1200 位以上的健 身運動參與者減掉體重。 而且這裡還有一些事件超出個人控制範圍,並影響持續參與健身運動,例如: 研究結果顯示:在生活中發生許多事件的參與者較沒有發生事件者,顯著降低持 續參與健身運動,同時,留意導致錯失健身運動時間或損害持續課程的高危險情 境,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運動場地的設定位置也很重要 (例如:身體活動及體 適能設備設置在公司的同一場地,可讓員工更容易從事健身運動),不同的介入可 提高參與者的活力消耗,及將他們從較低的階段 (較少活動) 轉移至較高的階段 (更多的活動) (Titze et al, 2001)。Spencer et al (2006) 進一步回顧 31 篇研究,其中 有 25 篇支持跨理論模式對健身運動行為的影響,換言之,吻合階段介入可成功激 發參與者朝向較高階段及較多的健身運動。最後,變化模式階段已成功運用在 4~6 年級的兒童身上,提升適度到激烈的身體活動 (Haas & Nigg, 2009)。

(六) 生態學模式 最近已有研究以生態學模式探討健身運動行為。所謂生態學模式,其中主要 提供模式、架構、或觀點,而非特殊的變項 (Dishman et al, 2004),生態學模式中 提到:行為會受到社會環境、身體環境、及公眾政策等變項所影響。此領域主要 聚 焦 於 這 些 模 式 如 何 解 釋 環 境 與 行 為 間 互 相 影 響 。 例 如 : 發 生 在 個 人 內 (intrapersonal) (例如:生物學)、個人間 (interpersonal) (例如:家庭)、機構 (例 如:學校)、及政策 (例如:各階層法律) 的影響。最初,Sallis & Owen (1999) 應

用此模式探討身體活動及定義「行為設定」,以描述社會和身體環境因素,上述因

(8)

等。

雖然所有的環境都很重要,但 Sallis & Owen (1999) 提到,身體環境是生態學 模式中的特徵。大部份研究者宣稱,生態學模式可直接影響健身運動,且此影響 更在社會認知模式之上。Zhang 等人 (2012) 研究中以中學生為受試者,並使用生 態學觀點幫助提升學生的生理活動,結果顯示:社會環境 (雙親支持、朋友、及 體育課老師) 及生理環境 (易得性設備、鄰近場地的安全性) 等變項伴隨自我效 能阻礙 (因應阻礙參與健身運動的信念) 可預測身體活動。然而,環境變項 (社 會及身體) 預測身體活動超越個人因素,例如:自我效能阻礙,事實上,環境等 變項是身體活動的最佳預測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以平衡觀點而言,較早探 討個人及社會變項的研究,主要在解釋健身運動行為建構環境 (例如:大都會的 土地使用形式、都市的交通運輸、單車/健走的路徑) 為身體活動很重要的階層, 因為上述變項與個人選擇每日的身體活動有關。在 1990 年代中,有許多研究以自 我報告方式,探討環境對健身運動行為的影響,上述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問題,即 自我報告較客觀性測量 (例如:設備的距離) 產生更多不同的結果,例如:當以 自我報告測量時,自覺易得並非代表採用或保持健身運動行為,然而,當易得設 備以實際距離測量時,易得與身體活動間即呈現相關 (Buckworth & Dishman, 2007)。

(9)

的策略,例如:時間管理和目標設定技巧)。根據理性行動理論及計畫行為理論, 主觀規範及知覺行為控制是決定肥胖者健身運動的決定者,並繼而影響其實際健 身運動行為。由於主觀規範被推論為個人對其他人意見的信念,而此信念對健身 運動是很重要的,且對生活中其他重要人物而言,健身運動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你也可以記錄肥胖者在努力過程中,其他重要人物的影響,這些正面的社會壓力 會造成肥胖者想要去健身運動,部份原因是因為在其生活中,其他重要人物相信 健身運動對他生涯正面的利益,而且,肥胖者感覺他的健身運動行為變化是在自 己控制下 (知覺行為控制),這是很重要的。由上述可知,變化個人健身運動能力 信念,可直接影響行為,而無須影響意向。因此,這是一個預測健身運動行為有 利的變數。 根據生態學模式,一個人所居住的身體環境也和他的身體活動有關。若上述 是真實的,你能鼓勵肥胖者搬到另一個較有支持性的社區,那裏有較多的健身運 動設施及較安全的場地。若無法搬遷,可找一些伙伴一起健身運動,或搬一些健 身運動器材到住所內,如此可增加健身運動。最後,從自我效能理論中可知道, 健身運動的關鍵決定者,是個人執行行為所產生的希望回應信念。基於上述此點, 肥胖者並未真正相信自己,且他也不確定自己有能力或動機從事健身運動。自我 效能是完成表現最強的來源,你可以嘗試說服肥胖者,他可以在規律基礎上從事 健身運動,其中最好的辦法,就是實際開始健身運動,他將會相信自己能做到規 律的健身運動。你同意一週陪伴肥胖者三到四次,每次 30 分鐘從事健身運動,同 時,肥胖者的家人及朋友也會鼓勵和支持他的健身運動行為,當肥胖者開始健身 運動,將會正面的影響他的自我效能 (McAuley & Blissmer, 2002),且他對健身運 動的自我信念也會逐漸成長。

(10)

瞭解各種阻礙因素,以此基礎設計及應用介入策略,幫助參與者健身運動行為改 變。

參考文獻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衛福部] (2017)。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引用自 http://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879&pid=8687。 張育愷、古博文、季力康、廖主民、卓俊伶、聶喬齡、盧俊宏、朱奕華、洪聰敏、 劉淑燕譯 (2016):健身運動心理學理論與實務的整合。台北市:禾楓書局。 Ajzen, I., & Madden, T. 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s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453-474.

