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新聞人員:1994與2004年的比較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新聞人員:1994與2004年的比較研究"

Copied!
7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台灣新聞人員:1994 與 2004 年的比較研究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412-H-004-017-SSS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10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畫主持人: 羅文輝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2 年後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12 月 5 日

(2)

臺灣新聞人員: 1994 年與 2004 年的比較研究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社會正處於政治經濟變遷的轉型過程中,新聞媒介也面臨市場壓力與角色 調整的雙重考驗。在整個 1990 年代之中,臺灣媒介告別威權統治,但卻投入市場的 惡性競爭。 在解除戒嚴後,媒介從政府箝制中獲得解放,市場從寡佔局面轉變成競爭激烈 的殺戮戰場。媒介數目激增,但能在市場立足者寥寥無幾。有線電視在一九九三年 合法化,電視頻道迅速增加至七十個以上,但產權逐漸為財團吞併。臺灣的政經結 構及媒介市場均已產生急遽變化,新聞人員的認知、態度與行為角色也產生明顯的 改變。本研究主要比較在 1994 年與 2004 年台灣新聞人員的社會、經濟背景與專業 特質的變化。我們希望探討在這十年間新聞人員社會、教育,經濟背景的差異,並 比較他們的專業價值、媒介角色以及對工作的滿意度。 申請人在一九九四年曾在臺灣以隨機抽樣法,抽出 1,015 位新聞人員進行訪問。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項以臺灣新聞人員為對象的全國性研究。由於過去十年,台灣政 經環境產生急遽變化,因此本研究希望在 2004 年再度針對新聞人員進行全國性調 查,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 比較 1994 年和 2004 年新聞人員的社會、經濟背景的變化,如性別、年齡、 教育程度、婚姻狀況、收入、政黨認同等。  探討 1994 年和 2004 年新聞人員對新聞工作滿意度的變化,及影響新聞人

(3)

員工作滿意度的因素。

 分析 1994 年和 2004 年新聞人員對各種倫理問題的態度與認知的變化。  瞭解 1994 年和 2004 年新聞人員對媒介角色認知的變化。

本研究的另一項目的,是與國際學者合作進行亞洲新聞人員的比較研究。德國 Technische University Ilmenau 傳播學者 Thomas Hanitzsch,邀請申請人參與亞洲新聞人 員的多國比較研究,由申請人負責台灣地區的新聞人員調查。因此,本研究的另一 個目的,是參與國際合作,並把在 2004 年蒐集的台灣新聞人員調查資料,和亞洲其 他國家的新聞人員調查資料,進行比較研究。 由於這項跨國比較研究,尚未商討研究主旨及執行細節,因此無法在此詳細說 明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但申請人計劃建議參與研究的學者,把本研究的幾個主題 納入這項比較研究中。 以下本研究計劃將先介紹 1994 年與 2004 年台灣新聞媒介的環境,再依照新聞 人員的政經背景、工作滿意度、倫理態度與對媒介角色的認知等主題,分別進行相 關文獻詳述,然後再說明研究方法。

貳、 新聞媒介環境的變遷:1994~2004 年

在 1994 年時,台灣的報紙已經享有相當高的新聞自由。政府在 1987 年宣佈解 除戒嚴,並在 1988 年廢除報禁政策。解除戒嚴與報禁使報紙享有的報導自由顯著提 昇,報紙不僅有鼓吹台獨、批評國家元首的自由,對中國大陸的報導也顯著增加, 各種政治上的報導禁忌似乎均已不再存在。

(4)

除報導自由外,台灣報紙的發行自由也顯著提昇。報禁解除後,只要符合出版 法的規定,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執照發行報紙;報紙發行的張數也由新聞媒介自行決 定,政府無法再管制。在 1988 年後,政府核發的報紙發行執照數量成長迅速。到 1994 年時,向新聞局登記的報紙數目高達二百四十九家(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1995)。儘管政府核發的報紙發行執照數目驚人,但真正在市場上發行的日報 家數卻相當有限。依據作者的統計,在 1990 年代初期,台灣以一般讀者為對象、每 日發行的報紙總共只有二十幾家。因此,就法律規定來看,發行報紙的自由已經未 受限制。但就現實情況來看,在市場上發行新報紙是極為困難的事。報禁政策解除 後,《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兩大報系掌控台灣報業 70%以上的市場,兩大報系以 外的報紙,只有《自由時報》的發行量大幅成長。 自由時報在 1992 年以前,發行量非常有限(羅文輝、陳世敏, 1993)。但該報在 1992 年推出一系列促銷活動後,發行量迅速增加。近年來,自由時報在發行量上, 已經和聯合、中時並駕齊驅,成為台灣三大報之一,其他報紙無論銷數或廣告營收 均乏善可陳(Wang & Lo, 2000)。在 2003 年時,台灣報業雖然呈現聯合、中時、自 由三強鼎立的局面,但整體報業面臨有線電視與網際網路等新媒介的強力競爭,不 但廣告量衰退,連發行量也逐步下滑,多數報紙處境艱困,報業正面臨景氣的寒冬。 在電視方面,在 1994 年以前,台灣只有三家無線電視台。這三家無線電視台雖 然是商業電視台,但卻分別由黨政軍所控制。台視的主要股東是台灣省政府,中視 的主要股東是國民黨,華視的主要股東是國防部(鄭瑞城,1988)。政府和國民黨透 過對三台資本結構的控制,不僅控制了三台的人事,更控制了三台的新聞,使電視 新聞成為政府實施意識型態控制的利器(Lo, Cheng, & Lee, 1994)。

三台除了不鼓吹台獨、不批評國家元首及不宣揚共產主義外,也很少碰觸政治 敏感的問題與事件。在三台播出的新聞中,敏感的政治事件被刻扭曲或淡化,反對

(5)

黨及異議人士的活動則遭到無情的打壓或封殺(Lo, Cheng, & Lee, 1994)。三台扮演 的是支持政府、執政黨與政令宣導的角色。因此在 1994 年以前,電視所享有的新聞 自由是相當有限的。 到 1994 年政府公佈實施有線電視法,使有線電視台得以合法經營後,有線電視 迅速成長。到 2003 年,台灣擁有電視的家庭已經有 80%以上裝設有線電視。有線電 視合法化後,台灣電視享有的開播與報導自由大幅提昇。在 1994 年後,各有線電視 頻道紛紛開播。《真相新聞網》在 1994 年三月開播;同年十一月,針對全球華人所 製播的二十四小時新聞頻道《傳訊電視》也正式開播。隨後,萬里達公司及聯意公 司也分別成立新聞部,每天在華衛及 TVBS 頻道定時播出新聞。聯意公司更在 1995 年十月推出二十四小時的新聞頻道「超級新聞網」(TVBS-N)(蔡念中,民 85)。同 年十月,超級電視台開播,該台也成立了陣容龐大的新聞部。再加上力霸友聯、博 新及環球電視台,有線電視的發展速度令人嘆為觀止。到 1999 年 10 月底,台灣地 區共有九十四家有線電視系統商與五十二家頻道公司(陳炳宏,鄭麗琪,楊雅雯, 2000)。 在無線電視方面,除了現有的三家電視台外,政府在 1995 年把第四家無線電視 台的執照,頒給了由民進黨人士掌控的《民間全民電視台》。《民間全民電視台》成 立龐大的新聞部,在 1997 年五月開播,並推出二十四小時的新聞專業頻道《民視新 聞台》。在 2003 年,台灣每天定時播放新聞的電視頻道大約有十五個,其中七個頻 道是專門播報新聞的新聞專業頻道(TVBS、TVBS-N、東森、東森 S 台、民視有線台、 中天、三立等)。台灣的電視新聞已經步入百家爭鳴的激烈競爭時代,電視享有的新 聞自由已經顯著提升。 在廣播電台方面,1994 年時,台灣向行政院新聞局登記的合法廣播電台只有 33 家,但政府在 1993 年開放讓新廣播電台成立後,廣播電台的台數急遽增加。到 1998

(6)

年時,廣播電台的數目已增至 80 家;到 2003 年,向行政院新聞局登記的合法廣播 電台已高達 323 家(行政院新聞局,2003)。 目前台灣新聞界所享有的發行自由和報導自由已經大幅提昇,美國「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在 1995 年針對全球 187 個國家進行的新聞自由調查報告中,首度 把台灣列為全球 63 個享有新聞自由的國家之一。在「自由之家」過去的調查中,台 灣一直被列為「享有部份新聞自由」的國家,現在則被列為亞洲新聞自由最高的國 家之一(Sussman, 1998; Gunaratne, 2000)。在 2003 年,台灣在「自由之家」的調查報 告中,仍然被列為享有新聞自由的國家。顯然,民主開放的政治環境、市場的力量 及新傳播科技的湧現,已經迫使政府放鬆對新聞媒介的管制,使新聞媒介享有相當 高程度的新聞自由。

