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佛漢‧威廉士時代背景、生平與作品風格概論

第二節 佛漢‧威廉士之生平簡介

《為軍樂隊的第一組曲》(First Suite For Military Band)和《為軍樂隊的第二組曲》

(Second Suite For Military Band);佛漢‧威廉士也呼應的寫下了《英國民謠組曲》。

這三首作品,奠定了二十世紀管樂團聲響的基礎,甚至可以說,改變了管樂團發 展的歷史。這些背景,都促使了這首作品,以新式管樂團的風貌來呈現。

第二節 佛漢‧威廉士之生平簡介

一、早年生活:

佛漢‧威廉士(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 年 10 月 12 日出生於英國的格 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之唐安普尼(Down Ampney),他是亞瑟‧威廉士(Arthur Williams)與瑪格莉特(Margret)的第三個孩子。亞瑟是當地的教會牧師,母親是著名

6Patrick Gilmore, 1829-1892, 十九世紀美國管樂作曲家與教育家。

7John Philip Sousa, 1854-1932, 十九世紀美國管樂作曲家與教育者。

5

的瓷器商 Wedgwood 家族成員之一,1875 年初佛漢‧威廉士剛過兩歲時他的父親 突然過世,之後母親便帶著三個孩子搬回娘家居住。

威廉士與兄姐及母親居住於娘家的雷斯山莊(Leith Hill Place),他的姑母蘇 菲(Sophie)也是一位音樂的愛好者,指導了威廉士音樂人生的第一堂音樂課,威 廉士六歲時寫出了他的第一首作品〈知更鳥的巢〉(The Robin's Nest)這是一首只 有四個小節的鋼琴曲。他七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威廉士的家庭充滿了音樂,他 經常與他的哥哥赫維(Hervey)姐姐瑪姬(Meggie)一起演奏重奏曲。

他的母親經常對他朗讀冒險故事與經典文學,特別是莎士比亞的作品,這也 開啟了作曲家對於文學及莎翁作品的愛好,作曲家晚年的嗜好是與他的第二任妻 子烏蘇拉.伍德(Ursula Wood)一起閱讀莎翁作品。

1883 年 11 歲時他隨大哥赫維一起就讀於靠近布萊頓(Brighton)的羅廷汀

(Rottingdean )預備學校,他回憶到此學校的音樂教育非常好,第一次認識了巴赫

(J.S.Bach)的音樂,也繼續學習小提琴及鋼琴。

1887 年 14 歲時他就讀於札特中學(Charterhouse school)並且一直待到 1890 年 18 歲時。在學校時他舉行了多次的音樂會,師長都認為他是一個優秀的中提琴手,

不過他的家人倒是覺得管風琴才是更適合他的樂器。

二、求學之路:

6

1890 年 7 月,威廉士結束了中學課程,9 月旋即進入了皇家音樂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 R.C.M.)就讀,他主修作曲,並師事休伯特.帕里爵士(Sir Hubert Parry, 1848-1918)。

帕里爵士要求威廉士多鑽研貝多芬的作品,特別是晚期的弦樂四重奏,也介 紹了英國的偉大合唱傳統,在與帕里爵士學習的日子中奠下了未來威廉士成為英 國國民作曲家的種子。

威廉士在學習音樂的同時也沒有偏廢人文的素養,1892 年威廉士進入劍橋的 三一學院(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攻讀歷史與音樂。

1894 年他獲得音樂學士學位,1895 年再獲得歷史學士學位,至此他的求學生 涯暫告一段落。1895 年他回到了皇家音樂院(R.C.M.)向查爾斯.維利斯.斯坦福 爵士(Sir Charles Villiers Stanford, 1852-1924)繼續學習作曲。在這個階段他遇到了 他的良師益友:古斯塔夫.霍爾斯特(Gustav Holst)日後這對朋友將為近代管樂 做出偉大的貢獻。

三、初試啼聲:

離開學校後,威廉士並未以作曲家身分為社會所重,反而他的管風琴演奏能 力出眾,並為他得到了倫敦南倫貝斯(South Lambeth in London)的聖巴拿巴教堂

(Church of St. Barnabas)的管風琴師的職位(1895 年就職),不過此職位一年只 有 50 英鎊的薪水,威廉士不是很喜歡這個工作,但是因為擔任司琴的關係,他經

7

常的與合唱團、詩班合作,這樣的寶貴經驗對他日後寫作聲樂曲大有助益。1895 年他與第一任妻子艾黛蓮.費雪(Adeline Fisher, 1870-1951)結婚,她是一位優秀 的大提琴家。婚後兩人前往德國,並向當時的著名音樂家馬克思.布魯赫(Max Bruch, 1838-1920)求教。這段國外遊學生涯告終之後。威廉士於 1897 年回到了聖巴拿巴 教堂繼續擔任管風琴師的工作,最後於 1899 年辭去此工作。

