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生計活動的變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五章 生計活動的變遷"

Copied!
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生計活動的變遷

人與土地是密切的,在紅毛港當地也是如此,其臨海的優越地理 位置和自然環境,讓紅毛港的發展自古以來與海洋相依共存。西岸為 台灣海峽,東岸臨高雄灣潟湖的地理位置,加上季節性潮汐的影響,

使得當地擁有著極為豐富的海洋資源。另外加上沙洲地形,並不適合 從事農業,因此紅毛港在歷史發展潮流中一直是以漁業為主的傳統漁 村聚落,昔日居民八九成都是從事捕魚與養殖相關的產業,也曾有過 極為繁榮的黃金時代。

紅毛港傳統漁撈技術是以人力為主,所有的人文活動也都與漁業 息息相關,故而在此發展出具有團結特色的人文精神,並呈現出獨特 的聚落景觀。近四百年年來雖然經過荷蘭、西班牙、鄭氏、清朝、日 本和中華民國等不同政權的統治時代,但是漁業技術和漁村文化均是 傳承了先民的經驗,大多數人民多從事漁業,世世代代以靠海捕魚維 生,民風純樸,安居樂業。

雖然今日紅毛港的漁業已呈現衰退狀態,但在其漁業繁榮輝煌的 歲月中,大約可分為二大黃金時代:近海漁業─「烏金(烏魚)時代」

和養殖業─「草蝦王國時代」。本章第一節將以紅毛港地區沿海漁業,

從荷蘭時期至戰後由盛而衰的發展;由於紅毛港養殖業從清領時期即 已盛行,又曾經成為全台灣蝦苗的最大供應來源,當地因此有「草蝦 王國」的美譽,因此放置第二節另外來闡述。然而在近現代工業化的

(2)

時代變遷下,政府一系列重工業建設和港口擴建政策,加上遷村案的 實施,紅毛港的生計活動也隨著有了巨大的改變,第三節將討論戰後 該地區的產業結構變遷。

第一節 漁業─「烏魚霸主」的興衰

一、漁業活動的發展

紅毛港村民的祖先來自中國大陸閩南沿海之漁人。距今 300 多 年前駕駛帆船相繼抵達紅毛港沙洲定居,並進行開發漁業,因沿海 魚場不同,又沒有漁港,因此放棄帆船,而改用小竹筏與小舢舨在 內海務漁,並以麻竹特製大竹筏在外海開發海洋漁業。外海與內海 蘊藏著豐富的水產資源,再加上內海漁塭林立,漁業一直以來相當 發達,當地擁有三、四百年的悠久漁業史。1漁村主要生計活動以從 事漁業及其相關事項為主,傳統的漁撈技術以人力為主。農曆十一 月至正月期間,以捕撈烏魚的活動為主,包括製作竹筏、搭蓋漁寮 和織捕魚網等。烏魚汛期過後則捕臭魚、扁魚、小蝦、狗母等;農 曆三月至五月期間以罟網捕捉飛魚,六月中旬後捕紅魚仔、小蝦、

干貝和什魚等,故當地有「四季海」之稱。2

1楊鴻嘉,〈回顧紅毛港之漁村及其漁業〉,《漁友》,1997 年 3 月,頁 26。

2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3)

(一)荷蘭統治時期

紅毛港的漁業,可說是從捕撈烏魚開始。荷蘭統治台灣的時代 (1624-1662),中國人到台灣近海捕魚,須遵守漁區、目的地以及漁捕 期限的規定,並於捕魚之後回到大員繳納什一稅。中國大陸帆船紛紛 來到大員領取執照,再出發至打狗附近漁場,漁人約在六千至一萬人 之間。3大約在明朝時期,舊名打狗的高雄已經有一批捕烏魚的漁民前 來,他們如侯鳥一般,定期隨著黑潮的魚汛南下,追著俗稱「烏金」

4的烏魚而來,在紅毛港這個地區以茅草紮營捕烏魚。5

荷蘭人斯托萊士(Stolice)於明末之 1650 年 5 月來台做了見聞錄,

略述福建漁人於每年冬季期間駕帆船到打狗南方漁場捕撈烏魚,漁人 在漁場附近建造漁寮暫行居住,漁期一過,便又回大陸。6而其見聞錄 也提到:

在台灣可捕獲很豐富的魚類,而烏魚(Harders)特多。此魚較 黑絲鰵(Hoddock)稍大,當地加鹽醃之如鰵(Cod)送至中國,在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8。

3 楊鴻嘉,〈台灣古代烏魚漁業史〉,《漁友》第 35 期,1980 年 11 月,頁 19。

4 烏魚又於鯔漁,為台灣西南沿海重要經濟漁類之一,雌漁的卵巢,經鹽加工後,

呈金黃色,是為烏魚子,長為飲宴的高級料理。而雄魚的精巢(鰾),亦被視為茲 補品,而烏魚的鰎,則是夜市小吃店的精品,可說是整條烏魚都價值非凡,因此 漁民常稱之為烏金,捕撈烏魚則被比喻為追逐烏金。

5 朱晨,〈380 年的海洋文化傳承〉,《紅毛港開門》,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2 年,頁 36~37。

6 楊鴻嘉,〈回顧紅毛港之漁村及其漁業〉《漁友》第 231 期,1997 年 3 月,頁 28。

(4)

中國頗受重視。其卵,帶紅色,外膜厚,以鹽漬之,中國人視 為珍品,中國人在沿岸捕魚,要獲公司的准許,而要繳付十分 之一的漁稅。7

每次中國漁船來,都要先到大員,去辦出海捕魚手續,並領取准 許執照,然後才能前往南方漁場。而在漁場捕魚完畢,仍需再回到大 員,則是為了要繳納烏魚的什一稅。以下列舉《熱蘭遮城日誌》所記 數條文說明之:

1633 年1 月2、3 日,今天有四艘漁夫的戎克船從南部來,他 們交來900條烏魚作為繳納什一稅。8

1633 年1 月4 日,有7 艘漁夫的戎克船從南部來,他們交來 2,000 條烏魚,作為繳納什一稅。9

1633 年12 月14、15 日,這兩天收到約7、8 百條繳納什一稅 的烏魚,這是今年首獲的烏魚。10

1634 年1 月11 日,今天從南方有12 艘漁船抵達,從他們收 到5、6 千尾烏魚,作為繳給公司的什一稅。11

7曹永和,〈明代台灣漁業誌略〉,《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年,頁 170。

8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政府,1999 年,頁81。

9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政府,1999 年,頁 81。

10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政府,1999 年,頁 139。

11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政府,1999 年,頁 142。

(5)

1636 年11 月25 日,有17 艘戎克船持合適的通行證出航前往 打狗,要去那裡捕魚,即要捕烏魚,現在正是捕烏魚季節。12

1636 年12 月19 日,有2 艘戎克船從魍港前來此地,來申請 通行證前往打狗捕魚。13

1637 年3 月12 日,有7 艘戎克船持通行證,結伴出航前往

【下】淡水,要去捕魚,捕獲以後要帶魚回來此地。14

從以上諸條紀錄,可知這是有關荷蘭東印度公司對於捕烏魚請領 執照及繳稅的情形,公司對於魚稅的規定及繳納辦法,都有明確的制 度。

中村孝志根據大員商船日誌,指出打狗、堯港、下淡水等南部地 方是漁業的中心地區,主要魚類以鯔魚(即烏魚)為多,漁期是在 12 月 至隔年 2 月間。在此漁期中有很多漁船自大陸來到大員獲取近海漁業 的許可證後,再出發至打狗附近的漁場。荷籣統治時期,漁民在捕撈 漁獲之後必須再返回大員向東印度公司繳付什一稅才能回到大陸。由 於漁民繳納的什一稅是荷屬東印度公司重要的稅收之一,因此荷屬東 印度公司為了監視中國漁船納稅的情形,還在大員、鹿耳門、打狗、

下淡水等地沿岸設見張所(如同今日派出所)為執勤中心,也會派船

12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政府,1999 年,頁 272。

13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政府,1999 年,頁 278。

14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台南:台南市政府,1999 年,頁 309。

(6)