Ashford, S., Edmunds, J., & French, D. P. (2010).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change self-efficacy to promote lifestyle and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5(2), 2652-88 Bandura, A. (2005). Health promotion by social cognitive means.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 32, 143-162.

Becker, M. H., & Maiman, L. A. (1975). Socio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compliance with health care and medical care recommendations. Medicine Care, 13, 10-24. Berger, B., Pargman, D., & Weinberg, R. (2007). Foundations of exercise psychology

(2nd ed.).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ddle, S., Hagger, M., Chatzisarantis, N., & Lippke, S. (2007).Theoretical frameworks in exercise psy-chology. In G. Tenenbaum & R. Eklund (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3rd ed., pp. 537-559). New York, NY: Wiley.

Buckworth, J., & Dishman, R. (2007). Exercise adherence. In G. Tenenbaum & R. Eklund (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3rd ed., pp. 509-536). New York, NY: Wiley.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Deci, E. L., & Ryan, R. M. (1994). Promoting self-determined education.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8, 3-41.

Dimmock, J., & Banting, L. (2009). The influence of implicit cognitive processes on physical active-ity: How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can provide a platform fo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 3-22.

Dishman, R. K., Washburn, R. A., & Heath, G. W. (2004). Physical activity epidemi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11)

duration of exerc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7, 1-10.

Duncan, M., & Mummery, K. (2005). Psycho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ctors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in regional Queensland. Preventive Medicine, 40, 363-372. Edmunds, J., Ntoumanis, N., & Duda, J. (2006). A test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

the exercise domai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6(9), 2240-2265. Edmunds, J., Ntoumanis, N., & Duda, J. (2007). Adherence and well-being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patients referred to an exercise on prescription scheme: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8, 722-740.

Haas, S., & Nigg, C. R. (2009). Construct validation of the stages of change with strenuous, moderate, and mil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among childre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12(5), 586-591. doi: 10.1016/ j. jsams.2008.11.001

Hagger, M., & Chatzisarantis, N. (2007). Editorial: Advances i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research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8, 597-599.

Hagger, M., & Chatzisarantis, N. (2008).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psychology of exercis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 79-103. Hagger, M., & Chatzisarantis, N., & Biddle, S. (2002).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in physical activity: Predictive validity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addi-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Sport Exercise Psychology, 24, 3-32.

Hunt, H., & Gross, A. (2009). Prediction of exercise in patients across various stages of bariatric surgery: A comparison of the merits of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versus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Behavior Modification, 33, 795-817. Lewis, M., & Sutton, A. (2011). Understanding exercise behavior: Examining the

interaction of exer-cise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in predicting exercise frequency.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34, 82-98.

Lubans, D., & Sylva, K. (2009). Mediators of change following a senior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e-tion. Journal of Science in Medicine and Sport, 12, 134-140. Marcus, B. H., Rossi, J. S., Selby, V. C., Niaura, R. S., & Abrams, D. B. (1992). The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exercise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in a worksite sample. Health Psychology, 11, 386-395.

Marshall, S., & Biddle, S. (2001).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behavior change: A metaanalysis of applications to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5, 229-246.

(12)

activity and nutrition f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What work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9, 167-183.

McAuley, E., & Blissmer, G. (2002). Self-efficacy and attributional processes in physical activity. In T.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2nd ed., pp. 185-206.). Champaign,IL: Human Kinetics.

McLachlan, S., & Hagger, M. (2011). Do people differentiate between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 for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33, 273-288.

Prochaska, J. O., DiClemente, C. C., & Norcross, J. 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Rhodes, R., & Courneya, K. (2005). Assessment of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for predicting exercis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6, 349-361.

Sallis, J. F., & Owen, N. (1999). Physical activity and behavioral medicine. Thousand Oaks, CA: Sage.

Spencer, L., Adams, T., Malone, S., Roy, L., & Yost, E. (2006). Applying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o exercise: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Health Promotion Practice, 7, 428-443.

Titze, S., Martin, B., Seiler, R., Stronegger, W., & Marti, B. (2001). Effects of a lifestyle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on stages of change and energy expenditure in sedentary employee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 103-116.

Vallerand, R. J., & Rousseau, F. L. (2001).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A review using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R. Singer, H. Hausen-blas, & C. Janelle (Ed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2nd ed., pp. 389-416). New York, NY: Wiley.

Vansteenkiste, M., & Sheldon, K. M. (2006). There’s nothing more practical than a good throry: Inte-grating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5, 63-8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hang-Yu 2005 proves that the Euler-Carlitz relations and the Frobenius relations generate all the algebraic relations among special Carlitz zeta values over the field ¯ k.. Jing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Tseng, Growth behavior of a class of merit functions for the nonlinear comple- mentarity problem,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ol. Fukushima, A new

The min-max and the max-min k-split problem are defined similarly excep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to minimize the maximum subgraph, and to maximize the minimum subgraph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 its research foundation, added with dimension of perceived value a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TRIZ theory, try to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pencils and personalize the design1. TRIZ theory includes contradiction matrix, physical contradictions, and

Theory of Project Advancement(TOPA) is one of those theories that consider the above-mentione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and is new and continued to develop. For this reason,

A., “Linking the Supply Chain Using the Theory of Constraints Logistical Applications a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Inventory/Buffer Manag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