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秩序」中的「美」

即是荀子的「禮」說,實有其超越的可能高度,不是只被固定在「經驗主義」思 維框架中的觀點,而且在心性的理解上,也不必然排斥「仁」的道德之潤澤。如 是,則荀子的「禮」自有其「內外上下」的一如之可能,不宜僅將其視為是一種 強調「斷裂」、「割離」的倫理學說。因此,我們對於主張荀子思想由於「實用」

之傾向,就必然無法貞定「價值」之說,應當予以鬆動。當然,處理此一問題的 關鍵,除了釐清荀子學說的「內外上下」一如之外,有關「整體」的思維傾向,

亦當是本文應加以分析的地方。以下將從「整體」的角度,論述荀子思想「秩序」

中的「美」。

三、「秩序」中的「美」

荀子「禮」觀點的意義,正如前文所述,當有其理論高度與實踐之價值,其 於「秩序」方面的思考,亦不應單從權力控制的視角來看待,研究者也需注意到 其說法中的積極意義。其中,有關「美」的相關論述,正可凸顯其「秩序」議題 的意涵。因此,以下將針對荀子的可能美學思想,進行討論。

基本上,荀子與先秦儒者的思維方式,在許多部分的觀點其實並不相違背。

其中值得提出思考的部分,便是有關「整體」的傾向一事。大致來說,先秦儒者 面對世界,並不是將之視為是一個割裂的世界,反而是以「整體」的眼光看待我 們所居的世界。所以,從「人」到「天」,從「物」到「事」之間,不是一種「斷 裂」關係的存在模式,而是以「連續」的方式相互影響。18職是之故,以「整體」

的視角來理解儒學的學說,當更能得儒學思想之肯綮。陳昭瑛對於儒學的整體觀 的關注,尤其在「美學」立場上的觀點,便有深刻的討論,值得我們注意。他運 用了黑格爾論康德的「內在目的性」說法,將「機體論」與「機械論」對於「整 體」的差異性,作了清楚的比對。他說:

內在目的論是有機生命的、整體性的觀點,外在目的論則事機械性的觀點。

這兩者的分野在黑格爾的《邏輯學》中有深入的說明。……黑格爾認為康 德對此最有自覺,「康德排斥了外在的或有限的目的,因為在有限的目的

18 張光直認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特徵,便是在於「連續性」。黃俊傑論述孟子的思維方式時,也注 意到此種「聯繫性」的重要性。詳細討論,請參: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稻鄉出版 社,1988 年),〈中國古代史在世界史上的重要性〉,頁 13-14。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第一章 序論:孟子思維方式的特徵〉,頁 20-27。

10

裡,目的僅是所欲藉以實現其自身的工具和材料之外在的形式。反之,在 有機體中,目的乃是其材料的內在的決定力和推動力,而且有機體的各部 分皆彼此互為手段,互為目的。」……黑格爾說:「一說到目的,一般人 都以為僅是指外在的目的性而言。依這種看法,事務不具有自身的使命,

只是被使用或被利用拿來做為工具,或是實現一個自身以外的目的。這就 是一般的實用觀點。」從這點我們發現新批評派所批評的「實用理論」是 基於常識觀點的「外在目的論」。何以說這是機械性觀點?因為在一機械 系統中,一切零件均是可替換的,一個零件壞了,可以換上完全相同的替 代品而仍維持著整個機器的運作;但是有機體生命中的任何一部份一旦損 壞,便沒有可以替換之物,少了一隻手臂的身體即使裝上義肢,也不可能 重現原來的機動能力,因此我們不能說手臂是外在於身體的,是身體的工 具。19

陳昭瑛的比對,若進一步說明,則此處所言之內在「整體」的概念,確實與「機 體論」(Organicism)的思維方式有關。因為,此種強調整體的立場,與機械論不 同,機械論者視部分與整體的實踐關係,是一種實踐外在目的的工具意義之形式,

部分也好,整體也罷,其存在並不是由自身的目的而決定,所以部分是可以被取 代,而不影響整體的一致性。而機體論則認為整體的存在,有一內在的目的構成 其實踐之動力。因此,部分與部分不能是一種取代關係,其與「整體」的關係透 過目的的聯繫,使得「部分」的差異性獲得保障,但也同時保障了「整體」的完 整性。此外,值得再進一步分析的問題是,在藝術觀點中的「實用」之說,常因

「目的」而來,但此種目的當是一種「外在的目的性」,而不宜用之於「內在目 的姓」的整體論上,因為當美感的經驗與公義秩序的追求,是發自內在目的性的 要求時,「實用」的批評就僅僅著眼於「工具」的角度發言,而這樣的視角對於 強調互為手段與互為目的的整體論者,實在無法探驪得珠。

以之檢視先秦儒家學說,不難發現孔孟思想乃從內在道德心性出發,是以其 目的性的顯現,是完足自身目的的過程與結果,所以孔孟的許多主張看似突出了

「實用」的立場,但不宜視之為「機械論」模式下的整體論者。而問題是,荀子 的「心性」觀點並沒有明顯地強調「價值內在」之層面,其人性論又以「性惡」

19 請參: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年),〈馬克思主義 與儒家的文學觀:內在目的論的觀點〉,頁204-205。

