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街的體現:流動與留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街的體現:流動與留駐"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街的體現:流動與留駐

林博容

目錄

封頁

1.摘要……1

2.前言:什麼是對的「街」……2

3.另一個觀看「街景」的角度: 從 shopping mall 裡的經驗談起……3 4.說文: 「街」意味著什麼?……3

5.概念性的演繹架構:街道中的美感經驗、物理環境與留駐行為……4 6.演繹實質設計概念:街道美好品質的展現……6

. 「減寬」的車道概念……7

.彈性使用的空間與時間計劃……8

. 「閒逛」的設施計劃……8

.林蔭系統、步道系統與連續的可及性……9 7.結論:營造一個讓「街」上演的「場景」……10

文獻參考

本文發表於(民 98 年 5 月)。城市的形象與表述。空間:設計與理論學刊,1,77~92,崑山 科技大學。

(2)

街的體現:流動與留駐

林博容1

關鍵字:街,流動,留駐,清淨邏輯,清淨建築,生體利用率

摘要

最近,西方醫學興起一種觀點,認為身體不會有疾病,人才會有疾病,人一定失去(amiss)了 什麼,身體才會有疾病的症狀顯現。人與生俱來是完整的,其完整性(wholeness)有所欠缺,身體才 反映出生病的徵候;而完整性會有所欠缺,是因為人心想添加些什麼,或想減少些什麼才造成的(易 之新,2002)。作者認為空間設計的邏輯也非常相似上述的說法,即空間設計的美好與否在於其完 整性的是否存有。因此,設計者首先該努力的是發現生活的本質(空間是生活的舞台)與自然的常理 (axiom)(空間存在於自然中),然後才是用什麼手法與技巧呈現其對應的實質空間環境,讓生活的本 質與自然的常理本然發生。這樣的理路作者稱之為清淨邏輯(clean logic),本文以一般常見的街道 空間作為論述清淨邏輯的具象媒材,透過人在「街」上「流動」與「留駐」本然發生的互動行為與 感受之解析,演繹實質設計概念,並闡明經設計者的態度從「關注得到 (get)什麼」轉移到「關注 失去什麼」,才有機會能營造一個讓「街」上演的「場景」。

Reality on Street : In the Stay and on the Move

Po-Jung Lin1

Keywords: street, on the move, in the stay, clean logic, clean architecture, bioavailability Abstract

Recently, a kind of viewpoint, emerging in the western medicine, supposes that a human body couldn’t be ill but the human mind. There must be something amiss with the mind then the body appears specific symptom of disease. In other words, body’s disease is symptomatic of mind illness. A human being inherent was been completed with wholeness, though the lake of wholeness comes from that a person wants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something of it. This writer considers this concept is very similar to the logic of spati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is logic, spatial designer has to make his efforts discover the essence of living (space is a stage for living) and the axiom of nature (space exists in the nature) first, then the left strivings are to let the essence and the axiom arise spontaneously by using specific technique to present correspond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Such kind of approach was called “clean logic”; this article then takes “street” as a concrete material for the purpose of discoursing it.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behavior and feelings that people got on the street, in the stay and on the move, this article deduces some practical design concepts, and clarifies that only when designer pays attention to “something amiss” rather than “get something”, there will be capable of constructing a place or field for “street” to act.

1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 教授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patial Design, Kun Shan University

(3)

一、前言:什麼是對的「街」?

如果不刻意提醒的話,大概已經忘了有多久不曾在街頭上漫步,不曾對那些生活在我們周遭的 人與活動空間作細細的品味,以及不曾從一個「行人」的角度觀看街景。時空變遷中,僅管「街」

的意義不斷地在改變,然而有一件事明確可知,就是在記憶裡的童年時光中,街頭總是個愉快的地 方。在某些共同時段中,小孩們可以盡情地呼朋引伴、追逐玩耍,在街角、騎樓柱下、水溝旁,總 少不了三五成群兒童們嘻嚷的笑聲。孩子們因一同玩耍而存留了美好的回憶,累積了公共生活的經 驗,培養了社區認同的共識。隨著成長的過程,這些溫馨甜美的記憶都逐漸組織依附在一個可被描 述的具體形象中,那是隱隱約約深植在人們心中,卻是一處充滿情感、令人回味無窮的街道空間。

隨著近代以來都市的擴大與現代化,「速度」以及「效率」早已成為一種「進步」的意識形態,

寬闊而立體交叉的街道、越來越快速的大眾運輸工具,高架與地下化的道路系統等等。在越短的時 間處理越多流通量的設施,已成為現代都市基本公共設施所追求的目標。在西方世界這種轉變的過 程可以歷經數個世紀,然而在許多第三世界新興工業國家則僅以十數年到數十年之譜的時間進行改 變,這就是台灣「快速都市化」的歷史進程。