圖 5-1:烏魚平面圖

資料來源:楊鴻嘉,〈紅毛港早期的漁村文化(三)〉,《漁友》第 250 期,1998 年 10 月,頁 32。

順著打狗、下淡水等地沿岸檢查中國漁船之捕魚執照、取締非法捕魚 者,可見當時南部漁業的盛況。15

15 曹永和,〈台灣漁業誌略〉,《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年,頁 176。

(7)

(二) 、鄭氏與清領時期

上述是荷蘭時期烏魚稅的實際徵稅情況,至於鄭氏及清朝時期,

烏魚稅的徵收方式,在地方方志中亦有提及,即根據烏魚旗數量繳 稅。在鳳山縣共有烏魚旗九十四枝,每枝徵銀一兩零五分。至於烏魚 旗的形式,王瑛曾引用「赤崁筆談」,謂:

鳳山雜餉,給烏魚旗九十四枝,旗用白布一幅,刊刷「烏魚旗」

字樣,寫漁戶姓名,縣印鈐蓋,插於船頭,帶網採捕。16

烏魚旗的作用應相當於荷據時期漁夫向公司領取的許可證或執 照,除了作為捕撈烏魚的許可證明以外,也用作徵收烏魚稅的準則。

除了烏魚稅採用什一制以外,在荷蘭時期還有沿海及內河漁業稅,其 採取承包制度,即是後來鄭氏及清朝的贌港制度。17

在鄭氏時期,根據諸羅縣志記載:「水餉、雜稅之微,多屬鄭氏 竊踞時苛政,而最重者,莫如船港諸稅。」捕魚稅是一種重要的收入,

有所謂「一港三稅」,即指漁船出入於海港,稅其船,稅其港又稅其 網具,也是所謂的「一頭牛,剝三層皮」,苛稅之義。18而鄭清對抗期

16王瑛曾,《重修鳯山縣志》,乾隆 29 年 (1764),台灣文獻叢刊 146 種,台北:台灣 大通書局, 1995 年,頁 119。

17吳雅芳,《打狗港與旗後的發展(1624~1920)》,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頁 60。

18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下)》,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5 年,頁 1374。

(8)

間,清朝廷實施海禁,下令東南沿海遷界,致使紅毛港漁民增多,放 棄帆船捕烏作業,改用鯔旋網八隻竹筏漁法。19

紅毛港因沙洲地形古名又稱海汕,清朝時期盧德嘉的《鳳山縣采 訪冊》記載:「海汕在鳳山里,縣南二十里,東連鳳鼻山,西抵旗後 山,沿裘二、三十里,為縣治眠弓拱案,居民數百家,皆以捕魚為業。」

20紅毛港在清領時期生計活動即是以漁業為主要的維生方式。除了海 洋漁業,也為漁塭養殖區。昔日魚塘林立,其中又以本區祖傳的補烏 魚仔網(烏藏)和牽罟的捕獲量最大。21

烏魚不只是在台灣西南沿海迴游,包括台灣中部、北部和澎湖群 島,可說足跡遍佈台灣沿海,在清領時期的台灣漁業中可說是佔有舉 足輕重的地位。

以下整理清朝各地方方志,可從中窺之其盛況:

蔣毓英《臺灣府志》:

烏魚,其子晒乾,曰烏魚子,味佳。22

19楊鴻嘉,〈台灣古代烏魚漁業史〉,《漁友月刊》卷三,1980 年 11 月,頁 21。

20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清光緒 20 年(1894 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

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31-32。

21王瑛曾,《重修鳯山縣志》,乾隆 29 年 (1764),台灣文獻叢刊 146 種,台北:

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62 年,頁 117。

22蔣毓英《臺灣府志》,康熙23年(1683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1993年,頁50—51。

(9)

陳文達《台灣縣志》:

烏魚,本草名鯔魚,出海中者名「海烏」。神仙傳云:「介象 與吳王論膾,何者最美?象曰:鯔魚為上。乃於殿前作坎,汲 水滿之;象垂綸坎中,食頃,得鯔魚作膾」。注云:「鯔魚生 海中。食泥,身圓、口小;骨軟、肉細,其子醃食,味更佳。

出自冬天。」鹿耳門最多。23

陳文達《鳳山縣志》:

各港俱有。冬至前出大海散子,味極甘;後引子回原港,曰回 頭烏,則瘦而味劣矣。子成片,鹽過曬乾,味甚美。『本草』

謂之鯔魚。24

周鍾瑄《諸羅縣志》:

烏魚:『本草』謂之鯔魚,池產者佳。吳王論魚,以鯔為上。

產臺海者曰海烏,冬至前入港散子,亦肥美;散子後名回頭烏,

則瘦而味劣矣。子、腎俱佳。25

23陳文達,《台灣縣志》,康熙 59 年(1720 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103 種,台北: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年,頁 42。

24 陳文達,《鳳山縣志》,清康熙58年(1719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頁116。

25周鍾瑄,《諸羅縣志》,康熙 56 年(1717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141 種,台北: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年,頁 237。

(10)

周璽《彰化縣志》:

烏魚,本草謂之鯔魚,產於池溪者曰池烏、溪烏,大肚溪烏為 上。產於海者曰海烏。臺海各港,冬來俱有烏魚,至前到,味 甘嫩。至後散子回頭,則瘦而味劣。子成片下鹽,以石壓之,

曬乾可焙為酒品。26

陳培桂《淡水廳志》:

烏魚,一名鯔。冬至前捕者曰正頭烏,肉肥;冬至後捕者曰回 頭烏,肉瘦。後壟、百沙墩每取其子下鹽晒乾極佳。又有產溪 池中者。27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

烏魚:鯔魚也。「本草」作烏魚。產於溪池者曰溪烏、池烏,

產於海者曰海烏。臺海各港俱有。冬至前到,味甘嫩;冬至後 散子回頭,則瘦而味淡。其子整片下鹽,以石壓之,晒乾,可 焙為酒品。28

26周璽,《彰化縣志》,道光 10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156 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 究室,1962 年,頁 347。

27陳培桂,《淡水廳志》,同治 10 年(1871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172 種,台北:臺 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頁 331。

28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咸豐 2 年(1852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160 種,台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頁 219-220。

(11)

林豪《澎湖廳志》:

烏魚,「本草」名鯔魚,「閩志」稱從黃河來。冬至前捕之名 正頭烏,肥而美;冬至後捕之曰回頭烏,則瘦而劣。29

在這些方志中,有許多關於烏魚的記錄,並針對其外表、習性、

食用之法有深入的描述。其中皆認為烏魚即是本草中所稱的鯔魚,名 稱的不同,乃因華南所產的鯔魚體呈黑色之故。並且以產地之不同,

將產於溪池者稱為溪烏、池烏,產於海者曰海烏,臺灣所產者為海烏。

至於上等的烏魚,需在冬至前捕捉尚未放子(產卵)之雌烏,即是「正 頭烏」,這時的烏魚肉肥而嫩,風味極佳;放子以後者,曰「回頭烏」,

肉瘦而味亦稍劣。而烏魚最富經濟價值者,乃是烏魚腹中的魚卵,即

「烏魚子」。這些「烏魚子」以鹽浸漬,以石壓之,曬乾後,用小火 烘焙,是下酒的美味。30可見荷蘭至清領時期,烏魚的產量甚多,然 而由清朝所著台灣各方志所記載,至少在乾隆朝以前,捕捉烏魚這項 活動依然相當興盛,且是漁民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而打狗即因有淺 平的海灘可捕捉烏魚,且又有烏魚群的聚集,所以漁業一直是當地居 民的生計命脈,也吸引了福建沿海居民到打狗港邊旗後和紅毛港等地 定居。31

29林豪,《澎湖廳志》,光緒 19 年(1893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164 種,台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頁 341。

30吳雅芳,《打狗港與旗後的發展(1624~1920)》,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頁 41-42。

31吳雅芳,《打狗港與旗後的發展(1624~1920)》,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

(12)

(三) 、日治時期

胡興華在其《台灣的漁業》一書中提及,在日本佔領台灣以前,

台灣漁業處於封閉保守的環境中,因此發展十分有限,日本治台初 期,曾對台灣漁業作了以下評估:

本島恰為黑潮之通路,魚族夥集,常為航海者所共同目擊,然 島民對於漁業之法不甚熟悉,尤其遠洋之作業,全然不知其 道,致坐失漁利,所以要用適當之漁船魚具,僱用熟練之技術 者及漁夫,作業之探險,依其成果設獎勵辦法,並將探險所得,