11

張目,那麼荀子的思想傾向是否必然就是偏於「外在目的性」,而淪為應當被批 評的「實用主義」之說呢?其實,我們在上一節的討論中,已經從荀子的「天」、

「仁」的態度中得知:荀子或許沒有深入分析價值意識內在化的議題,尤其是價 值意識根源的思考,但是荀子的論述中並沒有表現出必然排除的意圖。因此,近 來許多的研究開始重新思考荀子的人性論,認為其與孟子的差異恐怕沒有如過去 所主張的巨大,荀子的人性論應當可以有容許「道德內在性」之可能,否則荀子 與孔孟之差異,不僅是「量」上的差異,亦將是「質」上的不同,其稱之為「儒」

的正當性,恐需檢討。不過,我認為荀子與孔孟的道德觀點之基調有其相通的地 方,也就是說,他們對於道德問題的理解,其實都意識到「內在目的性」之面向,

因此,在荀子〈大略〉中的「仁、義、禮」之關係檢討,就不能僅從倫理實用的 觀點作解,而需注意其中的內在目的性之可能。

經由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發現儒家思想的整體論傾向,不應只從「外在的 目的性」進行理解,否則我們容易將儒家思想所涉的許多面向,誤認為是「實用」

觀點下的產物。例如,儒家對「美」的主張,正是其中最容易遭到誤解為「實用」

的一項。陳昭瑛就曾對於劉若愚、施友忠、李澤厚三位學者的儒家實用論點,提 出深刻的批評。20事實上,最容易招致此類批評者,非荀子莫屬。例如李澤厚與 劉綱紀所主編的《中國美學史》雖然認識到荀子在欲望、本能面向的正視態度,

但也對於荀子強調禮樂教化的美學觀點不以為然,並且提出批評,其言:

立足於實際慾望的合理滿足的基礎上來觀察美的荀子,特別強調了美同人 為的活動的關係,提出“無偽則性不能自美”的命題,這同莊子的“天地 有大美而不言”的命題剛好成為鮮明的對比,非常突出地反映出儒家美學 同道家美學的不同傾向。一個認為保持天然素樸的狀態才是最高的美,一 個則認為不對天然素樸的狀態加以改造即不可能有美,前者認為自然本身 的合規律的運動變化即是目的的實現,切忌用人為的活動去干擾破壞它;

後者則認為必須通過人力活動去使自然規律的作用符合於人的目的。看起 來後者是很符合於實際的想法,但它把自然規律同人的目的完全外在地對 立起來了,而這正是一切實用功利活動的特徵。相反,審美的特徵恰好在 於它消除了目的與規律的對立,目的是完全內在於規律的。目的的實現處

20 請參: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馬克思主義與儒家的文學觀:內在目的論的觀點〉,

199-204。

12

處表現為一種完全符合規律的運動,反過來說,規律的發生作用處處都是 合乎目的的。對於這一點的認識是老莊美學的主要價值所在,為荀子美學 所不及。21

對於荀子而言,《中國美學史》的「實用」觀點之批評,幾乎已成為一種典型的 意見。尤其他將老莊強調「天然素樸」之說與荀子的改造本性「方能成美」相比,

看似荀子是否定了人本然的感性能力之美,而受制於外在的實用目的。但正如前 文的論述,荀子追求「秩序」和諧的理想,確實蘊含在「禮」的實踐完成之中。

這種以「禮」為最至極價值活動的想法,經常遭到「實用」之批評,進而忽略了 荀子眼中的「禮」,在「上下內外」一如狀態的可能性。是以,運用「實用」之 說來批評荀子,是否能適當地切入荀子思想的內涵?恐怕值得再商榷。而適度地 釐清這點疑問,對於我們討論荀子論「禮」過程中所彰顯出來的「美學」意義,

就有相當大的幫助。

荀子論及「美」的地方,在《荀子》一書中約有八十餘處,並有多處其他的 討論中,亦涉及審美經驗的論述。其中,相當值得注意的是,荀子正視了人的本 能與欲望的情感表現。我們知道審美的經驗必須奠基在感性能力的活動,缺乏了 這個面向,則論「美」之說,失去具體感受,當無法完整呈現風貌。因此,荀子 能注意到這個地方,實代表著荀子思想的縝密。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禮論〉

有一處的文獻相當值得重視: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者也。

故文飾、粗惡、聲樂、哭泣、恬愉、憂戚,是反也,然而禮兼而用之,時 舉而代御。故文飾、聲樂、恬愉,所以持平奉吉也;粗惡、哭泣、憂戚,

故文飾、粗惡、聲樂、哭泣、恬愉、憂戚,是反也,然而禮兼而用之,時 舉而代御。故文飾、聲樂、恬愉,所以持平奉吉也;粗惡、哭泣、憂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