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第三節 教學遭遇的困難與問題分析

研究者課後紀錄每週上課情形,將該堂課遇到的問題以及當下的處 理方式描寫下來,並反省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並填寫至紀錄上,即是 進行行動研究中評鑑與回饋的步驟。研究者認為,當下的處理方式能使 學生瞭解如何解決問題,建構學生對於機構的認知結構,是幫助他們統 整知識到實作上的關鍵要點。因此,研究者分析遭遇到的問題,篩選出 對於未來教學可能會遭遇的問題與其分析,描述如下:

一、 遇到的問題 (一) 發想設計階段

1. 融入2017臺北市世界大學運動會於活動,讓學生以世大運的運 動項目為主題,設計上未發生學生不知道該設計什麼的問題。

然而在運動的動作上,需先決定要使哪個身體部位作為鬆動的 零件,以及動作是上下、左右來回轉或是旋轉。因此遇到學生 設計動作時,構想未清楚地思考身體部位如何運動、固定玩偶 的位置,以至於之後製作尚有其他問題的產生。

(二) 製作階段

1. 木板旋轉時不立體的問題

以木板製作玩偶,玩偶運動方式分為舉桿(上下)、左右來 回轉,及旋轉,各組設計玩偶的運動方式若有旋轉的動作,會 產生旋轉時是看到木板側面,看不出玩偶造型的狀況。因此,

教學者之後購買輕質黏土材料,提供設計來回轉與旋轉運動方 式的組別製作玩偶。

2. 關節製作問題

2-1. 許多學生對於關節製作(零件之間的接合方式)不瞭解,兩零 件必須是一個為固定、一個為鬆動的狀態。因此誤將會動的

60

零件黏住以至於無法運作,或是運動關節卡卡的,運轉不順 暢以至於凸輪將零件往上頂之後零件無法利用重力再下降 回來。

2-2. 製作的零件太小,在使用竹筷製作關節時,發現鑽孔位置不 夠大,若進行鑽孔零件會裂開的問題。

2-3. 在關節的製作上,竹筷或竹籤製作的長度與兩零件疊合的厚 度相同或是不足兩零件疊合的厚度,造成鬆動狀態的零件會 脫落的問題。因此,建議關節的長度需比兩零件疊合的厚度 較長。

3. 玩偶固定問題

機構上方玩偶以木板或輕質土製作,不動的零件必須固定 在機構盒上,要運動的零件下方需鑽孔才能與從動件竹筷接觸。

遇到的問題為玩偶與機構盒接觸面積太小無法固定,或是重心 關係使玩偶無法穩固地固定。因此,可以在玩偶木板後方黏上 支撐木板,增加玩偶與機構盒的接觸面積,使之穩固。

4. 運作不順暢問題

4-1. 機構盒上方設計完成後,以竹筷作為從動件,與凸輪接觸使 上方玩偶運作,有些組別的轉軸位置離零件較遠,導致從動 件竹筷需較長,會有晃動的問題。因此,轉軸位置也須做高 度的計算。

4-2. 尚未黏合的作品進行測試時,發現轉軸轉動時,機構運作不 順暢,從動件會卡卡的,或是卡住無法轉動。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凸輪的形狀不夠圓滑;二是從動件位置與轉軸不在同一 平面上;三則是從動件與凸輪接觸的平面面積不夠平均,凸 輪轉動時會有部分無法接觸到從動件平面。

61

62

63

64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