予以加工尋出可以輸出之魚類,沿海之雜魚等,可以不待官方 保護獎勵,不久就可以見到其發展。32

因此日本來台初期,便在行政機構中設立漁業相關部門,掌管台 灣水產事業,地方政府亦有相關部門管理漁業事務。除了設立漁業行 政機構,也陸續定了許多相關法規,詳細規範漁業相關事務,並且制 定水產獎勵計畫,改良漁法、漁具,改善漁船設備,建立動力漁船,

發展養殖事業等等,讓台灣的漁業逐漸邁向現代化。33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頁 44。

32胡興華,〈漁業近代化的開始─日據時代〉,《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2003 年。

33胡興華,〈漁業近代化的開始─日據時代〉,《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2003 年,頁 49-52。

(13)

而日治時期,日本總督府正式成立紅毛港漁業者信用販賣購買組 合,簡稱「組合」,. 此為後來小港區漁會的前身。而日本政府設立水 產試驗所時,也在高雄設立分所,傳授紅毛港漁民日式的捕撈技術與 進行漁業輔導及漁網之改進等工作。漁撈作業為沿海漁業,多用竹 筏,仍以捕烏魚為主,也有飛魚、鯛類、蝦、蟹等;罟網乙烯刀漁、

白帶魚為主;也漸有養殖漁業,主要以虱目魚為主。34由於引進新的 技術,使紅毛港地區變成一個重要漁港。

紅毛港一帶傍海,早就成為漁民聚居的地方。1941 年,日本在 紅毛港傳授日式捕撈技術與漁業輔導及漁網之改進等工作。漁撈均為 沿海漁業,多用竹筏或舢舨等非動力漁船及少數的動力小漁船,撈取 的魚類以鰹、烏魚、鯡為主,餘如飛魚、鯛類、鰆魚、蝦、蟹及海藻 等,罟網則以鱙、西刀、白帶等為主。養殖業有鹹水養殖及淡水養殖 兩種,多數為鹹水養殖。鹹水養殖有牡蠣、蝦、蟹等;淡水養殖有鰱、

鯉、鯇、鯽等。但鹹水養殖及淡水養殖,圴以虱目魚為主,其餘僅是 附帶或混養而已。35

34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1。

35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下)》,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5 年,

頁 1385。

(14)

根據西元 1936 年日本人所作的調查資料一「島內漁業組合的概 況(十四)紅毛港漁業組合」,有關於紅毛漁業的經營調查資料,在紅毛 港的漁業項目大小加起來有 20 多項,包括外海漁業以及內海漁業,

水產資源十分豐富。依據 1935 年度之紅毛港總戶數為 756 戶,總人 口 5l94 人,而其中從事漁業者竟高達 685 戶,佔全村總戶數之的 90.74%,因此連當時的日本人都認為紅毛港地區為純粹的漁村聚落。

36

日本人在紅毛港提倡漁業,影響了當地人營生的方式,八成以上 的居民均靠海維生。此一現象除了當地優良臨海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 境等地緣因素以外,日本人在此推行漁業組織和政策,引進新技術和 改進漁法等人為因素也佔了不少的比重,這些對於紅毛港當地的經濟 活動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36楊鴻嘉,〈回顧紅毛港之漁村及其漁業〉,《漁友》第 231 期,1997 年 3 月,頁 28-31。

(15)

(四) 、戰後時期

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在西南沿海流行一俗諺:「澎湖土托(土 魠魚)、台南飛刀(皮刀魚)、中州捕烏(烏魚)、紅毛港飛烏(飛魚 或飛烏魚)、中芸臭肉(魩仔漁)、東港白帶(白帶魚)、枋寮魩仔魚 煮麵線」。37可見台灣西南沿海,以旗後中洲和紅毛港一帶捕撈烏魚,

最富盛名。

烏魚肉質豐富,魚體、魚膘和魚腱均是魚產佳餚,由於雌烏魚卵 可加工製成「烏魚子」,經濟價值頗高,所以烏魚也被稱作「烏金」。

38在訪談中得知民國 50 年代前的紅毛港人,因為烏魚帶來了許多財 富,每當烏魚季節過後,船家為慶祝豐收會邀請戲團、劇團前來表演,

如歌仔戲班「明華園」、「中華興」、「明春園」等,還有傀儡戲、布袋 戲都被豐收的漁家僱來表演。而當時烏魚捕的的漁獲量,往往反映在 戲團扮仙的數量,以及小生胸前的金牌上。船家除贈送金牌,有時還 有肥美的烏魚子,以及上萬元現金,紅毛港人出手之闊綽,也可看出 當時漁業的繁榮興盛。

37葉經華,〈談海峽兩岸的烏魚〉,《漁友》第 252 期,1998 年 12 月,頁 33。

38 黑朝海洋文教基金會,《台灣的漁港》,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頁 120。

(16)

從此上述豐收後的慶祝行為來看,似乎紅毛港漁村生活因烏魚的 豐收而相當富足。傳統農家給人的印象多半是勤儉樸實,由於耕作農 物多半長久處於一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造成傳統農村民風都較 為保守且淳樸;然而船家漁戶要出海,歷經海上較高的風險,民風似 乎較為開放和具備勇於冒險的精神,相對的沿海漁業聚落的居民常給 人較為強悍的印象。且漁獲豐收的獲利似乎相當高,也造就紅毛港居 民出手較為慷慨大方,「海派」作風其來有自。

紅毛港的漁業盛況維持到民國 50 年代末期。民國 56 年(1967)

開闢高雄第二港口,因工程緣故將潟湖峻深,淺平沙灘消失,改變了 原有魚貝類的生存方式,傳統魚法不再適用,許多漁法也隨之沒落或 遭淘汰,紅毛港區域沿海捕魚的漁業盛況不再。而在民國 67 年(1978),

紅毛港又被港務局指定建蓋臨時解體船碼頭,拆船解體時的巨響與污 油的溢漏,更是促使沿海捕撈業的逐漸消失。再加上大林火力發電 廠、中鋼、中船、中油所造成的重工業污染,使外海的魚源也受到嚴 重的污染。

從小港區漁會所統計的漁獲量來看,民國 65-81 年(1976-1992)

的漁獲交易量,從 66 年(1977)的 80 萬公斤,遞減置 81 年(1992)不到 10 萬斤。但在 83 年(1994)起由於原在高雄區漁會(前鎮)卸貨的遠洋漁 船改至紅毛港卸貨,在加上地磅及漁市場設備的全面更新,故而在 83-85 年(1994-1996)本區創造於市場交易的高峰期,漁市場的交易量攀 升到 168 萬至 272 萬公斤,然這只是原在前鎮卸貨的漁獲量暫時轉移

(17)

至此地的結果。民國 86 年(1997)又降低只剩 58 萬公斤左右,而到了 87 年(1998)只剩 5 萬公斤。39

以上這數據充分顯示漁業的不景氣、海域的污染、魚源的枯竭 等,造成當地漁業更趨衰退。這使得過去以漁業盛極一時的紅毛港無 法再只依賴海洋生物資源來維生,許多漁民還會從事副業或是轉從其 他的行業。

39吳連賞,〈紅毛港的聚落與社會變遷〉,《環境與世界》第 2 期,1998 年 11 月,

頁 105。

(18)

二、傳統的漁撈活動

有關烏魚的捕捉方法及使用的漁具,清朝的文獻史料有部分記 載,如陳淑均在《噶瑪蘭廳志》中對捕捉烏魚所用漁具及方法有很詳 盡的介紹:

捕魚器具有罟、曾、縺、藏、笭、箔之目。網有大小,而用法 各別。每罟一張,駕船二隻,先放海底,後用四、五十人,兩 頭牽挽,圍攏海邊,得魚最多。曾有車曾、舉曾、搖曾等屬。……

藏則專於隆冬以捕烏魚,故又名討烏;……烏魚旗罟者,結網 長百餘丈;廣丈餘,駕船載出常數十人,曰牽罟。……大小滬 箔者,削竹片為之。繩縛如簾,高七、八尺,長數十丈,就海 坪處所豎木杙,趁潮水未滿,縛箔於木杙上,留一箔門,約寬 四、五尺,潮漲時魚隨水入,以網截塞箔門,潮退魚不得出,

