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豐臣秀吉時期已著手貨幣統一的政策,德川家康承繼秀吉的政策,德川幕府 一手掌握貨幣發行權,至 1636 年,大量鑄造銅錢(寬永通寶),使全國貨幣的需求 量獲得充分供應,貨幣更加流通。

貨幣流通也使得江戶時代金融機構的發達,除了兌換貨幣外,尚經營存放款、

開發、收兌匯票,各式各樣與金融相關的行業因此產生,如「兩替業」負責兌換 金和銀(大坂地區用銀,江戶地區用金);還有以旗本的祿米為交易對象的「札差」;

以大名為借貸對象的「藏元」及「掛屋」。14

農業、工業、金融與交通的發達,使得商業行為更加活絡。因為幕府採取兵 農分離,使得武士都集中在「城下町」,城下町是諸侯使家臣聚居於城下所成立,

為地方政治、軍事中心,因為人口聚集,易形成商業區,進一步促使交通發達,

江戶就是當時最大的城下町,大坂則成為當時最大的經濟中心,京都因有一千年 傳統的皇都,工商業亦十分發達,以西陣織及美術工藝著名,這三個城下町人數 至少都達 40 萬以上,而人口達 10 萬以上的城下町,全國共有五十處,為了往來 的便利,交通設施的建立是必然的,幹線道路以江戶為中心,「五街道」乃是各大 名參覲必經的交通道路。15而海運的部分,主要是運送大量的貨物為主,東以江戶 為中心,西以大坂為中心,開闢了「東迴航線」與「西迴航線」。16藉由海陸兩種 運輸方式,讓商品的流動更加頻繁。

為了應付商業活動的大幅增加,商人也開始專業化,漸有批發商、經紀人、

零售商等的分化,後因批發商與經紀人企圖獨佔商業,於是各行業的同業者開始 組成行會,稱為「株仲間」,功能主要仍是協定價格、統一品質與調節販賣量,維 護同業的權利,避免同業互相傷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行會受到幕府或諸藩的 保護,但必須額外繳交「冥加金」(給與特權,收取捐款,即現代的賄款)、「運上 金」(商人貿易、營商許可時的登錄費),17商人組織的進化,也使商人越來越有錢,

為後來的武人統治政治埋下變數。

14 參考鄭學稼著,《日本史》(四),150~160。

15 東海道- 日本橋(江戸)~三條大橋(京都);1624 年完成,日光街道-日本橋(江戸)~日 光坊中(下野),1636 年完成;奧州街道-日本橋(江戸)~白川(陸奧),1646 年完成;中山 道-日本橋(江戸)~草津宿(近江),1694 年完成;甲州街道-日本橋(江戸)~下諏訪宿(信 濃),1772 年完成。

16 東迴航線:日本海沿岸-江戶;西迴航線:出羽國-下關-大坂-江戶。

17 參考參考林明德,《日本史》,177。

町人是日本江戶時代一種人民的稱呼,他們主要是商人,部份人是工匠以及 從事工業的工作,是江戶幕府的士農工商的身份制度下最低的兩級,隨著商業資 本的發展,町人的財富大幅增加,依酒泉彥太夫所著的「江戶見聞錄」,敘述江戶 的商人們,均逞奢侈,乘肥馬,衣輕裘,從者甚多,他們的生活方式,與侍無異,

所差者無槍耳。由此可看出當時的町人與武士的差別僅在於有無帶刀。江戶初期 武士生活優裕,町人的權力根本無法與武士相比,但到了元祿盛世時,社會權力 的象徵由權力轉變為金錢,町人的地位逐步進逼武士。

三都的商人,也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坂因為是經濟之都,此處的商人輕 視文化、武藝,他們只知道營利而生,享受而活,白天打算盤,晚上盡情享樂,

到處揮霍;京都的商人,因為古都的文化薰陶,他們喜歡書畫、古董、謠曲、快 樂,溫雅地使用他們的財富,是三都中最有文化氣息的商人,也進一步影響江戶 時代的文化(待文化背景時討論);而江戶的商人,表現豪爽的個性,在許多夜生活 的場合中,貴族、武士與商人混雜其中,無等級之分,只有錢多少的差別,往往 隨便一出手便是千金,極度豪爽。由此可看出商人的財富豐厚,到了江戶後期,

幕府財政狀況開始下滑,許多武士甚至大名的經濟狀況非常不好,為此幕府特別 在「武家諸法令」中要求武士要節約,進一步還頒布禁奢令,然而這樣的作為仍 無法改善武士與大名的經濟狀況,然而生活仍需過下去,武士與大名只好拿祿米 向商人借貸,有很多武士與大名還不出錢,商人又無法控訴,形成很多呆帳,令 商人間開始不滿,在加上錢和權的轉換,使得商人的權力大幅提升,最後也是德 川幕府衰敗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看出商業是一把雙面刃,若沒有好好處理,

最後傷的最重的仍是自己。

2222----1.3 1.3 1.3 1.3 社會文化與教育 社會文化與教育 社會文化與教育 社會文化與教育

江戶時代的文化,有三大特色:一是純日本風格,過去幾個時代都是模仿中 國文化移植的,18但江戶時代的鎖國政策,使得江戶的文化受到外來的影響很少,

在此鎖國體制下,江戶文化自我發展,形成真正有日本特色的文化;二是文化普 及於各階層,屬於庶民文化,奈良、平安時代屬於貴族文化,鐮倉、室町時代則 屬於僧侶文化,江戶時代因天下太平,人民生活安定,不僅上游社會文化發達,

