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烏藏(捕烏仔網) :

在文檔中 第五章 生計活動的變遷 (頁 24-27)

烏魚漁汛期是冬至前後十日,漁民描述烏魚迴游情形為十日進、

十日退,而後十日的倒頭烏眼睛變亮,不容易捕捉。漁汛期成因為黑 潮支流與北方來的低溫。低鹽冷水交會,形成 3-5 度溫度梯度面,烏 魚喜歡聚集在鋒面區內。溫度梯度愈大,且鋒面區較靠近岸時,烏魚 群會較接近岸邊、迴游速度減慢並聚集,而形成良好魚場。50

捕烏魚時,需要四艘竹筏圍捕之,捕撈範圍是五十公尺內。通常 會在距離海岸五十至一百公尺處搭建「網寮」(或叫「藏寮」),以 竹子為構造,屋頂鋪上茅草,用以提供合資出海捕魚者睡覺、休息,

又請婦女煮伙食,約住此兩個月左右(通常尾牙時收工)。尤其早年 尚未使用動力竹筏時,一艘竹筏需三個人(兩艘合作圍捕需六個人),

而此六個人都得生活在寮內,以待捕魚的時機,特別是烏魚,需高機 動性。51

作業時分組操作,由組長帶隊,一組有二大筏六小筏,每筏 3 人,

發現烏魚群時,八隻竹筏就馬上划到魚群附近將其包圍,大竹筏測流 水的方向,小竹筏則負責放網,按照順序放網時,在交接處重疊 2 尋 (1 尋=8 尺),以防烏魚從網隙逃脫,烏臟網貼底部的部分綁有一個個

50唐力平,《烏魚汛期衛星遙測台灣海峽海況之微細構造與漁場形成之關係》,台 北: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年,頁 25-32。

51林珮如,《大鵬灣南平沙嘴聚落的漁村生活文化研究》,台南:台南師範學院鄉 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年,頁 42。

的〝葩仔〞(也就是魚袋),接收落入袋內的烏魚,接合成功之後,將 烏魚群團團圍住,逐漸縮小範圍,常能一舉逮住魚群,這樣的方式約 40-50 年前非常流行,現在已經不再使用。52

紅毛港地區捕撈烏魚作業,遠至日本治台以前即已經開始,紅毛 港為台灣之烏魚主要產地,民國 50 年代由於烏魚漁獲量豐碩,經濟 情況相當繁榮,漁民收入所得甚高,比公教人員薪水多達數倍。在每 年農曆十月至十二月冬至前後的烏魚季節裡,紅毛港漁民以八艘竹筏 作業,其中二艘大竹筏、六艘小竹筏,每筏約二至三人,合計約二十 幾人,組成為一筏組,並設組長一人(俗稱帳籬,「張釐」是紅毛港 特有的稱呼。為筏組的領導指揮者,也須下海捕魚,但可多分一份漁 獲為報酬),記帳一人,煮食一人由村裡年紀較大的歐吉桑擔任採買 與烹飪,組員們共同生活,其一切生活起居以及作業事項,悉由組長 負責即指揮,全體成員均絕對服從。漁民除在本地外,更遠至東港、

林邊枋寮、枋山、楓港及車城等地作業,由於捕撈烏魚作業都在海上 進行,休息、吃飯、睡覺再回到蚵仔寮。因此在作業區附近之海邊搭 建臨時茅屋(俗稱蚵仔寮),一般而言寮最遠蓋在平埔厝(東港舊船 頭里)附近,亦有少數漁民遠至楓港附近搭建蚵仔寮。過去紅毛港漁 民蚵仔寮最多達到五十幾甲(間)。紅毛港最興盛時期,連小琉球、

東港、枋寮的人都來這裡當漁工。53

52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之例〉,《地理教 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1-292。

53李億勳,〈烏魚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

民國 70 年代以後,由於過度捕撈,沿海生態破壞,烏魚產量銳 減,紅毛港漁船大量減少,昔日每逢烏魚季節來臨時家家戶戶製曬烏 魚乾、烏魚子已不再復見,僅有少數居民於市場中購買烏魚製作加 工,而烏魚的來源,大多數向大陸漁民購買或養殖業生產,僅少數由 台灣漁民所捕獲。54如今紅毛港遷村在即,昔日輝煌的烏魚歲月也將 畫下句點。

年,頁 96-97。

54李億勳,〈烏魚的故事〉《紅毛港文化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06 年,頁 100。

圖 5-4:烏藏的作業過程

資料來源:阮琡婷,〈都市化對漁民生活的衝擊與調適-高雄市紅毛港漁村例〉,

《地理教育》第 20 期,1994 年,頁 292。

在文檔中 第五章 生計活動的變遷 (頁 24-2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