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緒論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122
0
0
全文
(2) 老年人除了在家中或社區以無給的照顧之外,更能以志願服務或有酬的工作對社 會做出實質的貢獻(葉肅科,2005)。因此,突顯出國人漸漸願意投入志願服務 的行列之中,顯示老年人力資源對志願服務的重要性。由以上資料顯示鼓勵老年 人參與志願服務是整體社會必須關心的議題。 有關志願服務的相關研究中,大部份都是以高齡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學者林 麗惠(2006)的研究中發現高齡者藉由志願服務的參與,能獲得心靈滿足與精神 快樂,除了有助身體健康之外,更有助彰顯其晚年生活的意義與價值。另外,根 據 Fischer & Schaffer 於 1993 年指出,高齡志工從服務過程中獲得收穫,一方面 是個人能維持較佳的健康狀況,有較低的死亡率;另一方面在精神方面有較高的 生活滿意度及較高的自尊感(黃國城,2003)。Huss 在 1989 年發現透過志工服 務的參與,可增進高齡者的幸福感及協助其獲得人生意義,並發揮生產力(陳寶 瑟,2008)。因此,如何因應高齡的社會,若能朝向促使健康的高齡者成為服務 社會的高齡志工,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有正向的功能,實為共同關心的議題。 二、研究動機 面對高齡社會的到來,人口的老化是每個國家都會面臨的問題。在生命逐漸 變老的過程中,會逐漸失去生理、心理及社會角色的功能,在生活上及心理上有 許多需要調適與適應的情形,以因應老年階段的轉變。 研究者長期在醫院服務,觀察在醫院領域服務的志工為數眾多,尤以老年人 居多。同時所接觸的志工皆表現出積極的生活態度及高度服務熱忱的心,不僅發 揮個人的智慧、專長,更能融入社會服務的參與。因此,研究者就研究面、實務 面等二方面分別說明研究的動機如下: 一、相關文獻的啟發 在探討老年志工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文獻中發現,老化表示人類的生 命歷程邁向另一個階段,除了身體功能逐漸的衰退,同時在心理與社會的調適也 是重要的課題。民眾疾病型態的改變,慢性病佔十大死亡原因中的一半,其中百 分之五十以上的健康問題導因於生活型態和行為(楊小慧,2009)。根據學者沙 2.
(3) 依仁(2005)指出,退休後無所從事、很少參與活動的老人,罹病率較高,存活 時間不長。因此,有生涯規劃的老人,無論從事有酬工作或擔任志工,賦予老人 新角色,應鼓勵老人自立自強過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Fritsch 等人(2007)的研究指出早年積極的生活方式及參與學習,對於晚年 的健康認知功能有正面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年紀大了會比以前更增加對生活的 期望,而關心老化人口的相關政策,可引導老人對健康促進的興趣、獨立自主、 活動力、社會和經濟上的機會及參與(Bowling, 2008)。因而,透過瞭解老年人 的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進而分析其生活型態,讓老年期朝向正向的發展,是值得 努力的,因此引發研究者進行本研究之動機。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高齡者將經歷各種生理、心理及社會各層面的改變 及挑戰,而不再只侷限在生命的長度。老年人透過參與志工組織而達到社會參與 的目的,在團隊中獲得友誼及學習的機會,如此不但可以延緩老化、有益身心健 康,同時也在不斷的付出中獲得自我肯定和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提昇自我的價 值感(蔡美玉,2002)。因此,不但能彌補退休後角色喪失的失落感,同時建構 生活的新目標,增加高齡者的幸福感。 張靖姿(2008)研究發現,退休者之退休生活型態能展現出,經濟無虞、健 康、家人支持、做自己、充實感、被需要、分享、生命意義感便能使其獲得幸福 感。根據賴素燕(2008)的研究也指出,擔任志工的經驗中對高齡者幸福感產生 正向的影響,主要是來自志工經驗滿足了個人內在的需求,以及改變人生態度和 生活習慣,同時讓個人身心更加安適並獲得提升幸福感。 綜合以上資料所述,老年人在透過社會參與活動中獲得自我肯定及自我價 值,並且從志願服務過程中獲得幸福滿足之後,更能主動關心自己的健康生活型 態。因此,探討如何讓老年族群在醫療方面不再只侷限於疾病的治癒,而是在延 長壽命之下,更能保持心情愉快、維持老年人的積極性、並且對於現狀與活動都 能追求幸福進而促進老年人健康,營造更優質的老年生活品質是本研究所關心的 議題。 3.
(4) 二、實務工作面的啟發 研究者由於工作的關係,有一段期間常與志工接觸,因此,對志工的投入工 作有更深的體會。在工作領域中發現,從傳統人際關係緊密的農業社會轉變為步 調快速的資訊社會,大多數已退休離開職場的高齡者,兒孫忙於事業無暇陪伴在 身旁時,許多老年人便藉由參與志願服務活絡生活。 在服務台擔任志工的長者表示,選擇來醫院當志工有一部份是家住在附近, 而且從年輕到現在對醫院的熟悉及瞭解,也就是這份熟悉產生一份親切感吸引來 服務;當子女長大有所成就時生活頓時失去忙碌的重心感到空虛所以轉移這種空 虛選擇將這份時間貢獻在志工的服務。另外,在門診組的志工也表示,既然選擇 至醫院服務就是要快樂的服務,無怨無悔的,當一個快樂的志工,不但沒有負擔 還可以服務一些老人多認識一些朋友多學一些東西,尤其是認識一些不錯的醫生 當自己有健康上的問題時,都可以隨時請教醫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同時也表示 很高興有健康的身體,老天爺給了機會不會像有的老人躺在床上須要家人的照 顧,所以覺得很幸福,因此,更希望自己體能能維持在最佳狀態,以便能服務更 多人群。 在醫院領域服務的志工為數眾多,而且隨著病人的需求量增加,志工已成為 醫院必備的一項重要社會資源。研究者發現,有許多社會人士在公務之餘或是職 場退休後,選擇至醫院擔任志工的角色。然而在醫院服務的志工每天抱著愉快的 心情到醫院為民眾服務,這表示他們身體健康,事實上,老年人能以自己有餘、 助人之不足投入志工的行列,不僅能融入社會的參與而且健康地享有快樂的老年 生活。因此,對於老年族群而言,如何活的幸福、活的健康、活的有意義是本研 究探討的議題。 由於醫藥的進步,許多退休的高齡者身心都呈現極佳的狀況,也很樂意擔任 志工發揮助人的精神,事實上,許多的高齡者所累積的智慧及對社會的貢獻,也 受到一般人公平的承認與尊崇。身心健康的老年志工多數都成為專職的志工,再 加上圓融的智慧與豐富的人生經驗,若能藉由積極的社會參與、繼續學習得以不 4.
(5) 斷的自我充實,如此不僅能減緩老化,更甚而從中調和身、心、靈的安適,以豐 富晚年的生活。人生越早考慮晚年健康狀況,越早採取實際的行動來因應越好 (Bibel,2005) 。因此,如何從中老年人的生活型態中促進其健康老化,讓老年期 生活有正面的適應,值得深入探討。 研究者在工作的觀察中的確也發現醫院老年志工在參與社會服務的過程,除 了可發現從事志願服務的快樂與滿足,更可以明顯觀察到執行健康生活型態的生 活態度,此正為引發進行本研究之動機。因此,本研究以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 型態的關係作為研究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 盼望老年人在延長壽命之外,透過服務的參與有助於促進健康同時提升其幸福 感,使老年人能積極的享受老年生活,發揮老有所用的角色服務社會,達到健康 老化的目標。.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問題的背景與重要性,本研究擬以醫院老年志工為對象,嘗試 瞭解老年志工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並進而討論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幸福感的相關,遂引發研究者進行此研究。茲將本研究目的,說明如下: 一、瞭解研究對象之幸福感現況。 二、瞭解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現況。 三、探討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在幸福感的差異情形。 四、探討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差異情形。 五、探討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幸福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 六、探討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等變項對幸福感的預測力。. 5.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的研究問題: 一、研究對象之幸福感現況為何? 二、研究對象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現況為何? 三、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在幸福感上是否有差異? 四、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上是否有差異? 五、探討研究對象之不同背景變項與幸福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否有相關? 六、探討研究對象之不同背景變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等變項是否能有效預測幸 福感?.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的研究假設: 一、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之研究對象在幸福感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之研究對象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層面有顯著差異。 三、研究對象之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有顯著相關。 四、研究對象之社會人口學變項、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等變項能有效預測幸福感。. 6.