下層的平民也有文化,學者文人輩出,也誕生了庶民本位的大眾藝術;三是文化 的東漸,以往的文化中心都是圍繞著京都、大坂,因為第四代將軍採文治政治,

使得江戶開始產生了獨自的文化,後其甚至超越京都與大坂在文化上的地位,成 為日本的文化中心。

江戶時代文化風氣的興盛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寬永文化」19

18 奈良、平安文化模仿隋唐文化,鐮倉、室町文化模仿宋元文化。

19 部分學者認為寬永文化不完全是江戶時代的文化,故不列為江戶時代的文化之一,此處採用的

主要地區為京都地區,主要分子有武士、朝廷和部分富裕的町人,在幕府和諸藩 的積極保護與培養下,形成一個適於幕藩體制的文化,尚保留極濃厚的桃山文化,

此時期幕府對朱子學採保護政策,乃是因為其遵守封建秩序的理論,十分適用於 幕府,具有特色的建築有桂離宮與日光東照宮,還有茶道的流行。

第二時期為「元祿文化」,此時期也被日本學界稱之為「日本的文藝復興」。

主要地區為大坂、京都等上方地區,主要分子大部分為富裕的町人和少許的武士,

其中特別是經濟都市大坂誕生了許多優秀的藝術與文學家,這也是因為多數的贊 助人是大坂富商所致,此外元祿時期的町人靠經濟活動活絡,變得十分富有,反 倒是此時期的武士除了較為貧窮外,也因思想受到傳統封建制度(儒學)所束縛,文 創受阻,町人就沒有如此的包袱,故武士在元祿時期失去了主導文化的能力。

此時期的學術主要仍是儒學(宋代朱子學),朱子學早在鐮倉時期就傳入日本,

在寬永文化時期已受到幕府的重視,到了元祿文化更成為主要的「官學」,最大原 因是朱子學符合德川幕府家臣團的身分結構與武家對庶民的絕對優越性,武士階 段的君臣關係,必須有一種超越情緒依存的客觀倫理,而儒家思想最重視的就是 倫理道德,與德川時代封建社會的結構相當吻合。各地區均有朱子學者,而其中 最特別的是筑前的貝原益軒(1630~1714),廣涉百科之學,想將朱子學擴及經驗科 學方面,認為「誠心正意」的道德實踐未必可以保障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因而否 定「格物致知」與「誠心正意」之間的關聯性,引起了對經驗科學的重視,影響 了日本在科學上的重視。20

除了儒學的發達,這時期還有其他不同的文化產生,以下簡單介紹:(1)史學

儒學的興盛,儒學家受到中國史的影響,逐步地發展出日本學史,例如幕府於 1644 年命林羅山編纂日本史,其子林春齋仿效「資治通鑑」的「本朝通鑑」,為日本通 史的先驅。(2)科學

江戶初期丈量土地、兌換貨幣、商業行為的發生,促使計算 法與測量法的發展,吉田光由刊行《塵劫記》,為算盤式計算法的先驅,更開啟了

「和算」的發展(詳後)。(3)文藝

貴族的文藝已褪色,主流已被庶民取代,町人 文藝的抬頭,使得許多文藝作品是貼近市井小民寫實精神觀察,其中有著名小說 家井原西鶴、俳諧家松尾芭蕉、劇本家近松門左衛門(武士出身)。(4)藝術

江戶 時代的藝術脫離了宗教,更貼近一般町人的生活,繪畫開始發達,最值得注意的 是以庶民感覺去描繪民眾生活的新風俗畫-「浮世繪」,凸顯出藝術突破了傳統的 宗教畫。

第三個時期為「化政文化」,主要地區為江戶地區,主要分子一般的町人,當 時德川家齊的執政導致社會風氣散漫、頹廢,而化政文化在此環境下,風格較為

是河合敦在《圖解江戶時代》中的觀點。

20 參考參考林明德,《日本史》,185。

通俗,有強烈的享樂主義與頹廢色彩,文化有多樣化與普遍化,在學問與思想上,

科學與考據精神漸次萌芽,一方面反映封建社會的爛熟和低俗化,另一方面在思 想上又呈現了邁向近代社會之胎動期。化政時代的主要分子是江戶地區的町人,

但藉由商人、文人與旅行者的傳播,使得各地都有小型文化的產生,是一個普及 的文化。

在文學上,小說類的作品大幅增加,以草雙紙與讀本文主流,草雙紙原本只 是畫本,附有若干文句,即插圖比本文更能吸引讀者的故事,後來變成小說的型 態,多數是描述遊里的實情。21而讀本是一種借用歷史人物與事件為題材的小說,

其中最著名的是瀧澤馬琴的《南總里見八犬傳》。還有其他的文學作品,因與本論 文較不相關,故未做進一步探討。

這一時期的許多文化內容與元祿文化相近,僅是風格與細膩度的差別,然而 在儒學上,除儒學的日漸形式外,此一時期由和歌學之革新所產生的日本古典之

這一時期的許多文化內容與元祿文化相近,僅是風格與細膩度的差別,然而 在儒學上,除儒學的日漸形式外,此一時期由和歌學之革新所產生的日本古典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