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布拉姆斯《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之作品研究

第二節 第二樂章

表四為第二樂章的曲式架構,為三段體之如歌似行板(Andante espressivo):

【表四】《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 曲式架構 充分的行板(Andante molto) mm.144~178

慢板(Adagio) mm.179~191

63

在第二樂章當中,其最大的特色為具有標題性質的樂章,筆者認為這是布拉姆斯難 得一見的標題音樂代表作,因此在分析的過程中,勢必得訴諸於想像的畫面與感性的文 字來配合理性的分析,更希望能透過理性的分析試圖揣摩作曲家音符背後的含意。

布拉姆斯是根據德國詩人史特瑙(C.O. Sternau, 1823-1862)的詩作《青春之戀》(Junge Liebe)中《夜晚籠罩,月光照耀》(Der Abend dämmert, das Mondlicht scheint)的前三句詩 句所引發的靈感進而創作的樂曲,以下為原文以及中文對照:

“Der Abend dämmert, 「夜晚籠罩,

das Mondlicht scheint, 月光照耀,

Da sind zwei Herzen in Liebe vereint 在此的兩顆心,因為愛而結合,

Und halten sich selig umfangen.” 幸福地相互依偎,相互擁抱。」

在《布拉姆斯和他的世界》(Brahms and his world)一書中對於此樂章的詩作賞析與 解讀讓筆者很有共鳴,作者說道:「這是一首最美的夜月之詩,用文字是無法形容兩位

64

Ich küsse Dich viel tausend Mal. 我無數次親吻你,

Ich küsse Dich immer wieder; 我不斷地親吻你;

Auf Deine Wangen lange Zeit 在你的臉頰停留

Rollt manche Träne der Seligkeit 幸福的淚水如珍珠般滾滾而落。」

Wie eine Perle nieder.”

“Die Stunde verrauscht, 「時光走過, 姆斯的作品當中可以看見。舉例來說,其晚期作品《鋼琴小品,作品 119》(Klavierstüke, op.119)當中的第一首樂曲即為右手下行三度動機(譜例 4-2-1);另外,在《鋼琴小品,

作品 118》(Klavierstüke, op.118)當中的第一首也可以看見左手的下行三度動機。(譜例 4-2-2)

65

【譜例 4-2-1】《鋼琴小品 作品 119》第 01~05 小節

【譜例 4-2-2】《鋼琴小品 作品 118》第 01~08 小節

在布拉姆斯的作品中,三度的使用除了能夠製造優美的歌唱旋律之外,最重要的是 他會利用「三度連鎖」(Chain of Thirds)的方式進行轉調。舉例來說,此樂章的樂曲一開 始為右手下行的三度動機搭配左手的三度分解和弦所構成優美的歌唱旋律線條,和聲上,

一開始為降 A 大調的一級和弦,接著於第四小節即透過三度連鎖的方式,將其降 A 大 調的一級和弦之三音降了半音,成了降 A 小調的一級和弦,一直到第八小節才又轉回降 A 大調,如此大調與小調之間的轉變,讓整段樂曲有了不同的氣氛與色彩,且其微妙的 和聲轉變是相當自然而不突兀,演奏者勢必得非常留意如此微妙的轉折,以便讓聽眾能 夠完全的留心且注意。(譜例 4-2-3)

66

【譜例 4-2-3】《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01~10 小節

在 b 主題中則利用左、右手的持續節奏進行和聲的改變,此段的「持續節奏」則具 有烘托以及支撐右手旋律聲部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段落更具有「對話式」的效果,

如同戀人之間的互訴情話,從譜例 4-2-4 中可以看見,第 10 小節開始,布拉姆斯以弱起 拍的方式讓旋律自然的先於右手的最高聲部出現,到第 16 小節左手的最低聲部加入,

兩聲部便開始互相對唱,此時演奏者的耳朵則要特別聽到兩條旋律之間的同時進行。(譜 例 4-2-4)

在此還要特別注意超過四度以上的大跳音型,筆者認為如此的大跳正如同戀人們勇 敢且熱情地宣告著愛情的真諦,甚至於第 13 小節及第 17 小節還有七度的大跳音程,因 此演奏者一定得將其大跳的距離特別強調及彈奏出來,而在之後的段落中也還會再次的 出現大跳的音程。(譜例 4-2-4)

67

【譜例 4-2-4】《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06~20 小節

值得一提的,b 主題即將進入 a'主題之前的最後三小節,也就是第 22 小節至 24 小 節,左手透過兩音-降 F 與降 E 音-表現出猶豫不決的徘徊,利用半音的方式模糊了調 性更增加了焦慮的心情以及不知該往何處去的表現。(譜例 4-2-5)

【譜例 4-2-5】《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21~25 小節

68

第 25 小節至第 36 小節又再次回到 a'主題,但是卻和 a 主題的表達方式不同。首先,

右手的高音聲部是和 a 主題相同,但卻以變奏的方式增加音樂的變化性及豐富度,其中 內聲部的進行造成「增減和弦」的聲響(包含增三度、減三度),改變其音樂的織度與 色彩,而其左手的持續音-降 E 音以及降 C 音-更自然地改變了整個段落的樂曲氛圍,

主要的原因為作曲家將該調的屬音直接地放入左手聲部,並且持續了一段時間,當中並 沒有進行任何的發展,而此長音又放在最低聲部,因此除了音域上拓寬之外,在樂曲氛 圍變得更為平靜而不流動,甚至更具詭譎的氣氛,使樂曲似乎蒙上了一層陰影。(譜例 4-2-6)

