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對自我決策態度和實施現況的差異

第五節 綜合討論

五、 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對自我決策態度和實施現況的差異

綜 合 整 理 不同 背 景變項 在 教 師 對自 我 決策態 度 和 實 施現 況 的差異 ( 見 表 4-5-3),歸納其主要發現如下:

(一)在教師態度方面

研究結果發現『特教背景』、『教師資格』、『職務』的不同,會影響教師對學生

學習自我決策的態度:(1)特教背景不同,會影響教師對自我決策的『熟悉度』、『可 行性』」、『推動意願』的態度。(2)教師資格的不同,也會影響教師對自我決策的『熟 悉度』、和對『可行性』的態度。(3)職務的不同,會影響教師對自我決策的『熟悉 度』,特教組長比專任教師更熟悉自我決策的概念。

也就是說不論任何背景變項的教師皆肯定自我決策的『重要性』和『學習效 益』。但是特教專業能力的具備,卻會增加教師對於自我決策的『熟悉度』,更是影 響對自我決策的『推動意願』、『可行性』的關鍵因素。因此,接受特殊教育訓練越 多的教師,較瞭解自我決策的內涵,也更能肯定自我決策的『可行性』,進而提高

『推動意願』。

(二)在實施現況方面

研究結果發現『性別』、『學歷』、『職務』的不同,會影響自我決策的實施現況:

(1)男性教師對於學生自我決策表現的評價較高,(2)導師教導自我決策的頻率高於專 任教師,(3)研究所畢業的教師比大學畢業的教師,更願意給學生表現和練習自我決 策的機會。

綜合以上的結果可知,在態度上來說,教師具備特教專業素養多寡,會影響其 對於自我決策理念的接受程度;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上,不同的『特教背景』和『教 師資格』卻不會影響教師自我決策的實施現況。因此,可推知目前特教老師的師資 養成教育中,明顯缺乏自我決策相關的教材教法訓練。因為教師沒有針對自我決策 教學接受直接的訓練,所以也就沒有足夠的準備來支持學生自我決策。

表 4-5-3 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對自我決策態度和實施現況的差異分析表

任教 地區

性別 年齡 學歷 特教

背景

教師 資格

特教 年資

職務

熟悉度

特教系>未修習 >特教三學分 >超過三學分以上

40 學分>未修習 >特教三學分 超過三學分>未修習

>特教三學分

合格特教>合格一般 >代課特教 合格一般且特教>合

格一般

特教組長>專任教 師

重要性

可行性 特教系>未修習 合格特教>合格一般

推動

意願 特教系>未修習

教 師 態 度

學習 效益

學生

表現 男>女

教導

頻率 導師>專任教師

實 施 現 況

表現練習

機會 研究所>

大專

六、高職特教班教師背景變項與自我決策態度在實施現況的預測情形 動意願』(β=.19)、對『學習效益』的態度(β=.18)、『導師』(β=.12)是對教師

教導頻率有顯著影響力的因素。也就是說對於自我決策的『可行性』、『推動意願』

和『學習效益』抱持較正向態度的導師,在實際教導自我決策的頻率會比較高。

(三)在表現和練習機會方面

先前在探討教師不同背景變項給予學生表現和練習機會差異時,發現研究所畢 業的教師得分顯著高於大專院校畢業教師,進一步以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教師背景變 項與教師態度對表現和練習機會的解釋情形,結果顯示教師對『推動意願』的態度

(β=.28)、對『可行性』態度(β=.15)、『學習效益』(β=.17)、『修滿 20 個特教 學分』(β=.17)是學生表現和練習機會有顯著影響力的因素。也就是說修滿 20 個 特教學分且對於自我決策的『可行性』、『推動意願』和『學習效益』抱持較正向態 度的教師,實際給予學生表現和練習自我決策的頻率會比較高。

然迴歸的結果為『特教背景』變項進入此一模式,而非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顯 著變項『學歷』進入模式,其原因可能係學歷與特教背景有較顯著的負相關(學歷 與修滿 20 個特教學分,r=-.1.34*;學歷與修滿 3-20 個特教學分,r=1.86**),各效 標變項彼此間產生相互抑制效應,以致以 SPSS 軟體進行逐步迴歸分析時,僅『特 教背景』變項進入迴歸模式。