參、研究設計

本研究是根據 2004 年台灣新聞人員調查的部份資料進行的分析,該項調查以台 灣地區的報紙、電視及廣播全體新聞人員為研究對象(不包括離島的澎湖及金馬地 區)。新聞人員是指「在新聞媒介工作,並直接或間接處理新聞的人」。就報紙而言, 新聞人員包括記者(包括攝影及地方記者)、編輯、外電編譯及研究人員(如資料中 心、民意調查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報紙副刊工作的人員、美編、校對或其他行政人 員因工作內容與新聞較無關係,因此未列為研究對象。在廣播方面,主要的研究對 象為記者、編播及譯播。在電視方面,則包括新聞部採訪、節目、國外新聞各組的 編輯、編譯、播報員、文字及攝影記者;至於製作組,因其工作性質偏重技術層面, 而未列為研究對象。由於本研究探討的資訊蒐集、採訪聯繫等網路活動,主要是記 者進行的相關活動,因此本文只把新聞記者(包括地方記者)列為分析對象,但攝影

(7)

記者並未列為分析對象。

一、抽樣方法

由於本研究係依據 2004 年台灣新聞人員調查資料進行的分析,因此抽樣方法主 要介紹該項調查的抽樣方法。該項調查採用問卷調查法,抽樣方法則採隨機抽樣, 從台灣所有報紙、電視及廣播新聞人員名單中,隨機抽出新聞人員進行訪問。由於 研究對象分屬報紙、廣播及電視三類不同的媒體,這三類媒體新聞部的規模和人員 編制有所不同,因此針對這三種媒體,採用不同的抽樣方法,茲分述如下: A報紙

1. 報紙新聞人員的抽樣方法採多階集群抽樣(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先抽出 報社,再從各報中抽出一定數目的新聞人員。抽樣步驟如下: (1) 確認目標報紙 根據新聞局《2004 出版年鑑》所彙編的報社名錄,台灣地區在 2004 年未中斷發行 的報紙共有 125 家,本研究以每日發行、非贈閱、一般性內容(非宗教、攝影等以 特定讀者為對象的報紙)的中文報紙為目標報紙。經研究人員篩選後,總計確認 24 家報紙。 (2) 估計報社新聞從業人員的人數 確認目標報紙後,研究人員在抽樣前曾向各報人事或編政部門,詢問該報本社及地 方記者、編輯、編譯及研究人員的總數。本研究即依據各報人事或編政部門提供的 新聞人員總數,估計各報新聞人員的數目。由於各報人事統計的類目和研究所需並 不一致,所以提供的數據均屬粗估,和研究人員在抽樣時實際到各報社抄錄的名單 人數有所出入。

(8)

(3) 抽選報社 估計出各報新聞人員的總數後,再依據各報新聞從業人員的多寡進行抽樣。首先, 我們將確認的24家報社分為兩個規模不同的層級。其中,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 時報和蘋果日報的新聞人員人數均在五百人以上,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四家報紙,因 此將這四家報紙列為第一層。此外,本研究把其他報社列為第二層,共有20家報紙。 第一層的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因報社規模龐大,新聞人員眾多, 本研究決定把這四家報社列為抽選的報紙;第二層則隨機抽出 8家報紙,最後總共 抽選出12家報紙。 2. 報紙新聞人員的抽選 抽選報紙新聞人員的方法,是先依據各層報紙新聞人員在這些被抽選出的報社所有 新聞人員中所佔的比例,計算出每層報社應抽出的人數,再計算出各報社應抽出的 人數。最後為了取得這些報社所有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研究人員曾請求報社提供 名單,或由研究人員親赴各報社抄得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各報新聞人員的抽選, 是依據研究人員編列的名單,以系統抽樣法,依據各報應抽選的人數隨機抽出報社 新聞人員。1 B電視與廣播 在 2004 年,台灣地區向新聞局登記的電視台中,設置新聞部的電視台,有 5 家無線 電視台及 6 家有線電視台(不包括宗教頻道的大愛及人間衛視,及財經專業台的非 凡電視),本研究把這 11 家電視台的所有電視新聞人員均列為研究對象。在廣播方 面,向新聞局登記的廣播電台有 298 家,經研究人員篩選後,從設置新聞部及新聞 人員編制在五人以上的廣播電台中,選出 19 家廣播電台。抽選電視與廣播新聞從業 1 在 2004 年實際進行抽樣時,有三家報社不願意提供新聞人員的名單,但同意由報社員工協助進行 抽樣,並執行問卷調查。

(9)

人員的方法如下: (1)電視 本研究從 11 家無線及有線電視台的所有新聞人員中,採系統抽樣法,每 4 人抽選一 人,共抽出 536 人,作為訪問對象。 (2)廣播 抽選廣播新聞人員的方法,是從 19 家廣播電台新聞人員的名單中,每兩人抽一人, 共抽選 141 人。 (一)預訪與正式訪問 本研究在正式訪問前,曾進行兩次預訪。研究者曾根據這兩次預訪的結果修改問卷 及題項。正式問卷調查在 2004 年 11 月進行,並各由 60 位左右的訪員赴指定的新聞 機構,把問卷交給受訪者,由受訪新聞人員自行填答2。問卷調查進行前,研究人員 曾寫信給每一位被抽中的新聞人員,向他們解釋這項研究的目的,並請他們幫忙接 受問卷調查。本研究共訪問 1,642 位台灣新聞人員,結果成功訪問 1,172 人,完成率為 71%。其中廣播新聞人員有 100 人(佔 9%),電視新聞人員有 436 人(佔 37%),報紙新聞人員有 636 人(佔 54%)。 2 有若干新聞機構不允許訪員進入發放問卷,因此由研究人員把問卷交給一位在該機構工作的新聞 人員,由他/她幫忙把問卷交給指定的受訪新聞人員,並幫忙收回已填答之問卷。

(10)

新聞人員的電腦採用與使用行為研究

1994 與 2004 年的比較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

1994 年到 2004 年是電腦科技發展的關鍵十年,掀動電腦科技革命性的變革。 這十年間電腦、網路和通訊匯流。電話與電訊結合,語音可與數據同時傳輸;電訊 從窄頻到寬頻,頻寬取代電腦運算能力,成為科技的主要動力。電腦結合網路與電 訊,從桌上到行動,從有線到無線(Norris, 2000)。人們透過手上的行動設備(手 機、PDA 等),隨時隨地,無時無刻連接全球網路世界,除了通話,同時處理資訊, 收發 email,查詢及下載資料。 回朔 1980 年代初,蘋果電腦問世,隨著功能漸漸增強,它成了作家、設計師的 新寵。80 年代中期軟體公司開始嶄露頭角,軟體繪圖功能及視窗介面使工作站和個 人電腦成為工程師和美術設計師的必備工具。80 年代後期微軟 PC 急起直追。電腦 由商業用的大型電腦,進入桌上型個人電腦。 1989 年電腦科學家柏納李,設計簡單的通訊協定使全球的電腦能以共通的語言 交換資訊,資訊利用共同的通訊協定(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and Internet Protocol)在網路上流通,全球網際網路(WWW)問世。繼由 SGI 電腦工 作 站 公 司 總 裁 克 拉 克 於 1993 年 另 創 網 景 公 司 , 設 計 出 商 業 用 途 的 瀏 覽 器 (Navigator)。微軟 1995 年加入戰場,也推出網路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於 此同時電訊產業快速竄起,頻寬不斷增大,網路分析師吉爾德說,通訊系統頻寬的 增加速度是摩爾定律的 4 倍,頻寬價格卻倍數遞減。從此網路是電腦的代名詞,網

(11)

路流量巨幅擴張。電腦不再只是數字處理機或設計者的工具,它成了表達的工具, 成了資訊傳收的新媒介。全球聯網帶來數位化傳播,邁進「後蓋登堡時代」。 1995 年中期,網路產商推出 Intranet 企業網路,以網路通訊標準為基礎架構建 置企業內部資訊系統,以聯繫公司內部工作群體為主,促進公司內部溝通,資源共 享,達到企業內部資訊快速傳遞,提昇作業效率(Hinrichs, 1997)。 科技對媒體與新聞工作者的衝擊又是如何?傳統媒體面臨這一波攸關生存跨媒 體、數位化、與網路全球化的競爭,如何轉型蛻變出新形貌? 1982 年,聯合報以電腦檢排取代傳統檢排,象徵著國內中文報業正式進入電腦 化作業時代。接著,高雄民眾日報在 1985 年投入電腦化作業,中國時報也在 1987 年跟進。不過,直到 1988 年政府解除報禁之後,台灣中文報業負責人感受到將要面 臨的競爭環境時,才開始積極跨入電腦化作業時代(葉綠君,1990)。 1990 年起,中國時報和聯合報推動記者用個人電腦打稿的設計,以便提升新聞 的競爭力(黃肇松,1980;蕭宜君,1993;羅鴻進,1993;引自潘國正,1993); 1992 年,台灣報業編採部門走向電腦化,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實施全面編採電腦化, 成為中文報業重要的里程碑。由於中文輸入打稿是中文報業全面電腦化推行成效的 關鍵因素,同年 6 月,中國時報全面發送該報每一位記者一部筆記型個人電腦 (compaq 3/25),並要求記者能平均每分鐘中文輸入能有二十五個字的輸入能力(潘 國正,1993);在這之前,中時報系已分批要求記者和編輯在台北總社參與個人電 腦操作和使用的研習訓練,並舉辦中文輸入測驗。1993 年,聯合報在招考編輯和記 者時,在應徵條件中特別要求應徵者有中文電腦使用經驗者可以特別注明。 中國時報系在 1995 年成立「中國時報系全球資訊網」,推出「中時電子報」網 站,開啟了台灣網路媒體的時代。 1998 年獨立為中時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9 年 9 月,聯合報系推出了「聯合新聞網」網站。