因此突然之間,童年所生活的空間與當下現實成為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前者所存在的空間大 多已支離消散而難以追尋,而後者正快速蔓延並結構為都市空間的主流。在這種改變下,昔日街頭 巷尾的親切熟稔似不復存,一方面令人扼腕,另一方面卻又必須得力於現代都市設施的便利、效率 與無遠弗屆,才能達成生活目的。其實這種兩難的存在,正反映了現代都市的空間現實。不論如何,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首先不能重蹈實證主義的覆轍,以避免在認識論上陷入兩極間無盡的反復中;

另外,全球化趨勢下空間的人文脈絡已然與歷史脫節,並且漸趨中性,而自然環境則提供了人們一 個重新感受時空縱深的關鍵因素。顯然,上述現代都市空間現實上兩難之解消,關鍵在於人們得到 (get)了什麼之同時也失去(amiss)了什麼,此一迷障之破除。這是涉及生體利用率(bioavailability)的 範疇,以人為例,它是食物或藥品服用進入體內之後,人體系統能吸收多少,吸收後又能利用多少 的問題(陳希林,2007)。因此,「什麼是對的?」這一個問題所要對設計者提醒的是,設計關注的 焦點,與其說設計「得到」了什麼?無寧說設計「失去」了什麼?從最新的醫學觀點,身體不會有 病,人才會有病,人一定「失去」了什麼,身體才會有疾病的症狀顯現(易之新,2002)。若把「街」

也放入這樣的思維裡聯想,設計者不應想添加而致「得到」些什麼,不應想減少而致「失去」些什 麼,設計者應做的是使空間能回歸生活的本質與自然的常理,這樣的理路作者稱之為清淨邏輯(clean logic),其所得稱之為「清淨建築」 (clean architecture)。因此,本文嘗試以「街」作為論述的具體 媒材,透過清淨建築的原始概念(林博容,2003),解析人在「街」上「流動」與「留駐」自然衍 生的行為與感受,闡明空間的美好特質之有否,在於其完整性的是否存有。

空間是生活的舞台,同時空間也存在於自然之中,任何對的空間設計都要從回歸上述生活本質 與自然常理這兩項生體的完整性出發,「街」也是。也因為如此,設計者所建構的空間實質環境或 場所,才能讓「街」自然而健康地「上演」。

(4)

二、另一個觀看「街景」的角度:從 shopping mall 裡的經驗談起

作為資本市場的一環,現代都市中存在著許多場所其本質在於促進消費的活動,Shopping mall 就是典型之一。Shopping mall 是一種全球化的商業符號,在其中可以產生一種奇異的體驗,人們 一旦進入其中,不知為什麼地就必須不停的行走,即便在休憩設施中作短暫的停留也多半是「為了 走更遠的路」,直走到步出結帳櫃台為止。這種源自於新大陸,被稱為「大型商店街」、「大賣場」

或「大型購物中心」的空間形態,已經逐漸成為都市紋理的一部份。本文的目的並不在進行 Shopping mall 空間形態的分析,而是藉此拉開「人在空間中自在地停留」這一空間的、行為的課題,並且 它可以作為一個切入點,引導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觀看「街景」。

如果留心觀察人們如何在街頭「停留」,會發覺到這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忙碌的都市人摩 肩擦踵地於高樓間的深谷中流動,已經成為現代都市的象徵符號,無論真是事情緊急也好,或其實 無所事事,這種催促著人們移動的空間,正與 shopping mall 所提供的經驗相同(都市其實就是一 個超大的 shopping mall)。除了在取得所要購買的商品之前或之後,人們所走的路,處在人流車流 中只有繼續往前,不能停止地向著蒼茫的目標前進。

仔細地看,公園小徑、商場、紀念廣場, PUB 或 KTV 的門口,騎樓、辦公大樓挑空的底層,

公寓大廈的圍牆旁,幾乎無一處能免除於周圍都市空間莫名的「壓力」。人們冷漠敵意的眼光、社 會治安問題、空間中的階級意識等,無形中人們難以自在,空間依舊生冷。這其中包括了實質環境 的問題(缺乏遮蔭、休憩設施、過高的建築物密度、排向戶外的熱氣、封閉的空間界定元素),以 及更為複雜的人文社會因素等。

面對我們所生活的都市空間,那些消失的童年記憶已被許許多多無法留駐的、匆匆忙忙的街道 生活所取代。現代的街道因陷入混亂與異化而多半不再回味無窮,「每天我們一走出家門,踏上街 道,迎面而來的可以說儘是些最不具美學品味、最不舒適、最難入目的視覺環境。我們的文化藝術 只局限於室內的舞台劇場、室內的畫廊博物館,以及室內的裝飾設計。這是有錢的台灣最能付得起 的文化消費活動,至於真正屬於社會大多數人的生活領域和環境,卻只能停留於次等文明的階段。」

(陳其南,1998)。

究竟街道代表了什麼,值得人們如此重視?我們又該如何重新正視街道,以營造良好的生活環 境?先從文字上溯源,從先民們根源生活經驗立意用字之智慧,或可得到相當程度的借鏡與啟蒙。

三、說文:「街」意味著什麼?

