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自我調整策略發展寫作教學模式的教學實踐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寫作理論的發展 (頁 34-42)

SRSD 寫作教學設計包含以下七個彼此緊密關聯、循環回饋的階段

(見圖 2-3-1),茲詳細說明如下:

表 2-3-2 寫作自我調整策略(續)

1.了解學習者 2.了解寫作歷程與任務 3.決定教學目標與內容

4.決定策略: 6. SRSD 的實施 寫作策略與

自我調整 策略

5.決定教學程序 7.評量與修正:策略與策略教學

圖 2-3-1 SRSD 寫作教學的循環歷程 資料來源:出自 Harris 和 Graham(1999: 184)。

(一) 了解學習者:

SRSD 寫作教學模式鼓勵教師針對個別學生的需求來設計教學活 動(Harris et al., 2003),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前,必須盡可能的了 解學習者的年齡、認知發展狀況、寫作信念、寫作態度、成敗歸因、

寫作期望、語言與寫作風格、寫作技巧、寫作時慣犯的錯誤、對寫作 歷程、文體結構與寫作策略的知識,以及學習的主動性、自我覺察與 反思的能力、與同儕合作分享的能力、對寫作教學的認知與情感反應 等特質,才能因材施教(Harris & Graham, 1999)。

(二) 了解寫作歷程與任務:

除了了解學生的起點行為,教師也必須針對寫作歷程(計畫、轉 譯、檢視)與寫作任務進行分析,以了解為完成寫作任務,學生需要 具備哪些認知能力與知識、運用哪寫自我調整策略,是否符合學生目 前的認知發展,學生能否因應困難、處理挫折與焦慮的情緒,並且思 索該如何協助學生建立積極正向的寫作情感(Harris & Graham, 1999)。

(三) 決定教學目標與內容:

接下來,教師就可以根據寫作任務的需求與學生的特質,決定寫

作教學的目標與內容。教學目標必須有挑戰性但又不會太難達成,以 便在教師的協助下,學生能自我調整的運用各種策略進行寫作。除了 認知與後設認知目標外,情意目標也需兼顧。此外,更要考量能夠維 持學習結果與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同時也要避免負 向寫作情感的遷移(Harris & Graham, 1999)。Harris 和 Graham 強調,

SRSD 的教學內容應是多元的,舉凡對寫作策略的理解、對寫作者與讀 者角色的體悟,以及如何自我調整寫作歷程、如何與同儕合作等,都 可視需要納入教學的範疇。

(四) 決定策略:

在確立寫作教學目標後,教師就必須針對個別學生或全班學生,

決定要教導的寫作策略與寫作自我調整策略(Harris & Graham, 1999)。

(五) 決定教學程序:

SRSD 包含六個基本的教學階段,以介紹、整合寫作策略及自我調 整策略(見圖 2-3-2):

階段一:發展背景知識

階段二:討論該學習哪個策略 階段三:示範策略的使用

階段四:記憶該如何使用這個策略 階段五:提供支持與協助

階段六:學生獨立表現

圖 2-3-2 策略的獲得與管理階段圖

註:箭號意指教師撰寫教學計畫時,可以考慮的階段組合。

資料來源:出自 Harris 和 Graham(1999: 27)

1.階段一:發展和催化背景知識

由於學生必須具備相關基本能力,才能開始寫作,因此在寫作教 學的初期階段,需要發展寫作背景知識和先備技巧,包括字彙、概念、

好文章的特質等寫作基本知識以及理解寫作策略、自我調整策略的重 要性和如何使用策略等知能(Graham et al., 1998: 24;Harris & Graham, 1999)。

例如,教師可在此階段介紹自我教導的概念及使用方法,讓學生 對自己說:「我不能生氣」、「我必須掌握時間」等,接著讓學生在不同 的情境下練習使用自我教導策略,使學生能將此策略運用在 SRSD 教 學的其他階段。教師也可以和學生討論負向的自我對話對寫作的負面 影響(Harris & Graham, 1999)。

2. 階段二:討論

在此階段,師生先針對學生之前的作品進行分析,共同檢討學生 目前的寫作技巧、已經會運用的策略,並用簡圖繪出,以幫助學生設 定目標及自我監控(Harris & Graham, 1999)。

接下來,師生共同決定後續策略教學的目標以及該發展哪些其他 的策略。在此階段,教師介紹所要教導的寫作策略與自我調整策略,

解釋每個策略的重要性、實施步驟,使學生了解如何及何時使用這些 策略。師生討論的內容不必侷限在手邊的寫作任務上,也可以鼓勵學 生將所學的策略用來解決其他的學習問題,但是也別讓學生對寫作策 略有過大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要讓學生了解「努力」的重 要性,使學生願意主動投入學習,與教師合作,精熟各種策略的使用 方式(Graham et al., 1998: 24;Harris & Graham, 1999)。

3. 階段三:示範

在此階段,由教師或同儕示範如何運用寫作策略及自我教導策略

(包括確定問題、計畫、使用策略、自我評量、修正錯誤、自我增強),

實際撰寫一篇文章。所示範的自我教導策略必須和學生的語文程度相 符合。在示範寫作策略的自我調整後,師生就要討論這些策略的重要 性,及所示範的自我教導策略有哪些。師生也可以共同討論如何修改 寫作策略,使其更有效。鼓勵每個學生發展、記錄自己所使用的自我 教導策略(包括教師教的和自己覺得有用的),以運用在寫作過程中