(12)

2000 年中時網路科技推出中時--道瓊財經新聞理財網。同時透過 Vignette 的內 容管理系統(Content Management),使企業內部資源分享的運作更有效率,並提 供線上消費者更即時、多元及個人化的線上資訊服務。採用宏道資訊(BroadVision) 的一對一行銷平台;第一家提供 24 小時客戶服務的旅遊網站。2001 年中時網路與 新加坡公司合作,提供網路使用者個人化、更自主之資訊接收模式,帶動國內網路 資訊的新革命。2002 年整合網路與電視,成為跨媒體寬頻影音平台。2003 年朝內容 入口網站邁進,集新聞、內容與服務三種功能於一身(中時電子報, 2005)。 電腦、網際網路和無線電訊已然翻新了傳播生態,改變了媒介的運作(Newhagen & Levy 1998;Pavlik, 2001)。本研究乃從歷史的觀點試圖了解與分析比較 1994 年 與 2004 年這關鍵十年間,科技與報紙、廣播、電視各媒體及其新聞從業人員,產生 的互動變化為何。主要目的在於瞭解新聞從業人員的採用網路的現況,新聞從業人 員如何使用電腦處理新聞工作,從業人員對電腦功能的認知,電腦可能帶來工作上 什麼樣的困擾,新聞從業人員所需要的電腦技能訓練有什麼不同。

貳、 文獻探討

1997 年,有 6 千 2 百萬美國人使用網際網路和線上資訊服務,約佔總人口的 20%,1998 年底,1 億美國人,其中半數以上 16-34 歲的人已經在使用網際網路, 約佔總人口的 33%。2000 年美國家庭連網普及率使用人口佔 46.9%,2004 年的調查 發現家庭連網達到 65.1%,約佔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二(The digital future report, 2004)。

2004 年台灣家庭連網普及率佔總人口的 61%,而其中每一百戶的連網家庭中有 73 戶使用 ADSL 連線,與 2003 年每百戶有 66 戶的比例相較,成長率為 11%(經 濟部工業局(2004)。至於上網人數,根據市場調查(創世紀市場研究顧問公司), 2004 年 2 月全台灣上網人數有 1,024 萬,約台灣總人口數的 44.5 %。網路成為台灣

(13)

年輕人的主流媒體。不僅造訪網站數增加,上網瀏覽時間也與日俱增。因此,提出 下列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一: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從業人員網路使用普及率的變化。 研究問題二: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從業人員電腦配置與使用情況的變化。 彭慧明(2001)對國內主要報業(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聯合報)記者進行問 卷調查的研究,探討報社記者對網路訊息採納態度之初探,希望了解記者使用電腦、 網路以及評估網路訊息、網路媒體品質的研究。研究發現,隨著上網習慣的養成、 上網時間的增加,記者未來傾向將網路訊息視為重要的新聞線索來源。 田炎欣(2001)研究 ETtoday(東森新聞報)記者進行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情 況,以及對線上資料庫的需求程度。研究結果發現,該電子報記者接觸網路的時間, 以三到七年者居多,所有的受訪者都會利用網路找尋新聞訊息,使用網路訊息比率 也很高。受訪者認為兩年後,上網會成為記者的另外一個消息來源管道。他們認為 政府資訊不夠公開,同時也認為東森新聞報的資料庫無法滿足需求他們的需求(田 炎欣,2001)。 陳怡佩(1998)以政治記者與政治版編輯為例,探究報社政治新聞工作者資訊 尋求行為。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訪問五家綜合性日報報社的政治新聞工作者,結果 發現:政治新聞工作者最常用的資訊尋求途徑以與人際溝通的比例最高;在選擇常 用的資訊尋求途徑時,政治新聞工作者主要的考量是時間、方便性與正確性。在 1998 年,已有半數以上的政治新聞工作者曾利用過電腦資料庫、網際網路尋找工作上所 需的資料;而約有 90%的政治新聞工作者都是報社資料室的使用者。 為因應新聞工作隨時提供即時新聞,新聞室產製流程引進企業網路資訊科技, 成為使編務自動化之生存必須。而資料庫與搜尋引擎軟體科技,更將龐大報紙內容, 轉換為圖文資料庫呈現在網路上,有效儲存、尋取、分析、傳遞資訊,提供記者隨 時隨地上網路資料庫,找尋、查證、收集資料,節省時間。此外,電腦軟體科技提

(14)

供了人性化的編輯軟體,為新聞工作者帶來方便的新工具,排版已從排字房移到新 聞室。新聞工作者毫無疑問要面對熟練電腦軟體工具的挑戰(張寶芳, 1999)。 王毓莉在 1999 年以中時報系與工商時報台北採訪中心為母體,針對採訪組記者 進行問卷普查,研究發現,超過八成的記者曾透過電腦上網檢索,尋找新聞線索(王 毓莉,2001)。 傅旋(2002)針對網路科技引入報社後,對報社編輯、記者的新聞產製工作的 影響與變化進行探討,研究發現,網路改變了報社編輯與記者傳遞稿件和資料的方 式,同時,查詢資料方式與新聞線索搜尋來源也起了變化。網路科技使記者從大量 依靠資料室、圖書館等資訊尋求管道,轉從網路獲得各種訊息。另外,整體編務流 程的網路化,使編輯作業環境徹底改變,成為全面電腦連線作業。 張榕容(2004)的碩士論文以東森新聞台為例,透過質性研究的觀察法及深度 訪談法,探討數位化技術對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工作內涵改變。研究結果發現,數位 化技術使得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比過去更仰賴電腦設備,相關的知識與能力也成為 新聞從業人員必備的基礎素養;對於數位化技術的態度,則會隨著技術更臻圓熟及 新聞從業人員日漸熟悉而使原先的恐懼感消除,進而積極接受工作流程上的改變。 因此,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三: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從業人員使用電腦處理工作的比較。 Shellen(2002)研究知識工作者如何使用網路,在六類的使用活動中,35% 資 訊收集、比較和評估;27% 瀏覽各類最新的新聞、娛樂或嗜好相關資訊;24% 特 定目標的資訊蒐尋;5% 進行網路交易;4% 網路聊天或社群討論; 5% 維護網路 的運作順暢。 Fortune 雜誌在 1996 年的調查 853 名高階經理人,發現 48%使用商業的線上資

(15)

訊服務,42%使用網際網路,21%使用線上財務資訊,平均每週上網 3 小時。到了 1997 年,企業使用者每週 5.75 小時在網路上。40%的企業有他們自己的公司網址, 39%有自己的網頁。

使用企業內部網路也在成長中,一項 1997 年的調查,58%的美國公司和 38%的 歐洲公司有自己的網路。預期在 1998 年達到 75%。預估在 2001 年達到 1 億 3 千 3 百萬的使用者。一半公司使用企業網路是為了 email 的應用服務(Rice & Webster, 2002)。 然而並非所有的企業網路的使用,都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根據路透社 1997 年的一項調查,1000 名受訪者中,有一半的人他們資訊「餓渴」,54%的人感受找 到資訊時的興奮。三分之一以上的受訪者相信他們的同事是資訊收集狂。65%的人 認為這使他們的工作環境更加有壓力。84%的人建議開設資訊管理的課程,然而有 58%的人說他們的公司並沒有提供這樣的課程。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力資源部經理 說,他們的員工花相當多的時間在瀏覽網路。資訊科技人員協會有 85%的成員也非 常關心員工進行非生產性的網際網路使用。 根據天下雜誌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建置網路最主要的原因,仍是著眼在工作效 率的提升。整體企業建置網路的前三項功能應用在於資訊交流(27%)、企業資源 規劃(16%)和人力資源(15%)(天下雜誌,2000)。 媒體建置網路,著眼於電腦的應用功能又是什麼?因此,提出研究問題如下: 研究問題四: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從業人員對電腦功能的認知比較。 潘國正在 1992 年以中國時報地方新聞中心記者採用電腦打稿為例,探討中文報 業電腦化過程中影響記者使用電腦的態度與行為。該研究發現,新聞記者對電腦化 的初期態度是傾向有疑慮和抱怨的,但整體態度上是支持報社電腦化政策。此外, 該研究也顯示記者利用電腦打稿會影響寫稿時的思考連貫性,寫稿速度也比手寫文

(16)

稿為慢,平均減緩了 38 分鐘,並且對記者生理上有明顯影響,如視力不佳及腰酸背 痛等(潘國正,1992)。 李雅倫在 1995 年以國內報紙作為個案研究,從報紙的營運生態、組織變遷及電 腦化後的勞資關係等方面,探討報業電腦化的影響。該研究發現大型報紙開始進行 電腦化後,對小型報紙有電腦化有示範作用,同時,報業組織也因電腦化趨於行政 簡化、集權化。研究者也發現勞心者較容易與資方妥協,接受新制度、新工作的安 排,並承擔外加的職業責任,同時勞心者也容易在電腦化時期,從組織變動中獲得 晉升的管道;勞力者則通常處於弱勢,不但職業權利受到威脅,也缺乏強而有力的 後援機構(李雅倫,1995)。本研究因此關心下列問題: 研究問題五: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從業人員對使用電腦帶來困擾的比較。 研究問題六: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從業人員對電腦技能訓練需求的變化。