採取之。滬者,於海坪潮漲所處,周圍築土岸,高一、二尺,

留缺為門,兩旁豎木柱,掛小網柱上,截塞岸門。潮漲淹沒滬 岸,魚蛤隨漲入滬。潮退水由滬門出,魚蛤為網所阻。寬者為 大滬,狹者為小滬。40

40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咸豐 2 年(1852 年),臺灣文獻叢刊第 160 種,台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年,頁 219-220。

(19)

另外黃叔璥所著的《臺海使槎錄》中也有關於捕烏魚所用的豎柱 漁法記載:

澎湖雜餉:泊網大小滬。泊者,削竹片為之,繩縛如簾,高七 八尺,長數 十丈,就海坪處所豎木柋,趁潮水未滿,縛泊於 木柋上,留一泊門,約寬四五尺,潮漲時,魚隨水入,以網截 塞泊門,潮退,魚不得出,採取之。滬者,於海坪潮漲所及處,

周圍築土岸,高一二尺,留缺為門,兩旁豎木柱,掛小網柱上,

截塞岸門,潮漲淹沒滬岸,魚蛤隨漲入滬,潮退,水由滬門出,

魚蛤為網所阻。寬者為大滬,狹者為小滬。41

在陳淑均與黃叔璥的記載中,其所謂「泊」、「滬」的捕魚方法,

需要有很寬平的淺平的海灘,42從這一點上看,則打狗灣內通稱內海 仔的淺海,即是從事漁撈活動極好的漁場,而紅毛港就具有這樣從事 漁業的優良地理環境。

另外從乾隆年間的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的記載,除了可以知 道當時打狗的沿海養殖漁業及烏漁業相當盛行外。還記載了包括烏魚 的捕捉方法。採捕烏魚的方法是「帶網採捕,採捕烏魚放笭,每船結 夥五、六隻,晝夜巡歷海邊」,而烏魚的產量也很多,往往「烏魚群

41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康熙61年(1722年),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 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頁22-23。

42 中村孝志,吳密察、翁嘉音編,〈荷蘭時代台灣南部之鯔漁業〉,《荷蘭時代台

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稻鄉,1997年,頁121。

(20)

到,堆積如山,漁船陸續相連,放苓聯絡圍之」可是由於烏魚結隊不 散,所以漁民們需「用竹筏數十,以魚槍刺之,魚驚則散,乃能入網 袋。甚至滿船不能運載,開面網使逃者。」43

過去漁民捕撈烏魚範圍最北到達茄萣,烏魚於茄萣附近海域開始 浮上,適合傳統漁網的深度捕撈;南到恆春、楓港、車城一帶,附近 常有落山風吹襲,風力強勁,帆筏難以操作駕駛,因此大部分的漁民 以此為限。從紅毛港到枋寮之間的海域,烏魚仍是以零星狀態洄游,

一直到平埔厝、枋寮、獅頭山一帶的外海,無風時,會遇到烏魚「結 柱」的情形。烏魚在海面下集結洄游,由於魚群非常密集又不斷上下 迴旋,從海洋側面看起來好像呈圓柱狀,這就是「結柱」現象。海面 會因烏魚快速滾旋而形成水霧,烏魚「結柱」時,魚群萬頭鑽動,上 層的魚下不去,下層的魚拼命往上層擠撐,致使上層的烏魚無法下 沉,長時間受炙熱陽光的照射,而被曬焦死亡。遇到烏魚「結柱」時,

曾經有漁民在竹筏上用鏢槍射到四百多尾烏魚,過去因捕魚技術不發 達,漁網材料缺乏堅韌,此時若想用漁網去捕捉,會被大量的烏魚群 掀起或撐破漁網,反而得不償失。冬至後烏魚繼續南下至鵝鑾鼻海 域,大約十多天後,再游回來,回來時母烏已產完卵、精疲力盡,只 剩空殼,肉質變差,這就是「回頭烏」。44

43王瑛曾,《重修鳯山縣志》,乾隆 29 年 (1764),台灣文獻叢刊 146 種,台北:台灣 大通書局,1995 年,頁 119。

44李億勳,〈烏魚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 年,頁 98-99。

(21)

關於此地捕魚技術與活動留下的文獻資料和圖片不多,多半是傳 承先民的經驗而代代相傳,根據紅毛港當地居民的說法,以及地方文 史工作者的調查,此地早期的漁撈活動可分為下述幾點:45

(一)、 牽罟(地曳網):

這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漁撈活動;由於其作業時,多數人在陸地上 牽拉漁網上岸,故稱為「牽網」,學術上則稱為「地曳網漁業」。一 般說來,牽網是所有漁撈作業上,動員人力最多,同時也是男老少皆 可參與的漁業活動,且其漁獲量更是佔沿岸漁業的首位。46本作業漁 場應該具備的條件為:網場面積適當、地質較平坦、水深適宜不超過 20m、岸邊坡度20至30度,岸上較有開闊的場地,便於起網。47

牽罟作業時利用兩個竹筏,大筏有3-4人,載著罟網,小筏乘坐2 人,載繩子先出海撒網,罟的一端由地面上的人拉執著,接著小船在 另外一邊同時划船出海,與大筏配合,繩子的一端也是由地面上的人

45筆者田野調查所得,以及參考下述資料: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 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0-294;

胡興華,〈魚具篇/魚具和漁業型態〉,《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2003 年,頁 78-95; 陳朝清,〈打狗古老漁具漁法〉,《海洋傳奇─見 證打狗的海洋歷史》,高雄:高雄市政府海洋局,2005 年,頁 46-52。

46張一鳴,〈臺灣之沿岸漁業〉,《臺灣漁業之研究(第一冊)》,台北:臺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1974年,頁128。

47陳朝清,〈打狗古老漁具漁法〉,《海洋傳奇─見證打狗的海洋歷史》,高雄:高 雄市政府海洋局,2005 年,頁 48。

(22)

拉執著,等到網一撒完,大小二筏正好會合,將罟網和繩子接合之後,

大筏趕緊回到原來的出發點幫忙,小筏則到網尾看顧,之後地面上的 人開始往後拉,最前端的兩個人在海邊踩踏著收回的繩子和漁網,使 得魚無法藉著網的隙縫而逃跑,這樣的作業方式共需14-20人不等,範

圍大約是離岸邊200公尺的海域,捕的魚以白帶魚、魩仔魚、煙仔魚和 馬加等為多,大部分在沿海現場販賣,此方式大約於30年前使用。48由 於此事結合眾人的力量拉網,合力將漁網拖上岸,故漁獲由眾人均 分。49

48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1。

49胡興華,〈魚具篇/魚具和漁業型態〉,《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

圖 5-2:牽罟作業過程

資料來源: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

,《地理教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1。

(23)

限公司,2003 年頁 89。

資料來源:洪瑤昌先生提供

圖 5-3:紅毛港早期牽罟照片

(24)

(二)、 烏藏(捕烏仔網) :

烏魚漁汛期是冬至前後十日,漁民描述烏魚迴游情形為十日進、

十日退,而後十日的倒頭烏眼睛變亮,不容易捕捉。漁汛期成因為黑 潮支流與北方來的低溫。低鹽冷水交會,形成 3-5 度溫度梯度面,烏 魚喜歡聚集在鋒面區內。溫度梯度愈大,且鋒面區較靠近岸時,烏魚 群會較接近岸邊、迴游速度減慢並聚集,而形成良好魚場。50

捕烏魚時,需要四艘竹筏圍捕之,捕撈範圍是五十公尺內。通常 會在距離海岸五十至一百公尺處搭建「網寮」(或叫「藏寮」),以 竹子為構造,屋頂鋪上茅草,用以提供合資出海捕魚者睡覺、休息,

又請婦女煮伙食,約住此兩個月左右(通常尾牙時收工)。尤其早年 尚未使用動力竹筏時,一艘竹筏需三個人(兩艘合作圍捕需六個人),

而此六個人都得生活在寮內,以待捕魚的時機,特別是烏魚,需高機 動性。51

作業時分組操作,由組長帶隊,一組有二大筏六小筏,每筏 3 人,

發現烏魚群時,八隻竹筏就馬上划到魚群附近將其包圍,大竹筏測流 水的方向,小竹筏則負責放網,按照順序放網時,在交接處重疊 2 尋 (1 尋=8 尺),以防烏魚從網隙逃脫,烏臟網貼底部的部分綁有一個個