(Graham et al., 1998: 24;Harris & Graham, 1999)。

除了靠記憶、筆記即席示範外,教師也可以先撰寫示範手搞,詳

細記下所要教導的寫作策略的內涵、步驟,及自我教導策略,再用自 然平穩的語調唸出手搞內容,並用錄音機錄下來。正式上課時教師就 可以先播放錄音帶,再由師生運用錄音帶中示範的技巧,合作撰寫一 篇文章。接下來,師生共同討論上述的技巧,最後再由學生自行思考。

教 師 示 範 的 內 容 必 須 符 合 學 生 的 需 求 , 或 依 學 生 的 需 要 彈 性 調 整

(Harris & Graham, 1999)。

4. 階段四:記憶

在此階段,教師要求學生記憶寫作策略、自我調整策略的實施步 驟,期望學生能經由熟記進而內化所學。教師可以發揮創意,設計「記 憶術」,協助學生記憶(Harris & Graham, 1999)。這個階段主要是針對 有學習障礙或記憶障礙的學生所設計,並非所有的學生都需此一歷程

(Graham et al., 1998: 24)。

5. 階段五:支持

在此階段,教師鼓勵學生將所學的寫作策略、自我調整策略運用 在寫作上,教師則提供鷹架支持,從旁協助學生使用所學的策略。額 外的自我調整策略如目標設定、自我監控、自我增強在此也可以和學 生討論。這些策略可以提高並維持學生的動機,使學生感知自己的改 變。必要時師生可以一起完成一篇文章。師生不斷地向高階目標挑戰,

教師也需考量不同學生的需求(Harris & Graham, 1999)。

Harris 和 Graham(1999)指出,這個階段花費的時間會比其他階 段長,因為學生必須要有足夠的練習時間和支持,才能精熟這些策略。

6. 階段六:獨立表現

最後,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寫作策略及自我調整策略獨自寫作,

再由師生共同評估策略的使用情形及作品品質(Harris & Graham, 1999)。在此階段,也鼓勵學生只在腦海中自我教導,不再將自我教導 語句(self-statements)大聲說出來(Graham et al., 1998: 24)。

Harris 和 Graham(1999)強調,上述六個教學階段可依師生的需 要重新排列組合,例如在某些情況下階段一可省略,或階段四(記憶)

可結合階段二(討論),階段六所教導的額外的自我調整策略也可以在 其他階段教導。各個階段並非自成一個獨立的教學計畫(lesson)。通

常階段一、二會形成一個教學計畫,階段二、三、四會形成第二個教 學計畫。第三個教學計畫會包含階段三、四、五。往往每個策略都必 須示範多次才能看到效果,而且學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精熟這些策 略。因此,師生需要足夠的時間完成每個教學計畫,每個活動都需要 足夠的授課時數。根據 Harris 和 Graham 的經驗,通常需要四到九節課

4學生才能學會一個策略,之後才能獨立的使用這個策略(Harris &

Graham, 1999)。

(六) SRSD 的實施:

SRSD 寫作教學具有下列七個特質,教師在規劃教學活動、實踐 SRSD 教學時,必須留意:

1. 師生合作

SRSD 強調互動式的教學,學生必須扮演主動的合作者。師生共同 決定寫作策略教學的目標、共同應用、評估、修正策略及策略教學的 歷程(Harris & Graham, 1999)。

2. 重視個別差異

無論是團體教學還是個別化教學,老師在進行寫作策略教學時都 必須考量個別學生的需求。例如自我教導策略的運用就是相當個別化 的。示範及討論可以大班教學的方式進行,然而還是必須讓學生發展 自己的自我教導策略。當然學生可以透過同儕討論的方式,提升自我 教導的技能(Harris & Graham, 1999)。

Harris 和 Graham(1999)強調,讓學生依照自己的速度學習是很 重要的,因此教師必須將大團體拆成數個小團體,甚至單獨和個別學 生互動,至於學習速度快的學生可以作為小老師。即使所有的學生同 時學習某個策略,學習目標也應有個別差異(可以讓學生自己決定學 習目標)。教師也應針對個別學生提供回饋與增強。

3. 精熟導向的教學

Harris 和 Graham 要求學生精熟所學的每個策略。學生依照自己的

4 一節課約 30-40 分鐘(Harris et al., 2003: 5)

速度學習,一個教學階段未完全熟練前,不應進入下一個教學階段。

教師在教學時也需視情況重回之前的教學階段,幫助學生複習先前的 技巧(Harris & Graham, 1999)。

4. 預先設想的教學(anticipatory instruction)

教師在教學前必須預先設想可能遭遇到的困難、學生可能有的挫 折,並將之納入教學計畫中(Harris & Graham, 1999)。

待學生熟練一個策略後,師生應透過討論,預防學生遺忘所學的 策略。Harris 和 Graham(1999)稱之為協助者會議(booster sessions)。

協助者會議需包含下列的成分:(1)複習或更新自我調整歷程,如目 標設定或自我監控;(2)複習已經精熟的策略;(3)合作練習已經精 熟的策略;(4)討論學生對策略的改變,及這種改變的利弊;(5)共 同解決學生學習這個策略時所遭遇到的困難;(6)師生共同維持學習

協助者會議需包含下列的成分:(1)複習或更新自我調整歷程,如目 標設定或自我監控;(2)複習已經精熟的策略;(3)合作練習已經精 熟的策略;(4)討論學生對策略的改變,及這種改變的利弊;(5)共 同解決學生學習這個策略時所遭遇到的困難;(6)師生共同維持學習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寫作理論的發展 (頁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