參、 研究方法

本研究於 2004 年 10 月到 12 月間針對全國 1000 多位報紙、電視及廣播新聞人 員作調查訪問並進行資料分析。為能與 1994 年的資料作長期比較,研究所採用的問 卷與抽樣方法力求與 1994 年符合。

一、 新聞人員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的報紙、電視及廣播全體新聞人員為研究對象(不包括離島 的澎湖及金馬地區)。新聞人員是指「在新聞媒介工作,並直接或間接處理新聞的 人」。就報紙而言,新聞人員包括記者(包括攝影及地方記者)、編輯、外電編譯 及研究人員(如資料中心、民意調查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報紙副刊工作的人員、 美編、校對或其他行政人員因工作內容與新聞較無關係,因此未列為研究對象。在

(17)

廣播方面,主要的研究對象為記者、編播及譯播。在電視方面,則包括新聞部採訪、 節目、國外新聞各組的編輯、編譯、播報員、文字及攝影記者;至於製作組,因其 工作性質偏重技術層面,而未列為研究對象。

抽樣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來探討 1994 年及 2004 年台灣新聞人員對電腦的採用與使 用狀況,兩次的問卷均曾進行多次預訪,並依據預訪結果修改問卷題目。問卷調查 的抽樣方法採隨機抽樣法,從台灣所有報紙、電視及廣播新聞人員名單中,隨機抽 出新聞人員進行訪問。 由於研究對象分屬報紙、廣播及電視三類不同的媒介,這三類媒介新聞部的規 模和人員編制有所不同,因此採用不同的抽樣方法,茲分述如下: (一)報紙 在 1994 年及 2004 年的報紙新聞人員的抽樣方法均採多階集群抽樣(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先抽出報社,再從各報中抽出一定數目的新聞人員。 在 1994 年,台灣地區向新聞局登記的報紙共有 529 家,經扣除申請註銷及未發 行或中斷發行者,剩下的報紙共有 288 家。本研究以每日發行、非贈閱、一般性內 容(非宗教、攝影等以特定讀者為對象的報紙)的中文報紙為目標報紙,經研究人 員篩選後,總計確認 43 家報紙。在 2004 年,根據新聞局《2004 出版年鑑》所彙編 的報社名錄,台灣地區未中斷發行的報紙共有 125 家,本研究仍以每日發行、非贈 閱、一般性內容(非宗教、攝影等以特定讀者為對象的報紙)的中文報紙為目標報 紙,經研究人員篩選後,總計確認 24 家報紙。 確認 1994 年及 2004 年的目標報紙後,研究人員在抽樣前曾向各報人事或編政 部門,詢問該報本社及地方記者、編輯、編譯及研究人員的總數。本研究即依據各

(18)

報人事或編政部門提供的新聞人員總數,估計各報新聞人員的數目。由於各報人事 統計的類目和研究所需並不一致,所以提供的數據均屬粗估,和研究人員在抽樣時 實際到各報社抄錄的名單人數有所出入。 估計出各報新聞人員的總數後,再依據各報新聞從業人員的多寡進行抽樣。在 1994 年,我們將這 43 家報社分為五個規模不同的層級。其中,中國時報和聯合報 的新聞人員人數均在五百人以上,為台灣規模最大的二家報紙,因此將這二家報紙 列為第一層。此外,本研究也把新聞從業人員在人數在 200 人以上、499 人以下的 報社列為第二層,新聞從業人員 200 人以下、100 人以上的報社列為第三層,100 人以下、20 人以上的報社為第四層,並把新聞人員在 20 人以下的報紙列為第五層。 第一層的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因報社規模龐大,新聞從業人員眾多,本研究決定把這 二家報社列為抽選的報紙;其他各層則隨機從每層中抽出四家報紙,最後總計抽選 出 18 家報紙。 在 2004 年,我們將確認的 24 家報社分為兩個規模不同的層級。其中,中國時 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的新聞人員人數均在五百人以上,為台灣規模最 大的四家報紙,因此將這四家報紙列為第一層。此外,本研究把其他報社列為第二 層,共有 20 家報紙。第一層的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因報社規模 龐大,新聞人員眾多,本研究決定把這四家報社列為抽選的報紙;第二層則隨機抽 出八家報紙,最後總計抽選出 12 家報紙。 抽選報紙新聞人員的方法,是先依據各層報紙新聞人員在這些被抽選出的報社 所有新聞人員中所佔的比例,計算出每層報社應抽出的人數,再計算出各報社應抽 出的人數。最後為了取得這些報社所有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研究人員曾請求報社 提供名單,或由研究人員親赴各報社抄得新聞從業人員的名單。各報新聞人員的抽 選,是依據研究人員編列的名單,以系統抽樣法,依據各報應抽選的人數隨機抽出

(19)

報社新聞人員。3 (二)電視與廣播 在 1994 年,台灣只有三家無線電視台,向新聞局登記的廣播電台則有 33 家, 本研究把所有的廣播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均列為研究對象。在 2004 年,台灣地區向新 聞局登記的電視台中,設置新聞部的電視台,有 5 家無線電視台及 6 家有線電視台 (不包括宗教頻道的大愛及人間衛視,及財經專業台的非凡電視),本研究把這 11 家電視台的所有電視新聞人員均列為研究對象。另外,向新聞局登記的廣播電台有 298 家,經研究人員篩選後,從設置新聞部及新聞人員編制在五人以上的廣播電台 中,選出 19 家廣播電台。抽選電視與廣播新聞從業人員的方法如下: 在 1994 年,本研究把三家無線電視台自動納入樣本中,並從這三家電視台的所 有新聞人員中,採系統抽樣法,每兩人抽選一人,共抽出 158 人,作為訪問對象。 在 2004 年,本研究從 11 家無線及有線電視台的所有新聞人員中,採系統抽樣法, 每 4 人抽選一人,共抽出 536 人,作為訪問對象。 在 1994 年,抽選廣播新聞人員的方法,是從所有廣播電台新聞人員的名單中, 每兩人抽一人,共抽選 141 人,作為訪問對象。在 2004 年,抽選廣播新聞人員的方 法,是從 19 家廣播電台新聞人員的名單中,每兩人抽一人,共抽選 141 人。

預訪與正式訪問

本研究在正式訪問前,曾進行兩次預訪。研究者曾根據這兩次預訪的結果修改 問卷及題項。正式問卷調查在 1994 年 5 月及 2004 年 11 月進行,並各由 60 位訪員 赴指定的新聞機構,把問卷交給受訪者,由受訪新聞人員自行填答。問卷調查進行 前,研究人員曾寫信給每一位被抽中的新聞人員,向他們解釋這項研究的目的,並 3 在 2004 年實際進行抽樣時,有三家報社不願意提供新聞人員的名單,但同意由報社員工協助進行 抽樣,並執行問卷調查。

(20)

請他們幫忙接受問卷調查。本研究在 1994 年共訪問 1,300 位台灣新聞人員,結果成 功訪問 1,015 人,完成率為 78.1%。其中廣播新聞人員有 138 人(佔 13.6%),電 視新聞人員有 108 人(10.7%),報紙新聞人員有 767 人(75.7%)。在 2004 年, 本研究共訪問 1,642 位台灣新聞人員,結果成功訪問 1,185 人,完成率為 72.2%。 其中廣播新聞人員有 100 人(佔 8.4%),電視新聞人員有 436 人(佔 36.8%),報 紙新聞人員有 636 人(佔 53.7%)。

研究變項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變項包括「電腦使用」、「工作對電腦的需求」、「採用 電腦處理的工作」、「最想接受的電腦訓練」、「對電腦功能的認知」及「人口變 項」等,這些變項的測量方法如下: (三)電腦使用 本研究測量「電腦使用」的方法,是詢問受訪者平常工作時會不會使用電 腦,受訪者回答的方式分為「使用」及「不使用」兩種。 2004 年的問卷,在使用電腦的情形另加問了兩項題目:你第一次接觸網際 網路是在西元幾年以及你每天平均使用電腦及上網幾個小時。 (四)工作對電腦的需求 測量受訪者在工作上對電腦需求的方法,是用一個題項詢問他們平常工作 時需不需要使用電腦,回答方式分為:「不需要」、「偶爾需要」、「經常需要」 及「無意見」四種。 (五)採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測量受訪者採用電腦處理工作的方法,是詢問他們平常需不需要使用電腦 處理以下工作:「輸入稿件」、「建立個人資料」、「查詢新聞相關資料」、「分

(21)