(7) 第五節 名詞界定 本研究的重要名詞,包括老年人、志工、幸福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等名詞。 界定的定義如下: 一、老年人 (一)概念性定義: 依據我國就業服務法第二條第四款以 45-65 歲者界定為中高齡人口(徐立 忠,1996)。許多國際的高齡者統計資料中,以 50 歲、60 歲、65 歲均做過高 齡的起點(林麗惠,2006)。世界衛生組織對老人的定義共分為三期:初老期的 老人(young-old)65-74 歲;中老期老人(middle-old)75-85 歲;老老期老人 (oldest-old)85 歲以上(曾進勤,2003)。美國志願服務法則規定 55 歲以上的 老年人口,可以優先輔導擔任志願服務工作;國內學者黃富順(2004)則認為所 謂高齡者一般係指 55 歲以上的人。目前在一般的教育活動參與上,往往以 55 歲 為參與的下限(何穎芬,2008)。 (二)操作性定義: 本研究考量到服務內容納入社會人口學的變項因素中,因此研究對象擬採用 年齡 55 歲作為標準,並且在臺北市聯合醫院擔任志願服務工作的老年人。 二、志工 (一)概念性定義: 依據我國 2002 年 1 月公布志願服務法第 3 條 第 1 項的規定,志願服務係指 民眾出於自由意志,非基於個人義務或法律責任,秉誠心以知識、體能、勞力、 經驗、技術、時間等貢獻社會,不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以提高公共事務效能及增 進社會公益所為之各項輔助性服務(林麗惠,2006)。依據志願服務法第 3 條第 2 項的規定,志願服務者簡稱志工,係指對社會提出志願服務者。 (二)操作性定義: 本研究是指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其中包含綜合及專科屬性院區的志工服務. 7.
(8) 團體中,界定為年滿 55 歲以上者,服務地點為服務台、掛號櫃台、急診、門診、 健檢中心、病歷室、佛堂等。 三、幸福感 (一)概念性定義: 牛津幸福感量表(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OHI),此量表由 Argyle、 Martin、Crossland 三人參考貝氏憂鬱量表在 1987 年編寫完成。將原本的憂鬱量 表中加入其他幸福感相關的題目,共 28 題包含七個層面。1995 年國內學者陸洛 翻譯牛津幸福感量表,再加上施建彬自編的本土幸福感 20 題,共形成 48 題的中 國人幸福感量表(Chinese Happiness Inventory,CHI)。 (二)操作性定義: 本研究幸福感量表係主要以林子雯(1996)根據牛津幸福量表(OHI)試題 加以修訂,所編制之一份「幸福感量表」,內容採四點評分方式,包括四個分量 表:自我肯定、身心健康、生活滿意和人際關係,總題項共為 24 題。 四、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一)概念性定義: Walker 等人(1987)將生活型態定義為個人日常生活行為方式,為達成、維護 或提昇健康層次及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多層面行為與知覺。Pender (1966) 則認為個人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中,可視為正向的生活行為模式,引導 個人體認其自身具有高度的健康潛能,這種生活型態不僅可以避免疾病的發生, 更能令人感到幸福滿足及自我實現的肯定態度。 (二)操作性定義: 本研究係以學者陳美燕等人(1997)轉譯 Walker, Sechrist & Pender,(1987) 國外學者發展及修訂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總題項為 40 題,包含營養行 為、健康責任、自我實現、人際支持、運動休閒及壓力處理行為等六個面向。分 數越高,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越好。. 8.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探討醫院老年志工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本章 主要的內容分為四節說明:第一節探討關於老年人與志願服務、第二節探討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幸福感之相關理論、第四節針對老年人與 幸福感文獻相關研究進行探討,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老年人與志願服務 壹、老年人的身心發展 老年人,顧名思義就是處於人生發展階段最後一個時期的人們,而且是無法 避免的一個階段。在此階段過程中,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老化,其中包括生理上、 心理上、功能上及社會上幾個方面。而老化是每個人不願面對的但卻是必需經歷 的生命過程。老化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動態的,伴隨著個人從出生到生命之死 亡每個人都會經歷,因此當個體從一出生開始就是朝向老化之過程前進,是每個 人都會經歷的一種生物現象(Hooyman & Kiyak, 2002)。 根據 Erikson 的心理社會八大階段理論中提出,在老年期,界定老年人面對 的發展任務與挑戰是「自我統整與絕望」(Dickerson, Seelbach & Dietz, 1990)。 老年期雖是人類生命發展的最後階段,但是,如果個體的發展能順利而圓滿,將 是整個人生階段中智慧與經驗的結晶期,且高齡者也將成為社會上珍貴的潛在資 源(林美玲,2009)。 由於,老年人快速的上升,逐漸的老年學也興起,並有了相關的理論產生。 沙依仁(1996)指出,理論主要的目的是在於能夠解釋人類為何衰老的原因,瞭 解老人心理與社會行為、老人生活環境以及社會如何看待老人。因此,老年學在 談論老化的議題時,通常會將其分為五個面向來說明老化的意義(徐麗君、蔡文 輝,1996)。說明如下: 一、年代的老化:表示一個人自出生以後某一時刻所累積的年齡,年齡的老 化告訴我們個人對環境適應力降低以及老化的程度,但不能精確測量整體老化的 9.
(10) 程度。 二、生理的老化:是指身體結構的機能衰老的指標,較嚴重的是人體對疾病 抵抗力的減退。 三、心理的老化:是指個人在逐漸老化的過程中伴隨的一種心理反應,顯示 了個人對於老化過程的心理反應、成熟度以及對壓力的適應程度。 四、社會的老化:R. J. Havighurst 在 1963 年提出老化是一種社會權能的減 少(邱天助,1988),可能形於外的是社會地位及角色的喪失,因為年齡老化而 在社會角色上的改變,通常老年人會被要求退出原本活躍競爭的角色,而伴演一 個退縮的局外人的角色。 五、功能的老化:因年齡增加而導致了工作能力或效率的減低,例如,反應 變的遲鈍、視力減退。 綜合上述資料得知,老年人在老年生活中,如何在生理層面上滿足日常生活 的基本要求、在心理層面上能有正向的態度來適應生活、在社會層面上能有良好 的家庭關係及社會支持,使其能有正確及積極的面對老化的過程。因此,協助老 年人順應發展任務及獲得需求滿足,實有瞭解的必要性。 貳、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意義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多數的老年人藉由社會活動的參與,不僅貢獻其時 間、經驗與人力,且個人在參與服務過程中受益,展現出新的生命力,同時也充 實了老年的生活。針對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社會活動有四種理論,包含活動理 論、撤退理論、角色理論及持續理論(呂朝賢、鄭清霞,2005) ,分別說明如下: 一、活動理論:Burgress、Harvighurst 與 Yobind 提出此理論說明老年人成功 的適應、成功的老化的老年社會學之一(蔡佩姍,2006)。認為老年人雖然面臨 生理、健康狀況的改變,但仍有心理及社會性的需求,並且主張高度的活動提供 個人的角色支持,重新確認自我概念(蔡佩姍,2006)。此理論主張老年人應尋 找一些替代活動來取代因為老化而無法參與的活動,使自己能夠維持活力與朝 氣,以延緩老化的過程。 10.
(11) 二、撤退理論:Cumming & Henry 於 1961 年指出,認為老年人是一個獨立 的生命發展階段,不是中年時期的延續,是從現存的社會角色、人際關係以及價 值體系中後退撤離(江亮演,1988)。此外,由於生理機能的衰退,老年人也會 喪失一些社會角色或是社會地位。此理論主張老年人即使退休,仍是身處社會環 境中的一份子,對於社會仍有貢獻(沙依仁,1996)。 三、角色理論:Cottrell 於 1940 年首次用來解釋老化的理論(蔡佩姍,2006) 。 老年人在失去社會角色及社會地位後,便容易失去社會認同與自我價值,因此老 年人需要適當的活動來填補心靈上的空虛和精神的孤立,並藉由替代性的活動來 替代原有失去的角色,以保有持續活躍及社會參與的機能(劉明菁,2008)。 四、持續理論:Atchley & Neugarten 在 1980 年提出持續理論,主張人的生 命週期在不同的階段仍有其連續性(賴素燕,2008)。因此,老年人有其穩定堅 實的價值觀、態度、規範與習慣,而這些均會融入其人格與社會適應中(劉明菁, 2008) 。基於此理論認為應鼓勵老年人延續年輕時候的興趣,或從事其他的活動, 藉由透過有意義的活動參與,維持老年人與社會的互動。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3)所作「志願性服務工作參與概況」調查發現,有 95%的志工認為參與志願服務不但對社會產生貢獻,其本身透過參與服務的過程 亦有收穫。其中,65 歲以上的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認為有收穫者比例達 89.29%。 以高齡志工的部份來看,高齡志工參與的動機相當多元有利他、利己及社會接觸 等不同動機(蔡佩珊,2006;賴素燕,2008)。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4)調查 顯示,65 歲以上老人參與動機為行善助人佔 44.39%、宗教信仰的影響佔 27.55 %、結交朋友佔 9.18%、打發時間佔 6.63%、發揮專長佔 4.59%、朋友家人影響 佔 3.06%、團體宣傳佔 2.55%、學習新知及技能佔 1.02%。 探討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理論相當多,其中較重要的包括以下利他主 義、需求層次理論、預期效益理論及交換理論來探討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動 機。 (一)利他主義:在傳統的觀念裡,強調無私與犧牲奉獻的「利他主義」被公認 11.
