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之社區座談會議記錄

時間:2003年9月9日(星期二)下午一時三十分 地點:國立仁愛高農會議室

主持人:黃茂夫所長 記錄:張淑婷小姐 壹、主席致詞

貳、仁愛高農校長致詞

仁愛高農校長:這個案子不是為仁愛高農而做,仁愛高農這三年 的招生不成問題。政府從78年把公費的政策讓所有的原住民學生使用 後,原住民學生數逐年減少,這是時勢所趨。第一個部份是我們要思 考的不只是南投縣的原住民,而是要想到整個的原住民。第二個部份 是民族高中的定義是什麼?將民族高中下定義之後會比較好推動;而 且原有的就學機會(平地及原住民學生)不可減少,現有的老師的福利 工作權也要給予保障。第三個部份是這個民族高中不只要得到仁愛鄉

、南投縣原住民的肯定,至少也要得到中區原住民的肯定,不走向蘭 嶼完全中學等的後路。成立為民族高中要得到校友及老師的支持且會 將其子弟送來就讀;許多原住民教育像完全中學對原住民學生是有幫 助的,只是最大的問題招生來源的困難。

校友:針對仁愛高農要轉制為民族高中是要定位在社區性還是全 國性的,我提出我的看法。目前原住民的語言的分界線大致上是以南 投為分界,中北部是一個區域,南部是一個區域;在分類上、生活習性 上等都會比較相近,要做統合也比較容易一點。以現在的角度來看,

仁愛高農所擁有的六個科系除了觀光事業科、家政科是比較符合應用 之外,其他的科係系畢業後若沒考上大學就只能到工廠去工作,因為 部落中沒有這樣的就業機會。為了讓學校畢業的學生有就業機會,所 以學校的科系要轉型;如果學校改為高中,那職業類科老師的授課時數

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建議是設綜合科而不是改為綜合高中。在誘因的 部份,第一個是普通高中的名稱要比綜合高中要來得吸引人,我們可 以設適合原住民部落發展的科系來做為綜合高中發展的方向之外,我 是建議可以將普通科改為共同科,或是再加上應用外語科等,現在大 學聯考的錄取率很高,我們的原住民同學就讀普通科,只要再加把勁 那麼考上大學,對他們將來的發展就會比現在要好得多。所以學校的 科系要去做整合。第二個是如果能恢復全公費的話更好,為了講求公 平性,不能說因就讀學校的不同而有補助上的差異。所以我建議學校 的科系要整合、轉型以適應原住民學生未來生涯的規劃。如果改為南 投仁愛高級中學或仁愛民族高中是要比綜合高中來得吸引人,在高中 底下還有一個綜合高中,這樣的話對現有的師資衝擊會比較少一點。

學校老師:現在的原住民教育小學有、國中有,高中、職沒有,

上面也沒有銜接。台灣是不是需要有一個原住民的民族高申?專門是為 了語言與文化傳統,但就我們的觀點來看似乎不只要保存語言與文化 傳統,我們需要的是要符合時代潮流、未來有無升學管道、就業市場

,甚至能和世界各國文化齊頭並進,而不是只有語言及文化傳統。第 二個是說要不要設一個原住民的高中?就我的立場來看台灣應該是需 要設立原住民高中的,因為從國中上來之後就和漢人的教育沒有兩樣

,對原住民教育沒有幫助。就短程來看仁愛高農改制似乎不需要,科 系沒有轉型對學生沒有吸引力;把民族高中設在仁愛高農的原因是1.

地區適中,交通更方便。2.具有精神指標的作用--在台灣歷史上的 霧社事件等。就現況來說可採漸進式的轉型,不影響現有老師的出路;

再來就是要設那些科,除了普通科之外,是不是還可以設實驗班,和 未來的發展有關;招生困難的問題在誘因--如果有經費補助(只限在 原住民高中就讀才能免全部的學費)、對升學、就業職場提供保障等。

仁愛高農老師:本校改民族高中是原民會要我們改的,我們對改 民族高中本身沒有任何的想法。改成民族高中的原因為何?我想第一個 狀況是為了原住民學生,第二個狀況是調整類科以適合原住民將來的 競爭力;若僅僅收原住民學生以符合民族高中的名稱,但學生的來源耍 謹慎思考,要提高誘因吸引學生。第一點是將科系調整為比較適合原 住民學生升學就業的方向;第二點是只收原住民學生,但學生的來源及

誘因是很重要的。

仁愛高農教務處的代表:在這個學校裡各科經費投入的金額都非 常龐大,若全部改掉會造成資源很大的浪費,若真正地動到調科的念 頭,至少農科要保留一科,在逐步改科的過程中讓老師有時間去適應