析資料」、「編版或排版」、「利用電腦網路使用其他資料庫」、「電腦繪圖」及 「其他」,由受訪者勾選需要使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六)最想接受的電腦訓練 測量受訪者最想接受的電腦訓練的方法,是詢問他們最想接受那些電腦訓 練,這些電腦訓練包括:「文書處理」、「電腦排版」、「電腦繪圖」、「資料庫 查詢」、「網路作業系統」及「其他」等,由受訪者自行勾選。 (七)對電腦功能的認知 測量受訪者對電腦功能認知的方法,是詢問他們使用電腦處理新聞工作在 下列題項上是否有幫助:「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錯誤」、「工作時間」、「處 理新聞稿件」及「查詢資料」。受訪者回答的方式分為:「很有幫助」、「有些幫 助」、「沒有幫助」及「無意見」四種。 (八)電腦所帶來之困擾 測量受訪者對電腦所帶來之困擾的方法,是詢問他們使用電腦處理新聞工 作時,是否經常在下列題項上感到困擾:「內容貧乏」、「資料查證困難」、「傳輸速度 太慢」、「電腦閱讀吃力」、「操作不熟練」、「電腦病毒」、「垃圾郵件」及「隱私與網 路安全」。受訪者回答的方式分為:「從未」、「很少」、「有時」及「經常」四種。

肆、 資料分析

一、電腦普及率

新聞從業人員網路使用普及率(penetration rate)在 2000 年已達 96.2%,相較 於 1994 年則僅佔 33.6%。到了 2004 年已達 98.9%。1995 年至 1998 年間, 每年以 兩位數字(15.7, 13.4,10.3, 10.9)急速成長(見圖一)。

(22)

圖一:新聞從業人員開始接觸網路的時間

二、 電腦配置與使用情況

2004 有九成的新聞機構為新聞從業人員配置電腦,其中三成五配置手提電腦。 相較於 1994 年,僅有六成三的新聞人員獲配置電腦,其中二成四配置手提電腦(見 表一)。 表一: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人員配置電腦的情況 是否配置電腦 1994( % ) 2004( % ) 沒有 37.4 10.5 桌上型電腦 41.8 58.6 手提電腦 23.9 34.3 其他 5.2 4.5

(23)

研究發現十年來新聞從業人員對電腦使用有很大的變化,在使用電腦方面,2004 年有 94.7%的從業人員需要用電腦來進行平常的工作,相對於 1994 年只有 47.6%。 整體而言,在 2004 年,經常需要電腦進行工作的新聞人員(平均數=2.95,編碼的 方式是:1=不需要,2=偶爾需要,3=經常需要),比 1994 年經常需要電腦進行工 作的新聞人員(平均數=2.25)為多。整體而言,1994 年和 2004 年的新聞人員對電 腦的需求程度有明顯不同,t-檢驗結果達到顯著差異(t = -25.61, p<.001)。 研究並發現新聞從業人員每天使用電腦時間平均在 6.25 小時(詳見表二)。 表二:2004 年新聞人員每天使用電腦時間(小時) <1 時 1 時 2 時 3 時 4 時 5 時 6 時 7 時 8 時 9 時 10 時 11 時 12 時 13 時 2.6% 4.1% 9.0% 9.6% 8.9% 10.9% 12.0% 4.2% 12.2% 2.7% 10.8% 1.5% 4.6% 6.1% 資料分析的結果顯示(詳見表三),新聞人員採用網路之先後與網路使用時間 有顯著差異(F = 16.57, p<.001),其中以早期採納者使用網路的時間最長(平均數 =7.06),其次為早期多數者(平均數=6.58),再其次為晚期多數者(平均數=5.80), 最後加入者使用網路的時間最短(平均數=5.09)。 在不同媒介方面,報紙新聞人員的網路採納階段與上網時間的差異最顯著 (F=10.09, p<001),其次是電視(F=4.60, p<05)和廣播(F=3.31, p<05)。在三種 媒介中,報紙的網路早期採納者、早期多數者及晚期多數者之上網時間最長,其次 為電視和廣播。電視的網路採用最後加入者是三種媒介之中使用網路時間最長的(平 均數=5.47);廣播新聞人員的晚期多數者則比電視的晚期多數者在網路使用上花更 長的時間(平均數=5.55),僅次於報紙的晚期使用者(平均數=6.22)。

(24)

表三:新聞人員採用網路之先後與每天平均使用網路的時數 採用網路之先後 全體 報紙 電視 廣播 早期採納者(1994 年以前) 7.06 7.17 6.91 6.93 早期多數者(1995-96 年) 6.58 6.90 6.26 5.85 晚期多數者(1997-99 年) 5.80 6.22 5.31 5.55 最後加入者(2000 以後) 5.09 5.14 5.47 3.85 F 值 16.57*** 10.09*** 4.60** 3.31** 註: * p< .05, ** p< .01, *** p< .001

使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而用電腦來處理的新聞工作,十年間有很大的改變:成長最多的分別為使用資 料庫和查詢新聞相關資料。在 2004 年除輸入稿件外,最重要的是利用電腦來查詢新 聞相關資料,以及使用電腦資料庫(詳見表四)。 就本研究列出的七項新聞工作而言,資料分析的結果顯示,1994 年與 2004 年 的新聞人員在這七項新聞工作上的電腦使用皆有顯著的差異,依序為「使用其他資 料庫」(χ²= 1068.41, p<.001)、「查詢新聞相關資料」(χ²= 912.42, p<.001)、「輸入稿 件」(χ²= 249.73, p<.001)、「分析資料」(χ²= 161.91, p<.001)、「建立個人資料」(χ²= 132.02, p<.001)、「編版或排版」(χ²= 55.84, p<.001)、「電腦繪圖」(χ²= 7.77, p<.05)。

(25)

表四: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人員需要使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需要使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1994(%) 2004(%) χ²(df=1) 輸入稿件 51.3 82.8 249.73 *** 建立個人資料 34.7 59.4 132.02 *** 查詢新聞相關資料 30.2 92.5 912.42 *** 分析資料 6.2 26.8 161.91 *** 編版或排版 9.8 21.7 55.84 *** 使用資料庫 13.4 83.5 1068.41 *** 電腦繪圖 4.4 7.2 7.77 ** 其他 3.7 5.5 4.04 * 不使用電腦 31.6 0.7 410.13 *** 註:1. 1994 年的新聞人員電腦使用總樣本數為 1006 人 2. 2004 年的新聞人員電腦使用總樣本數為 1182 人 3. * p <.05; ** p<.01; ***p<.001 就本研究列出的七項新聞工作(詳見表五),在 1994 年,報紙、電視、廣播新 聞人員在其中三項工作上的電腦使用有顯著的差異,在另外四項工作上的電腦使用 則無顯著的差異。表四顯示,報紙、電視、廣播新聞人員在「查詢新聞相關資料」 上差異最大(χ²=32.99, p< .001)。在「電腦繪圖」方面,三種媒體的新聞人員在電 腦使用上有顯著差異(χ²= 10.60, p< .05)。在「編版或排版」上,三種媒體的新聞 人員在電腦使用上也有顯著差異(χ²= 8.71, p< .01)。至於「輸入稿件」、「建立個人 資料」、「分析資料」及「使用其他資料庫」等工作項目上,報紙、電視、廣播新聞 人員在電腦使用上並無顯著的差異。

(26)

表五:1994 年不同媒體之新聞人員使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使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報紙(%) 電視(%) 廣播(%) χ²(df=2) 輸入稿件 53.0 47.2 44.9 3.88 建立個人資料 36.5 30.6 27.9 4.63 查詢新聞相關資料 25.9 50.9 38.2 32.99 *** 分析資料 7.1 2.8 3.7 4.72 使用資料庫 11.9 18.5 17.6 5.94 電腦繪圖 3.9 10.2 2.2 10.60 ** 註:1994 年新聞人員電腦使用總樣本數為 1006 人; * p <.05; ** p<.01; ***p<.001 就本研究列出的七項新聞工作(詳見表六),在 2004 年,報紙、電視、廣播新 聞人員在其中三項工作上的電腦使用有顯著的差異,在另外四項工作上的電腦使用 則無顯著的差異。表五顯示,報紙、電視、廣播新聞人員在「輸入稿件」(χ²=45.34, p< .001)及「建立個人資料」(χ²=22.98, p< .001)上差異最大。在「編版或排版」 上,三種媒體的新聞人員在電腦使用上有顯著差異(χ²= 8.83, p< .05)。至於「查詢 新聞相關資料」、「分析資料」、「使用其他資料庫」及「電腦繪圖」等工作項目上, 報紙、電視、廣播新聞人員在電腦使用上並無顯著的差異。

(27)

表六:2004 年不同媒體之新聞人員使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使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報紙(%) 電視(%) 廣播(%) χ²(df=2) 輸入稿件 88.5 73.2 88.0 45.34 *** 建立個人資料 64.9 50.5 63.0 22.98 *** 查詢新聞相關資料 92.1 92.7 94.0 0.48 分析資料 26.8 26.1 30.0 0.62 使用資料庫 85.1 81.7 81.0 2.80 電腦繪圖 8.5 5.7 5.0 3.8 註:1. 1994 年新聞人員電腦使用總樣本數為 1182 人;2. * p <.05; ** p<.01; ***p<.001