(12) 是人們參與志願服務的主要理由,然而 Smith 在 1982 年提出參與志願服務的動 機並非全然的利他主義。他認定藉由服務的過程,志願服務者除了實現利他的動 機之外,同時也滿足個人利己的需求,這是維繫志願服務的重要關鍵(張月芬, 2004)。 (二)Maslow 的需求理論:心理學家 Maslow 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的需求、安 全的需求、愛及歸屬感的需求、自尊及自我實現等五種層次需求,人們在滿足較 低層次的需求之後,會有達成更高層次需求的需要。對老人而言,完成自我實現 是一生的理想,如果無經濟層面的問題,則參與志願服務可以使老人自覺對他人 有貢獻,提昇自我價值感,而達到自我實現的需求(陳燕禎,2007)。 (三)預期效益理論:Tough 於 1987 年提出預期效益的過程有五個階段,分別 為 1、進行一項學習活動;2、獲得知識或技巧;3、應用知識;4、得到物質獎 賞;5、得到非物質獎賞。在每個階段,預期效益可以化成三種個人感覺,即高 興、自尊及來自他人的反應。高齡志工願意參加是因為意識到參與後的報償,這 就是參與的原動力,此種效益比潛意識的力量和環境的力量都大(劉明菁, 2008)。 綜合以上的資料,以社會參與理論的觀點來解釋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的活 動,依據活動理論而言,老年人繼續從事與社會人群互動的活動,將可達到較高 的生活滿意度以減緩老化;再則依據撤退理論,老年人顯然採取比較消極的方 式,由於年齡的增長而減少社會活動的參與;然而依據角色理論,老年人若能在 退休前做好各項生活面向的準備,善用自己的經驗及能力貢獻社會,並從參與中 不斷的自我學習中展現人生新的意義,將有助於提升自我價值感;因此根據持續 理論而言,鼓勵在年輕時期應具有積極生涯的規劃,才能有助於豐富晚年的生活。 老年人從事志願服務的動機中,可以觀察到老年人對於追求自我肯定與成 長、快樂與滿足、以及建立正向的人際關係得積極態度。另一方面,據需求理論 及預期效益理論的觀點來看,老年人退休之後應繼續從事與社會互動的活動,以 積極參與態度適應高齡化社會達到健康老化的目的。根據利他主義的觀點來看, 12.
(13) 從服務他人中不斷自我充實,並從中求得身心靈安適以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 參、醫院老年志工服務的現況: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 2004 年社會趨勢調查社會參與的報告得知,志願服務的 參與率,在性別方面,女性為 14.75%、男性為 14.26%。在年齡方面,以 45-54 歲的參與率佔 20.79%、55-64 的參與率佔 19.32%、而 65 歲以上之參與率最低僅 佔 9.52%。但是,在內政部統計處 2008 年的調查報告中指出,2007 年底參與的 志工中,65 歲以上的人數較 95 年底增加 28.36%。 多年來,不論是社會福利、醫療保健、教育文化、環境保護等領域,都普 遍運用志工加強為民服務來提升服務品質,其中,醫院也是國人從事志願服務的 場所之一。因為,醫療機構是社區民眾所共有的機構,所以醫院志工可能大多數 住在醫院附近的社區中,因此可以方便來醫院擔任志工。醫院志工在醫院中的三 大功能,對病人及家屬而言為代表醫院與社會提供關懷與協助;對醫院而言為拓 展有意義的服務並增加對病人的溝通,同時激勵員工改善態度;對社會而言為倡 導志願服務的觀念,促進社會進步和諧(秦燕,1996)。 目前醫院志工的招募與訓練,大多是志工透過相關的宣傳管道,至社會服務 室報名並進一步瞭解服務的型態,經過彼此詳細溝通之後,社工員會安排新進志 工接受職前的訓練。依據志願服務法之規定,接受過基礎教育及特殊教育兩階段 訓練且領有合格證明後,由社工員呈報院方,授與正式的志工服務證(林昱宏, 2008) 。醫院志工在醫院中提供各式的服務協助病人及家屬,服務的地點有門診、 急診、服務台、藥局、供應室、健檢中心、佛堂、祈禱室等。服務的內容有協助 量血壓、協助掛號、協助輪椅的使用、引導就醫、提供圖書推車等各項服務。 由以上的資料顯示,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有愈來愈增加的趨勢。對老人而 言,志願服務可以說是一種助人自助的工作。在參與志願服務的過程中,老人有 機會接觸到各種人事物,不致於與社會脫節,更可以藉由參與活動幫助自我成 長,另一方面,經由與他人的互動及組織的培訓,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有正面 的影響。並且參與志願服務賦予老人一個替代性及有意義的社會角色,也讓老人 13.
(14) 在生活上有調劑而且在精神上也有所寄託。. 第二節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探討 壹、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老年人之重要性 台灣老年人口的急速增加造成健康照護的衝擊,隨著老年人口健康照護需求 的增加,醫療費用的上漲,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已成為健康照護政策面的重要議 題,因而形成對老人健康促進的重視。對老年人提倡健康行為的執行,不僅可以 減少社會對醫療的支出,同時也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Ruffing-Rahal , 1991)。 在全世界人口快速老化的今天,老人的健康促進活動是被忽略的一群人。老 人的健康促進行為並不是強調疾病和殘障,而是在於增進老人最大的潛力和縮小 老化所產生的影響(高淑芬、蕭冰如、蔡秀敏、邱珮怡,2000) 。Breslow(1999) 指出 20 世紀的後半期,健康促進行為被證實能使壽命延長與免於慢性病的威 脅。Lin,Yen & Fetzer (2008) 針對 192 位獨居老人的研究發現,罹患慢性疾病是 造成老人低生活品質的危險因子。老人採取健康促進行為,以提昇晚年生活品 質,即使老年時期才致力於健康促進行為的執行,對於健康的助益仍不會太遲 (Walker,2002)。在許志成、羅勻佐、徐楨純、羅慶徽等學者(2007)在臺灣老 人人口分布與自覺健康之地區性差異的研究指出,經由調整生活方式、擴大社會 參與,將會對老年人的健康產生正面作用,並加強推動老年人的健康促進,將可 提升老年族群的健康。 Whetstone&Reid(1991)指出,健康促進對老人的重要性有三,包括老人 是所有年齡族群人口成長最快速的一群、老化與高的慢性疾病罹患率有相當的關 係、老人在有限的醫療資源及高成本的長期照護當中是最主要的消費群(吳俐 穎,2008)。根據 Ruffing-Rahal(1991)的看法,老人健康促進的基本目標在於 持續性地促進其健康與安適,並且認為老人可能受苦於慢性病、知覺障礙以及身 體功能的限制,然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選擇可以減少其健康問題。. 14.