、思考以後的出路。

與會校長:補充有關原住民語言教育的問題,學習語言是很特別 的,在學校教的效果有限,政府和學校應大力推動家長在家和孩子說 母語,因為家庭是語言最好的學習場所。第二個是說升學的輔導能多 多加強,加強他們的讀書動機及意願,提昇他們的素質讓他們可以繼 續升學,不要高中畢業就去就業了。

仁愛國小校長:教育最主要的目標是提升教育品質及學生的競爭 力。當學生有選擇權利的時候,他一定選擇對自己更有利、更好的學 校。民族高中的定位是什麼?是對我們各個民族做更深入紮根的工作還 是只是名稱上的定位?科系的轉型能否肩負傳承原住民語言、文化?語 言沒有辦法在,學校裡利用很少的時間來落實,每週一堂課的時間是 不夠的,成效是有限的。家長本來在家都沒有用母語和孩子做溝通,

但現在會重視是因為要參加推甄,口試時需要用原住民的話來做回答

,在這樣的考試制度下才重視自己的母語,並不是他覺得自己的文化 需要傳承。名稱上會讓學校的發展受限,平地或原住民學生都不一定 會選擇這樣的一間學校來就讀。之前有和原住民家長做過研究,他們 小時候都會因自己的原住民身份被凸顯而感覺受到歧視,他們希望自 己和平地人的地位是平等、一樣的。

親愛國小教導處古秋鳳主任:提供書面資料。

與會老師:我認為要吸引原住民學生來就讀的誘因要做到以下幾 點:第一點就是經費補助,給原住民學生補助;第二點是保障畢業學生 升學的機會,例如保送。

仁愛高農老師:高職不用終結但是耍轉型,因為轉型是趨勢。我 認為只要在學校底下建立一個文化傳承的機制,科別和是不是原住民 學生來就讀並不是重點,只要透過文化傳承機制去了解我們文化的內 涵之後,他會更尊重原住民。母語真正的關鍵是學習而不是教,以前 家裡的長輩會和小孩用母語溝通,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那個環境背景了

,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學校建立讓他們學習的環境而不是教;現在很多人 說教改失敗,我認為大家的觀念不改(讀好的學校才有好的前途)的話

,教改再改也沒有用。原住民文化最主要的是傳承,在文化傳承機制 下我們可以傳承還可以更新。至於誘因的部份,畢業後的出路問題讓 學校都傾向朝升學的方向在走,忽略了輔導就業的部份;因為規畫永 遠趕不上變化,所以不管有沒有設立為民族高中,確立一個方向--

文化傳承機制來努力,那對我們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與保存都比較沒有 問題。

仁愛高農老師:改制為民族高中關係到老師的生存權。現在的文 化多元型,宗教學校等都已經成立了,有必要這樣的文化要傳承下去

,可是設立民族高中需要有完整的學校體系發展,可以和鄰近的大學(

如暨南大學)或民族研究所一起研究需要開設的課程,這樣有上面的誘 因才能吸引學生來就讀。設立民族高中要跳脫傳統的模式,不一定要 讓他有個職業或從事這樣的工作,但是要讓他們朝正確的國際觀、學 習方向來進行。學校的轉型是必然的,可以學校就近的地理環境來開 設一門科目來發展。

李校長:全國教育因為加入WTO之後因世界的競爭力而必須轉型,

為了因應時代的改變而對於學制、課程、師資、設備、未來國際化、

時代化、社會化還有彈性化的問題必須做改變。就算不改制成為民族 高中,它的衝擊也會很大。農業發展因政府法令及環境保護的問題而 受到限制,所以仁愛高農的科別需要改變。再來是師資的問題,在不 影響老師的權利及福利的前提之下,原民會及教育部應重視這個問題

;老師可以發展第二專長來因應學校體制的改變或者是利用借聘的方 式借聘到其他同類學校或相關科系任教。教育部對於無法繼續下去的 科系或學校應該不透過考試的方式將老師介聘到其他學校去任教。第 三個是老師因為改制而產生授課的問題,可以提高基數讓老師退休,

利用退休福利的優惠解決師資的問題。最後一個是競爭力的問題,不 管升學或是社業都會面臨到這個問題,我提出三點參考,第一點是利 用獎助金來鼓勵,比如說如果考上國立大學的話就提供十萬或八萬的 獎助金;第二點是國立大學提供仁愛高農學生的保障名額;第三點是交 通不便的問題可以買交通車或是對老師、學生專案補助交通費。

仁愛國中沈校長:學生在選擇學校的重點是未來的出路、就業,

仁愛國中沈校長:學生在選擇學校的重點是未來的出路、就業,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