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結論

一、 中文部分

王春源(1991)。物質變化相關概念診斷測驗工具之發展物質變化相關概念診斷測驗工具之發展物質變化相關概念診斷測驗工具之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物質變化相關概念診斷測驗工具之發展 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美芬、熊召弟(2001)。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初版九刷)。台北:心 理出版社。

王彥(2005)。科學語言能力的培養。大慶師範學院學報大慶師範學院學報大慶師範學院學報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5(3),,111-112。 ,, 全中平(2004)。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中有關詮釋傳達能力指標的

傳達方式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5),3-6。

江文慈(2006)。把學習的主體找回來。師友月刊師友月刊師友月刊師友月刊,,,,468,65-70。

吳幸宜譯(1994)。E.Gredler 著。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李暉(2000)。科學化與與科學概念的學習科學化與與科學概念的學習科學化與與科學概念的學習:科學化與與科學概念的學習::以國中生理化課學習為例:以國中生理化課學習為例以國中生理化課學習為例以國中生理化課學習為例。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生傳(2002)。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珮如(2002)。國小學童因數解題與迷思概念之研究國小學童因數解題與迷思概念之研究國小學童因數解題與迷思概念之研究國小學童因數解題與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數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鴻麟、周進洋(2003)。我國中學生氧化還原概念內容和迷思概念成因之我國中學生氧化還原概念內容和迷思概念成因之我國中學生氧化還原概念內容和迷思概念成因之我國中學生氧化還原概念內容和迷思概念成因之 研究

研究 研究

研究((((ⅢⅢⅢ)Ⅲ)))。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 91-2522-S-017-023)。

邱美虹(2004)。科學概念學習研究科學概念學習研究科學概念學習研究科學概念學習研究————化學科協調計畫化學科協調計畫化學科協調計畫化學科協調計畫((((ⅣⅣⅣ)Ⅳ)))。國科會專題研 究成果報告(NSC 91-2511-S-003-105)。

洪瑞英(1998)。高中生的高中生的高中生的高中生的「「「化學平衡「化學平衡化學平衡化學平衡」」」概念之研究」概念之研究概念之研究概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 士論文(未出版)。

胡瑞萍、林陳涌(2002)。寫作與科學學習。科學教育月刊科學教育月刊科學教育月刊科學教育月刊,,,,253,2-18。

張容君、周進洋(2001)。發展二段式紙筆測驗探討國中學生發展二段式紙筆測驗探討國中學生發展二段式紙筆測驗探討國中學生「發展二段式紙筆測驗探討國中學生「「「燃燒燃燒燃燒」燃燒」」」概念概念概念。概念

中華民國第十六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張靜儀(2002)。科學迷思概念的研究與概念改變教學。屏師科學教育屏師科學教育屏師科學教育屏師科學教育,,,16,, 49-56。

張容君、張惠博(2007)。國中學生「燃燒」概念診斷之研究。科學教育學科學教育學科學教育學科學教育學 刊刊

刊刊,,,15(6),671-701。

莊耀郎(2001)。語言類型與思考。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4),72-81。

許良榮、李田英(1995科學史在科學教學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科學教育月刊科學教育月刊科學教育月刊,,, ,

179,15-27。

許良榮(1997)。本體論在科學學習的意涵。國教輔導國教輔導國教輔導國教輔導,,,,37(1),17-20。

許良榮、王瓏真(2003)。中小學生對物質「燃燒」的迷思概念之研究。科科科科 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學教育研究與發展

學教育研究與發展,,,,2003 專刊專刊專刊專刊,1-17。

許慶堂(2007)。科學課文中科學課文中科學課文中零代詞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科學課文中零代詞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零代詞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零代詞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國成(2002)。國小學童國小學童國小學童「國小學童「「燃燒「燃燒燃燒燃燒」」」概念另有概念之研究」概念另有概念之研究概念另有概念之研究概念另有概念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 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敏(1994)。Vygotsky 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屏東師院學報屏東師院學報,屏東師院學報,,7,, 120-141。

陳紫婕(2004)。國中生「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迷思概念之探究。菁莪菁莪菁莪菁莪,,,,

16(3),42-51。

陳世文(2007)。科學文本之級位分體論述與師生對科學文本之級位分體論述與師生對科學文本之級位分體論述與師生對其語意理解之研究科學文本之級位分體論述與師生對其語意理解之研究其語意理解之研究。國其語意理解之研究 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彥任(2007)。中學生中學生中學生「中學生「「「二段式大氣迷思概念診斷測驗二段式大氣迷思概念診斷測驗二段式大氣迷思概念診斷測驗」二段式大氣迷思概念診斷測驗」」」的發展與應用的發展與應用的發展與應用。的發展與應用 私立中原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烜之(2007)。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陳雅惠(2007)。國小學童對科學術語之理解與應用國小學童對科學術語之理解與應用國小學童對科學術語之理解與應用-國小學童對科學術語之理解與應用---以以以以「「「「溶解溶解溶解」溶解」」為例」為例為例為例。國

立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寶鈿(1998)。從幾個學生錯誤概念的實例談理化科的教材教法。國民中國民中國民中國民中 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1-59。