電腦對新聞工作的幫助

此外,研究比較新聞從業人員對電腦效益的認知。十年間有很大的改變,有八 成新聞從業人員認為電腦對於資料的查詢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很有幫助。1994 年有 40%認為對提高工作效率很有幫助,到 2004 年有 77%;關於查詢資料,1994 年有 41%認為有幫助,到 2004 年則有 81.7%認為有幫助。但對於電腦助於減少錯誤方面, 進展較少,1994 年認為很有幫助的佔 31%,而 2004 為 52.9%(詳見表七)。 表七: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人員對電腦效益的認知 工作項目 1994(%) 2004(%) 很有幫助(%) 查詢資料 40.9 81.7 上昇 40.8 提高工作效率 40.4 77.4 上昇 37.0 處理新聞稿件 35.6 69.4 上昇 33.8 工作時間 29 60.9 上昇 31.9

(28)

減少錯誤 31.2 52.9 上昇 31.7 進一步逐項比較 1994 年和 2004 年新聞人員對電腦有助新聞工作的認知差異, 發現都達顯著水準(詳見表八)。研究的一項有趣的發現是不同媒體間對於「提高工 作效率」認知差異卻達到顯著水準(詳見表九),而且 1994 年和 2004 年都出現相同 的情況。特別是報紙和電視之間,報紙新聞人員比較認為電腦有助提高工作效率。 表八: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人員對電腦有助新聞工作的認知 電腦對新聞工作的幫助 1994 2004 t 值 查詢資料 2.53 (N=701) 2.82 (N=1164) -10.41 *** 提高工作效率 2.51 (N=717) 2.77 (N=1162) -9.72 *** 處理新聞稿件 2.43 (N=716) 2.70 (N=1146) -9.44 *** 工作時間 2.22 (N=702) 2.56 (N=1148) -9.47 *** 減少錯誤 2.33 (N=699) 2.45 (N=1147) -3.67 *** 註:1. 表中數字為平均數 2. 編碼的方式:電腦對新聞工作的幫助(1=沒有幫助,2=有些幫助,3= 很有幫助) 3. * p <.05; ** p<.01; ***p<.001 表九:1994 年與 2004 年不同媒體對電腦有助提高工作效率的認知

(29)

提高工作效率 1994 2004 報紙 2.55 2.83 電視 2.21 2.68 廣播 2.53 2.79 F 值 10.96 *** 13.90 *** Scheffe test 1-2 & 2-3 1-2

註:1. 表中數字為平均數;* p <.05; ** p<.01; ***p<.001 2. 電腦對提高工作效率的幫助(1=沒有幫助,2=有些幫助,3=很有 幫助) 3. Scheffe test 1=報紙,2=電視,3=廣播,只列出兩者有顯著差異 者。

使用電腦的困擾

使用電腦所帶來之困擾也因網路之普及,產生差異。1994 年當機與操作不熟練 排名 1 與 2;到了 2004 年,隨電腦技術之成熟與網路之普及,最大的困擾是垃圾郵 件、隱私與網路安全及電腦病毒(詳見表十)。 表十: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人員使用電腦的困擾 使用電腦的困擾 1994( % ) 2004( % ) 使用速度慢 19.4 --當機 34.6 --操作不熟練 31.4 32.6 電腦病毒 11.5 68.2 垃圾郵件 -- 90.1 隱私與網路安全 -- 73.8

(30)

內容貧乏 -- 53.4 資料查尋困難 -- 64.6 傳輸速度太慢 -- 68.8 電腦閱讀吃力 -- 43.0 

最想接受的電腦訓練

十年來,新聞記者對電腦技能訓練的需求,也有了改變。從 1994 年的「文書處 理」與「資料庫查詢」是熱門的電腦技能課程,到 2004 年,除了「電腦繪圖」與「網 路作業系統」之外,新聞記者的電腦技能似乎已經熟稔,對訓練的需求已下降(詳 見表十一)。

(31)

表十一:1994 年與 2004 年新聞人員最想接受的電腦訓練 電腦訓練 1994(%) 2004(%) χ²(df=1) 文書處理 69.6 31.2 318.51 *** 資料庫查詢 63.3 31.2 225.13 *** 網路作業系統 39.3 40.5 0.30 電腦繪圖 24.0 44.0 96.30 *** 電腦排版 29.0 24.8 4.96 ** 註:1. 新聞人員電腦使用總樣本,1994 年為 1002 人,2004 年為 1181 人。 2. * p <.05; ** p<.01; ***p<.001 就本研究列出的五項電腦訓練(詳見表十二),在 1994 年,報紙、電視、廣播 新聞人員在其中兩項電腦訓練課程需求上有顯著的差異,在另外三項電腦訓練課程 上則無顯著的差異。表十一顯示,報紙、電視、廣播新聞人員在「電腦排版」上差 異最大(χ²= 31.40, p< .001)。在「電腦繪圖」方面,三種媒體的新聞人員在電腦訓 練課程需求上有顯著差異(χ²= 8.99, p< .05)。至於「文書處理」、「資料庫查詢」、「網 路作業系統」等電腦訓練項目上,報紙、電視、廣播新聞人員在電腦訓練課程需求 上並無顯著的差異。 表十二:1994 年新聞人員最想接受的電腦訓練 電腦訓練 報紙(%) 電視(%) 廣播(%) χ²(df=2) 文書處理 69.9 60.7 74.8 5.72 電腦排版 33.2 8.4 22.2 31.40 *** 電腦繪圖 25.9 22.4 14.1 8.99 ** 資料庫查詢 64.1 60.7 60.7 0.88

(32)

網路作業系統 39.7 35.5 40.0 0.73 註:1. 1994 年新聞人員電腦使用總樣本數為 1002 人 2. * p <.05; ** p<.01; ***p<.001 就本研究列出的五項電腦訓練(詳見表十三),在 2004 年,報紙、電視、廣播 新聞人員在其中兩項電腦訓練課程需求上有顯著的差異,在另外三項電腦訓練課程 上則無顯著的差異。表十二顯示,報紙、電視、廣播新聞人員在「電腦排版」上有 顯著差異(χ²= 14.54, p< .05)。在「電腦繪圖」方面,三種媒體的新聞人員在電腦 訓練課程需求上也有顯著差異(χ²= 13.03, p< .05)。至於「文書處理」、「資料庫查 詢」、「網路作業系統」等電腦訓練項目上,報紙、電視、廣播新聞人員在電腦訓練 課程需求上並無顯著的差異。 表十三:2004 年新聞人員最想接受的電腦訓練 電腦訓練 報紙(%) 電視(%) 廣播(%) χ²(df=2) 文書處理 31.0 30.0 38.0 2.41 電腦排版 29.1 20.2 17.0 14.54 ** 電腦繪圖 48.1 40.9 31.0 13.03 ** 資料庫查詢 31.4 30.6 32.0 0.12 網路作業系統 41.0 37.9 48.0 3.60 註:1. 2004 年新聞人員電腦使用總樣本數為 1181 人 2. * p <.05; ** p<.01; ***p<.001

(33)

伍、 討論與結論

研究發現電腦是新聞從業人員不可或缺的工具電腦。除了輸入稿件外,近九成 的新聞從業人員用電腦來查尋資訊和使用資料庫,2004 年電腦使用已進成熟期。 今後以科技之使用為研究變項,應從應變項轉為自變項,亦即研究重點應從誰 在使用科技、多少人使用科技、如何使用、以及什麼因素決定科技之採用和使用, 轉而研究科技之使用帶來怎樣的質變?科技使用如何影響新聞工作者之工作內涵、 工作方式和人際互動、產製流程、組織架構以及新聞的表現形式。 電腦化與網路化不但改變了工作方式和產製流程,預期在內容數位化的過程 中,科技將近一步改變產品的內容、形式,甚至媒體的本質。未來研究將輔以深度 訪談新聞人員的質化資料,探討電腦的使用對新聞工作帶來那些量變與質變的影響。

(34)

參考文獻 天下雜誌(2000)。《2000 年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台北:天下雜誌。 王毓莉(2001)。〈電腦輔助新聞報導在台灣報社的應用──以中國時報,工商時報 記者為研究對象〉,《新聞學研究》,68,91-115。 田炎欣(2001)。〈ETtoday 記者對電腦輔助新聞報導的使用研究〉。銘傳大學傳 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雅倫(1995)。〈報業電腦化的影響──一個報紙的個案研究〉。台北: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榕容(2004),〈數位化技術對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工作內涵改變之探討──以東森 新聞台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寶芳(1999)。〈新報紙之發展-淺談報業與新科技之關係〉,《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出版 年鑑》,(P.80-86)。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陳怡佩(1998)。〈報社政治新聞工作者資訊尋求行為之探討──以政治記者與政治 版編輯為例〉。台北:私立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彭慧明(2001)。〈報社記者對網路訊息採納行為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 系碩士論文。 傅旋(2002),〈報業採用資訊科技對新聞產製工作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傳播 所碩士論文。 潘國正(1992)。〈中文報業電腦化使用者之研究──以中國時報地方新聞中心記者 訪用電腦打稿為例〉。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濟部工業局(2004)。《我國家庭之寬頻、行動與無線應用現況與需求調查》。

(35)

台北:經濟部工業局寬頻暨無線通訊產業發展推動計畫/資策會 ACI-FIND。 葉綠君(1990)。〈中文報業電腦化之研究-電腦化對組織結構變遷之影響〉。中國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Newhagen, J. E., & Levy, M. R. (1998).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in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In D. Borden & K. Harvey (Eds.), The Electronic Grapevine (pp. 9-21).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Hinrichs, R. J. (1997). Intranets:What’stheBottom Line?Mountain View: Sun Microsystems Press.