(15) 貳、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相關概念 一、健康促進的概念 健康促進的概念源自於三段五級的觀念,即初段預防、次段預防及末段預 防,主要依據流行病學之疾病自然史中易感受的特質而設計,藉由增進人們身心 健康、改變易感受性、提高對致病因子之對抗能力,以朝向個體安適、促進其健 康的目標(湯慧娟,2003)。 世界衛生組織在 1986 年於加拿大渥太華(Ottawa)召開第一屆以健康促進 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會中發表健康促進憲章,對健康促進作了明確的定義及闡 述:健康促進是使人們能夠控制其健康決定因子,和改善他們健康的過程,目的 是為希望達到生理、心理、社會完全安適的狀態,並且認為健康應被視為日常生 活的一種資源,而非生存的目的(李蘭、張鈺、丁志音,1998)。 王秀紅(2000)指出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之不同在於前者非以疾病或特殊健 康問題為導向,而是積極拓展健康之潛能,使個人功能發揮至最佳狀態,而疾病 預防是阻止或降低疾病或是特殊健康問題對個人健康造成的傷害。陳美燕等人 (2009)認為健康促進是指人們基本上還是健康時為了活的久、同時有品質、活 的有活力,為了避免過早得到慢性病與死亡,設法尋求社區健康活動,建立個人 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為。因此,健康促進應開始於人們基本上還是很健康時,即 設法尋求發展社區及個人策略,以協助人們採取有助於維護和增進健康的生活方 式(黃松元,1995)。 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意涵 Pender 與 Walker(1987)等人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定義是指個人為維持 或提升安適狀態(Wellness)的層次,以及自我實現和滿足感的一種自發性、多 層面的行動和知覺。Pender(1987)更進一步指出,健康促進行為是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的要素之一,健康促進不只是針對疾病或健康問題的預防行為,它是積極 的趨向行為,即以朝正向成長與改變的自我實現導向特性,指引個人維護或增進 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滿足的肯定態度。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指個人為了維持或 15.
(16) 促進健康水平、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的一種自發性多層面的行為和知覺(Walker, Sechrist & Pender,1987)。 自 1974 年加拿大的衛生福利部部長 Marc Lalonde 在一份報告書中提出,影 響人類健康的各個因素當中,以生活型態的影響最大。許多慢性病的危險因子來 自個人不當的生活方式,若有效地改變不當行為,可以減少疾病的危害。追求健 康的生活品質必需靠健康促進的推動,然而健康促進的活動仍以實施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為最佳方式(施淑芬,2009)。Harris & Guten(1979)將生活型態分為 五大類: (1)健康習慣; (2)安全行為; (3)預防性照護行為; (4)避免環境中 的危害;(5)有害物質的使用。Walker, Sechrist & Pender(1987)認為生活型態 的組成包括要有良好的衛生習慣、睡眠、飲食、適當運動、避免有害物質及發展 社會支持系統或網路。 姜逸群(2006)研究指出,生活型態和健康促進連結在一起,主要導因於目 前死亡結構改變,慢性病的成因並非僅由單一病源體所能造成,其確實與人們日 常生活方式呈現緊密關係。張採秀、黃乾全(2002)認為生活型態是指人們生活 的一種型態,是引導人們每天活動的行為。另外,高淑芬、蕭冰如、蔡秀敏、邱 珮怡(2000)表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實行不僅延緩疾病和不動,更能促進健 康,加強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並可減少健康照護的花費。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測量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最早由 Pender 發展出「生活型態與健康習慣評量表」 (Lifestyle and Health Habits Assessment,LHHA),此量表包含十個因素,一般健 康行為、營養、睡眠、壓力調適、對週遭的環境管理支配、對健康照護系統的運 用、身體/休閒活動、自我實現、對目標的認知與其他關係共有 100 個題目(黃 毓華、邱啟潤,1996)。後來,國內學者陳美燕、周傳姜、黃秀華、王明城、邱 獻章及廖張京棣等人(1997)以 Walker(1987)以此份發表的量表為藍本,經因 素分析萃取出六個因素,其中六大因素包含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養、 人際支持和壓力處理。經修訂由原始 48 題刪減為 40 題,完成了「健康促進生活 16.
(17) 型態量表」 ,共收集 920 名桃園及臺北地區民眾為有效樣本(包含 65 歲以上的老 年人) ,總量表可解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總變異量之 48.19%,其總量表內部一致 性信度 Cronbach’s α 值為.92,各個分量表則介於.69-.84 之間。以下逐一說明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層面所代表的意涵: (一)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包含生活有目的、朝個人目標發展、對生 命樂觀、有自覺及正向成長的感覺;(二)健康責任(health responsibility):包 含能注意自己的健康、與健康專業人員論健康保健、參加有關健康保健的和活動; (三)運動(exercise) :能從事有規律性運動或休閒性活動; (四)營養(nutrition) : 包括日常飲食型態、食物的選擇;(五)人際支持(interpersonal support):指能 發展社會支持系統、如有親密的人 際關係、與他人討論自己的問題、花時間與 親密的朋友共處;(六)壓力處理(stress management):包括睡眠、放鬆自己、 運用減輕壓力方法。 在本研究中,則主要是以 Walker 等人(1987)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定義 及概念,作為研究的主要變項作探討,包括: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 養、人際支持、壓力處理等六大面向。 對老年人而言,健康促進生活型態是個人以健康促進為導向,而不只是預防 的行為,而且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其健康之間具有密切的關係,將健康促進 結合於生活中,不僅可以節省醫療成本同時也可增進其生活品質。 許多的文獻指出,生活型態是影響個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傅憶珍,2008;楊 小慧,2009;賴貞嬌,2006) ,而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則影響其幸福感(Diener,1984) 。 因此,本研究更進一步探討老年人在執行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幸福感之關係。 綜合以上資料得知,時代的演進、經濟的發展、疾病的轉變,健康促進的是 必然的趨勢。對於老年人而言,擁有的是充裕的時間,如何能充份運用時間達到 身心健全,讓健康促進的觀念深入於個人改變習慣並採取正向的行為,而不僅是 疾病的預防而已,並且在老化的社會中能減少醫療成本的負擔。因此,若能藉由 健康促進活動建立良好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將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17.
(18) 第三節 幸福感之相關理論 幸福感的研究近幾年來受到許多學者的關注,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由於西方 國家的物資豐足及醫療品質的提升,使得他們認為生活不僅僅只是在尋求生存, 人們關心的是生活品質的議題,已超越經濟上的繁榮(Diener.Lucas&Oishi, 2002)。隨著環境的變遷,幸福感的訴求已是全球各國努力的目標。但是,幸福 的定義為何?由於,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及身心感受差異程度不同,因此,形成大 家對幸福感的定義不同。 壹、幸福感之意涵 陸洛(1998)表示,有人認為幸福是宗教滌化人心後所達成的一種心靈安詳 寧靜的狀態;有人認為幸福是物慾滿足後的娛樂享受之感受:有人認為幸福是從 事美德高尚行為後的副產品;有人認為幸福是人生的至善境界。 幸福感主要探討個人對任何事情的反應,所以重視個體對環境的感受程度。 每個研究者使用的用語不同,但涵義有些相同。這些詞彙如下:滿足感 (satisfaction)、快樂感(happiness)、正向/負向情感(positive/negative affect)、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感 知幸福感(perceived well-being )等。 關於幸福感的理論發展定義,學者研究方向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讀。研究者針 對與本研究相關的概念整理探討如下(Diener,1984;Diener et al.,2002;Keyes & Magyar-More,2003;施建彬,1995;陸洛,1998;刑占軍,2005): 一、外在衡量標準 陸洛(1998)提及傳統中國人對幸福的看法屬於哲學和道德論述,而非社會 科學研究的成果,當人們達到預設的標準時,才有幸福感的產生。在社會科學方 面的研究,常常以一些經濟指標(如:教育程度、收入)來代表個人的福祉,這 也是以外在因素來衡量幸福(Campbell, Converse,& Rodger, 1976)。隨著時代的 演進,為了更合理測量每個人實際的幸福感受,心理與社會學者開始以個人主觀. 18.
(19) 的正向感受來切入(施建彬,1995)。這也是後來的研究中,幸福感常常被稱之 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二、情感層面和認知層面 Veenhoven (1994)提出幸福感是個人對其生活的喜好程度,即幸福感是一種 正向的情感反應,可以透過正負向情感的消長情形來分析幸福感受的高低。因此 研究者會強調人們愉快的情感經驗,認為幸福來自於較多的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或較少的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然而,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是否在 同一個向度上,或者是屬不同的構面,均有相關的研究支持(Keyes & Magyar -Moe,2003)。 Diener(1984)提出個人認知對幸福感的影響,認為幸福感是人們對其生活 評估後的結果,生活滿足感(life satisfation)可以代表對生活整體層面的認知評 價,可反應出個人幸福感的高低。目前普遍被接受的定義是同時將認知和情感因 素都考量進去,認為主觀幸福感是一種態度,至少包含認知和情感二個基本的組 成因素(Ostrom,1969) 。因此,有關幸福感研究領域的主觀幸福感包含三個成份 的整體評估:生活滿足感、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Diener et al.,2002)。 貳、幸福感之理論 近代學者對幸福感的理論有不同的論述與解釋,研究者針對幸福感相關理論 分述如下: 一、由需求滿足面理論的觀點看幸福感 強調事件滿足後所產生的影響,認為唯有需求滿足時,個體才會感到幸福, 若是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則會感到不幸福。因此,幸福是一種狀態,會隨著場 合、情境而有所不同(Argyle,1987;陸洛,1998)。其相關理論包括: (一)目標理論 陸洛在 1998 年指出此理論,假設人都具有一個內隱的需求模式作為行為的 基礎,個人理想的達成會帶來幸福感。並且主張幸福感是一個目標,是個人努力 追求的事項。Omodei & Wearing(1990)表示幸福感是個人努力達到目標之後, 19.