從中文字義的角度解釋,「街」的意義為「四通道」,古代辭書《玉篇》釋街云﹕「四通道也」,

意即今日所稱之「十字路口」,《說文》:「街,四通道也,從行,圭聲」(陳彭年,1987)(段玉裁,

1998)。而英文中的街道「street」一字在拉丁文中的原文為「sternere」,它的意思就是「以材料舖 表面」之義。從其中不難看出,無論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中,「街道」都是一種與人們的活動不可 分開之重要的公共空間,它具有社會意義上的特殊性,這種特質需要實質形式的符號來表達,甚至 重要到必需在街道上施以舖面來作為其界定。

(5)

從形式的角度看,東西方的街道有很大的差異,歷史中將西方的街道分為幾種「類型」:柱廊 大道(colonnaded avenue)、林蔭大道(boulevard)、小巷、小徑(alley)、有蓋街道(covered streets)、

環形大道(the ringstrasse)、紀念性以及遊行用的軸線大道(ceremonial or processional axis)、河邊 步道(riverside walks)等。而在東方的街道中,中國歷代以來有所謂的「通衢大道」、「胡同」、「街」、

「巷」、「弄」等,不同的稱呼也都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社會意義與空間情境。例如巷則較街道窄小。

《說文》釋巷為「巷,里中道,從邑從共,皆在邑中所共也。」邑,古代指縣城,由此可知不論東 西方的文化中,街巷之稱在古時即具有「公共」之含意。

然而在更早之前,根據 Spiro Kostof 的說法,人類到目前為止街道最早的遺址可以往前追溯 到西亞小島塞浦路斯(Cyprus)上一處稱為基羅基蒂亞遺址(Khirokitia Site)的前陶新石器時代的 早期聚落。在此聚落中有一條隨坡而上由石灰石舖成的街道,在道路兩旁則是許許多多疊砌為環形 的史前住宅,共同形成這一個帶狀聚落(Kostof,1995)。此一早期聚落說明了人類的群居行為與 街道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也說明了街道自始就具有強烈的社會意義,是一種家戶範疇外,人與 人產生溝通的空間,因此被視為是一種社會在空間上的轉譯。

在古希臘大大小小的城邦中,街道形態也巧妙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制度,古雅典社會向來以民 主制度的開放社會傳頌於世,在其古街道中就有一種稱為 「agora」的空間,這種空間在早上特定 時段是市集,過了那個時段後就成為公眾議論的空間。這種公眾事務或不同思想觀念訴諸討論溝通 而互相尊重的方式隨後逐漸演化成為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源。在此,街道進一步浮現其「公共」空間 的特質,所謂的公共,不只是關於政府的事,而是關乎著一群生活在一起的居民切身利害的事。城 市一字(city)的拉丁文 civitas 指的就是社會大眾,顯然也是 citizen(市民)一字的字源,因此 很清楚地,實質環境要成為具有某種意義的空間(諸如城市、街道、社區等),存在於其中的「人」

確是關鍵因素。

四、概念性的演繹架構:街道中的美感經驗、物理環境與留駐行為

街道所具有的公共性質,使它相對於私密的居住空間而言成為一種異質空間。在此異質空間 中,人們相互之間達成不同程度的社會默契,可以尊重並包容不同的思想、觀念與文化的個體。因 此可以說,街道不同於住家的特質在於其所呈現的異質性散發著吸引人們流連其中。人們除了喜歡 呼吸新鮮空氣外,也喜歡群聚,看看新鮮事,聽聽馬路消息,或者與誰不期而遇等等。這些在家中 通常不會發生的事卻是街道經常上演的戲碼。長久以後,就成了人們溝通、建立互信、凝聚共識的 地方,我們稱這樣的地方為「街」。這個稱呼有別於「通路」、「走道」、「動線」等意義較為單薄的 字詞,因為它已化身為一種文化的符號,充滿了豐富想像並且勾連到每個人的主體感覺。最後,也 最重要的是,它將喚起人們意識中獨特的「美感經驗」。

對於「美感」的分析,西方近代以來,康德(Immanuel Kant)、胡賽爾(E. Husserl)、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高達美(Hans Georg Gadamer)等人一脈相傳地支搭起細緻的議題與討論,大大地改 變了傳統客觀主義與絕對美學的觀念。這些觀點對文藝復興以來人們所知覺的「美感」意義產生極 大的衝擊,甚至「美學」本身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解構。尤其,高達美則反思了主客體間的關係。對 於藝術品,「美」的感受將不再被單純的視為主體(欣賞者)與客體(藝術品)的「互動」關係,

(6)

或僅是產生於主體內的一種感性的反應。因此,主體與客體在美感中是交融地,是無法區分開的,

這種水乳交融的程度甚至我們用「對話」這樣的詞來形容其間的關係都嫌失當。「沒有任何目的關 係,沒有任何預期的利益,美自身充滿了一種自能確定的特性,而且洋溢著對自明性的喜悅和歡樂。」

