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第三節 第三方驗證機制之建立探討

離岸風場的建立與營運其技術繁瑣,專業跨領域項目就包括有電機、土木、

氣象、機械、通訊到海事工程等,其規模龐大下具有高風險的特性。當進入維運 期,所有的投資者皆須仰賴發電後所產生的收益是否穩定,因此降低風機故障或其 他事故的發生機率與損害更顯重要。

如何評估離岸風場之建置風險與投資可行性,需要第三方驗證技術。離岸風 電第三方驗證可分成專案驗證(Project Certification, PC)、海事保證鑑定(Marine Warranty Survey, MWS)、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DD)等三大領域,藉由第三 方驗證機制來把關,讓開發商和金融業者都能獲得信心與保障(圖4-7)。

圖 4-7 第三方驗證在離岸風場之服務領域 資料來源:詹育禔(2017)

Green Giraffe、

丹麥 K2 Management 資料來源:張語羚(2018);吳馥馨(2018),自行整理

根據計畫之說明,標檢局將導入國際IEC 61400-22離岸風場專案驗證標準,

另考量台灣發生地震及颱風等特有環境,將以離岸風場國際聯貸暨專案融資示範案 本哈根建設基金 (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簽屬融資與信貸擔 保意向書,由丹麥政府為 CIP 在台灣的離岸風場計畫掛保證。此外,CIP 為協助降 低國內金融機構對專案融資的風險與疑慮,與我國標檢局簽署第三方檢測驗證機制 合作備忘,累積檢測驗證工作經驗(沈培華,2018)。

離岸風電專案驗證本土化的好處包括,減少語言上與文化隔閡所造成專案之 風險;減少驗證人員國際間往返的交通時間,進而加快離岸風場的開發進度;培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具備國際驗證能力的國際人才;整體專案驗證的費用也降低 4 成,若以台灣 2025 年離岸風電整體建置 3GW 的目標,保守估計更可省下高達 12 億的驗證費用(再生 能源投(融)資第三方檢測驗正中心計畫,2017)。

由於離岸風場開發案各項工作流程相當繁瑣,為此台灣經濟研究院也針對離 岸風場開發的投融資暨保險示範推動進行研究,並擘畫出離岸風場開發各項工作關 聯圖(圖 4-8)。首先,第三方單位進行風場專案驗證與盡職調查,並將驗證與調 查報告提供銀行作為專案融資評估的依據,並進行離岸風場開發階段的風險評估,

透過國內保險公司與國際再保險公司的保險工具進行風險分散,此外離岸風場可透 過政策的支持,由政府提供政策性資金投資,與政策放寬或鼓勵的方式,吸引投資 機構資金進入。

圖 4-8 離岸風場開發的投融資與保險機制各項工作關聯圖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經濟部再生能源投(融)資第三方檢測驗正中心核定 版之計畫(2017)

Development Capital LLC )所公開的資訊顯示,離岸風電場除開發期、建造期會 有現金流出外,以離岸風機使用壽命約 20-25 年進入營運期後,開始會有長期穩定 的現金流量。以英國 Green Investment Bank(GIB)投資英國風場為例,平均年投 資 報 酬 率 達 8% , 歐 洲 風 況 更 好 的 風 場 , 其 內 部 報 酬 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更可達 12-17%,由此可知,台灣發展離岸風電的政策,將同時可驅 動在地金融機構的發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提升我國未來綠色經濟發展的規模與機會。

二、鼓勵國內金融機構成立專責部門,培育綠色產業的金融人才。

很明顯的現今國內金融機構已無法用傳統培育金融人才的方式來面對未 來的市場機會,尤其面對綠色產業與離岸風電產業的崛起,更說明未來的金融 人才培育應該要跨領域的方式找尋相關人才。但招募這些綠色人才後,又會因 為內部傳統的組織架構,而埋沒與無法讓其發揮長才相關,因此建議應該要將 綠色經濟發展視為金融機構發展的重點服務,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專責部門,統 籌相關業務的發展計畫,並將原金融或招募外部的綠色產業專業人才,進行各 項專案的交流與訓練計畫,讓雙方能在共同的平台上,規劃與設計出符合市場 需求的綠色金融商品,而非以傳統金融的思維去操作。如此可設計出更符合市 場需求的服務。此外,國內金融相關訓練機構,應該聘僱更多綠色產業專案的 顧問,共同參與設計與規劃綠色金融人才培育計畫,提高計畫執行的準確性與 績效程度,以免陷入事倍功半的結果。

三、建構與發展第三方驗證產業,並鼓勵金融機構進行投資。

本研究發現,專案融資的獲得與否,將成為離岸風電產業發展重要的關 鍵,唯獨離岸風電開發商想要獲得資金,就必須仰賴第三方專案認證的產業的 力量,針對風場所有的零組件與材料、作業流程與人員訓練,提供專業的驗證 報告,降低投資方的風險疑慮。本研究同時也發現全球發展離岸風電的風向球,