(Fantasia on a Theme by Thomas Tallis )。

受到民歌、讚美詩以及都鐸和伊麗莎白時代合唱音樂的影響,威廉士從他的 長期學徒生涯中蛻變而出了,成為備受肯定與尊重的作曲家。另一個對他創作有 巨大影響的人是美國詩人華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他詩文中的結 構與自由精神都催化了威廉士的想像力,詩人的直接影響就是於 1903 到 1909 年間 花費六年時光苦心創作的大型管弦樂及合唱團的巨作《海之交響曲》(A Sea Symphony)。

8

1907 到 1908 年,威廉士前往巴黎向摩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 1875-1937)

求教,成功的吸收了拉威爾的管弦樂色彩的技法,也對當時的法國音樂深深著迷,

威廉士自述道:「真糟糕,我染上了法國熱」(“a bad attack of French fever”)。

8

四、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

1910 到 1929 年是威廉士創作的成熟期,大部分重要作品也是此時期的創作,

如:1910 年首演的《湯瑪士.泰利斯主題幻想曲》(Fantasia on a Theme by Thomas Tallis )此曲一出,立刻為他贏得英國名作曲家的聲譽。大型管弦樂與合唱作品《海 之交響曲》(A Sea Symphony)、《倫敦交響曲》(A London Symphony)都在這時 期發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 1914 年 7 月爆發,威廉士也奉召入伍,由於年紀的關係:

他已經 42 歲不能成為前線作戰人員,所以他選擇加入皇家陸軍醫療隊(Royal Army Medical Corps)職責是運送傷員。1916 年威廉士親身體驗了可怖的戰壕戰場面,他 負責撤離法國北部訥維爾.聖瓦斯特(Neuville St. Vaast)戰線上的傷員,戰爭的恐 怖及繁忙的任務,使得他在戰爭期間沒有作品產出。

五、戰後時期:

8Heffer, Simon. Vaughan Williams. London :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0. p. 167

9

和平時期到來,威廉士立刻恢復了忙碌的音樂家生活,他接任了著名巴赫合 唱團(The Bach Choir)的總監、應邀擔任皇家音樂學院的教授,1919 年他獲得了 牛津大學的音樂博士名譽學位。

1921 年發表了《田園交響曲》(A Pastoral Symphony)1923 年發表了本文主題 的《英國民謠組曲》(English Folk Song Suite),1934 發表了為人所熟知的《綠袖 子幻想曲》(Fantasia on Greensleeves),以及大量的合唱作品,此時期他的工作繁 忙,各種會長、音樂顧問、音樂節主辦人之類的頭銜或是職務都落在他頭上,也 因為這些名譽的關係,他的作品被廣為演奏,聲望更為提高。

1921 年他也擔任了民歌協會(The Folk Song Society)的副會長 ,他認為保存傳 統的樂歌、舞蹈應該是吾輩一生的志業。

六、二戰時期:

1932 年威廉士開始著手創作他的第四號交響曲,並且於 1935 年首演。也在 1935 年他的生日得到了皇室頒贈的「壽辰授勳」(The Birthday Honours for services to music)

勳位,此時的威廉士可說是集榮耀與權威於一身。其他的名位包括了牛津大學的 音樂名譽博士、漢堡大學的莎士比亞一等獎(The first award of the Shakespeare Priz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Hamburg)雖然這麼多名位榮耀找上他,但是威廉士一貫的維 持謙虛與低調,與音樂無關的名位贈與是一律拒絕。

10 樂的電影是描寫英國探險家羅伯特·史考特(Robert Scott)9悲劇的南極探險之旅,

他讀了劇本後深受鼓舞,迅速的完成了音樂,並且他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寫作交 響曲的材料,最後就成為了他的第七號交響曲《南極交響曲》(Sinfonia Antartica)

此曲於 1952 年開始創作,1953 年 1 月首演。

1951 年威廉士的元配艾黛蓮因病過世,這令威廉士傷心欲絕,不過他很快振 作起來,在 1953 年娶了第二任妻子烏蘇拉.伍德(Ursula Wood)。她是優秀的詩 人、文學家,而且真正了解她丈夫的偉大事業及人格,他們兩人互相扶持直到威 廉士過世。

9Robert Falcon Scott,1868-1912,英國海軍官員與探險家。

11

1951 年威廉士完成了花費了他四十年時間的道德劇《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雖然威廉士對這作品著力甚深,可惜評論家及大眾並無太大回響。

晚年的威廉士訪問了美國並接受了幾個榮譽獎章,並且持續創作不輟,1954 典,另外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的《雲雀翱翔》(The Lark Ascending)也是他名聞 遐邇的協奏曲。他也譜寫了歌劇、室內樂、合唱與聲樂、電影配樂等作品。而為 管樂團的部分,除了《英國民謠組曲》,還有《海洋之歌》(Sea Song)、《軍隊 風觸技曲》(Toccata Marziale)、《華彩信號曲》(Flourish)等;另外為銅管樂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