(張志揚,1977)。

高達美曾以「遊戲」這例子生動地作了說明。其中遊戲存在的「來回往復」性質是其「自律性」

的表現(高宣揚,1991)。「生動地呈現出遊戲在自我超越和自我完滿化過程中的獨立自主性。」在 這種往復過程中,起初似乎有目的的遊戲主體-遊戲者,逐漸地成為遊戲本身的「俘虜」,失去了 其「主體性」的本質,而融於被稱作「遊戲」這一整件事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整件事看起來僅管小 題大作,卻深刻地指出長久以來人們觀念中所視而不見的盲點,原有主客體的認識論基礎至此必須 重新詮釋。

正由於哲學上的發現,也為空間專業開啟了全然不同的視野。「空間」,不僅只是「人/環境」

(許多論述中經常闡述的二元對立關係)主客體的關係場域,用更準確的話說,不是「在空間中」

討論「人/環境」的關係,而是當人與環境渾然成為一體,達到自明性與完滿性的境界時,「空間」

才會出現。這也就是說,任何指涉空間的論述,必須將「人」視為構成環境一部份的人來討論,而

「環境」也不再是客觀存在的中性體,它將是一種充滿著意識形態、充滿著文化脈絡的環境,或說

「文化脈絡中的環境」、「人們感知中的環境」。

因此,當「街道」作為一種日常生活空間,上述的論述角度就顯得特別有啟發性。如前所述,

即使在不同文化中,街道都可以作為一種人們享受生活的場所。人們受街的吸引,從主體角色置身 其中,卻在進入的一剎那起,原本具有自主性的主體開始轉變成為「街」的一部份。透過街道中的 活動:享受綠地、討論社區事物、參與街談巷說、喝咖啡、飲茶、觀棋、運動、甚至只是靜觀、閒 坐、或逗留於市集活動間,人們在享受「上街」的過程中,卻渾然不覺其已成為「街」的一部份,

在逐漸失去了其原有的自主性同時,卻默默為「街」貢獻著其作為「人」這一個角色的扮演。

這樣的轉變不必然只發生在少數以顯著之空間異質性聞名的街道(如迪化街等),事實上,有 許多圍繞於住家旁的街道本身就是一種異質空間,它們充滿安全感,吸引人們走向戶外,有充份的 遮蔭與躲雨的設施,低噪音與低空氣污染,自然植栽隨處可見,沒有一般路面的酷熱難當,也必然 是無障礙的空間。然而最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催化社區共識的產生。此外,每當我們為完成某些生 活目的而「上街」,走在一條具有「美感」的、「賞心悅目」的街道上時,除了我們本身成為街之美 感的一部份以外,原本街上的事物也將無可避免地因我們的出現而受影響。這也就是說,原有的街 道會因每個人的出現而產生新的變化,用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測不準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

的話來說,沒有一個觀察者會是置身事外的。

原為量子力學領域內的

測不準原理

被廣泛地應用在自然與社會科學,簡單的說,該原理旨在提出測量者對受測者產生的影響,以致於 關於受測者 “真實” 的數據永遠無法得知。

) ,

因之,街道永遠在改變,永遠不可預期,並且也永 遠會充滿生機。這種異質性則是「社區空間的美感經驗,除了來自於人們對已建成之空間本身的經 驗之外,更重要的是來自於空間生產過程所提供動態的集體的經驗,是靜態的空間所不及的。亦及,

藝術的重要價值在於不斷地與現實對話…而這種對話經驗以及伴隨而來的表達,正是最深刻的『美

(7)

感經驗』之源頭」(曾旭正,1999)。

回過頭來看,我們因此可以充份理解到街道的「美感經驗」與人們在其中的「留駐」行為有密 切的關係。以下我們就以「留駐」為主軸,將與其脈絡相通的空間品質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可以被理 解的系統(或稱「生體」),是我們可以在其上從理論的角度釐清街道空間之所以會充滿意義的背景。

此一系統或生體,本文嚐試發展一個概念性的演繹架構並以三個切面來說明:

一、「可預期的」與「未知的」同樣都是街道之所以充滿生機的因素,它代表了街道的開放與公 共性,充滿了各種可能的生活路徑與生活意識。然而它們必須是發生在一個可被欣然接受的和諧基 礎上。

二、如果將「自明性」視為「美感經驗」的先決條件,那麼當人在環境當中達成完美融合的境 界並且深刻地感覺「美」,此「自明」轉譯為人的行為,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表現,我們可以稱呼 如此境界為「自在」。

三、適當的物理環境是人們在空間中留駐的基本條件,也是社區互動的基礎,對於例如熱而潮 濕的南台灣而言,「陰涼」、「多孔」、「穿透」是實質環境的控制原則。

以下篇幅,將以此三個切面所交織形成的概念架構作為「稜鏡」,藉此期能折射出豐富且多彩多 姿的實質設計概念。

五、演繹實質設計概念:街道美好品質的展現

當現代的都市發展糾纏於四通八達的道路與洶湧的車陣時,美國規劃學者林區(Kevin Lynch)

