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影響新聞記者網路使用行為之因素

隨著網路的快速成長,探討網路使用的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快速湧現,但絕 大多數的研究只是探討一般民眾使用網路的描述性研究(Katz & Aspden, 1997; Katz, Rice, & Aspden, 2001; UCLA, 2000),這些研究主要探討網路採用者與非採用者的差 異(Lee, Wang, & Bolls, 2002; Katz & Aspden, 1997)與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問題 (Rice, 2002; Rogers, 2001)。很少研究嘗試探討新聞記者的網路使用行為,更沒有任 何研究嘗試分析影響新聞記者網路使用行為的因素。依據 Rice 與 Webster(2002)

的分析,新傳播科技(包括網路)的採用與使用可能受下列七種因素的影響: 1. 個 人影響(individual influences); 2. 任務影響(task influences); 3. 脈絡影響(contextual influences); 4. 媒體/系統影響(media/system influences); 5. 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s); 6. 組織影響(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7. 外在影響(external influences) (Rice & Webster, 2002, pp.204-215)。

本研究認為,在上述七種因素中,最可能影響新聞記者採用與使用網路的因素 為個人影響、任務影響與組織影響。個人影響指的是個人基本特性,如性別、年齡、

教育程度、新科技使用經驗及技巧等,這些個人基本特性都可能影響新傳播科技與 網路的使用。任務影響指新傳播科技如果能有效提升工作表現,將可能促使組織及 個人採用。組織影響係指組織的特性及管理人員的態度與行為之影響,組織因素無 疑地會影響員工對新媒體的態度與使用。因此,在我們的研究架構中,也把個人影 響、任務影響與組織影響視為主要的因素,來探討這些因素對新聞記者網路使用的 影響(參見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圖)。在本研究中,個人影響,包括人口變項與個人的 網路使用變項,任務影響指新聞記者認為電腦或網路對新聞工作的影響,而組織影 響包括媒體屬性與工作地點等。研究架構及各研究變項分別說明如下:

圖一:預測新聞記者網路使用行為之理論架構圖

(一) 人口變項

過去的研究顯示,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收入是影響網路使用最顯著的幾個 人口變項。例如,Katz 與 Aspden (1997)在 1995 年 10 月進行的電話調查,共訪問了 全美 2,500 位民眾,結果發現網路使用者比較可能是男性、年齡較輕、教育程度與 收入較高。另一項全美的大型研究(UCLA, 2000,2001)用 panel 方式訪問了 2,096 人,

結果發現,男性,年齡較輕、教育程度較高、收入較高者,上網比例較高。

除了上述兩項調查外,其他的研究也發現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收入是影響 網路使用的重要人口變項(Rice, 2002)。如 Rogers 分析網路使用與數位落差的研究,

便發現性別、年齡、教育、收入是區別網路使用者與非使用者的主要變項(Rogers, 2001)。羅文輝等人(2005)在台北市進行的調查,也發現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是影 響一般民眾採用網路的顯著預測變項。因此,我們也嘗試把這四個人口變項列為預

組織因素 人口變項因素

網路使用時間

網路活動 相對優勢

測新聞記者網路使用行為的預測變項。由於過去並未針對記者進行相關研究,因此 本研究不擬提出研究假設,只針對人口變項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三: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收入是否和新聞記者使用網路的頻率與進行 的活動有顯著關係。

(二) 組織變項

在組織的特性與組織創新的相關研究中(Rogers, 2003),Rogers 指出與組織創 新有關的組織變項包括:規模大小(size)、組織架構如集權度(centralization)、複雜 度(complexity)、正規度(formalization)、交互連結度(interconnectedness)和資源 寬裕度(organizational slack),以及主管對改變所持的態度。一般認為組織規模較小,

較容易創新;但過去的研究結果卻意外發現組織規模愈大,創新程度愈高。Rogers 的解釋是組織規模大,可能導致組織資源寬裕,組織成員的知識複雜程度也可能較 高,因此比較容易推動組織創新。

組織特質對組織創新的影響研究結果較不一致,也引起一些批評和討論

(Subramanian & Nilakanta, 1996)。Subramanian 認為研究應考慮創新的型態,行政 創新與科技創新有別,組織的集權與正規化有助於行政上的創新;而對於科技上的 創新卻是一種阻礙。此外,處於那個階段的創新,例如起始階段或執行階段也會有 差別,高知識複雜度、低集權度、低正規度在創新的起始階段有幫助,但這些組織 特質卻會使得創新在執行階段非常困難(Zaltman, Duncan, & Holbek, 1973)。