Norris, M. (2000).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explain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ice, R. E., & Webster, J. (2002). Adoption, diffusion and use of new media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In C. Lin & D. Atkin (Ed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pp. 191-227).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Shellen, A. J., Murphy, R., & Shaw, K. L. (2002). How knowledge workers use the web.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pp.227 –234). Minneapolis, Minnesota.

Pavlik, J. V. (2001).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 New York: Columbia Press.

中時電子報(2005)。〈中時電子報演進史〉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chinatimes50/html/enews/enews.htm

The digital future Report (2004). Center for the Digital Futur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Fromhttp://www.digitalcenter.org

(36)

附錄一 1994 年及 2004 年受訪新聞人員背景及工作概況的比較 1994 2004 新 聞 人 員 背 景 資料 全體 報紙 電視 廣播 全體 報紙 電視 廣播 1. 性 別 (% ) 男 62.3 (N=628) 64.9 (N=496) 64.8 (N=70) 45.6 (N=62) 57.6 (N=679) 58.3 (N=375) 60.6 (N=264) 40.0 (N=40) 女 37.7 (N=380) 35.1 (N=268) 35.2 (N=38) 54.4 (N=74) 42.4 (N=500) 41.7 (N=268) 39.4 (N=172) 60.0 (N=60) 2. 年齡 ( 平 均 數) 35.8 (N=999) 36.5 (N=758) 33.5 (N=106) 33.7 (N=135) 35.9 (N=1161) 38.3 (N=631) 32.0 (N=431) 38.3 (N=99) 3. 年資 ( 平 均 數) 9.5 (N=1002) 9.9 (N=759) 7.7 (N=108) 8.2 (N=135) 10.2 (N=1163) 12.3 (N=635) 6.8 (N=431) 11.2 (N=97) 4. 教 育 程 度 (% ) 高 中 程 度 33.8 (N=331) 32.7 (N=244) 30.5 (N=32) 43.7 (N=55) 3.6 (N=42) 1.1 (N=7) 7.6 (N=33) 2.0 (N=2) 專 科 程 度 49.8 (N=487) 52.6 (N=393) 44.8 (N=47) 37.3 (N=47) 17.3 (N=204) 17.5 (N=113) 14.2 (N=62) 29.0 (N=29) 大 學 畢 業 14.4 (N=141) 12.6 (N=94) 24.8 (N=26) 16.7 (N=21) 59.6 (N=704) 59.1 (N=382) 62.6 (N=273) 49.0 (N=49)

(37)

研 究 所 程度 1.9 (N=19) 2.1 (N=16) 0.0 (N=0) 2.4 (N=3) 19.6 (N=232) 22.3 (N=144) 15.6 (N=68) 20.0 (N=20) 5. 收 入 (% ) 20,000 以下 1.0 (N=10) 1.2 (N=9) 0.0 (N=0) 0.7 (N=1) 0.8 (N=9) 0.0 (N=0) 1.9 (N=8) 1.0 (N=1) 20,001 ~ 40,000 元 37.6 (N=376) 36.6 (N=277) 9.3 (N=10) 65.9 (N=89) 18.0 (N=206) 10.3 (N=64) 25.1 (N=106) 36.4 (N=36) 40,001 至 60,000 元 37.9 (N=379) 36.4 (N=275) 63.9 (N=69) 25.9 (N=35) 50.0 (N=573) 50.2 (N=313) 50.0 (N=211) 49.5 (N=49) 60,001 至 80,000 元 15.4 (N=154) 17.2 (N=130) 17.6 (N=19) 3.7 (N=5) 19.7 (N=226) 23.9 (N=149) 15.4 (N=65) 12.1 (N=12) 80,001 至 100,000 元 5.6 (N=56) 6.6 (N=50) 3.7 (N=4) 1.5 (N=2) 8.0 (N=92) 11.1 (N=69) 5.2 (N=22) 1.0 (N=1) 100,000 以上 2.4 (N=24) 2.0 (N=15) 5.6 (N=6) 2.2 (N=3) 3.4 (N=39) 4.6 (N=29) 2.4 (N=10) 0.0 (N=0)

(38)

新聞記者之網路使用與預測

羅文輝 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39)

新聞記者之網路使用與預測

壹、 研究動機與目的

網際網路發展帶動新聞與編輯室的數位革命,新聞記者的功能與角色正加速轉 型中。網路科技改變了公共資訊的蒐集和傳遞管道,使新聞產生本質的變化,也改 變新聞記者的作業習慣(Garrison, 1999, 2005; Pavlik, 1996)。 傳統的新聞作業流程,由記者尋找消息來源,安排採訪,回到到報社寫稿、發 稿,再由編輯改稿下標題與定版後,送交美編人員編排組版,送往印刷廠印報,然 後發送各地,由送報生把報紙送到訂戶家中,或派報到各經銷點,販售給消費者, 新聞才得以傳遞到閱聽人手上。電腦與網路的發展改變了新聞的作業流程,現在的 新聞記者使用電腦和網路輔助進行採訪報導,記者不僅利用網路發現線索、尋找消 息來源、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更利用電腦和網路把完成的稿件傳給編輯。編輯透 過網路接收各地記者傳回的稿件,加以編輯整理,經由電腦自動系統直接上網發布。 閱聽人只要連上網路,用手指輕輕一點滑鼠,訊息就會自動呈現在眼前。 在數位時代,新聞記者必須面對成長迅速、又不斷快速變遷的電腦與網路發展。 事實上,在新聞媒體採用電腦與網路的過程中,新聞人員對於電腦與網路的使用與 調適,是相當痛苦且緩慢的;尤其是在報紙電腦化的初期,大多數記者對於必須用 電腦寫稿與處理稿件,曾相當抗拒並且難以適應(Garrison, 1983;Garrison, 1996), 這種情況一直到 1990 年代才有所轉變。 網際網路的出現,對媒體的組織常規產生衝擊,新聞記者的作業常規也隨之調

(40)

整(陳百齡、陳世敏, 2001)。新聞記者開始了解運用網路蒐尋、儲存資訊的方便與 效率,因此愈來愈多的新聞記者將上網蒐集資訊、聯繫消息來源,進行資料庫檢索 當成每天採訪報導的重要例行工作(Johnson, 1995;Garrison, 1997a, 1997b; Salwen, Garrison, & Driscoll, 2005)。透過網路搜尋引擎和網路資料庫搜尋資訊,網路已成為 新聞記者收集新聞相關資訊的最佳工具。

雖然網際網路已對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造成顯著影響,但針對網路使用行為進 行的相關研究仍相對不足(Zhu & He, 2002),尤其是有關新聞人員的網路使用研究更 是少之又少。有鑑於此,本研究有系統地針對國內報紙、電視、廣播電台的新聞記 者進行網路使用行為調查,探討新聞記者使用網路的情形,並比較不同媒體新聞記 者的網路使用行為。本研究為第一個針對報紙、電視與廣播記者進行的網路使用比 較研究,希望藉由全國性的問卷調查,了解新聞記者的網路使用情形及影響網路使 用的因素,由於過去針對新聞人員網路使用的研究大多為描述性研究,很少探討影 響新聞人員使用網路的原因,更沒有任何研究針對不同媒介的新聞人員進行比較研 究,本研究除了在研究主題及方法上具有原創性外,更足以補強過去相關研究之不 足。具體而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分析新聞記者使用網際網路的頻率與活動。 二、比較報紙、電視、廣播新聞記者使用網際網路的頻率與活動。 三、探討影響新聞記者網路使用頻率與活動的因素。

貳、 文獻探討

一、網路對新聞事業的影響

(41)

網際網路出現後,全球進入資訊爆炸的時代,對資訊掌握的快、狠、準更成為 新聞人員與新聞媒體的競爭利器。媒體採用網際網路科技,不僅簡化了新聞產製流 程、提升新聞時效,也拓展了新聞資訊散佈的速度與範圍。雖然投入網路科技的資 金所費不貲,但為了開拓網路市場,各大媒體不惜血本紛紛投入這塊新的殺戮戰場。 聯合報網路事業部創意總監吳仁麟(2001)曾形容這是一場「不便宜的外遇」,因為要 從傳統媒體轉型發展成為網路媒體,必須付出的代價往往超乎預期。 傳統媒體利用電腦網路技術延伸觸角,改變了新聞工作的產製流程,對傳統新 聞媒體衝擊不小。以報紙為例,報社引進網路科技後,以電腦資料庫作為出版引擎, 以伺服器作為新聞工作流程的核心,電腦模組以自動化取代手工,報紙的生產線自 動化,新聞記者甚至必須直接在發稿的同時為新聞稿下標題,取代了部分編輯的工 作,就連過去美化版面的美編設計工作,也都可以透過電腦套裝程式自動完成。 網路的發展也改變了新聞的截稿時間,過去新聞記者一天只需面對一次截稿時 間,而現在幾乎每一分鐘都是截稿時間,記者的工作量和截稿壓力都相對增加。新 聞記者可能利用網路進入政府和學術單位的資料庫,蒐集新聞採訪需要的資訊,有 些記者甚至會利用網路來進行採訪和查證,並利用網路傳輸文字、影像及稿件。 在網路創造的新媒體環境中,新聞記者的角色也隨之轉變。過去新聞記者扮演 的是資訊散佈、解釋與守門人的角色,現在除了扮演守門的角色外,還要身兼仲裁 的裁判員角色。Garrison (1999)於 1994 年至 1998 年間進行的研究發現,新聞記者在 網路上蒐集新聞資訊時,往往得耗費很多時間查證一些模糊的、不可信任的資訊, 尤其是匿名消息來源提供的訊息。遇到揭露訊息的網站本身知名度或可信度不高 時,記者更需要過濾大量的「雜訊」。換言之,蒐集資訊、篩選資訊及查證資訊已經 成為記者與編輯的重要工作。由於網路上資訊氾濫,各種真假難辨的訊息大量出現,