(20) 所獲得一份比較穩定且長期性的滿足。 人類在目標達成之際,常會有強烈的自主感與成就感,而此種需求滿足的經 驗,即是幸福感提升的最大動力(sheldon & Kasser, 2001) 。施建彬(1995)認為 幸福像一個目標,是個體努力追求的標的物,而幸福感是來自於目標的達成。 (二)苦樂交雜理論 Houston 在 1984 年指出快樂和痛苦其實來自同一根源,一個無所匱乏的人 就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當個人處於需求長期被剝奪的不幸福感受中,一旦需求 被滿足後,所獲得的幸福感將愈強烈(朱妙芳,2009)。此理論強調,並非完全 脫離痛苦體驗的生活,才能算是擁有高度的生活品質,只有痛苦與快樂相互平 衡,才能有高度的生活品質進而產生幸福(Sarvimi & Stenbock-Hult, 2000)。 (三)活動理論 認為人們主動且專注的參與喜愛的休閒嗜好、運動或社會人際交往等活動, 發揮潛能並滿足個人需求,進而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即為幸福的感受 (Argyle,1987;Diener,1984) 。誠如亞里斯多德所言: 「沒有活動,就沒有快樂, 而每一活動皆完成於快樂」 。此理論認為幸福感是來自於過程而不是結果,例如, 退休的老人參與休閒活動是預測幸福感的重要指標(李維靈、施建彬、邱翔蘭, 2007)。 綜合以上理論,根據需求面觀點來看,Mc Clusky 於 1978 年提出老年人有 五種需求:1、應付的需求;2、表現的需求;3、貢獻的需求;4、影響的需求; 5、超越的需求(朱妙芳,2009) 。因此,研究者認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是多層面 的,若能滿足生理的需求或是與社會互動、與他人接觸、協助他人增進自我價值 感等需求滿足,可維持心理的健康及疏解生活的壓力,也可帶來幸福感的感受。 二、由特質理論的觀點看幸福感 要瞭解為何某些人具有高度的幸福感,必須由人格特質著手研究。Headey & Wearing 在 1991 年研究發現,外向型人格特質的人具有較高的幸福感。因此, 特質理論的學者以人格特質的觀點來看,認為幸福感是來自於個人的特質,且常 20.
(21) 取決於個人看待世事的心態。 (一)連結理論 Stone & Kozma 在 1980 年指出從認知、記憶與制約原則的觀點,解釋某些 人特別容易感到幸福的原因。認為人們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解釋生活事件並獲 得意義。當個體的認知有正向偏誤時,自然容易以正向的態度加以解釋生活事 件,自然容易出現幸福的傾向。此外,Diener 在 1984 年也認為幸福感較高的人, 可能擁有一個以幸福感為核心的記憶網路,當生活中有某一事件發生時,透過幸 福感記憶網路提取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產生(林子雯,1996)。 (二)人格特質理論 Veenhoven(1994)指出,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特質,此種幸福感的人格特質可 能導因於個人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理機制,即是先天遺傳因素,或是 導因於後天學習的結果。根據研究的發現,神經質的人格特質與幸福感呈現負相 關,即個人神經質傾向越高,幸福感越低(Diener et.,2002;陸洛,1998)。 三、由判斷理論的觀點看幸福感 此派的學者認為幸福是一種相對、比較後所得的結果。其基本假設有三點: 1、幸福感是比較後所得的結果;2、比較的標準會隨著情境而改變;3、此標準 是由個體所自己選取建構的(Diener,1993)。當面臨的事比標準好時,就會引發 幸福感,反之則會有不幸福的感覺產生。判斷理論依據其參照標準的不同,出現 不同的派別,以下分述說明: (一)社會比較理論 此派的學者認為幸福感是來自與他人比較後所得的結果,個體經常以家人、 朋友,甚至不認識的人為其參照標準,不過大部份的人均會選擇與自己社經地位 相近的人為比較參照標準(Argyle,1987) 。一般而言「向上比較」與「向下比較」 是預測幸福感程度提升或下降之重要因素(Diener,1984)。 (二)抱負水準理論 抱負水準理論又稱為期望水平理論,認為幸福感取決於個體在理想與現實兩 21.
(22) 相比較後的差距結果,亦即個體的理想與現實狀況差異大時,則其幸福感會較 低;反之,當個體的理想與現實狀況差異小時,則其幸福感會較高(施建彬, 1995)。有些學者把之間的差距用比率的方式來表現,實際狀況作為分子,抱負 水準作為分母,數值越大,表示個人的幸福感會越高(施建彬,1995)。 (三)適應理論 適應理論的學者認為幸福感源自過去個人的經驗作為參照標準,如果現行事 件比參照標準佳,個體就覺得幸福(施建彬,1995)。而陸洛(1996)指出,適 應理論認為人們對於重複出現的刺激反應會減弱,情緒對新事件的強烈反應會隨 時間的轉移而降低。 (四)多重差距比較理論 Michalos 在 1985 年提出此理論,認為幸福感主要取決於個人目前狀況與所 選擇的標準比較後,存在兩者間的差異程度。至於個體用來衡量幸福感的比較參 照標準包括他人擁有的、過去擁有的、現在希望得到的、期望將來獲得的、值得 得到的、自己認為需要的(楊中芳,1997) 。此理論主張,個體是否具有幸福感, 是在心中經過多方比較之後的結果,包括和他人比較(社會比較理論)、和過去 比較(適應理論)、和期待比較(抱負水準理論)等,(朱妙芳,2009)。 綜合以上理論,由於各家學派及學者其研究內涵的不同,所著重的觀點也不 同,無法單以一個理論來表示個體幸福感的影響因素或是來源。不論是需求理論 學派、特質理論學派或是判斷理論學派,都提供了不同的角度閳述幸福感的論點。 研究者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和身心需求的差異,對於幸福感論點也不全然相 同,但其中以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來探討,很重要的是身體的健康,不僅是 滿足低層級生理的需求,進而透過社會參與活動提供能力幫助他人,更可以達到 人生更高需求層次自我實現的幸福感受。. 22.
(23) 第四節 老年人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壹、老年人與幸福感議題的相關研究,探討如下: 早期學者 Ryff(1989)融合了全人生發展理論、個人成長的臨床理論、高層 次的心理功能、心理功能、心理衛生、健康心理學等理論為基礎。研究發現幸福 感是與個人內在有意義的因素、自我價值、個人控制的知覺、與其他人相互作用 的品質、學習真愛、工作滿意、足夠的休息、好的休閒活動、存在的目標和持續 的經驗有關、而不是短暫的認知(Helm,2000) 。另外 Kurland, Gill, Patrick, Larson & Phelan(2006)的研究發現,針對社區住宅 70 歲以上 663 位老年人之認知與 日常生活活動縱向追蹤施測,顯示日常生活活動、社會網絡與慢性疾病,皆與幸 福感有相關。 有關於健康促進與幸福感的研究探討中,林三衛(1997)分析台灣 60 歲以 上高齡者,以生活品質為切入點探討客觀環境如何影響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受,其 研究發現情感情緒支持與老人生活士氣、心理困擾、生活滿意關係密切。同時也 發現健康狀況包含身體機能、疾病數目、自評健康都是決定主觀幸福感的關鍵因 素。楊雅筠(2003)也針對台北市老人服務中心 65 歲以上 299 位高齡者為研究 對象,研究結果顯示老人與社會互動越好,心理會越健康,其幸福感相對也會越 高。因為老人在投入活動過程中,不至脫離社會,甚至藉著社會與的活動機會, 貢獻所能,達到自我實現的人生目標。湯慧娟(2003)針對高雄市 65 歲以上 335 位高齡者進行抽樣,探討高雄市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休閒知覺自由與心理 幸福滿足感之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間呈現 相關情形,另外,也發現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各層面可預測心理幸福滿足感整體層 面。黃郁婷、楊雅筠(2006)研究 132 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關係,研 究發現生理健康越差的老人,其焦慮及憂慮的負面情緒越顯著,同時其幸福感越 低。林玉菁(2005)研究發現老年人之健康資本包含生理心理功能、社會支持系 統及主觀幸福感包含自覺健康狀況、憂鬱症狀、生活滿意等有強烈相關性。. 23.