曾以「人」為本位提出「好的場所」(a good place)的主張,論及許多好的空間特質,它們是:切 合需求的、舒適的、可辨識的、人性尺度的、意義豐富的、意象明晰的、有歷史歸屬感的、美觀的 等等(林慶宜,2004)。建築師亞歷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則以「無名特質」等唯心角度直 指存於人心中對生機勃勃的環境所引發的深沉共鳴,並且在提出美好空間的概念中進一步將抽象的 感覺具體化為空間模式語彙,而其「圓滿性」(wholeness)則說明了存在於人與環境間極致融合的 美好關係(趙冰,1979)。

僅管林區的人道主義色彩濃厚,比現代主義菁英美學更易於貼近普羅大眾的生活作息;而亞氏 的理論則充滿了東方道學哲學影響的痕跡,然而就台灣的特定環境而言,仍存在著許多的間隙需要 更切合實際的觀察作細微的填補。也可以說,例如,南台灣所具有特定的美好空間品質必須被發現 與轉化,而這其中最關鍵性的因素仍是自然。

南台灣氣候的高溫多濕,多半人們的日常活動空間都集中在具備遮蔭、通風良好的場所中,並 且許多動人的地方特色也因此產生。因此不論是在陰涼的樹下、在騎樓中閒坐、甚至自家後院的棚 架中,都可以找到這種特質。筆者曾將這些空間特質歸納於「清淨建築」有關實質設計的概念架構 下,用來作為在南台灣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下空間規劃可以依循的合理方向,如作者 2000 年太子建 設太子龍集合住宅建築及庭園設計之論述(林博容及林宜勳,2009)。大致而言,它們包括了以下 的幾個概念:「通透」(permeability,指空間中的可穿透性,包括視覺、聽覺等與人的行動)、「多 孔性」(sponginess,如海棉般地充滿可變性,然空間在其中仍連貫為一整體)、「鬆散」(looseness,

如枝葉般地隨風搖曳,但仍有清楚的脈絡可循)、戶外空間為主體(建築物從場景中退位成為配角)、

(8)

「輕量化」、「隱藏的秩序」等。

透過上述的說明,南台灣的街道空間所形成的「圖像」亦逐漸浮現,然而在進一步產生具體的 設計之前,我們不妨可以暫時以一模糊的「帶狀三度空間」取代「街道」這一個概念,並且在這一 空間中,前段所提及之「清淨建築」的原則必須被滿足。在「模糊」的前提下,此帶狀空間將沒有 明確的「隔絕」系統,亦即將不會有任何的「阻礙」或「限制」去影響人們在空間中的行為,取而 代之的則是「界定」與「導引」。因此在具體的空間計劃中,集合住宅的入口大門、庭院圍牆、人 行步道與行人穿越道、樹下休憩空間、廣場等都將依此原則產生,並且在實質設計上滿足「穿透」、

「多孔性」、「鬆散」等形式特質(可以約略想像依此原則所產生的空間元素,形式上將比較接近「鏤 空」、「格柵」、「非定形」、「半封閉/半開放」或「半室內/半戶外」等)。

再者,「安全感」是都市空間中令人可以感到「自在」的基本要素,卻也是都市中最為缺乏的 品質,此現象乃起因於真正具有「公共性」空間的缺乏。對人行道而言,「公共性」的產生必須建 立在減少車輛所造成的威脅上,排除各種可能的佔用,以及隨時與街道中「可預期/不可預期」「事 件」之交會上。如此說來,要使街頭中「自在地」「邂逅」成為生活中有趣的一部份,我們就得要 有一個足供「展現」或「上演」這些可能「事件」的「場景」,並且,此場景必須具有一種規範的 機制,使每一個置身其中的人都自然而然地成為場景的一部份。回過頭來說,這個機制將可作為對 高達美「遊戲」概念的生動說明,因為在此街道中所將發生的事,將如同遊戲過程般地不可預期並 且充滿變化;然而可預期的是,每一個人都會是特定遊戲規則下的參與者,他們將因遵守遊戲規則 而共同享有默契、「安全感」與快樂的時光。

因此,「容納活動的空間」、「展現事件的場所」、「提供觀看或參與事件的地點」就成了有別於 刻板印象下街道的另一種人群的活動空間,應留意的是,這些活動模式的產生仍是在對氣候作良好 的反映的前提下。

從這些概念中,對於街道空間,其圖像已然依稀可聞。我們可以試想在南台灣的氣候下,人們 在烈日、高溫與高濕環境中,如何為各種要達成的活動經營合適的環境。街道除了在機能上作為人 與車移動的通道之外,已然成為戶外空間中最主要的空間角色。在實質設計的層面上,經由上述演 繹,將所衍生出的實質設計概念進一步舉例說明如下:

1. 「減寬」的車道概念

不同的街道寬度將產生不同的空間感受,以同樣是老街為例,迪化街的 7.8 公尺,淡水老街

(日據時期所規劃)的 8 公尺,清水鎮老街的 11 及 15 公尺等,都保持著街道作為人們相互溝通 的人性尺度。自從汽車取代了傳統交通工具後,道路的主角逐漸被汽車所取代,人們只得在街道的 邊緣望車興嘆。然而汽車的出現既無法避免,其與人們活動的相容性就必須被正視。長期以來都市 中開設的新馬路往往標榜其又直又寬,卻使得車速越來越快,也成為現代都市社區中住家與行人安 全的最大威脅。

因此一種「減寬」的車道觀念正逐漸浮現,簡單的說,就是社區內車道的寬度可以適度減少,

以降低車速,並且使行人更容易安全地穿越。此外,減少車道的面積意味著人們使用的開放空間面 積可以因此增加,同時也更環保。因為減少寬度必需是實質上的減少使用不透水的舖面材料以降低

(9)

不透水表面的面積。此一觀念已在美國那些原本以寬大車道為特色的許多州成為公訂標準,並且已 逐漸成為道路規劃的潮流。

例如,作者於太子建設台南市太子世紀綠意一案之設計中,僅管規劃 25m 作為街道的主體寬 度,卻仍僅留設 12m 作為車道專用,刻意在車道兩側各留出 6.5m 寬的空間供人們活動及行人使 用,這已大幅超越純以機能為考量的「人行道寬度」(營建署,2001)(根據營建署《市區道路工程 規劃及設計規範之研究》,一個人的基本行走寬度為 0.75 公尺,若兩人並排行走,則需要寬度約 1.50~2.50 公尺),而受到控制的車道所提供的安全性則對社區生活產生更多無形的助益。而這也標 幟著一個進步社區在不斷反省的規劃中提出對速度意識形態的質疑以及對人的關懷。

2. 彈性使用的空間與時間計劃

前曾述及,充滿生機的街道一部份原因是來自於豐富的街道活動。由於社區活動的不可預期,

以及對於空間包容性的要求,因此街道必須有足夠的彈性以促使活動的產生。從對傳統都市中老街 的空間觀察中,我們可以很快地發現其中並沒有現代一般街道的功能劃分:快車道、慢車道、人行 道、安全島等,在一片平坦的路面中,卻是活動產生的中心區域。有的活動因地制宜,如下棋、飲 茶、擺攤等,有的是因時制宜,如節慶活動、黃昏市集、早市或每隔一段時間才出現的。然而同一 個地點卻可以不受拘束地扮演不同的角色,上演不同的場景,充份與人們的生活結合,卻是以往的 街道之所以充滿活力的根本原因。

與老街不同的是,現代都市中的社區很難從相同的歷史脈絡中產生,而是從根本上就連結於區 域或全球化的網絡。因此現代的社區空間所面臨的情境將無法完全拿老街作參照。雖然如此,現代 社區中的街道空間對彈性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除了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空間區分外,電源、水源 之供應,以及提供人們聚集之不同尺度的場所與硬體設施等,將可以使街道因人活動的增加而呈現 豐富多元的面貌。

對空間設計而言,街道除了車行部份之外,寬闊的人行道本身就可以充份展現其對活動的包容 力。對於現代社區空間,人們的活動將不再只是飲茶下棋而已,越來越多的親子活動、青少年的活 動、節慶活動、社區音樂會、慈善義賣,甚至是跳蚤市場等,都將使街道自然成為社區共識凝聚之 處,也就更需要充滿包容力的彈性時間與空間。

3. 「閒逛」的設施計劃

「留駐」一直是現代都市中所缺乏的空間特質,在我們的都市中大部份是匆匆忙忙急著到達目 的地的人群或車輛,速度成為一種都會「正常人」高尚的情操或意識形態,而閒逛、散步,無特定 目標的逗留等則甚至會引起周圍敵意的眼光。僅管如此,作為空間中的主體,人們的生活,無疑地 仍需回到包括了居住與流浪、閒逛(Dwelling and Wandering)等活動,因為它們構成了審美過程中 深層的主題 (李謁政,1999)。

當我們以不同的速度和心情行進的時候,空間體驗也不同。汽車中的駕駛包被於密閉的環境 中,對於駕駛座上的人而言,車內人們的談笑、音樂、電話、飲料等是實際與他產生互動的環境,

而車外的景物不論是細緻的植栽景觀、人們的聚集活動、市集或建築物等,則多半僅如逐一逝去的

(10)

布景,很難與行進車輛中的人產生關係。然而緩步行走於其中的行人所體驗的將全然不同,不論閒 坐於樹下、呼吸著清晨沁涼的空氣、走在被露水浸濕的草地上、與鄰人聊起昨夜的小道消息等,都 將成為生活美感基調中值得回味的小調插曲。

