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循環經濟」是以天然資源為核心的經濟體系,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同時滿足需求變化及避免資源的浪費,並於建構資源循環體系時,創造出額 外的經濟附加價值。資源循環應以「廢棄物是被錯置的資源」觀念,提倡搖 籃到搖籃的循環理念,發展新穎、環保、綠能之產品與製程,強調過程中新 產品、新製程、新市場之開發,使資源循環轉化為正面積極的產業,創造經 濟、社會、環境保護與綠色能源之實質效益,建構資源循環型社會,以落實 所謂「資源再生與循環經濟」。

臺灣廢棄物處理的展望從廢棄物管理到資源化管理為趨勢及思考方向,

從新世紀眼界,創建搖籃到搖籃的資源回收再利用與物料供應系統,並於未 來強化技術面、法規面、經濟面、管理面、市場面與宣導面等資源循環六大 面向之途徑與程序,以零廢棄全回收作為政策及目標展望未來。

為此我國以推動循環經濟的模式來提升工、商與人民的需求,在過去幾 年中我國在產業的發展中,將循環經濟相關方法、技術、制度、國際標準和 管理系統引進國內推動,在完善的物流體系與豐沛的科技人才支持下,正持 續地以循環經濟發展的四項要素:「技術發展」之技術篩選與資源投入、學 研機構技術開發、動態產業共同參與;「法規規範、經濟誘因」建立法規、

認證制度,建立經濟誘因,引導國家轉型;「利害關係人的參與」供應鏈上 下游的配合,跨行業合作夥伴,政府和政策配合;「商業模式、消費行為」

引導消費者以「使用」取代「購買」為關鍵因素,並輔導與環境建構、產業 的轉變及消費者的積極參與,來實踐循環經濟中各階層的應用,創造一個經 濟、環境與社會共榮共存的時代。

面對溫室氣體之管制,循環經濟之推動已蔚為趨勢,在工業無機循環部 分,未來仍面臨技術、經濟與政策面諸多之挑戰,另延伸生產者責任亦為啟 動資源再生二次革命之最佳契機。另有機資源生物循環部分,如何強化既有 設施加以有效利用,加速跨部會之協調與整合以及提高誘因,促進生質能源 之開發亦為未來重要之課題。

第四章有機資源循環應用技術與第五章無機資源循環應用技術,則是 針對臺灣目前具迫切性解決與優先處理之生質物廢棄物(農業)、有機污泥 及塑膠橡膠等有機資源問題,與還原碴與氧化碴(煉鋼業)、無機污泥及電 子電器物品(貴金屬)等無機資源問題進行循環應用技術之說明。

第六章行業應用案例,針對臺灣重要的行業,如農業、紡織業、能源業、

土木業、電子業及其他等六個行業面向之實際應用案例介紹。

三、內容

「循環經濟」是以天然資源為核心的經濟體系,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同時滿足需求變化及避免資源的浪費,並於建構資源循環體系時,創造出額 外的經濟附加價值。資源循環應以「廢棄物是被錯置的資源」觀念,提倡搖 籃到搖籃的循環理念,發展新穎、環保、綠能之產品與製程,強調過程中新 產品、新製程、新市場之開發,使資源循環轉化為正面積極的產業,創造經 濟、社會、環境保護與綠色能源之實質效益,建構資源循環型社會,以落實 所謂「資源再生與循環經濟」。

臺灣廢棄物處理的展望從廢棄物管理到資源化管理為趨勢及思考方向,

從新世紀眼界,創建搖籃到搖籃的資源回收再利用與物料供應系統,並於未 來強化技術面、法規面、經濟面、管理面、市場面與宣導面等資源循環六大 面向之途徑與程序,以零廢棄全回收作為政策及目標展望未來。

為此我國以推動循環經濟的模式來提升工、商與人民的需求,在過去幾 年中我國在產業的發展中,將循環經濟相關方法、技術、制度、國際標準和 管理系統引進國內推動,在完善的物流體系與豐沛的科技人才支持下,正持 續地以循環經濟發展的四項要素:「技術發展」之技術篩選與資源投入、學 研機構技術開發、動態產業共同參與;「法規規範、經濟誘因」建立法規、

認證制度,建立經濟誘因,引導國家轉型;「利害關係人的參與」供應鏈上 下游的配合,跨行業合作夥伴,政府和政策配合;「商業模式、消費行為」

引導消費者以「使用」取代「購買」為關鍵因素,並輔導與環境建構、產業 的轉變及消費者的積極參與,來實踐循環經濟中各階層的應用,創造一個經 濟、環境與社會共榮共存的時代。

面對溫室氣體之管制,循環經濟之推動已蔚為趨勢,在工業無機循環部 分,未來仍面臨技術、經濟與政策面諸多之挑戰,另延伸生產者責任亦為啟 動資源再生二次革命之最佳契機。另有機資源生物循環部分,如何強化既有 設施加以有效利用,加速跨部會之協調與整合以及提高誘因,促進生質能源 之開發亦為未來重要之課題。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章 前言

