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捉魚苗:

在文檔中 第五章 生計活動的變遷 (頁 27-31)

主要是以人力(大多由婦女來作)使用叉手網,末端接一個魚袋,

在岸邊將網插入沙質底的水域,一段時間後舉起,將魚苗倒進桶子 裡,再用碗挑出虱目魚苗,現在已經不再使用。55

(四)、卡越仔(由日文轉譯而來,亦即卡瓦拉─拖網方式):

卡越仔即是單拖網漁船的日文發音,主要是撈捕底棲魚類。作業 時分組操作,兩個竹筏為一組,每個筏兩個人,使用沉底拖網,網目 2 吋寬,網緣上方在水面下 3 公尺,下方貼底部在水面下 50 公尺左右,

用此法可以捕獲烏賊、扁魚、蝦蟹、紅魚和狗母等等。最盛時期也有 800-900 艘船,這種捕魚方式目前已經不用,且只剩下 20 多艘,而當 地漁民稱現今的機動船拖網漁法仍然叫做卡越仔,他們使用小型單船 拖網,船員 7-8 人,由 1 艘機動船拖行 1 件拖網,魚獲種類跟以往一 樣。56

日治時代,日本人將養殖的技術輸入台灣,然而紅毛港地區因為 烏金滿天飛,根本只將養殖當成副業經營,一直到民國 50 年代之後,

55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2。

56李燦然、許君復,〈台灣近海之漁業〉,《台銀季刊》第 25 期,1974 年,頁 74。

進入了動力時代,從日本而來的單拖漁網進入台灣,這種省力又省時 的新技術又帶給紅毛港次產業的高峰,竹筏捕烏漸漸走上傳統。民國 50 至 70 年代是卡越仔全盛時期,一部造價都在九千萬元以上,兩三 名股東一起造船,幾個月就可將成本拿回。單拖漁船出海多半捕烏 魚、草蝦以及其他高經濟價值的海產。而高雄的二港口一帶潟湖則是 紅毛港人養殖蛤仔、蚵仔以及白蟫等海產的內海,因為外海海產外銷 日本,潟湖海產供輸台灣的外燴料理,一時之間,全村大大小小都投 入了海產捕撈、養殖的行列之中。當時擔任小學訓導主任一個月的薪 水只有一千六百元,而上船捕漁的青少年一個月就可賺取四、五千 元,造成當時漁村子弟紛紛輟學,全村陷入一片搶錢風潮中。57

紅毛港「卡越仔」(單拖漁船)最興盛的時期大約在民國 60 到 70 年代,民國 60 年代擁有五六百艘之多,曾經創下紅毛港漁業史上的 高峰。卡越仔漁船分為大型和小型,當時政府對於漁船噸位有限制,

大型船最大是九十五噸。只要五十噸以上就得向政府報告,船上需配 有一名領有執照的報務員,後來漁民都逐漸私自增加船隻噸位。一般 大型船的人數為六至十人,成員是船長、大車、船員等。其中大車的 職務為輪機長。一般船上須有船長、輪機長;若是出國,就須有大副。

船長的資格只要受過訓練領有船長執照就可以擔任。船上還有煮飯的

57朱晨,〈380 年的海洋文化傳承〉,《紅毛港開門》,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2 年,頁 40-42。

童工,小學畢業就去學「討海」,但童工還未成年,不能領船員證,

所以只能登記「筏仔證」,小孩用竹筏載去,和大艘船隻一出海。58

卡越仔出海一次大約十多天,除了蝦類還會卡到魚類、蟹類。魚 類有肉鯽仔、沙腸仔等種類繁多,尤其是沙腸仔,在農曆正月到四月 間吹北風時,會躲在西邊的石頭縫裡,是盛產期。漁船捕撈的範圍,

大約從北風吹起的十月份開始,從基隆港駛往北方約十個鐘頭處、海 深約 88 至 89 公尺海域,此處草蝦量較多,密集度高,隨著北風吹送,

大約農曆十月十日,蝦群逐漸退到三貂角海域,接著再退到西邊的目 斗嶼、澎湖花嶼附近,蝦獲量多到船隻堆到無處可放的地步。退潮時 會影響到蝦獲量,潮差三米,蝦獲量就會相差很多。高雄港以南的區 域,當月亮升起來時,海水就會退潮;高雄港以北,當月亮升起來時,

海水就會漲潮;高雄港潮差和台中港差六小時,當高雄港漲潮到八分 滿時,台中港正值落潮。潮差會影響水深,太高時下網,網構不到底,

捕不到漁獲;太低時下網,網會被礁石卡住鉤破,一樣捕不到漁獲,

有時前一天蝦獲量多,第二天卻捕不到蝦的情形。59

曾經盛及一時的卡越仔文化,在紅毛港最風光時期有 900 多艘 1200 到 1500 匹馬力的卡越仔船穿梭,熱鬧的海面一直到民國 60 年代 因為石油能源危機,成本上漲,才平靜下來。隨著大環境的變遷與海

58李億勳,〈卡越仔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6 年,頁 102。

59李億勳,〈卡越仔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6 年,頁 103-106。

域的污染,紅毛港漁業的沒落,加上遷村案的實施,多數紅毛港的年 輕人也不再從事漁業,曾經輝煌的卡越仔如今也是項趨向沒落的夕陽 產業。60

60朱晨,〈380 年的海洋文化傳承〉,《紅毛港開門》,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2 年,頁 42。

圖 5-5:紅毛港早期卡越仔照片

資料來源:洪瑤昌先生提供

在文檔中 第五章 生計活動的變遷 (頁 27-31)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