【譜例 4-2-6】《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21~31 小節

另外,在《布拉姆斯和他的世界》(Brahms and his world)一書中提到在接近 B 段落 之前的第 32 小節開始以及在靠進尾奏段落之前的第 138 小節開始,都不禁讓人聯想到 有可能是義大利文歌詞中「再見」(Ade)的音型,這也是筆者先前提及要特別注意超過 四度以上的大跳音程,如此情景正如同戀人們之間的互相道別,難分難捨的情懷,依依

69

不捨的慨嘆。(譜例 4-2-7,4-2-8)

【譜例 4-2-7】《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32~36 小節

【譜例 4-2-8】《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138~143 小節

B 段落當中的 c 主題最大的特色為整段全是由平行六度所構成的音程(譜例

4-2-9-A),而其高音聲部的旋律則因為音程的關係而被切切斷,也因此旋律變得極為停 滯而靜止,左、右手之間更如同對話般的你一來我一往。有趣的是,此段的旋律動機其 實就是來自第一樂章發展部段落中的第二主題區之變形(譜例 4-2-9-B),而原本最初的 動機素材則來自第一樂章開頭的 b 素材。

和聲方面,左手的持續低音皆停留在降 D 音,完全發揮了持續音的作用,使調性皆 保持在降 D 大調的聲響當中。

70

【譜例 4-2-9-A】《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37~44 小節

【譜例 4-2-9-B】《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88~94 小節

在 c 主題的後半,也就是第 45 小節開始至第 52 小節,又再一次的重複前半段的主 題旋律及動機素材,不同的是右手的高音聲部加入了持續音降 A 與降 D 音,除了加強 降 D 大調的和聲感之外,更如同夜晚閃爍的星星點綴著一大片的遼闊的天空,是相當具 有詩意且想像力的段落。(譜例 4-2-10)

【譜例 4-2-10】《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45~52 小節

在 d 主題的一開始則突然地轉為降 b 小調的聲響,但其後又漸轉為大調的聲響,在 和聲上是為小三和弦與大三和弦的交替進行,如此的交替進行和譜例 4-2-5 的左手半音 之間的交替類似,皆如同表達著對於人生的旅途無法勇敢地做決定,不斷的猶豫與徘徊,

71

直到第 61 小節才終於開始逐漸地往確定的調性方向前進,並利用左右手的高、低聲部 進行半音的轉調,最後選擇再次回到降 D 大調,進入 c'的段落。

雖然整個 d 主題似乎是小調與大調的聲響不斷地交替變化,但事實上整個段落的調 性其實仍然在降 D 大調中,不過其樂曲的氛圍卻相較於 c 主題更為晦暗而深沉。在素材 以及節奏動機上則和 c 主題完全相同,(譜例 4-2-11)

【譜例 4-2-11】《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53~66 小節

進入 c'主題,是為 c 主題的變形,變形的地方在於右手同樣是由 c 主題的平行六度 音程所構成,但卻將原本的停滯不動的音程利用節奏的變化以及左手流動的持續音,使 音樂轉為動態而連續,變成一條優美而流動的旋律。左手則加入了新的持續音型,由九 個為一組的三連音所構成,此段落很明顯地相較於 c 段主題是更具起伏且熱情有表現力 (con passion e molto espressivo)。另外,琶音(arpeggio)的使用更增添了此段落音樂的流動 性與張力,使音樂更為豐富而多彩。(譜例 4-2-12)

72

【譜例 4-2-12】《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67~79 小節

第 77 小節至第 91 小節則為 d 主題的完全重複,並且再次接到 c'的主題,其中最大 的不同即為和聲變化的部分,筆者認為由於即將回歸 A 段主題,其調性開始在第 95 小 節後搖擺不定,第 95 小節的還原 G 音改變了降 D 大調的和聲感,並徘徊於大小調之間,

在第 101 小節將降 D 大調的三音(F 音)降了半音,再次製造小調的和聲感,如此透過 降半音的方式徘徊於大小調之間,並自然地回歸 a 段。(譜例 4-2-13)

【譜例 4-2-13】《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95~102 小節

73

A'段(第 105 小節至第 143 小節)所使用的旋律以及節奏動機素材幾乎都和 A 段相 同,只有細微的改變。

在此 A'段當中亦可分為 a、b、a'三個主題,a 主題最特別的地方為左手的持續三連 音,此三連音其實是根據前面 c'主題的三連音變形而來(譜例 4-2-12),這裡只是稍作修 改,並利用下行半音的方式引出 a 主題。(譜例 4-2-14)

在接近尾奏段落中的前幾小節則開始有了改變,從原本的「三音為一組」的三連音 逐漸轉變為「兩音為一組」的三連音,重音的位置開始在弱拍中出現,韻律的不穩定讓 聽眾抓不到節奏與平衡,另外,音型又開始徘徊於 G 音與降 A 音的半音之間,躊躇不 前。(譜例 4-2-15)

而在譜例 4-2-15 中的第 143 小節,筆者認為右手有一個很重要的和弦,它似乎是在 暗示接下來的尾奏段落之調性,其和弦為降 D 大調的屬七和弦,因此在進入尾奏段落時 則剛好落在降 D 大調的和弦,如此微妙的和聲轉變,讓兩個樂段的銜接無縫接軌,更是 布拉姆斯經常使用的作曲技法之一。

【譜例 4-2-14】《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103~109 小節

74

【譜例 4-2-15】《F 小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五》第二樂章:第 138~144 小節

尾奏的段落為第 144 小節至第 191 小節,52是一個相當長的段落,整段為降 D 大調。

右手旋律則是來自第一樂章發展部中的第二主題區之變形節奏,而右手高音旋律則與左

右手旋律則是來自第一樂章發展部中的第二主題區之變形節奏,而右手高音旋律則與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