(24) 貳、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於社會人口學變項的相關研究探討如下: 1.年齡 年齡與幸福感的研究上,一般顯示年齡是幸福感的重要變項。年齡較輕之高 齡者有較高的幸福感(邱翔蘭,2004) ;許忠信(2003)針對高雄市 65 歲以上的 598 位高齡者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年齡層在幸福感整體上有顯著差異。 2.性別 在性別方面,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沒有顯著差異(施建 彬,1995;楊雅筠,2003;黃國城 2004) 。另外,有研究指出,60 歲以後,男性 因生活角色轉變,工作者身份喪失容易出現挫折感,女性可能需要協助照顧丈夫 及孫子的角色,使得女性對生活感受的滿意及幸福感的指數較高。另有研究指 出,女性老年人之幸福感較男性老年人高(劉敏珍,2000)。 3.教育程度 高紅英、苗元江(2008)的研究顯示,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其幸福感越 高。黃國城(2004)研究發現,不同教育程度之醫院志工,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 並無顯著差異。 4.經濟狀況 許多學者研究結果發現,老年人擁有越好的經濟基礎,則越有幸福感。劉敏 珍(2000)認為經濟資源的保障讓老年人有安全感,不必擔憂生活費的負擔,另 一方面也是在金錢方面的自主,不必依賴子女或社會救濟,可以讓老年人獲得肯 定與尊嚴,進而提昇幸福感。Edward & Klemmack(1973)針對老年人的研究 顯示,預測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是健康、收入及社會接觸。 5.婚姻狀況 許多相關研究指出,與配偶同住的老年人有較高的幸福感,已婚的老年人及 對婚姻滿意的老年人,在生活中會感覺到越滿意;而已婚有偶的老年人生活適應 狀況比喪偶、未婚好(邱翔蘭,2004;許忠信,2003;湯慧娟,2003)。 6.宗教信仰 24.
(25) 宗教滿意與生活滿意之間的關係密切,二個最有效預測老年人幸福感的因 素,一是健康狀況,另一個因素是宗教信仰。另外,宗教信仰有正面的功能,如 解除生命意義的困惑,使人獲得心理歸屬感、使人心理有慰藉、減低焦慮促進心 理健康,使人回復快樂的心態(Argyle,1987; Okun & Stock,1987)。 根據 Paloutzian and Ellison(1982)的研究顯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起沒有 信仰的人而言,較少感到孤獨與憂慮,因為教會或是廟宇是社會支持的一個來 源,而且老年人在教會或廟宇的活動中,除了尋求精神寄託外,最重要的是能服 務他人並獲得友誼(古育臣,2010) 。Myers(1993)也指出,宗教信仰和老年人 的幸福感有相關,二個最有效預測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為健康狀況與宗教信仰。 7.自覺健康狀況 有關健康狀況與幸福感的研究,大部份研究都認為,健康狀況會影響幸福 感。許忠信(2003)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健康情形之老年人,在幸福感整體層面 上達到顯著差異,自覺健康狀況好的老年人其幸福感高於自覺健康狀況普通者, 而自覺健康狀況普通者高於自覺健康狀況不好者。高紅英、苗元江(2008)針對 60 歲以上 491 位老年人進行幸福感之研究發現,日常生活活動無困難的老年人, 其幸福感高於日常生活活動困難的老年人,同時發現健康情形越佳的老年人,其 幸福感越高。Lurie(1984)研究 132 位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與幸福感的關係,研 究顯示焦慮與憂鬱等負面情緒越顯著,其幸福感越低,且主觀的自覺健康狀況是 影響未來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綜合以上資料,影響幸福感高低的個人背景變項相當多,包含年齡、性別、 婚姻狀況、經濟狀況、健康情形等。而研究文獻中對於變項的結果有的持相同論 點,有的則異。因此,本研究想藉由此研究目的,以老年志工為研究對象,進一 步探討老年人藉由幸福感採取正向行為,以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型態,同時提升 老年人達到晚年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25.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醫院老年志工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依據 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訂定研究設計,本章探討內容包括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研 究工具、研究倫理、資料處理與分析等。茲分別說明如下:.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設計為橫斷敘述相關性之研究(Cross-sectional and descriptive correlational study) ,藉以探討老年志工幸福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現況及其相 關影響因素。研究者利用結構式問卷方式進行資料收集,主要是以臺北市市立聯 合醫院共七個院區的老年志工為研究對象,調查其幸福感、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 現況,同時探討老年志工的基本屬性與幸福感之相關性,及老年志工的基本屬性 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及預測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重要因素。 本研究因考量對象為老年人,研究者會採用面對面的方式收集資料,為了確 保研究對象對問卷內容的理解,故在預試及正式施測時,研究者於問卷施測前對 訪員均進行基本的訓練工作,行前訓練是為確保施測人員熟悉問卷內容且以相同 方式進行填寫問卷,故由研究者對訪員進行訓練。訓練內容包含:問卷目的、問 卷內容填寫標準方式,談話技巧,使其清楚的瞭解本研究問卷調查內容後,再進 行實際內容的施測,以提高問卷的正確率。. 26.
(27) 第二節 研究步驟與流程 初步蒐集相關文獻. 確立研究主題.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建立研究架構. 擬定研究假設與研究方法. 選擇研究工具. 預試問卷之實施. 正式問卷發放. 資料回收及整理分析. 撰寫研究結論及討論. 完成論文初稿 圖 3-1 研究步驟與流程. 27.
(28) 第三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乃依據前述的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與相關文獻 探討的結果,研擬本研究的架構,主要是探討醫院老年志工社會人口學變項、幸 福感及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架構如圖 3-2: 社會人口學變項 1.年齡 2.性別 3.婚姻 4.宗教信仰 5.教育程度 6.經濟狀況 7.自覺健康狀況 8.服務年資 9.服務地點. 幸福感 1.自我肯定 2.身心健康 3.生活滿意 4.人際關係.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1.營養行為 2.健康責任 3.自我實現 4.人際支持 5.運動休閒 6.壓力處理行為. 圖 3-2 醫院老年志工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性研究架構圖. 28.
(29) 第四節 研究對象 一、研究對象與地點 本研究對象是臺北市市立聯合醫院社會服務室所列冊,年滿 55 歲以上老年 志工為研究對象。因考量研究者能力與時間下,無法選取所有研究對象進行研 究,因此採立意取樣的方式進行。本研究收案的條件為年滿 55 歲以上的老年志 工,意識清楚、無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無嚴重聽力障礙,能以國、台語表達不影 響溝通者,並同意參加本研究之受訪對象。 二、抽樣方法: 本研究取樣以臺北市市立聯合醫院七個院區社會服務室列冊年滿 55 歲以上 老年志工為研究目標群體,依據統計資料在 100 年 12 月底 55 歲以上志工人數共 1493 人。以樣本數大小計算應用統計軟體,假設在顯著水準α=0.05 下,標準 差為 1.96, π=0.5 計算,d = 0.05,推估出樣本數為 299 份,由於目標群體為 1,493 人,基 於考量研究過程約有 20%樣本流失率,故本研究發出 503 份的資料,共回收有效 問卷 400 份,回收率為 85.84%。. 29.
(30) 第五節 研究倫理 進行本研究前,基於研究對象的尊重及倫理考量,先將本研究計畫書經臺北 市立聯合醫院人體試驗暨倫理委員會審查,待審查通過後(附錄四),再開始進 行本研究計畫的資料收集。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將盡一切告知義務,對參與者 仔細說明本研究計畫的內容,包括:研究者的身份、聯絡方式、研究的單位、研 究的目的、需研究對象填寫的問卷內容及可能花費的時間與資料收集方式,待研 究對象充分瞭解並且取得書面同意書後,再開始進行問卷工具填寫及回收。 本研究以結構式問卷方式填答,內容不涉及個人隱私,在資料收集的過程 中,保障個案瞭解研究之權利,並告知參與者具有充分自主權,自由選擇接受或 退出此研究,對於問卷內容有不清楚或不瞭解的部份,施測者會清楚說明白。若 個案同意參與本研究即簽署研究同意書,為維護研究對象的隱私及保密原則,對 於所收集的資料採匿名編碼方式處理及分析,同時告知參與者資料會妥為保管以 保護個人的隱私權,僅做學術研討之用,不會對外公開或洩密。待完成資料收集 後即贈送一份精美小禮物以表示謝意。. 30.
