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樂章 間奏曲──《我的邦妮男孩》

第三章 《英國民謠組曲》樂曲分析

第二節 第二樂章 間奏曲──《我的邦妮男孩》

第二樂章所採用的民謠為《我的邦妮男孩》及《綠樹叢》,以 ABA 的曲式呈現。

【圖 1-2】《英國民謠組曲》第二樂章曲式發展圖

《我的邦妮男孩》是廣為流傳的英國民歌,此樂章採用的旋律比較接近 1901 年由

W. Percy Merrick(1845-1890)於英國東南部薩塞克斯(Sussex)地區所採集的版本(譜

例 3-2-1),歌詞描述的是一位女孩所深愛的男孩最後另結新歡的傷心故事。傳統上《我

mm. 43-77

《我的邦妮男孩》

A'

mm. 78-97

33

【譜例 3-2-1】《我的邦妮男孩》

第二樂章在兩小節(第 1 至 2 小節)的前奏之後,《我的邦妮男孩》旋律先由雙簧

管與短號以近乎獨奏的織度奏出(第 3 至 19 小節),僅加上少而小的伴奏(見【譜例

3-2-2】框起處),幾乎只聽得到部分銅管與少數低音木管,以模糊而微弱的長音支撐著

主旋律;緩慢而帶有高度歌唱性的圓滑奏旋律,幽幽地道出歌詞中令人傷心的情節。此

處獨奏旋律輪廓以 F 音作為最高音與最低音,伴奏的長音亦以 F 音為低音,樂章開端便

一再地強調 F 音,以確立 F 音為整個第二樂章的中心音(見【譜例 3-2-2】虛線框起處)。

接著改以中低音聲部(第二及第三部單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管、上低音號等)再重

複《我的邦妮男孩》旋律,加上織度稍豐但仍以長音、圓滑奏且弱(p)至甚弱(pp)

音量為主的和聲伴奏(第 23 至 40 小節),延續先前由雙簧管與短號所營造的寧靜感與

淡淡的傷感。

34

13 Bishop, Julia, and Steve Roud. The New Penguin Book of English Folk Songs. Penguin UK, 2012. p. 411.

第二樂章 A 段《我的邦妮男孩》

旋律僅由獨奏雙簧管與短號奏出 旋律輪廓及和聲低音皆強 調、確立 F 音作為中心音

35

【譜例 3-2-3】《綠樹叢》

B 段一開始在各部單簧管及法國號以幾乎全為長音的方式所組織的微弱伴奏之下,

由短笛、雙簧管及降 E 調高音單簧管奏出《綠樹叢》旋律(第 44 至 60 小節),清晰而

嘹亮的高音木管齊奏音色凸顯了其活潑輕快的特色(見【譜例 3-2-4】)。接著 B 段的

反覆(第 61 至 76 小節)由降 E 調中音單簧管、降 E 調中音薩氏管、降 B 調獨奏短號

及上低音號等中低音聲部來演奏主旋律;伴奏的織度也變得更加豐富,甚至可見高音木

管群密集地以八分音符時值為主的分解和弦來裝飾伴奏聲部(見【譜例 3-2-5】)。這

樣的旋律鋪陳方式與 A 段非常類似,皆為首次出現主題旋律採用獨奏加上少許伴奏、而

後反覆主題旋律時再將織體增豐的方式呈現。再加上 A、B 兩段所引用的原始旋律皆為

三拍子、皆以 F 音為中心音(見【譜例 3-2-4】虛線框起處),且一樣是在以八分與四

分音符為主的節奏形態上帶著許多連續四分音符,樂句結構與長度非常相似。然而,由

36

於速度從原本 A 段的“Andantino”(約

=72)加快到 B 段的“Poco Allegro”(約

=152),

旋律亦從 F 音多里安調式轉變為 F 音弗里吉安調式(見【譜例 3-2-4】框起處),使得

整體曲風從傷感轉為活潑而帶有舞蹈般的輕快感;其風格轉變之大,幾乎令人難以察覺

到兩段之間存在著如此眾多的共通點。最後,經由短暫的過門(第 76 至 77 小節),以

低音聲部與單簧管、短號輪奏的方式再現 A 段主題,結束第二樂章。

【譜例 3-2-4】《英國民謠組曲》第二樂章第 45 至 56 小節

【譜例 2-5】《英國民謠組曲》第二樂章第 64 至 70 小節

第二樂章 B 段《綠樹叢》旋律為 F 音弗里吉安調式,由獨奏短笛、雙簧管及 降 E 調高音單簧管奏出

再次強調 F 音為中心音

37

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