黃萬居(2004)。台灣地台灣地台灣地台灣地區國小學生酸鹼迷思概念類型和成因之研究區國小學生酸鹼迷思概念類型和成因之研究區國小學生酸鹼迷思概念類型和成因之研究(IV)區國小學生酸鹼迷思概念類型和成因之研究(IV)(IV)。(IV) 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92-2522-S-133-007)。

黃德祥、謝龍卿(2005)。維果斯基社會認知論與英語教育。教育研究月刊教育研究月刊教育研究月刊教育研究月刊,,,,

138,95-102 。

楊文金、陳世文(2008)。科學漢語與科學英語論述特質的比較—以「觀念 物理」文本為例。師大學報師大學報師大學報師大學報,,,,53(1),113-137。

劉宏文(2001)。從中文教科書的書寫特質探討科學語言與科學學習之間的從中文教科書的書寫特質探討科學語言與科學學習之間的從中文教科書的書寫特質探討科學語言與科學學習之間的從中文教科書的書寫特質探討科學語言與科學學習之間的 關係

關係 關係

關係。中華民國第十七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高雄師大。

劉新、林如愔、李秀玉、楊雯仙、張永達(2006)。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理 念與實務。科學教育學刊科學教育學刊科學教育學刊科學教育學刊,,,294,34-46。

鄭豐順(1997)。國中學生燃燒概念之診斷與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麗玉(1998)。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教師之友教師之友教師之友,,,,39(5),28-36。

鄭美紅、孫愛玲(2003)。漢字結構與科學學習的關係。亞太科學教育論壇亞太科學教育論壇亞太科學教育論壇亞太科學教育論壇,,,,

4(2)

,4。

蕭月穗(2005)。自然科教師在成長團體中建構主義教學知識的建構。中等中等中等中等 教育

教育 教育

教育,,,,56(4),46-64。

謝志仁(1993)。國中學生化學變化相關概念另有架構之研究國中學生化學變化相關概念另有架構之研究國中學生化學變化相關概念另有架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國中學生化學變化相關概念另有架構之研究 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秀月(1995)。師院非數理系學生熱與溫度概念架構之探討。台南師範學台南師範學台南師範學台南師範學 院學報

院學報 院學報

院學報,,,28,479-507。

詹耀宗、邱鴻麟(2004)。以多元觀點探討中學生氧化還原迷思概念。高雄高雄高雄高雄

師大學報師大學報

師大學報師大學報::::自然科學與科技類自然科學與科技類自然科學與科技類,自然科學與科技類,,17,356-358。 , 二、外文部分

Boujaoude, S. B. (1991). A study of the nature of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concept of burn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8(8), 689-704.

Chi, M. T. H. (1992). Conceptual change within and across ontological categories: Implications for learning and discovery in sciences. In R. Giere (Ed.), Cognitive models of science: Minnesota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pp.129-186).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river, R. (1981). Pupil’s alternative frameworks in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3(1), 93-101.

Driver, R. (1985). Beyond appearances:The conservation of matter und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In R. Driver, E. Guesne, & A.

Tiberghien (Eds.), Children’s ideas in science (pp.145-169).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Duit, R. (1991). On the role of analogies and metaphors in elearning science.

Science Education, 75(6), 649-672.

Duit, R. & Treagust, D. F. (1995). Student’s conceptions and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approaches. In B. J. Fraser & H. J. Walberg (Eds.), Improving

science education. (pp.46-69).

Chicago, Illino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isher, K. M. (1985). A misconception in biology: amino acids and transl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2(1), 53-62.

Gabel, D. L., Stockton, J. D., Monaghan, D. L., & MaKinster, J. G. (2001).

Changing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burning.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01(8), 439-451.

Gil-Perez, D., & Carrascosa, J. (1990). What to do about science “Mis -conceptions”. Science Education 74(5), 531-540.

Halliday, M. A. K., & Martin, J. R. (1993). Writing science: Literacy and

discursive power.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Halliday, M. A. K. (2004).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Head, J. (1986). Misconceptions in physics among South African students.

Physics Education, 15(2), 92-105.

Lemke, J. L. (1990). Talking science: Language, learning, and values. Norwood, NJ: Ablex.

Lofgren, L., & Hellden, G. (2008). Following you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ree phenomena in which transformations of matter occu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6(3), 481-504.

Meheut, M., Saltiel, E., & Tiberghien, A. (1985). Pupils’ (11-12 years old) conceptions of combus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7(1), 83-93.

Moyles, J. R. (1989). Just playing?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Osborne, R. J., Bell, B. F., & Gilbert, J. K. (1983). Science teaching and children’s views of the world. European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5(1), 1-14.

Pfundt, H. (1982). Pre-instructional conceptions about transformations of substanc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29235)

Posner, G. J., Strike, K. A., Hewson, P. W., & Gertzog, W. A. (1982).

Accommodation of ascientific conception: toward a theory of conceptual change. Science education, 66(2), 211-227.

Ross, K. (1991). Burning: a constructive not a destructive process. School

Science Review, 72(251), 39-49.

Strike, K. A. & Posner, G. J. (1985). A conceptual change view of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L. H. T. West & A. L. Pines (Eds.), Cognitive

Strike, K. A. & Posner, G. J. (1985). A conceptual change view of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L. H. T. West & A. L. Pines (Eds.), Cognitive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