(31) 第六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採結構式問卷調查研究法,依據研究目的,參考國內學者經翻譯成中 文版、並具有良好信、效度之結構式問卷作為研究工具。其內容涵蓋三部份:第 一部分為幸福感量表;第二部分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第三部分為社會人口 學變項。分別說明如下: 壹、問卷設計 (一)社會人口學特性變項資料共 9 題,包含年齡、性別、婚姻狀態、宗教信 仰、教育程度、經濟狀況、自覺健康狀況、服務年資、服務地點等。 (二)幸福感量表共 24 題,本研究幸福感量表係參考以林子雯(1996)根據牛 津幸福量表(OHI)試題加以修訂,所編制之一份「幸福感量表」,包括四個分 量表:自我肯定、身心健康、生活滿意、人際關係和等構面,總題項共為 24 題。 內容是以李克特量表採四點評分方式以 0-4 分計算,計分方式以「非常不符合」 (1 分) 、 「不符合」 (2 分) 、 「符合」 (3 分) 、 「非常符合」 (4 分) ,受試者在量表 中所得分數越高時,則表示對於其幸福感之程度越高。 由表 3-6-1 可知,此幸福感量表應用於林子雯(1996)研究中,其研究收集 國內成年人學生為有效樣本,在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值為.93,可解釋總 變異量之 56.17%。各分量表 Cronbach’s α 值為.82、.87、.84、.79,顯示本量表 具有相當程度的內部一致性。後續學者亦有援用,在黃國城(2004)的研究中, 其研究收集國內醫院志工為有效樣本,幸福感量表其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值為.92,可解釋總變異量之 54.77%。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的 Cronbach’s α 值分別.84、.79、.82、.70,達顯著水準,如表 3-6-1 所示。由於此 量表雖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檢定結果,但是尚未完全應用於老年人族群,因此本研 究應用此量表於正式施測前,進行預試的分析以了解研究工具的適切性及可行 性。. 31.
(32) 表 3-6-1 幸福感量表的內在一致性 Cronbach’s α 值 學者. 研究對象. 總量表 Cronbach’s α. 分量表 Cronbach’s α. 林子雯(1996). 成人學生. .93. .79-.87. 黃國城(2003). 高雄市醫院志工. .92. .70-.84. 許田宜(2008). 鹿港社區居民. .92. .70-.84. 宋芝萍(2009). 社區老人. .96. .74-.94. 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共 40 題,本研究之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引用國 內學者陳美燕等人(1997)參考 Walker 等人於 1987 年所編制的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量表,經調整後修訂的中文量表。原文量表因素分析萃取出六個因素構面共 40 題,分別為:1、營養行為(5 題); 2、健康責任(9 題);3、自我實現(8 題) ;4、人際支持(6 題);5、運動休閒(4 題);6、壓力處理行為(8 題)等 六個分量表,經由同意後使用(附錄三)。本研究量表內容計分方式以李克特量 表採四點評分方式以 0-4 分計算,請填答者依據本身對於自己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的主觀認同填入適合的選項。計分方式以「從未如此」(1 分)、「偶而如此」(2 分) 、 「時常如此」 (3 分) 、 「總是如此」 (4 分) ,量表總得分越高者,表示其健康 促進生活型態的表現越正向。 此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應用於研究收集國內 920 位居住在桃園及台北地 區之成年人,受訪者包括 65 歲之老年人為有效樣本,總量表可解釋健康促進生 活型態總變異量之 48.19%,其總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 值為.92,各 個分量表則介於.69-.84 之間。目前此中文量表已廣泛運用於國內各相關健康促進 研究的測量工具。 貳、研究工具專家內容效度檢定 為瞭解「醫院老年志工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問卷調查」之 可行性與適切性,本研究工具以內容效度指標(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做為專 家內容效度指標(Waltz,Stickland & Lenz,1981)。一般 CVI 大於 0.8 為優等;CVI. 32.
(33) 在 0.6-0.8 為可接受的範圍,若低於 0.6 必須重新評估(Polit & Hungler,1999)。本 研究邀請三位專家(附錄一)包含臨床實務專家及學者專家,依內容的重要性、 文字清晰度逐項評分並提出指導及建議以建立本問卷之專家內容效度。評定標準 採 5 分法如下:5 分(極適用) :此題目非常適當,不需修改且為不可省略的題目、 4 分(適用) :此題目適當,為需要的題目、3 分(勉強適用) :此題目尚稱適當, 但需做部份修改、2 分(不適用) :此題目不適當,應考慮做大幅度修改、1 分(極 不適用):此題目極不適當,應予以刪除。本研究專家內容效度評定結果顯示, CVI 值範圍在 0.95 到 1.00 之間,平均值為 0.96。 參、預試問卷之實施與分析 本研究所使用的結構式問卷,依據吳明隆(2007)之建議,預測對象人數 以問卷中最多題項之分量表題數 3-5 倍人數為預試樣本選取原則。本研究預試問 卷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40 題,題數最多,故預試樣本以老年志工做為對象。 問卷總共發出 105 份,有效問卷 100 份,有效回收率 95.23%,預試問卷回收後, 先排除無效問卷,在依序將問卷編碼,利用 SPSS for Windows 19.0 的統計套裝 軟體進行資料的登錄,再進行資料的項目分析及信度分析,以了解題項的適切 性,以下就預試結果分析做說明。 一、幸福感量表項目分析 本研究針對「幸福感」量表採用最常用的極端組檢定(又稱內部一致性效標 法) ,首先將預試量表的所得總分區分出前 27%高分組受試者與後 27%低分組受 試者之後,再求高、低二組在每個題項的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判斷該題是否具 有鑑別力,而鑑別力是以決斷值(Critical Ratio,CR 值)為標準。本研究將 CR 值 未達.01 的顯著水準的題項則予以刪除。其次以相關分析法(Item–Total correlation),計算每一題目與總分的積差相關,如果該題相與總分的相關係數 (Correlation coefficient)未達.30 以上,則予以刪除,以作為選題的依據(邱皓 政,2010)。 由幸福感量表項目分析的結果,極端組檢定由表 3-6-2 可知,「幸福感」量 33.
(34) 表裡的 24 個題項所有 t 檢定皆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p < .05),即該量表所有題 項都具有良好的鑑別力。相關分析的結果,由表 3-6-2 可知,「幸福感」量表裡 的 24 個題項所有相關係數皆達.30 以上,代表「幸福感」量表的所有題項皆具有 良好同質性。 綜合考量上述兩點結果, 「幸福感」量表裡的 24 個題項皆有良好的鑑別力與 同質性,因此在此階段將所有題項全數保留。 表 3-6-2 幸福感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表(N = 100) 題號. 題目內容. 項目總. 極端組檢. 分相關. 定(CR 值). 註解. 1 2 3 4 5 6 7 8. 我可以控制我的生活 我的健康狀況良好 我的理想可以獲得實現 我認為世界上的事情是美好的 我有良好的飲食習慣 我的參與使事情變好 我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好地方 我常保持輕鬆自在的心情. .57 .58 .74 .67 .61 .70 .73 .79. 6.81* 4.76* 9.12* 7.43* 7.31* 7.57* 8.19* 12.29*.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我有能力解決生活中帶來的問題 我有興趣關心其他人的事 我認為我可以帶給別人幸福 我喜歡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是有目標、有意義的 我認為生活是會有回饋的 我對別人有愛心 我對現在生活中的事感到滿意 我經常定時從事運動 我覺得生活有保障及安全感. .74 .71 .77 .78 .81 .72 .68 .81 .54 .87. 8.91* 9.25* 8.51* 8.77* 10.62* 8.85* 10.43* 9.72* 7.85* 12.89*.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19 20 21 22 23 24. 我覺得和朋友在一起很有趣 我喜歡自己 我認為我有吸引力 我對自己很有信心 我喜歡幫助別人 我的睡眠充足. .79 .80 .78 .79 .78 .49. 15.47* 9.56* 9.31* 9.11* 12.73* 5.22*.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註:*p < .05. 34.