對於建構街道美感經驗而言,街道中可供人們留駐的空間因此必須有系統的組織並與人們生活 文化習性結合。例如,植栽計劃作為景觀的最主要部份,同時也是作為「閒逛」具體化的媒介。利 用其所散發出的香味引人駐足、在樹蔭下安排可以躲避烈日強光的座椅、植栽所構成的視線端景、

棚架等。在較大面積的社區公園中,以大樹產生的大面積陰影提供全然的留駐性質,而在其外圍區 域則以植栽配合通過性的動線安排。

一反以往封閉式社區建構所形成的隔絕與排他性,開放性地、充滿包容力的善意空間鼓勵人們 停留並且成為社區的一部份。畢竟一個留得住人們的地方,才能匯聚知識、組織社會、產生自然與 人文相契之空間地景與場所。

4. 林蔭系統、步道系統與連續的可及性

相對於北台灣,台灣南部陽光更為強烈、溫度比北部更高,並且時常有驟雨,因此騎樓仍是南 台灣街道的主要特色。與西方街道的柱廊相比,騎樓顯得親切與實用。然而在現實面上,許多現在 的都市問題卻因騎樓而產生。台灣作為東亞的新興工業國之一,由於過去經濟的高度成長與急速的 都市化,已造成都市環境來不及跟上國民所得的窘態。傳統的騎樓無法適應高度成長的經濟與汽機 車數量而造成生活空間之一的騎樓被車輛、雜物、垃圾、攤位等佔用而成為藏污納垢之處。

與騎樓空間類似,原具有遮蔭,提供陰涼空間的綠化植栽(行道樹)也經常成為形式化的街頭 道具,樹與樹間並未構成合適的空間系統,樹下也就經常成為雜物或垃圾堆積之處。為因應南台灣 高溫多雨的氣候,植栽與騎樓整合規劃將是一種合理的嘗試。就降低太陽輻射熱而言,樹木葉片將 會容許部份太陽輻射通過(通常是 20%),吸收一部份(55%),反射一部份(25%)。此外,季節 變換所導致的樹葉榮枯(樹冠的穿透率)以及樹的高度和形狀也可作為日射量的調節因子。

在作者前述太子世紀綠意之設計案例中,騎樓已轉化為以自然植栽所構成的陰涼步道,車道兩 側的行道樹以立體縱深方式展開(非線性排列),形成了包被人行道且充滿穿透性的空間元素。透 過植栽的安排,此街道人行動線並且與其他主要道路與次要支線連繫而共同構成一個「沒有終點」

的連續系統,人行系統不是單一的,而是錯綜複雜地交織於樹蔭下的地景中。作為整個場景中的配 角,建築物是被「放置」於此一自成體系而完整的人行網絡中,可以隨時充份地與社區的每一區域 相融合,在清晰可見的社區互動中,正體現了一個具體化了的社會人際網絡。

5. 「視線」計劃與「私密性管理」

寬廣平直的街道、立體交叉的快速道路,快速呼嘯而過的車輛、一條條點綴在夜空中的鈉氣黃 燈等,都可說出一個被效率、速度主宰的城市如何支持著其中的移動需求。然而在另一方面,被塗 鴉填滿了的圍牆、急促的腳步聲、入夜後空無一人的人行道、家家戶戶緊閉著的大門,也同時說出 這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時代。

街道作為公共空間,其實是反映其所在社區品質的指標之一。一個即使在深夜仍令人感到自在

(11)

的街道意味著其中的人受到某種力量的保護。通常這樣的街道不論在何時均有人們活動的發生,或 是立即可以引起人們的注意,有足夠的照度,較少視覺死角,同時視線也是不可預期地從四面八方 而來,這就是上述保護力量的來源。因此存在於街道中的實質空間元素必須減少不必要的視線阻 擋,如封閉式的圍牆、大片實牆、綿密的植栽等。

這種視覺的穿透並不意味著犧牲了個人隱私,相反地,在一個完善的空間「私密性管理中」,

人們可以自然地「調節」空間中私密與開放的程度,同時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在不同的空間情境中自 我調節。作為自然的界定元素,植栽所具有的獨特穿透性使它成為調節視線的絕佳素材,以沿著人 行道之植栽所組成的連續樹冠作為地面層活動與居住空間的界定,這種界定存在於若隱若現之中,

存在於不確定之中,住家中的人可以俯瞰底層活動,並「依稀」可見街頭中的人來人往,然而就程 度而言,並不影響行人的舉止活動,反而提供了街道的安全感來源,因之,就「界定」本身而言卻 是確定的。

此外,在人們活動匯聚的底層,樹幹的排列也界定了人們不同的活動範圍,包括了人行主步道、

廣場、公園步道,然而不論就視線或實際可及的角度而言,空間都是流通的。公眾的視線可及於開 放空間中不同活動可能發生的任何角落,這意味著視線所帶來的安全性也可及於整個公共領域中。