50唐力平,《烏魚汛期衛星遙測台灣海峽海況之微細構造與漁場形成之關係》,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頁 25-32。

51林珮如,《大鵬灣南平沙嘴聚落的漁村生活文化研究》,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 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頁 42。

(25)

的〝葩仔〞(也就是魚袋),接收落入袋內的烏魚,接合成功之後,將 烏魚群團團圍住,逐漸縮小範圍,常能一舉逮住魚群,這樣的方式約 40-50 年前非常流行,現在已經不再使用。52

紅毛港地區捕撈烏魚作業,遠至日本治台以前即已經開始,紅毛 港為台灣之烏魚主要產地,民國 50 年代由於烏魚漁獲量豐碩,經濟 情況相當繁榮,漁民收入所得甚高,比公教人員薪水多達數倍。在每 年農曆十月至十二月冬至前後的烏魚季節裡,紅毛港漁民以八艘竹筏 作業,其中二艘大竹筏、六艘小竹筏,每筏約二至三人,合計約二十 幾人,組成為一筏組,並設組長一人(俗稱帳籬,「張釐」是紅毛港 特有的稱呼。為筏組的領導指揮者,也須下海捕魚,但可多分一份漁 獲為報酬),記帳一人,煮食一人由村裡年紀較大的歐吉桑擔任採買 與烹飪,組員們共同生活,其一切生活起居以及作業事項,悉由組長 負責即指揮,全體成員均絕對服從。漁民除在本地外,更遠至東港、

林邊枋寮、枋山、楓港及車城等地作業,由於捕撈烏魚作業都在海上 進行,休息、吃飯、睡覺再回到蚵仔寮。因此在作業區附近之海邊搭 建臨時茅屋(俗稱蚵仔寮),一般而言寮最遠蓋在平埔厝(東港舊船 頭里)附近,亦有少數漁民遠至楓港附近搭建蚵仔寮。過去紅毛港漁 民蚵仔寮最多達到五十幾甲(間)。紅毛港最興盛時期,連小琉球、

東港、枋寮的人都來這裡當漁工。53

52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1-292。

53李億勳,〈烏魚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

(26)

民國 70 年代以後,由於過度捕撈,沿海生態破壞,烏魚產量銳 減,紅毛港漁船大量減少,昔日每逢烏魚季節來臨時家家戶戶製曬烏 魚乾、烏魚子已不再復見,僅有少數居民於市場中購買烏魚製作加 工,而烏魚的來源,大多數向大陸漁民購買或養殖業生產,僅少數由 台灣漁民所捕獲。54如今紅毛港遷村在即,昔日輝煌的烏魚歲月也將 畫下句點。

年,頁 96-97。

54李億勳,〈烏魚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 年,頁 100。

圖 5-4:烏藏的作業過程

資料來源: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例〉,

《地理教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2。

(27)

(三)、捉魚苗:

主要是以人力(大多由婦女來作)使用叉手網,末端接一個魚袋,

在岸邊將網插入沙質底的水域,一段時間後舉起,將魚苗倒進桶子 裡,再用碗挑出虱目魚苗,現在已經不再使用。55

(四)、卡越仔(由日文轉譯而來,亦即卡瓦拉─拖網方式):

卡越仔即是單拖網漁船的日文發音,主要是撈捕底棲魚類。作業 時分組操作,兩個竹筏為一組,每個筏兩個人,使用沉底拖網,網目 2 吋寬,網緣上方在水面下 3 公尺,下方貼底部在水面下 50 公尺左右,

用此法可以捕獲烏賊、扁魚、蝦蟹、紅魚和狗母等等。最盛時期也有 800-900 艘船,這種捕魚方式目前已經不用,且只剩下 20 多艘,而當 地漁民稱現今的機動船拖網漁法仍然叫做卡越仔,他們使用小型單船 拖網,船員 7-8 人,由 1 艘機動船拖行 1 件拖網,魚獲種類跟以往一 樣。56

日治時代,日本人將養殖的技術輸入台灣,然而紅毛港地區因為 烏金滿天飛,根本只將養殖當成副業經營,一直到民國 50 年代之後,

55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2。

56李燦然、許君復,〈台灣近海之漁業〉,《台銀季刊》第 25 期,1974 年,頁 74。

(28)

進入了動力時代,從日本而來的單拖漁網進入台灣,這種省力又省時 的新技術又帶給紅毛港次產業的高峰,竹筏捕烏漸漸走上傳統。民國 50 至 70 年代是卡越仔全盛時期,一部造價都在九千萬元以上,兩三 名股東一起造船,幾個月就可將成本拿回。單拖漁船出海多半捕烏 魚、草蝦以及其他高經濟價值的海產。而高雄的二港口一帶潟湖則是 紅毛港人養殖蛤仔、蚵仔以及白蟫等海產的內海,因為外海海產外銷 日本,潟湖海產供輸台灣的外燴料理,一時之間,全村大大小小都投 入了海產捕撈、養殖的行列之中。當時擔任小學訓導主任一個月的薪 水只有一千六百元,而上船捕漁的青少年一個月就可賺取四、五千 元,造成當時漁村子弟紛紛輟學,全村陷入一片搶錢風潮中。57

紅毛港「卡越仔」(單拖漁船)最興盛的時期大約在民國 60 到 70 年代,民國 60 年代擁有五六百艘之多,曾經創下紅毛港漁業史上的 高峰。卡越仔漁船分為大型和小型,當時政府對於漁船噸位有限制,

大型船最大是九十五噸。只要五十噸以上就得向政府報告,船上需配 有一名領有執照的報務員,後來漁民都逐漸私自增加船隻噸位。一般 大型船的人數為六至十人,成員是船長、大車、船員等。其中大車的 職務為輪機長。一般船上須有船長、輪機長;若是出國,就須有大副。

船長的資格只要受過訓練領有船長執照就可以擔任。船上還有煮飯的

57朱晨,〈380 年的海洋文化傳承〉,《紅毛港開門》,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2 年,頁 40-42。

(29)

童工,小學畢業就去學「討海」,但童工還未成年,不能領船員證,

所以只能登記「筏仔證」,小孩用竹筏載去,和大艘船隻一出海。58

卡越仔出海一次大約十多天,除了蝦類還會卡到魚類、蟹類。魚 類有肉鯽仔、沙腸仔等種類繁多,尤其是沙腸仔,在農曆正月到四月 間吹北風時,會躲在西邊的石頭縫裡,是盛產期。漁船捕撈的範圍,

大約從北風吹起的十月份開始,從基隆港駛往北方約十個鐘頭處、海 深約 88 至 89 公尺海域,此處草蝦量較多,密集度高,隨著北風吹送,

大約農曆十月十日,蝦群逐漸退到三貂角海域,接著再退到西邊的目 斗嶼、澎湖花嶼附近,蝦獲量多到船隻堆到無處可放的地步。退潮時 會影響到蝦獲量,潮差三米,蝦獲量就會相差很多。高雄港以南的區 域,當月亮升起來時,海水就會退潮;高雄港以北,當月亮升起來時,

海水就會漲潮;高雄港潮差和台中港差六小時,當高雄港漲潮到八分 滿時,台中港正值落潮。潮差會影響水深,太高時下網,網構不到底,

捕不到漁獲;太低時下網,網會被礁石卡住鉤破,一樣捕不到漁獲,

有時前一天蝦獲量多,第二天卻捕不到蝦的情形。59

曾經盛及一時的卡越仔文化,在紅毛港最風光時期有 900 多艘 1200 到 1500 匹馬力的卡越仔船穿梭,熱鬧的海面一直到民國 60 年代 因為石油能源危機,成本上漲,才平靜下來。隨著大環境的變遷與海

58李億勳,〈卡越仔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6 年,頁 102。

59李億勳,〈卡越仔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06 年,頁 103-106。

(30)

域的污染,紅毛港漁業的沒落,加上遷村案的實施,多數紅毛港的年 輕人也不再從事漁業,曾經輝煌的卡越仔如今也是項趨向沒落的夕陽 產業。60

60朱晨,〈380 年的海洋文化傳承〉,《紅毛港開門》,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2 年,頁 42。