(35) 二、幸福感量表信度分析 本研究根據 Nunnally(1978)所提出的判斷標準給予判定,若 Cronbach’s α 係數愈高,則代表量表內的各項一致性愈高,Cronbach’s α 值低於 0.35 者,屬低 信度應予拒絕,介於 0.5 與 0.7 之間者為尚可接受,高於 0.7 為信度良好者。因 此在信度分析方面採 Cronbach’s α 係數來考驗「幸福感量表」內部一致性。由表 3-6-3 可知,「自我肯定」信度為.88、「身心健康」信度為.81、「生活滿意」信度 為.93、「人際關係」信度為.90,可以看出各層面的信度值皆高於.70,表示各層 面皆有良好之信度。而整體幸福感的信度為.96,表示幸福感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表現,亦表示題目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表 3-6-3 幸福感量表之信度摘要表(N = 100) 題數. Cronbach’s α 係數. 自我肯定 身心健康 生活滿意 人際關係. 6 5 7 6. .88 .81 .93 .90. 整體幸福感. 24. .96. 層面. 三、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項目分析 本研究針對「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採用最常用的極端組檢定(又稱內部 一致性效標法),首先將預試量表的所得總分區分出前 27%高分組受試者與後 27%低分組受試者之後,再求高、低二組在每個題項的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判 斷該題是否具有鑑別力,而鑑別力是以決斷值(Critical Ratio,CR 值)為標準。 本研究將 CR 值未達.01 的顯著水準的題項則予以刪除。其次以相關分析法 (Item–Total correlation),計算每一題目與總分的積差相關,如果該題相與總分 的相關係數(Correlation coefficient)未達.30 以上,則予以刪除,以作為選題的 依據(邱皓政,2010)。 由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項目分析的結果,極端組檢定由表 3-6-4 可知, 「健 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裡的 40 個題項所有 t 檢定皆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p < .05),即該量表所有題項都具有良好的鑑別力。相關分析的結果,由表 3-6-4 可知,「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裡的 40 個題項所有相關係數皆達.30 以上,代 35.
(36) 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的所有題項皆具有良好同質性。 綜合考量上述兩點結果,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裡的 40 個題項皆有良好 的鑑別力與同質性,因此在此階段將所有題項全數保留。 表 3-6-4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之項目分析摘要(N = 100) 題 號. 項目總 極端組檢定 註解 分相關 (CR 值). 題目內容. 1 每天吃早餐 2 每日三餐時間和量都正常 3 飲食中含有富纖維質的食物(全麥、水果、蔬菜) 4 每天至少喝水 1500c.c. 每日進餐都包括五大類食物(五榖根莖類、魚肉 5 豆蛋奶類、蔬菜類、水果類、少量油脂) 6 檢查膽固醇、並知道結果 7 量血壓、並知道結果 8 和合格的醫護專業人員討論健康照顧相關的事 9 至少每個月一次觀察自己身體有無改變或異狀 10 參加個人健康照顧方面的教育課程 11 只要知道食物含防腐劑或人工添加物就不吃 12 做運動時會測自己的脈搏. .35 .57 .57. 3.33* 4.85* 5.34*. 保留 保留 保留. .42 .53. 5.22* 5.43*. 保留 保留. .55. 6.32*. .55 .61 .66 .68 .36 .54. 6.37* 6.80* 8.07* 8.30* 3.07* 6.70*.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看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成份說明 會注意控制自己的體重 欣賞自己 對生命充滿信心及樂觀 覺得自己是朝向積極的方向成長和改變 知道我自己之優缺點所在 知道生命中那些對我而言是重要的 重視自己的成就 發現每天都是充滿樂趣及挑戰的 覺得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 .68 .62 .66 .72 .65 .64 .64 .75 .74 .81. 7.52* 7.45* 8.85* 9.03* 7.40* 5.99* 7.26* 8.48* 10.01* 10.61*.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樂於和親近的人保持聯絡 維持有實質及有用的人際關係 和親密的朋友們在一起 對別人表現關心、愛心、和溫暖 和我所關心的人保持聯絡 和親近的人討論個人問題及關心的事件 做伸展操每週至少三次(柔軟體操) 每週至少做三次,每次 20-30 分鐘之劇烈運動. .68 .73 .63 .68 .57 .72 .67 .58. 9.30* 9.88* 7.50* 8.61* 6.46* 7.94* 9.53* 7.96*.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36.
(37) 題. 項目總 極端組檢定. 題目內容. 號. 註解. 分相關. (CR 值). 參加有人指導的運動課程或活動 參與娛樂性質的運動(如散步、游泳) 每天找一些時間放鬆自己 每天有 15-20 分鐘的時間練習放鬆 知道生活中的壓力來源所在 會注意自己不愉快的情緒 每天睡眠 6-8 小時 有計劃的安排作息時間,不致手忙腳亂. .52 .65 .71 .68 .61 .64 .49 .70. 5.82* 8.07* 10.58* 10.27* 5.83* 6.70* 5.24* 9.76*.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39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我恰當反應 40 閱讀有關促進健康的報章、雜誌或書籍. .65 .62. 7.96* 8.60*. 保留 保留.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註:*p < .05 四、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信度分析 本研究根據 Nunnally(1978)所提出的判斷標準給予判定,若 Cronbach’s α 係數愈高,則代表量表內的各項一致性愈高,Cronbach’s α 值低於 0.35 者,屬低 信度應予拒絕,介於 0.5 與 0.7 之間者為尚可接受,高於 0.7 為信度良好者。因 此在信度分析方面採 Cronbach’s α 係數來考驗「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內部一致性, 由表 3-6-5 可知,「營養行為」信度為.75、「健康責任」信度為.85、「自我實現」 信度為.92、「人際支持」信度為.91、「運動休閒」信度為.88、「壓力處理行為」 信度為.88,可以看出各層面的信度值皆高於.70,表示各層面皆有良好之信度。 而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的信度為.96,表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有良好的信 度表現,亦表示題目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表 3-6-5 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之信度摘要表(N = 100) 題數. Cronbach’s 信度係數. 營養行為. 5. .75. 健康責任 自我實現 人際支持 運動休閒 壓力處理行為. 9 8 6 4 8. .85 .92 .91 .88 .88. 整體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40. .96. 層面. 37.
(38) 整理分析預試結果,在幸福感量表相關分析的結果,量表裡的 24 個題項所 有相關係數皆達.30 以上,Cronbach’s 在整體量表係數值達.96 達到良好的水準; 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相關分析的結果,量表裡的 40 個題項所有相關係數皆 達.30 以上,在健康促進生活型態量表 Cronbach’s 在整體量表係數值達.96 達到良 好的水準。項目分析及內在一致性信度顯示此為高信度量表,故將預試量表直接 引用為正式問卷的量表。 參、正式問卷實施程序 完成正式問卷後,隨即進行正式問卷的施測。正式問卷施測時間為 101 年 08 月 13 日至 101 年 8 月 31 日止,本研究共發出 503 份問卷,回收 466 份,回 收率 92.64%。扣除填答不完整的問卷共有 66 份,共計有效問卷為 400 份,有效 回收率 85.84%。.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所得之資料為問卷量表,將資料回收檢視其完整性,先行編碼及完成 建檔,以統計分析套裝軟體 SPSS For Window 19.0 版進行資料建檔及統計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1.社會人口學變項,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態、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經濟狀 況、自覺健康狀況、志工服務年資、志工服務地點容等,以次數分配、百分比來 分析。 2.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幸福感的得分情形以平均數、標準差等方法來分析。 (二)推論性統計 1.獨立樣本 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test):採用獨立樣本 t-檢定瞭解社會人 口學變項、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情形。 2.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瞭解社會人口 學變項、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差異情形。 3.薛費氏事後檢定(Scheffe`s posteriori comparison) :本研究進行變異數分析時,. 38.
(39) 對 F 值達到顯著水準時更進一步分析,以比較相互差異情形。有時變異數分析 之 F 值達到顯著差異時,但事後檢定卻沒有發現有任何兩組的平均數達到顯著 差異(吳明隆,2005)。 4.採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採用 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方法,瞭解社會人口學變項、幸福感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 之相關性。 5.階層式迴歸分析(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採用階層式迴歸分 析方法,瞭解健康促進生活型態對幸福感的重要預測變項。. 39.
相關文件
五 國際學校運動總會主辦之世界中學單項錦標賽:國家組前四名或學校 組前三名。 六 經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認可公告之賽會及名次。 第五條 前條各款所定賽會之參賽國(地區)及隊(人)數,應符合下列規定。但賽會競賽 規程定有會前賽、資格賽或參賽成績規定者,不在此限: 一、 前二名:應有四國地區及四隊人以上。 二、 第三名:應有五國地區及五隊人以上。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