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朝統治台灣長達 212 年(1683-1895 年),對於府城都市空間構成有著決定性影 響。1683 年(明永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鄭克塽降清,結束明鄭統治時代,

隔年四月,清廷改承天街為台灣府,至此台南成為全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清初 期,政治中心由安平移至府城城垣範圍內,興建了許多重要機關、軍事以及文教設施。

歷經朱一貴及林爽文事件,府城城垣建造歷程隨著治安、動亂、城防單位變異而有不 同形式的興築或修建,從原先木柵城以至於後來三合土城及城門的整建,這些周邊界 面設施使都市發展型態在連結各城門的街道情況下逐漸成形,而這些街道也成為目前 台南市中心區主要街道。

1895 年之前,台南城街道系統主要構成元素包括一條東西向彎延的主街,數條 與之垂直的次要街道,以及許多連接其間的曲巷或直巷。此主街及連接東門至西門一 條主要商業街道,甚而可達安平(徐明福,1995)。

吳鴻森(1996)將清代府城空間組織,由小單元到整體可分為「境」、「聯境」、「城 市組織」等三個層次。由各廟埕與街坊巷弄所形成境的基本空間體系,組成由數個境 形成的聯境街道空間網絡,最後結合整個城市組織(圖),其中最重要連結單元便是 街道與巷弄;從土地使用劃分模式中,街道層次大致區分為大街與街、巷與小徑:

(1)大街與街:主要出現於商業繁榮地區,街道互相成垂直相交,周邊土地使用型 態方整,建築物較具規則。

(2)巷 弄:多位於住宅區內之街道型式,土地分割不規則且使用強度不高,建 築類型大抵以合院及獨棟為主,連接各建築單元間街道巷弄呈現有 機發展。

(3)小 徑:位於市街化以外地區,由於建築物散亂配置,造成街道無可界定之 元素,周邊土地使用亦不高。

圖 3-1-12 府城聯境組織下空間體系 資料來源:吳鴻森,1996

廟埕 街道

境 聯境 城市

圖 3-1-13 府城聯境空間層級 資料來源:吳鴻森,1996

黃典權將此時街道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5

第一級:街道上有巾幔,地面鋪設石版鋪道,路寬約四至八公尺。

第二級:地面鋪設磚塊且呈現曲折之形式,空間感覺令人賞心悅目,路寬約二至四公 尺。

第三級:多位於大西門外的新街巷,常常是呈現髒亂不堪之景象,寬度約二至四公尺。

第一級街道類型 第二級街道類型 第三級街道類型

圖 3-1-14 街道類型層級圖

這時期街道空間屬性為城內外聯繫管道,直接連結城市中大小城門;反應土地使 用機能分區,主要街道的商業行為使用形成帶狀街道商業;街道形成城市發展脈絡和 居民生活場所。街道除交通運輸功能外,尚因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亦具有其他功能存 在,如經濟、休憩、社交、定向的功能等,在城市各類型公共空間中,「街道」乃最 直接地影響城市的空間結構;傳達連續性的都市意象;同時維持城市內各空間之間聯 繫的空間16

15原資料見<古台灣府治海桑城坊考>台灣文獻 26 卷 3 期 p.42-43 黃典權先生分類、另外,參考<台 南市名勝古蹟其形成與維護>黃秋月教授推論之街道尺寸,建築師雜誌,1997/6,p.115。

16

境 聯境 城市

根據廟埕和市街空間在城市空間結構關係,將清領時期台南市街道類型歸納為以 下四種(吳鴻森,1996):

集中型市街:以廟埕廣場為中心,串連各方向街道而成為街道組成焦點,同時也突顯 廟宇在地區上的角色,形成周邊建築趨向中心的空間凝聚功能。

節點型市街:廟埕間以線性方性串連而成的通道,其他街道也交匯於這區域主要路徑 上,使得市街空間結構成為線性串連形式。

附屬型市街:廟埕位於大街兩旁,或成為街道一部份,使廟埕在都市空間中成為附屬 空間角色。

混合型市街:位於聯境規模較大或市區化程度不高,廟宇配置較散落地區之街道。

圖 3-1-15 清乾隆十七年(西元 1752 年)城池圖 圖 3-1-16 清嘉慶十二年(西元 1807 年)城池圖 資料來源:周菊香

由周菊香所著<府城今昔>一書中所附清乾隆和嘉慶城池圖可瞭解清領時期城 垣內部街巷發展情形,左圖內鞋街、帽街、武館街、竹子街、大井頭均在今民權路。

上橫街、禾寮港街在今忠義路、下橫街在今永福路、看西街即今仁愛街。做燈街、新 街在今民生路,大埔街即今開山路,同時現台南市之老街市大致均已形成,街市空間 逐漸向大西門外海埔新生地發展(周菊香)。

清代街道系統主要街道呈現直角相交;商業活動沿街道帶狀形式分佈,市街發展 初以十字大街為中心,向東、西二坊延伸成長,尤以西定坊增加最快,佔台南府城過 半,而南、北坊則增加緩慢,此時台南府城市街化程度約僅有一半,其他多為未發展 地區;清初期的市街僅有二市八街,至清末已有二百三十街之多,台南市街以行業名 稱命名者極多,如:米街、鞋街、油行街、竹仔街、打石街等,同時也是清代台灣城 市特點(侯怡泓,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