已從歐洲大陸移轉至亞洲地區。目前雖然臺灣已率先亞洲各國之先,成功設置 2 部示範離岸風力發電機組,並已進入商轉階段,但中國、日本、韓國、越南 與印度急起直追,雖然中國發展離岸風場的發電規模,遠大於我國,但中國具 有排他政策。因此我國是否能保有先行者的優勢,其中的關鍵就是建構本土第 三方驗證產業與人才。可喜的是經濟部標檢局與六大法人,已與歐洲相關第三 方專業驗證機構簽訂合作。未來亞洲各國在發展離岸風電時,跟台灣相同會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9

經驗,成為亞洲各國發展離岸風場的諮詢或服務的對象,屆時台灣將成為亞洲 第三方驗證技術出口的國家。相對上的優勢也可能會因為亞洲各國自行發展與 建構第三方驗證而流失,因此必須加快腳步建構台灣第三方驗證的產業。加上 金融機構是否提供專案融資,端看第三方驗證的專業報告,因此若由金融機構 對第三方驗證單位進行第三方或直接投資,不但可加快該產業的發展速度,對 金融機構而言,所獲取的驗證報告更可降低可能的人為與作業風險,而且政策 業已開放保險或投資機構對綠色相關產業的投資比例,如此一來將同步加快離 岸風電產業與綠色產業的發展時程,加我國綠色產業的競爭力。

四、建立離岸風電產業之投融資與保險合作平台。

現今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相當倚賴銀行的專案融資管道,

但未來的風電技術日趨成熟,風機尺寸也將擴大因而大幅提升發電效益,相對 每度電的成本也會下滑,再生能源價格也會從躉購走向競標方式,投資方而言 所獲取的效益與報酬也將比現在減少,將不利於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基於上 述原因,建議金融主管機構可建立一個金融、保險與投資機構的合作平台。平 台的功能與目的,是讓參與平台的金融機構透過合作方式,找到更多可長期投 資並具穩定現金流的標的物,藉此提升金融產業投融資意願,並透過平台上的 合作,將風險移轉給保險機構,而保險機構也可設計與發展更多綠色產業所要 的產品,透過資金投資,獲得穩定收益以支付必要的風險損失。另外建議加入 此平台的金融機構,必須經過綠色認證或簽署加入國際赤道原則的行列,如此 可讓金融機構自發性參與綠色產業的發展,同時吸引認同綠色理念的金融機構,

就可發揮平台合作的縱效,而且透過平台上的投融資專案,可進一步評估與分 析各項專案的投資績效,做為未來其他資金投入的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五、依再生能源發展政策,擬定綠色金融需求計畫,並透過金融科技的技術,發展 綠色金融。

透過綠色金融的政策與行政合一,是發展再生能源最有效率的方式之 一,目前我國政府對於 2025 年達成非核家園的計畫相當明確,且再生能源發 展條例修正草案也明確指出各項再生能源發展進程,因此就可有效規劃出未來 各時程所需要的資金,提早協助金融機構更有效率的進行專案評估計畫。此外 根據每日頭條網站指出,可運用金融科技如區塊鏈去中心化與不可竄改的特 性,發展標準化的債券與資產證券化的商品,並可憑藉區塊鏈的技術,發行綠 券,吸引更多民間資金加入綠色產業的經濟活動,這些投資的活動都可準確地 記錄和登記,讓投資方得到更多的綠色收益。

透過本研究可清晰瞭解到金融機構可透過第三方驗證的專業評估與報告、風險 的轉移與保險或再保險工具,及金融業發展多元化的金融商品與管道,協助扶持離 岸風電與綠色產業的發展,這不僅可協助我國綠色經濟的發展,更可成為金融機構 未來成功的商業模式,惟本研究未對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對金融業的機會、離岸風場 的投資效益分析,與氣候變遷對綠色投融資的影響等這些領域進行研究,因此可成 為未來研究的建議方向。期待更多的金融機構能對離岸風電與綠色產業的發展更加 瞭解,讓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成為可兼顧發展的雙重目標。

1. Energy Trend (2018年3月23日)。太陽能為德國最具成本效益電力,每度電均化 成本最低僅台幣 1.33 元。取自(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8/03/23/germany-solar-power-lcoe-is-the-lowest/)

2. Maxwell Chen (2015年2月6日)。歐洲經驗:離岸風電場成驅動金融發展領頭 羊。財經新報。取自(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5/02/06/wind-energy-europe/)

3. Swiss Re (2016)。風能資源波動性指數保險-為不利風力狀況提供保障。(未出 版)。

4. 工商時報(2018年5月21日)。綠色產業小而美 更具競爭力。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21000330-260206)(2018.05.30) 5.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521000330-260206)(2018.05.30) 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