唯以上各模式的預測力皆僅在 20%-30%之間,表示除了教師的『背景因素』、『教 師態度』之外,尚有其他因素會影響教師實施自我決策的情形,例如教師的性格、

自我效能、對學生行為的信念,以及學生的個人、家庭因素等,雖因研究目的不同 並沒有在本研究範圍中,但亦有加以探討的必要。

七、實施自我決策的困難和瓶頸

不論任何背景變項的高職特教班教師,皆認為實施自我決策所遇到最大的困難 和瓶頸,是『學生無能力學習』和『缺乏自我決策教學訓練和資訊』,這與 Wehmeyer 等人(2000)的研究結果一致。Wehmeyer(1998)在澄清自我決策迷思的文章中指出,

教師之所以會認為學生難以學習自我決策,是因為教師不恰當地強調獨立自主的行 為。事實上,自我決策並非指行為能夠獨立和成功。而是透過學習和旁人給予的支 持協助,而漸漸提升自我決策程度的過程。此外,許多研究結果(例如 Agran et al., 1986;Frea & Hughes, 1997;Hughes, 1992)也證實,即使是重度障礙者也可以學習 自我調節和管理自己的行為、而降低對別人的依賴和根據喜好來作選擇。

雖然智能障礙者在認知上有缺陷,但是他們還是有自我決策的能力與權利,只 要給予適度的支持及協助,他們也是可以增加在生活上自我決策的部分。自我決策 是一個可以教導的目標和學習的過程,而非只是一個理想的結果。

除了觀念的迷思之外,教師自我決策資訊的不足和缺乏直接的教學訓練,也是 實施自我決策教學的一大阻礙。目前相關的研習與討論多是強調自我決策概念的重 要性,而較少討論如何增進學生的自我決策能力。導致教師對於自我決策重要性的 知覺,並沒有轉化成實際的教學活動。因此澄清觀念並有系統地訓練教師教導自我 決策的教學方法與技巧實屬目前的當務之急。

將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實施自我決策的瓶頸與困難整理如表 4-5-5:

表 4-5-5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實施自我決策的瓶頸與困難

實施自我決策的瓶頸與困難 地區 性別 年齡 學歷 特教 背景

教師 資格

年資 職務

1.學生無能力學習

2.學生自我決策技能已足夠 3.對學生未來幫助不大幫助 4.缺乏自我決策教學訓練與資

5.不清楚相關課程教材與教學 策略

6.教學評量不易不客觀 7.不容易評量

8.應由其他人負責教學 *

9.還有其他更迫切的領域技能 要學習

10.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教學 11.缺乏同事一起討論討論

12.缺乏研習進修機會 * *

13.缺乏行政支援 *

14.缺乏經費支援 *

15.缺乏社區資源

16.家長配合度不高 *

由表 4-5-5 結果顯示教師背景變項的不同,與其所感受到的困難似乎並沒有太 大的差別,但仍有部分的項目有顯著差異。以任教地區來說,中區的教師較多人覺 得缺乏自我決策教學訓練與資訊,而北區、南區的教師則較覺得缺乏自我決策相關

研習機會。這可能是因為雖然中區的教師相關的研習機會較多,但是研習的內容也 許多是自我決策理念的闡述,並沒有針對實務教學進行師資訓練,所以教師已經瞭 解簡單自我決策的概念,但是進一步要實施時,卻因缺乏相關教學訓練而受阻。

以教師學歷來說,大學畢業的教師比研究所畢業的教師感覺缺乏行政支援和研 習進修機會。在特教背景方面,未曾修習特教學分的教師,比較會覺得自我決策應 由其他人負責教學。在特教年資方面,任教特教班『1 年以下』和『5 年以上未滿 7 年』的教師,感到缺乏經費支援的比例,顯著高於其他組別;而任教特教班『1 年 以上未滿 3 年』的教師認為家長配合度不高的比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