最後,利用具有不同程度穿透性的圍牆設計、入口大門、空間景觀元素,再將視線引入每一個 私有庭園內,也將私有庭院中的景觀植栽與公共領域相結合。如此一來,作為社區成員的每一住戶 不但擁有自己的庭院,也有權欣賞別人的別出心裁。並且,這樣的「視線經營」還可以鼓勵人們勤 於整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最終的受益則是整個品質提昇了的社區。

六、結論:營造一個讓「街」上演的「場景」

從社區的美感經驗之分析,我們因此越來越清楚「街道」一詞所具有的社會文化意義。然而這 麼講還不夠,設計者必需要因此在設計本身作適當的調整以因應對於「街道」之概念的改變。

Shopping mall 給了我們寶貴的經驗,也讓我們知道要從其中全身而退是多麼的不容易。然而作為 居住環境的規劃者,我們則有責任分辨居住空間與商業空間在本質上的差異,並且在經營空間的時 候發揮一些來自於知識與直覺的勇氣。而這就是本文中對「街道」所作詮釋的動力。

從海德格存有論來的美學觀,高達美對主客體關係的質疑,以及現象學從「人」本身出發的世 界觀,都引導我們反省來自於傳統設計觀念所產生對空間中「美好品質」的掩蓋或扭曲。我們因此 可以更細緻說,「街道」如同大多數的社會過程一般,應該不會是一種直接經由設計而產生的空間,

而會是逐漸浮現的,換句話說,「街道」是一個需要讓時間與空間發揮演技的「社會關係」。

這麼一來,顯然建築師或空間設計者就必須重新反省本身所處的位置與目標。設計者必須將對 象調整為街道之所以能出現的「場景」,而非直接設計街道,這意味著街道中將會出現的活動對設 計者而言仍是永無止境的未知數,但設計者必須認真面對這個未知數,並且透過設計以使這個未知 數能永遠存在。

我們可以想像置身於街道的人們,是如何互相調適,以與空間中的其他人產生默契,營造出和 諧而互相尊重的生活空間。我們已經有更多的知識資源驅策著我們進行更深刻的反省,現代人們的 活動、智慧與人們所推進的歷史將會更豐富地在街道空間中出現。如果我們讓生活的本質與自然的

(12)

常理、人在「街」上「流動」與「留駐」的行為自然產生,「街」才有機會圓融其應具有的完整性 而不會生病,「街」才能在我們所建構的「場景」上自在地「上演」。

參考文獻

1. 顧野王原編、陳彭年等重修 (1987)《大廣益會玉篇》,中華書局,北京。

2. 高宣揚(1991)《解釋學簡論》,遠流出版社,台北。

3. 許慎撰 段玉裁注 (1998)《說文解字注》,黎明文化,台北。

4. 陳其南,1998,<造人的永續工程-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文建會,台北。

5. 曾旭正,1999,<社區空間營造中「美感歷程」的經營>,社區美學論文集,文建會。

6. 李謁政,1999,<邁向台灣集體記憶之空間美學>,社區美學論文集,文建會。

7. 營建署,2001,<市區道路工程規劃及設計規範之研究>,營建署,台北。

8. 林博容,2003,<清淨建築-概念與實務之演現>,年代全球,台北。

9. 林博容、林宜勳,2009,<清淨邏輯之自明與無窮豐富:太子龍集合住宅建築及庭園設計之體 現>,第五屆空間設計學術論文及設計作品發表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空間設計學會,高雄 縣。

10. Andrew Weil, 2007,《老得很健康》,陳希林譯,木馬文化,台北。

11. Christopger Alexander, 1987,《建築的永恆之道》,趙冰譯,六合,台北。

12. Hans-Georg Gadamer, 1991,《美的現實性--作為遊戲、象徵、節日的藝術》,張志揚等譯,三聯,

北京。

13. Kevin Lynch, 2004,《優質城市形態-Good City Form》,林慶宜等譯,六合,台北。

14. Thorwald Dethlefsen, Rüdiger Dahlke, 2002,《疾病的希望—身心整合的療癒力量》,易之新譯,心 靈工坊,台北。

15. Spiro Kostof, 1995,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2nd edition, pp.48, 4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well, The Jātaka, 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Book XXII, pp.

Study the process of approximation and its limitation (errors), learn the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regular mappings with applications,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Study the process of approximation and its limitation (errors), learn the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regular mappings with applications,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Study the process of approximation and its limitation (errors), learn the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regular mappings with applications,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Stuart, who has never lived in the country, has wanted to do this for many years, but Joan, who grew up in a small town and much prefers living in the city, has reluctantly agreed

The tree of my title is not a green tree with leaves. It is the name of an abstract structure. In order to relate these abstract structures to the nature of the city , 1 must first

KGs are encouraged to introduce to parents these two resources centres and the proposed parent-child activities in the above-mentioned parent leaflets, and to encourage parents to

The existence of cosmic-ray particles having such a great energy is of importance to astrophys- ics because such particles (believed to be atomic nuclei) have very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