(42)

新聞記者要在數量龐大的資訊中,篩選可靠的資訊、值得注意的線索,不僅考驗新 聞記者的專業素養,也要求新聞記者具備更高層次的資訊蒐集與查證能力。 美國學者自 1990 年代陸續提出「電腦輔助新聞報導」(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簡稱 CAR)、「資料庫新聞學」等概念,來描述新聞記者運用網際網路作 為資訊來源的趨勢(Garrison, 1998a, 1998c;王毓莉,2001)。上網蒐尋資訊可以加快 記者尋找資料的速度,資訊的數量、種類與品質,均大量地增加,使記者的工作效 率顯著提升。此外,善用網路資源可以使新聞記者直接接觸到第一手文件與報告, 而非仰賴經由第三者詮釋後的資料(Garrison, 1997b),因此,可以使新聞記者降低 對專家學者及分析、評論人員的依賴。 Garrison (1998a)的研究發現,美國日報的新聞記者已有 90%使用電腦蒐集及分 析資訊,使用各種網路服務收集新聞訊息的報紙更高達 97%。Garrison(2000)進行的 長期、追蹤研究發現,在 2000 年時,美國記者已經廣泛運用各種商業和私人資料庫, 而且不論編輯或記者都會把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及研究。他的研究發現超過三分之 二的受訪記者已經養成每天上網的習慣,最吸引記者們的網站,包括各州與聯邦政 府的官方網站、人口普查網站,以及收集各種過期報紙文章的網站。在美國,網際 網路已經成為新聞記者的重要資訊來源,透過網際網路跨越時空的特性,新聞記者 利用網路進行聯繫、採訪、編輯、資訊搜集等新聞相關工作,新聞作業似乎更為流 暢迅速。

二、網際網路之使用

(一) 台灣地區民眾之網路使用 上網便利、沒有時間限制、內容多元廣泛,是吸引大眾使用網路的主要原因。

(43)

由於網路具有互動、即時、個人化、匿名、多媒體、使用方便、及隨時傳遞、下載 或儲存資訊等特性,因此發展迅速。在 1996 年 4 月時,台灣上網人口只有 40 萬人 次,但到 2003 年 3 月,台灣上網人口已成長至 867 萬人次(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 會,2003)。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公布的「台灣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指出,截至 2004 年 12 月,台灣地區 12 歲以上的上網人口已達 1,380 萬人,上網率 為 64.14%;其中又以台北市的上網比例最高,達 78.26%。 (二) 新聞記者之網路使用 隨著網路的快速發展,新聞記者使用網路的人數比例也急遽增加。Middleberg 與 Ross (2000)曾在 1997 年訪問 2,500 位美國編輯,他們的調查發現,有 93%的受訪 者表示至少偶而使用網路,有半數受訪者表示幾乎每天上網。Garrison (2000)的研究 則發現美國日報記者個人進行線上研究的比例從 1995 年的 23.5%,增加到 1999 年 的 68.8%;記者每天上網的頻率,更從 1995 年的 27.4%增至 1999 年的 63.1%。 國內的相關研究不多,王毓莉(2001)曾針對中國時報記者進行調查研究。她發 現所有受訪記者均使用電腦撰稿,受訪記者曾使用網際網路查詢資料的佔 88.05%, 曾上網找新聞線索的佔 82.39%,有九成的受訪記者認為未來網際網路將成為新聞採 訪的消息來源管道。此外,田炎欣(2000)針對東森新聞報 ETtoday 的編輯和採訪人 員進行的研究發現,網路工作者普遍較為年輕,新聞人員接觸網際網路的時間以三 至七年者最多,受訪者的上網次數多且上網時間長,所有受訪者都會利用網路尋找 新聞訊息,採用網路訊息的比率高,受訪者也常利用媒體的資料庫蒐集新聞資訊。 過去的相關研究顯示,美國已進行過多次全國性研究。但這些研究主要針對美 國報紙或記者使用電腦的情形,包括上網蒐集資料的比例(Garrison, 2001; Maier, 2001),或探討美國報社在網路上蒐尋那些新聞資訊(Ketterer, 2003),從沒有任何研

(44)

究探討記者使用網路進行的主要活動。相較之下,台灣探討新聞記者使用電腦或網 際網路的研究很少,具有代表性的全國性研究更是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的第一 個研究問題如下: 研究問題一:新聞記者使用網際網路的頻率與進行的活動為何? (三) 廣播、電視、報紙新聞人員之網路使用 過去雖有不少研究探討新聞人員的網路使用情況,但從未有任何研究嘗試比較 廣播、電視、報紙新聞記者的網路使用行為。在台灣地區,廣播電台業者從 1995 年開始設置網站,剛開始的動機只是希望利用網路增加電台節目廣告。隨著網路的 普及,電台開始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更具互動性的顧客服務,並希望藉網路建立電台 的形象,以吸收更多的聽眾。目前電台已利用網路逐漸發展新的資訊消費型態與線 上銷售系統(黃葳威,簡南山,1999)。 在報業方面,中時報系在 1995 年就開始設立中時電子報,架設全球資訊網站提 供即時新聞摘要。中時電子報幾經改版,於 2000 年起改採會員制,以付費方式提供 新聞檢索服務。聯合報系也從 1999 年起成立聯合新聞網,並進一步發展成為國內的 入口網站之一。2000 年台灣網路報紙風潮達到最高峰,當時 PCHome 集團及東森集 團分別成立了明日報及 ETtoday,是台灣僅有的兩家網路原生報。兩家網路報成立 時,對網路媒體的發展前景和優渥的薪水曾吸引不少平面記者加入。但到 2001 年 2 月,明日報發現營運困難,認為電子報發展時機尚未成熟,迅速停刊。ETtoday 也 在 2004 年下半年因為成本問題考量宣布轉型,改為把電子報和購物網站加以整合。 發展至此,台灣網路原生報時代正式宣告結束,改由東森旗下的電視台直接供應影 音及文字新聞。

(45)

在各種傳統媒體跨入網路的進程中,電視算是觀望較久、起步較慢的媒體。由 於電視台本身的營運資金需求較大,加上近年來抑注大量資金發展數位電視,因此, 電視並未積極地發展網路營運,即使在網路上設立網站後,也未安置太多人力來維 護,所提供的服務也只是把電視台本身已有的資源上傳到網站上,提供影像或即時 新聞,並且出租廣告版面而已。即使到 2005 年,台灣已有超過六成的民眾上網,電 視台的網站與閱聽眾的互動方式仍僅限於查詢節目表、瀏覽新聞、瀏覽新聞主播的 個人資料、留言版、或公司簡介與求才訊息。雖然電視發展的重心仍在傳統的電視 媒體本身,但網路作為新聞資訊來源的發展趨勢越來越不可忽視。電視記者發現網 路上的訊息加上簡單的電腦動態畫面,就可以製作出符合基本影像聲音等特性的電 視新聞,新聞可以輕鬆呈現,製作成本又極為低廉,加上網路訊息既多元又豐富, 因此,網路也逐漸成為電視記者重視的重要的新聞資訊來源之一。 從媒體屬性來看,廣播、電視、報紙由於性質不同,記者的工作型態與新聞產 製流程難免會有所不同。就新聞的工作流程而言,新聞記者使用電腦和網路輔助進 行各階段的新聞報導工作,從發現線索、尋找消息來源、進行資料分析、打字、寫 稿,到利用電腦和網路傳送完成的稿件,廣播、電視、報紙記者的處理流程都有明 顯的差異。例如,在新聞的呈現與製作方面,廣播新聞稿較短,而且新聞需要以聲 音傳布,電視新聞除了聲音還得加上畫面,只有報紙新聞可以直接經由電腦安排在 電子報或網路報的版面中。不同媒體的新聞記者,是否因為工作需求不同,因而使 用網路的頻率與利用網路進行的活動也會有所不同?由於目前國內外均無相關研 究,因此本研究的第二個研究問題如下: 研究問題二:報紙、電視、廣播新聞記者使用網際網路的頻率與進行的活動是否有 所不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d) While essential learning is provided in the core subjects of Chinese Language, English Language, Mathematics and Liberal Studies, a wide spectrum of elective subjects and COS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Action plan for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In Paper I, we presen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at took into account the extended source surface brightness distribution, interacting galaxy lenses, and the presence of dust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