工業革命後,科技與經濟的高度發展,快速地消耗地球的資源與能源,

造成地球環境負荷日益嚴峻。近年更是受到氣候變遷行動趨勢之影響,在公 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及巴黎協定後,全球環境保護議題備受關 注。我國是一個天然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因此為了降低產業生產成本及原 物料取得之風險,政府秉持著「資源再生」及「能資源整合」的理念,輔導 產業循環使用資源,建構資源循環永續利用之產業環境,促進產業互利共生,

讓物質全循環達到零廢棄,藉以提升產業綠色生產力,讓臺灣產業逐步邁向 循環經濟1。圖1.1為臺灣推動循環經濟之願景。

圖1.1 臺灣推動循環經濟願景2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為追求經濟成長之目標,從產品設計到製造都是 以搖籃到墳墓的一次性使用概念進行,當自然資源經由開採、加工、製造、

使用、拋棄及污染的單向線性經濟之路發展,在生產銷售過程與消費使用後 所殘留之物質,多被視為廢棄物處置,使其價值無法充分利用與提升,形成

1 游振偉、顏鳳旗、張添晉,臺灣循環經濟與產業共生之效益剖析,經濟部永續產業發展 期刊vol.78,2017 年 01 月。

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循環經濟-廢棄物資源化,2018 年 02 月。

第一章 前言

工業革命後,科技與經濟的高度發展,快速地消耗地球的資源與能源,

造成地球環境負荷日益嚴峻。近年更是受到氣候變遷行動趨勢之影響,在公 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及巴黎協定後,全球環境保護議題備受關 注。我國是一個天然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因此為了降低產業生產成本及原 物料取得之風險,政府秉持著「資源再生」及「能資源整合」的理念,輔導 產業循環使用資源,建構資源循環永續利用之產業環境,促進產業互利共生,

讓物質全循環達到零廢棄,藉以提升產業綠色生產力,讓臺灣產業逐步邁向 循環經濟1。圖1.1為臺灣推動循環經濟之願景。

圖1.1 臺灣推動循環經濟願景2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為追求經濟成長之目標,從產品設計到製造都是 以搖籃到墳墓的一次性使用概念進行,當自然資源經由開採、加工、製造、

使用、拋棄及污染的單向線性經濟之路發展,在生產銷售過程與消費使用後 所殘留之物質,多被視為廢棄物處置,使其價值無法充分利用與提升,形成

1 游振偉、顏鳳旗、張添晉,臺灣循環經濟與產業共生之效益剖析,經濟部永續產業發展 期刊vol.78,2017 年 01 月。

2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推動循環經濟-廢棄物資源化,2018 年 02 月。

一種實質上的資源浪費,將會使資源有限的地球面臨嚴重的物資耗竭、全球 暖化、氣候變遷與生態破壞等環境問題。因此依據目前循環經濟發展趨勢,

我們需拋開傳統「獲取─製造─使用─丟棄」之線性經濟發展模式並且重新建 構由搖籃到搖籃的嶄新模式概念,以一種可恢復與可再生的零廢棄物產業 體系,利用「養分管理」觀念,從產品設計階段就構思產品的結局,讓物資 得以持續循環。循環經濟著重於再生恢復、使用可再生能源、拒用妨礙再利 用之有毒化學物質,並以「循環」概念為基礎,透過重新設計材料、產品及 商務模式來消除廢棄物,增加原物料的使用價值,減少浪費及對環境的負擔,

使資源更有效率地被利用。透過再製造、再利用,將使廢棄資源轉為可再利 用之物質,從中萃取出價值,作為新價值的來源,在其中可發現許多商業機 會、創業機會、就業機會及新的商業模式機會,讓原本要摧毀的價值被保留,

維持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被疊加的各種價值,同時也可達降低環境衝擊3。圖 1.2為線性經濟與循環經濟差異。

圖1.2 線性經濟與循環經濟4

臺灣由於日常生活中環境教育宣導完善及完整的法令配套,成功將環 保觀念深植人心,而民眾對於環保意識也因此逐漸成熟。在廢棄物管理的歷 程由早期以解決環境污染的管末處理,逐漸調整為源頭減量及回收再利用 為主。自2003 年起環保署提出「零廢棄」政策目標,以源頭減量及資源回 收再利用為兩大主軸5,在五大策略中有一項便是資源循環零廢棄,臺灣資 源循環產業範疇主要如圖1.3所示。臺灣資源循環產業範疇係依廢棄物管理

3 經濟部工業局,2018 年全國循環經濟創意競賽簡章,2018 年。

4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綠領人才培訓,循環經濟的多元價值與商機,2016 年。

4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綠領人才培訓,循環經濟的多元價值與商機,201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