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中文部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要委員會(2015 年 9 月 29 日)。十二 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未出版。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七版)。臺北市:五南。

方崇雄、游光昭、林坤誼(2008)。數學-科學-科技(MST)統整課程與國 中生創造力之關係。科技教育學報,1,1-27。

中華適性發展學會(2015年2月17日)。高中職生如何適性選系。取自 https://www.facebook.com/AdaptiveEducation/posts/720462904736684 台灣word(2013年8月6日)。教學活動。取自http://www.twword.com/wiki/

教學活動

北京歐豪汽車貿易公司(2015 年 12 月 30 日)。[傳動原理]一輛車是如 何將動力通過發動機傳遞給輪胎的?取自

http://www.weichai88.cn/contents/5/1257.html

朱珮妤(2004)。機械性向測驗編製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臺北市。

汪殿杰(2016)。木工機構設計製作方法。取自

https://sites.google.com/site/dtshlifetechnology/mu-gong-ji-gou-she-ji-zhi-zuo-fang-fa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市:心理。

李隆盛(1998)。設計與科技。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1(3),32。

李文宏(2014年12月16日)。連桿機構驗證。取自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hlee1990/class2/yeyajixieshoubidejigouy anzheng

72

李文宏(2015年3月7日)。液壓機械手臂。取自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hlee1990/class2/hydraulicarm 李文宏(2015年12月9日)。用Geogebra模擬MeArm移動路徑。取自

https://sites.google.com/site/whlee1990/class2/geogebra-mearm

林坤誼(2003)。美國與台灣的科技教育典範之比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6(6),18-27。

林坤誼(2014)。STEM科技整合教育培養整合理論與實務的科技人才。科 技與人力教育季刊,1(1),1。

林效荷(2014 年 6 月)。近年各級學生輟學及休退學概況分析。取自 https://stats.moe.gov.tw/files/analysis/103_all_dropout.pdf

范斯淳、楊錦心(2012)。美日科技教育課程及其啟示。教育資料集刊,

55,71-102。

范斯淳(2016)。高中工程設計取向之課程設計與實驗:跨學科STEM知 識的整合與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 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臺北市。

香港課程發展議會(2015)。推動STEM教育──發揮創意潛能。取自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renewal/

STEM/STEM%20Overview_c.pdf

徐萬椿(譯)(1988)。機構設計(原作者:A. G. Erdman & G. N. Sandor)。臺 北市:徐氏基金會。(原著出版年:1984)。

倪惠玉(2016)。液壓手臂大作戰。取自

http://huiyu4615.blogspot.tw/search/label/液壓手臂大作戰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精華。

郭家良(2014)。STEM課程統整模式運用於國中生活科技教學對學生學 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臺北市。

73

許正和(譯)(2003)。機構設計(原作者:Lung-Wen Tsai)。新北市:高立。

許正和(2006a)。創造性機構設計學。新北市:高立圖書。

許正和(2006b)。機構構造設計學(二版)。新北市:高立。

許宜婷(2014)。科技教育的教學評量──以NAE及NRC評量標準之多元評 量為例。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1(1),55-69。

麥剎(2015年2月27日)。齒輪應用一(傘齒輪)。取自

http://blog.xuite.net/sector/twblog/305539213-齒輪應用-(傘齒輪) 教育部統計處(2015)。大專校院學生休退學概況(103 學年)。取自

http://stats.moe.gov.tw/files/chart/103 學年大專校院學生休退學概 況.html

游光昭、林坤誼(2007)。數學、科學、科技統整課程對不同學習風格學 習者在學習成效上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1),

1-16。

勝寶興機械有限公司(無日期)。斜齒輪。取自

http://sbx.com.tw/exec/product.php?mod=list&cid=12&lg=T 張新仁(2000年12月)。教學活動。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9983/

張永宗、魏炎順(2004)。臺灣與英國中小學階段科技教育課程之比較。

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3),33-49。

張勤昇、蘇伊鈴(2007)。中、英科技教育課程比較之探討。網路社會學 通訊期刊,64。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64/64-28.htm 張允昭(譯)(1977)。機械運作之機構(原作者:芦葉清三郎)。臺北市:徐

氏基金會。

張定昌(2003)。機構學。新北市:新文京。

張國彬、林育宏。齒輪的用途與種類。取自

http://mail.scvs.ntpc.edu.tw/~gupeen/top1/html/chap10-all.htm

74

陳榮華、吳明雄、陳心怡(2010)。新編多元性向測驗。臺北市:中國行 為科學社。

陳榮華、吳明雄、陳心怡(2011)。國中新編多元性向測驗。臺北市:中 國行為科學社。

陳伯璋(1988)。行動研究法: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臺北市:南宏。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詰勛(2007)。齒輪機構。2016 年 8 月 6 日,取自

http://sparc.nfu.edu.tw/~cml/meeting(20070323)/12.htm

黃子榕、林坤誼(2014)。職前教師於STEM實作課程的知識整合行為研究。

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1(1),18-39。

詹鎮榮(2007)。機構學(修訂二版)。新北市:全華。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市:五南。

臺北市立大理高中輔導室(2011)。選課選學程輔導手冊。取自 pic.tlsh.tp.edu.tw/~guidance/100senior1.doc。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臺北市:心理。

蕭昭君(2004)。國內教育行動研究解放了什麼?一個師資培育者的閱讀 與困惑。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457-494)。

臺北市:心理。

顏鴻森(1997)。機構學。臺北市:東華。

顏鴻森(1999)。機構學(二版)。臺北市:東華。

羅希哲、蔡慧音、曾國鴻(2011)。高中女生STEM網路專題式合作學習之 研究。高雄師大學報,30,41-61。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