圖 5-5:紅毛港早期卡越仔照片

資料來源:洪瑤昌先生提供

(31)

(五)、 定置網:

廣泛使用於沿岸淺水域,捕捉各式靠岸漁種,在捕魚過程中,利 用樁、石頭獲錨,將網具固定在某一水域中,61並設在魚類經常迴游 的通道上,使用長方形網(坦網)遮斷其通路,並誘導進入袋網而捕 獲之漁法。62也是分組操作,一人一組有 3 領網(1 領長 8 尋,寬 3 尋),

漁民常將此網放在潟湖淺坪,等待魚蝦隨著潮水的漲落而游入漏斗網 中。海流為平流或小流時比較適合作業,但是自潟湖浚深之後,這種 由中洲引進的捕魚方式也隨之消失。63

(六)、流刺網:

流刺網是橫長縱短、網目齊一的長方形網連接而成。上緣連接浮 標,垂直鋪於水中,以遮斷魚群通道,使魚刺入網目或纏入網目而加 以羅獲之網具,所以是以靜待勞的消極性漁法。64有流水的水域均可

61陳朝清,〈打狗古老漁具漁法〉,《海洋傳奇─見證打狗的海洋歷史》,高雄:高 雄市政府海洋局,2005 年,頁 48。

62胡興華,〈魚具篇/魚具和漁業型態〉,《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2003 年頁 89。

63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2-293。

64俞克儉,《大目流刺網物理特性之基礎研究-水流速度對網具之影響》,基隆:國 立海洋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頁15。

(32)

使用,主要使用於外海深海中,捕捉烏魚、土托,黑鯧等。65

此法盛行漁機動漁船尚未引進之前,一方面機動漁船引進後,此 漁法顯得落後,另一方面拖網盛行,使海洋漁業日漸減少,漁獲不多,

無法賴以維生。66除了流刺網外,以網具敷設水層的不同,還有浮刺 網、底刺網,以及包圍魚群的圍刺網,和三面網地合組成的三重刺網。

目前公海流刺網作業已配合聯合國宣布全面禁止。67

(七)、 搖鐘網:

利用兩艘竹筏成對在海上作業,各拖著一張網的兩頭,捕底層水 產物,作業一次約 1 至 1.5 小時。68此法優點是機動性很大,日夜都可 以作業,且也不受地形的限制,約 5 人,竹筏則在有風時張帆而行,

無風時用手搖槳,因此有「有風駛風,無風駛大公(大公指船主之意)」

的俚語,此法是用手拉收網,所捕的東西有蝦、蟹、烏賊、狗母、白 帶魚、西刀魚等等。69

65陳朝清,〈打狗古老漁具漁法〉,《海洋傳奇─見證打狗的海洋歷史》,高雄:高 雄市政府海洋局,2005 年,頁 48。

66薛雅惠,《高雄縣茄萣鄉漁民生活世界的探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 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1年,頁34。

67胡興華,〈魚具篇/魚具和漁業型態〉,《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2003 年頁 91。

68陳朝清,〈打狗古老漁具漁法〉,《海洋傳奇─見證打狗的海洋歷史》,高雄:高 雄市政府海洋局,2005 年,頁 49。

69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4。

(33)

(八)、巾著網:

漁民又稱為束網或大網,此法特色為操作迅速敏捷,也是分組操 作,一組有 2 艘船,每艘需要 10-12 人,可以用來捕烏魚,烏魚汛期 過後可以捕鯧魚、皮刀魚等等,目前中洲只剩 2 艘在運作,現今紅毛 港則無。70

(九)、 放棍(延繩釣):

把一條長繩延在海中,上面綁著浮標以及浮標繩,下面附著許多 支繩和掛有魚餌的釣勾。現仍有少數人在使用,在紅毛港多屬釣石 鯽、臭魚仔的底延繩釣。71若依作業漁場水深的不同,還可粗分成以 浮子將釣具吊在海面下的浮延繩釣,和直接敷設在海底作業的底延繩 釣。72其海上長可綿延數公里至數十公里之遙,是釣具中規模最大的。

73

70戀戀紅毛港網頁:http://www.hsps.kh.edu.tw/count/。

71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4。

72胡興華,〈魚具篇/魚具和漁業型態〉,《台灣的漁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 限公司,2003 年頁 94。

73陳朝清,〈打狗古老漁具漁法〉,《海洋傳奇─見證打狗的海洋歷史》,高雄:高 雄市政府海洋局,2005 年,頁 50。

(34)

從上述多種漁撈活動的記載,可看出紅毛港自古以來漁業的興盛 及漁產的豐收,並且與台灣沿海漁村中多種漁撈法相似且通用,可說 是個相當典型且具代表性的漁業聚落。

近四百年來烏魚產卵場均在恆春附近,但目前迴游路線已改變,

烏魚產卵場有成群逆換向北迴游現象,但經過不久即相繼死亡。當地 漁民反應本地區的烏魚汛已不穩定,且烏魚捕數量大幅縮水。烏魚有 其生態習性,在每年秋後,烏魚群會離開其棲息海域,向溫暖海域迴 游避寒及產卵,每年大約 12 月烏魚群會開始群游到高雄沿海,烏魚 每年守信而來,也被稱作「信魚」74。數十年來高雄地區港口現代化 建設和工業化持續進行著,過度的烏魚捕撈,加上內外港的雙邊海域 污染,內海臨海工業區與船舶油污污染,以及外港區工業區廢水污 染,再加上全球氣候變遷,出現暖冬及聖嬰現象,近幾年紅毛港已補 不到烏魚,而要到茄定、梧棲,乃至新竹方能捕獲,75這樣的情景都 讓經歷過紅毛港烏魚盛產黃金時代的老漁民們感嘆不已。

74黑朝海洋文教基金會,《台灣的漁港》,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年,頁 120。

75吳連賞,〈即將走入歷史的紅毛港:歷史、區域特色與未來前瞻〉《高市文獻》第 19 卷第 4 期,2006 年 12 月,頁 1-30。

(35)

圖 5-6:台灣西部沿海之烏魚迴游路徑模式圖

說 明:左圖─1920 年冬季行烏魚迴游路徑,南向箭頭為產卵迴游群(正頭烏);

北向 箭頭為產後迴游群(回頭烏)。

右圖─台灣西部沿海之現在烏魚迴游路徑,黑帶為產卵迴游群;黑點為 產後迴游群。

資料來源:吳連賞,《紅毛港小區域地理與鄉土地理教學活動編撰的實證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1998 年,頁 46。

(36)

第二節 養殖業─「草蝦王國」的起落

民國 60 年代世界石油能源危機,造成船業成本增加以及漁獲量 減少,而使紅毛港盛及一時的卡越仔文化成為沒落的夕陽產業。再加 上民國 61 年(1972)紅毛港人最賴以維生的潟湖,因高雄擴建第二港口 的計畫而被填埋,當地民眾的靠海維生的生計受到嚴重影響,紅毛港 人最耀眼的漁業文化亦漸隨著大環境變遷迅速地衰退。

老天爺賞賜的天然漁獲走到了盡頭,紅毛港的漁業並沒有消失。

有些人不再捕烏,也不再捕魚,但是長久以來的討海天賦並未消失,

傳承先民與海博鬥堅毅不拔的精神,以及日治時代養殖魚溫的經驗,

盡心盡力研究草蝦苗的繁殖。雖然草蝦養殖是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台 灣的,但是紅毛港人將之發揮到淋漓盡致。當地人可以從一隻草蝦蝦 苗養殖、繁殖到六十六隻,台灣當時被稱為世界級的「草蝦王國」。

而這個王國之中,紅毛港的草蝦生產輸出量就佔了全國總量的 74%左 右。全盛時期的紅毛港草蝦街甚至有 268 座養殖池,全部日以繼夜不 停地繁養著價格昂貴的草蝦。紅毛港人再度發揮他們的智慧及海洋人 不服輸的堅毅精神,從養殖業中再創另一次的產業高峰。76

76朱晨,〈380 年的海洋文化傳承〉,《紅毛港開門》,高雄: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002 年,頁 42-43。

(37)

至於紅毛港養殖業的發展,可追溯到清領時期,至於荷蘭和鄭氏 時期是否具有養殖業,因缺乏文獻資料,無可查證,但確定的是紅毛 港在清代即是有名的魚塭養殖區。根據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記載:

「鳳山里魚堰俱在縣之西港內。紅毛港堰(受曹公舊圳下石橋溝,周 八里許,距縣十八里)」77說明了鳳山里魚塭俱在西港內(打鼓港之別 稱,與東港遙遙相對而名)。78

另外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還有以下幾段記載也是說明紅毛港 在清朝時已是台灣南部漁塭養殖區:

下石橋溝,在鳳山里大林蒲莊北,縣東南二十里,源受石牛椆 圳,西行里許,下注紅毛港堰。 79

丹鳳澳(一名朱雀池,俗呼內海仔),在大竹里西港內,縣南十 里,源受六港(鹽埕、三塊厝、前金、前鎮、竹仔、鳳山)、十 四堰(紅毛港…… )80

曹公舊圳,在小竹、鳳山二里(上游在小竹,中游、下游俱在 鳳山),縣東三里,源引九曲塘(說見新圳條下)南支水入圳,

77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光緒 20 年(1894 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台 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78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下)》,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5 年,

頁 1428。

79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光緒 20 年(1894 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台 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60。

80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光緒 20 年(1894 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台 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64。

(38)

兼納四陂(總舍、考史、小草、大湖)及龜仔潭等流,西南行遞 分十五支(左五支、右十支),入一塘(武洛)、十四圳(中莊、

山仔頂、二十四甲、青埔、塗庫、三台瓣、大人宮瓣、大橋頭 瓣、外曠地、沙濫、中西、二橋、石尖仔、石牛椆),本支 徑注紅毛港堰,81

上述史料記載可知養殖業在紅毛港地區清領時期即已盛行。而日 治時期養殖業有鹹水養殖及淡水養殖兩種,多數為鹹水養殖。鹹水養 殖有牡蠣、蝦、蟹等;淡水養殖有鰱、鯉、鰻、鯇、鯽等。但鹹水養 殖及淡水養殖,圴以虱目魚為主,其餘僅是附帶或混養而已。82因此 草蝦養殖在台灣早期是與虱目魚進行混養,多為養殖場副產物。

戰後,少數埔頭仔地區,仍以混養魚蝦、虱目魚、螃蟹為主,向 東望去今火力發電廠、中鋼、中油部份百餘公頃,全為漁塭養殖地。

當時皆以低密度混合養殖,其種苗的來源皆靠人力捕捉海中自然的繁 殖物,其中蝦苗的取得更是不易。當地人早期草蝦靠沿海捕撈,當深 秋來臨時,漁民在水流交會處種植水草,以利蝦苗俗稱「紅筋仔」在 冬季時來此棲息捕食。寒冷的天氣中,捉蝦苗人吃足了苦頭,收穫雖 不多,卻是村民一項重要的生活補貼。83

81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光緒 20 年(1894 年),台灣文獻叢刊第 73 種,台 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年,頁 78。

82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下)》,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5 年,

頁 1385。

83洪串,〈蝦苗的故鄉〉《紅毛港 黃昏的故鄉》,高雄:一串鈴文藝工作室,1997

(39)

民國 50 至 60 年代在工業廢水的衝擊下,海洋資源逐漸枯竭,漁 業式微,漁民沿襲傳統在沿海捕捉天然蝦苗的方式已出現瓶頸,市場 上更是供不應求。民國 57 年(1968),草蝦之父「廖一久」博士首次完 成蝦苗的人工繁殖試臉,為蝦苗養殖帶來了突破性的發展,自此打開 了紅毛港人以人工養殖蝦苗的瓶頸,奠定日後草蝦王國的美譽。84

民國 57 年人工育苗成功後,由於飼料開發及其他相關產業的開 發迅速,此外其種苗來源及養殖技術確立,南台灣業者紛紛進行養 殖,成為主要養殖蝦類。每年至少可分收成及放養兩期,為南部海濱 地區帶來可觀的外匯。台灣地區蝦類養殖,多半集中在高屏地區,初 期選定高雄紅毛港地區作為發展中心,乃基於高雄地區地理位置得天 獨厚,不僅為繁榮海運轉運中心,更有便捷的空運,距離小港國際機 場僅數十分鐘的車程,提供許多內外銷業者快速方便的運輸管道,無 形中掌握了最佳商機。85

年,頁 68。

84李億勳,〈蝦苗的故鄉〉《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 年,

頁 91。

85黃貴民,〈打狗沿近海、養殖與遠洋漁業史〉《海洋傳奇─見證打狗的海洋歷史》,

高雄:高雄市政府海洋局,2005 年,頁 44。

(40)

民國 64 年(1975),東港水產試驗所開始推展草蝦苗養殖。初期少 部分的紅毛港漁民放棄傳統的漁業捕撈而積極投入,先是自外海抓天 然的草蝦來研究繁養殖,成功地改變了草蝦的生態,這些人就這樣靠 草蝦苗養殖賺了不少錢。草蝦苗因數量少,價格曾經飆超過一元,這 大大的帶動了更多的紅毛港漁民們積極投入。許多漁民放棄載浮載 沈、乘風破浪的出海抓魚,幾個人合資經營草蝦苗場,土生土長的紅 毛港,個個抓得準而賺大錢。草蝦苗繁養殖業就這樣迅速地擴展開 來,在民國 73 年至 75 年(1984-1986)間達到最高峰。86

蝦苗繁養殖業逐漸蓬勃,沿海種蝦供不應求,業者漸有進口種蝦 的計畫,所需種蝦來源自馬來西亞、檳城等區域,每尾種蝦價高達 7 萬元。民國 70 年(1981)高雄市開放貿易商自由進口數量增加,打亂了 原本的高價位,使其下跌至 4 萬元一尾。貿易商與養蝦業者各自為政,

供需無法平衡,雜亂無章的交易方式使蝦價跌入谷底,一直延續到民 國 73 年(1984),養殖業者吳新興等人發起成立高雄市蝦業繁養殖協 會,隔年正式成立,扛起了輔導養蝦業的重任。87

那時紅筋仔每尾售價 5 角,市場一片繁榮,沿海的養殖場如雨後 春筍般的擴增。養蝦技術由種蝦自然生產逐漸精進,將蝦母單眼柄切 除,蝦母被剪掉一眼後,由原需五個月才產卵者,縮短成只要四天即

86林慧青,〈風起雲湧的紅毛港養蝦王國:專訪高雄市蝦業繁養殖協會〉,《海洋 高雄》第 5 期,1995 年 6 月,頁 34。

87吳連賞,《紅毛港小區域地理與鄉土地理教學活動編撰的實證研究》,高雄: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1998 年,頁 38。

(41)

可完成。草蝦一次下卵約一百萬粒,約 36 小時可以孵化完成,20 天 後即可出售。在漁池放養四個月就可變為成蝦,蝦母 2–3 天即產卵,

其終生產卵,直至死亡為止。草蝦供應量在紅毛港一年約有 64 億元 的獲利,一年繁殖成功率 30 %,早期每隻蝦苗為 1 元,現今降為 0.05 元,白蝦苗原為 0.7 元,今僅 0.03 元。每一蝦母所生產之蝦苗,

估價約 20 萬元。養殖工作需 24 小時駐守及悉心照顧,稍有疏忽,則 血本無歸。所需水約 60 噸,溫度在攝氏 30 度左右,鹹度在千分之三 十左右。蝦母產卵時,需在旁守候三天三夜,控制其溫度維持在攝氏 33 度,因此,蝦母繁殖是一種高利潤,但亦高風險的行業。88

民國 57 年(1968)以後,因水車的引進以及草蝦人工繁殖成功,帶 動草蝦的養殖風氣,民國 65 年至 76 年(1976-1987)草蝦養殖帶給漁 民極大的利潤。民國 73 年(1984)可說是養蝦業的黃金時期,74 年(1985) 時蝦苗場由原先數十處,增加至一百二十多處,根據高雄市蝦業繁養 殖協會資料記載,最多時曾有兩百六十多個養蝦場的設立,是紅毛港 養蝦業的高峰期。養殖技術的精進,使蝦母再創每尾 600 元低價,尤 以洪筋仔更有 3 尾 1 角的超便宜價錢的交易紀錄。沿海養殖場遍佈汕 尾、中坑門、中洲、大林蒲,而其中半數以上更是設於紅毛港外海路。