在組織變項方面,本研究只採用兩種變項:組織型態與工作地點。本研究希望 了解在不同媒體組織工作的記者,其使用網路的情形是否有所不同;此外,我們也 希望比較在總社(總公司)工作的記者與在分社(分公司)工作的記者,其使用網路情形

的異同。由於過去的研究並未針對記者的媒體型態與工作地點進行相關分析,因此,

我們也只提出下列的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四:媒體型態和工作地點是否和新聞記者使用網路的頻率與進行的活動有 顯著關係。

(三) 相對優勢

「對創新事物特性的認知」(the perceived attributes of an innovation)是決定創新 事物採用率的最重要因素(Rogers, 2003;Lin, 1998)。「對創新事物特性的認知」包括:

1.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2.相容度(compatibility),3.複雜度(complexity), 4.可 試驗性 (trialability) ,5. 可觀察性(observability)。Rogers 整理過去的相關文獻發現 這五種變項可以解釋創新事物採用率的 49%至 87%之變異量(Rogers, 2003)。

在這五種對創新事物特性的認知中,又以「相對優勢」(relative advantage)是預 測人們是否採納創新事物的最有力變項 (Rogers,2003)。「相對優勢」係指新事物超 越舊事物的程度,也是採納新事物時,對預期利益與採納成本間的一種比率,如果 預期利益超過採納成本,則採納創新事物的機率較大。在過去的研究中,相對優勢 具有多種次面向(sub-dimensions),包括經濟利潤、初期成本低、不舒適感降低、社 會聲望、節省時間與精力、立即報酬等。社會大眾認為新媒介或新事物的相對優勢 愈高,愈可能被採納。

例如,Rubin 與 Bantz (1987)的研究發現,對新媒介功能的認知是受訪者採用 VCR 的主要原因。Zhu & He (2002)在大陸進行的研究也發現對網路需求的認知 (perceived needs for the Internet )是預測受訪者採用與使用網路的顯著變項。Lin (1998)在美國中西部大都會地區以電話調查 561 位受訪者,也發現相對優勢是影響

受訪者採用電腦的重要因素,受訪者對個人電腦的相對優勢評價愈高,愈可能採納 個人電腦。

因此,本研究認為相對優勢是影響新聞記者使用網路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聞記 者認為電腦與網路的相對優勢愈高,愈可能採用與使用電腦與網路。有鑑於此,本 研究的第五個研究問題如下:

研究問題五:新聞記者對電腦網路相對優勢的評估,是否會影響他們使用網路的頻 率與進行的活動?

(四) 網路使用時間與年資

在媒體使用的相關文獻中,媒體使用時間往往和使用內容息息相關。以看報為 例,平均每天閱報時間較長的人,每天看報的內容可能和閱報時間短的人有所不同。

同樣的,網路使用時間也可能對人們在網路進行的活動有所影響。每天上網時間較 長的人,比上網時間較短的人,能在網上進行較多的活動。因此,我們預期新聞記 者的網路使用時間會影響他們在網路上進行的活動。

另一個可能影響網路使用行為的變項是「網路使用年資」,根據 Rogers(2003)

的分析,將新事物採納者分為創新者、早期採納者、早期多數者、晚期多數者和落 後者五個不同階段。Rogers 整理過去關於新事物採納者的研究,把過去的研究歸納 為三大類:社經變項分析,人格特質分析,傳播行為分析。

有關社經變項分析的研究發現,年齡與創新接納程度無關,教育程度、社經地 位和向上提昇機會與創新程度有正相關;在人格特質方面的研究發現,早期採納者 創新接受度高,較具同理心、開放、不專斷、較能處理抽象思考,屬於理智型,喜 歡改變、較能適應不確定性與風險、比較不是宿命論者;在傳播行為的研究則發現,

早期的創新採納者比較是社會參與者、人際網絡較廣、與外界聯絡接觸較多、有關 新事物的資訊接觸較多、暴露於較多大眾傳播管道、尋求較多關於創新的資訊、擁 有較多關於創新的知識。整體而言,過去的研究發現,新科技使用時間及經驗會對 創新事物的採納與使用產生相當的影響。因此,本研究的最後一個研究問題如下:

研究問題六:網路使用時間與年資是否和新聞記者在網路上進行的活動有顯著的關 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