養殖業為當地帶來了財富,也帶來居民的就業機會。89

88李億勳,〈蝦苗的故鄉〉《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 年,

頁 92-93。

89吳連賞,《紅毛港小區域地理與鄉土地理教學活動編撰的實證研究》,高雄: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1998,頁 38。

(42)

然而富貴十年的草蝦苗繁養殖業,在民國 76 年(1987)不幸發 生了白點病毒病變,草蝦苗終究無法抵擋病毒的侵襲,從此一落千 丈。草蝦因發生不明病變,養殖戶損失慘重。直到民國 86 年(1997),

業者又引進中南美洲的白蝦,紅毛港人再次嘗試,原本吃綠藻的白蝦 苗,居然也吃起紅毛港當地培養的汐藻,又成功地帶動白蝦苗繁養殖 業的盛行。因此業者開始轉向多元化的養殖,以草蝦、班結蝦、和白 蝦苗為主。90

近幾年,當地養殖業已經大不如昔,其沒落的原因不外乎蝦苗價 格攀升、養蝦成本大幅上揚和人工難求,再加上蝦價下跌,過去養殖 業盛及一時的盛況已不復見。許多養蝦池已經荒廢乾涸,一個個水乾 見底的的養殖池景觀,除了再度顯現紅毛港的衰退面貌外,也可看出 當地居民所處的困境。

從《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可知「紅毛港塭」於清代即為打狗(高 雄)澳內著名的內海養殖漁塭。高雄港開闢後,養殖業於是沒落。民 國

64

年(1975)蝦苗業漸蓬勃發展,民國

73

年(1984)蝦業繁養殖協 會成立,民國

74

年(1985)盛況時養殖場增至

120

處,甚至出現專業 蝦仔街。蝦苗供應約佔全台百分之七十左右,以草蝦、斑節蝦、及白 蝦苗為主,被譽為「蝦苗的故鄉」。因「蝦苗的故鄉」而興起的「草 蝦養殖時期」曾風光一時,但至民國

70

年代末期卻因沿海水質受污

90林慧青,〈風起雲湧的紅毛港養蝦王國〉,《海洋傳奇:見證打狗的海洋歷史》,高 雄:高雄市政府海洋局,2005 年,頁 160-161。

(43)

染與白斑病變而沉寂,其後雖亦變更繁殖另一種白蝦與石斑魚苗,但 盛況與產量逐年衰退。

高雄紅毛港,一個 40 多年前因高雄港建設需要,被要求禁限建、

遷村,還被中船、中油及台電火力發電廠包圍的破落區塊,卻因老天 獨到的恩賜,海域有特殊汐藻,適合蝦苗成長,造就該地 30 多年來,

一直是台灣最重要的蝦苗繁養殖區。從民國 60 餘年起,紅毛港當地 已是台灣最主要草蝦苗繁殖區,並以突出的培育技術,同時培養石斑 魚苗,拉升產值,甚至外銷東南亞。草蝦還一度是台灣最大宗水產出 口養殖產品,創造百億元外匯神話。但隨後因白點病,草蝦養殖迅速 萎縮沒落,紅毛港居民又陷入愁城。民國 86 年(1995)左右,業者引 進中南美洲的白蝦,紅毛港人再次嘗試,老天果然厚愛,原本吃綠藻 的白蝦苗,居然大啖當地培養的汐藻,讓蝦苗繁養殖業又起死回生。

紅毛港區的蝦苗養殖專區,因特有的汐藻而崛起,但終究是弱勢 的初級產業,抵不過優勢經濟潮流,高雄港務局希望市政府盡快完成 遷村,紅毛港區將興建第六貨櫃中心,四座深水碼頭。列入十大國發 計劃,高雄港未來將投入千億元建洲際貨櫃中心,從蝦苗繁養殖群聚 地,填土延伸至外海,老天特予的汐藻可能不保。尤其當地養殖戶希 望能遷移到半島南端的南星計劃區另設蝦苗專區,但該區也已被市府 預訂申請自由貿易港區,全力發展物流。

(44)

展望未來,繁養殖專區縱然能順利遷移,尤其洲際碼頭興建同 時,被填平了的紅毛港,將容納化學品碼頭,整個中油成功廠區也將 遷移至此地,加上原有的中油、中鋼、中船與台電設施,環境變異,

老天賜與該區特有的汐藻,間接促成台灣發展成為蝦類養殖大國的奇 蹟,恐怕也將隨著紅毛港的遷村而消失。

資料來源:筆者拍攝(2005.9.18)

圖 5-7:紅毛港養蝦場

(45)

第三節 戰後產業結構的變遷

紅毛港整體環境因為面臨了大型經建投資與重大工程建設,以及 政府限建、禁建政策造成許多改變。民國 60 年代,受到大環境的影 響,紅毛港漁業傳統漁撈技術逐漸淘汰。烏魚產地也隨之北移到鼓山 漁港和更具現代化的興達港。烏魚本有信魚之稱,因為它在每年冬至 前後 10 天的 12 月至翌年的 2 月間總是會向紅毛港居民報到,如今卻 因水源污染,烏魚也變成非信魚了,當地人常自嘲信魚也跟著紅毛港 遷村而遷移了。

自從紅毛港被兩度限建之後,整個大漁村政府停止建設,使得紅 毛港居民的生活停留在數十年前的舊社會環境之中,本地的漁業也無 較佳的發展,漁民們好流浪於台灣各地參與沿海作業。部分居民因而 轉業投入收入較高的拆船業,做拆船工人或是進入工廠工作;部分居 民則往中船或中鋼去打零工。

然而在經歷國際局勢的衝擊─兩次能源危機之後,近海漁業成本 高漲,對漁業的打擊特別的嚴重,紅毛港從事漁業人口相對減少,這 使得過去以漁業盛極一時的紅毛港無法再只依賴海洋生物資源來維 生,許多漁民還會從事副業或是轉而從事其他的行業。

數據

圖 5-1:烏魚平面圖  資料來源:楊鴻嘉,〈紅毛港早期的漁村文化(三)〉,《漁友》第 250 期,1998 年 10 月,頁 32。  順著打狗、下淡水等地沿岸檢查中國漁船之捕魚執照、取締非法捕魚者,可見當時南部漁業的盛況。15                                                      15   曹永和,〈台灣漁業誌略〉,《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年,頁 176。
圖 5-3:紅毛港早期牽罟照片
圖 5-6:台灣西部沿海之烏魚迴游路徑模式圖  說      明:左圖─1920 年冬季行烏魚迴游路徑,南向箭頭為產卵迴游群(正頭烏); 北向  箭頭為產後迴游群(回頭烏)。  右圖─台灣西部沿海之現在烏魚迴游路徑,黑帶為產卵迴游群;黑點為 產後迴游群。  資料來源:吳連賞,《紅毛港小區域地理與鄉土地理教學活動編撰的實證研究》, 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1998 年,頁 46。
表 5-1:民國 50 年紅毛港各村職業結構表  區域 別  總計  (人數)  (百分比%)  海澄村 (人數)  (%)  海昌村 (人數) (%)  海豐村 (人數) (%)  海原村 (人數) (%)  海城村  (人數)   (%)  性別  全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農業  4  0.1  3  0.1  1  0.0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33  0 0  1  0.14  1  0.14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一節 師大夜市的興起背景與住商混合現象 第二節 師大商圈商家性質轉變衍生的住商衝突 第三節 居民、商家、政府三方立論與師大校園力量 第四節

臺北市已於 2013 年申請到「 2016 世界設計之都」主辦城市。主題以「不斷 提升的城市,以設計實現生活願景」( Adaptive City, Design in

(八)教科書編撰時宜兼顧各單元之學理基礎與生活實例,宜依照參考時數設計 教學「活動」

一、生育功能的變遷 二、教育功能的變遷 三、經濟功能的變遷 四、保護功能的變遷 五、情感功能的變遷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摘要 蔣同學分享去年透過扶輪社國際交換學生計畫,到巴西 10

依據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1070199256 號,辦理國小全英語教學之教師專業成長工作

中華民國 106 年 6 月 27 日中市教高字第 1060056071 號函訂定 中華民國 107 年 10 月 4 日中市教高字第 1070089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