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里山」在日本的廣辭苑中的解釋為在聚落近郊與人們生活密切結合的山及森林。

「里山」在中文中較相近的辭彙應該是「郊山」,也就是相對於深山的鄰近聚落附近的 郊山。然而郊山一詞難以涵括日文中「里山」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其對於日人來說是心 靈的寄託、故鄉的景象之意。

里山為位於深山自然區域及都市地區之間的廣大中間地區,擁有多樣的價值或錯綜 關係的多義空間。因為位居國土的中間位置,做為深山自然區域的緩衝地帶,又擁有供 給都市地區生物棲息地的機能,連結深山自然區域及都市地帶的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功 能。以次生林24為中心的水田、農耕地、池塘、草地等要素構成,需要人為適當的加以 維護整理所形成的特有的里山里地25環境,包含培育許多原生種的野生生物的地區(新・

生物多様性国家戦略,2002)。

近年來,由於生活、生產的形式的改變,次生林或草地的經濟利用價值因而低下,

也就是所謂的農山村因農林業的經濟低下、林業生產活動的停滯等,造成次生林或農地 被荒廢的情形漸漸增加。荒廢之後,因竹林的侵入等,使得生物多樣性降低的情形日漸 增加。在都市近郊地區,殘留的次生林成為住宅、道路、垃圾場等開發的對象的情形漸 多,里地里山的存續本身也成為危機。也有因為土地所有者無法再忍受繼續維持管理等 理由,而放棄管理次生林農地(新・生物多様性国家戦略, 2002)。

當今里山生態系所遇到的問題為二,一是過度的破壞,如開發成住宅區、或是高爾 夫球場。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第一級產業(農林漁牧礦)的蕭條,使的鄉村人口外流,

留在鄉村的老年人口無法找到願意繼承傳統產業的下一代年輕人,而農業等初級產業的 收入也因來自國外的廉價農產品(如中國、東南亞)而失去競爭力,無法養家活口。因 此需要人力加以照顧的里山生態系呈現荒廢的狀況。然而,在聚落附近的里山,其實是 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新・生物多様性国家戦略(2002)指出日本的許多面臨滅

24廣辭苑:由於森林火災或採伐,原生植生(一次林)遭受破壞之後,所生長的森林。

25 里山其意為故鄉的山,里地意為故鄉的土地。中文並沒有完全相符合的文字。而里山里地不僅代表的 是郊山的生態系,更有深層的文化意涵存在。

絕的物種其實大多生存在里山這樣的身邊的自然環境之中。因此成為獨特的里山生態系 的存亡問題。也因此保護里山的運動開始興起,如因宮騎駿卡通裡的龍貓26而成立的財 團法人龍貓的故鄉27財團,即是透過所謂的環境信託方式,收購狭山丘陵作為環境教育 的場域,並加以環境保護、研究,長期經營。

在學術探討方面,里山亦是一個新興的討論領域。龍谷大學文學院教授丸山德次

(2005)首度提倡「里山學」28此一名詞。並提出里山的性格的四大特點:日常性、關 係性、多樣性、風土性。分別簡要說明如下:

1. 日常性:過去因為是日常生活的場所,近在身邊,所以遭受忽視的里山環境。卻是 擁有水土保持、防砂機能,以及蘊含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場域。

2. 關係性:需要人為管理的里山,是人與自然之間關係性的總體,必須藉由里山的環 境保護加以維持。作為現代的里山,擁有許多可能性,包括遊憩、社會參加、環境 教育、自然教育、夥伴關係的建構等,追求多樣的關係性。

3. 多樣性:里山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除了一般的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以 及景觀(生態系)的多樣性之外,尚還包括「連結的意義」。因此可說里山具有對 21 世紀的人類的文化及社會來說,最重要的「多樣性」意義。

4. 風土性:由日本固有及地區固有的風土所形成的「里山」,被稱為是「日本人的原風 景29」。也就是鄉土教育的可能發生場域。

丸山德次(2005)更指出「里山學」與永續發展社會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里山 學」是建構永續發展的社會中重要的一環。而且不僅包括自然科學,也必須統合社會科 學。並且亦是結合地區住民、市民,以及行政單位,能給予學生及孩童參加社會的喜悅 的特殊實踐學問。

本研究即是以一個擁有里山生態系的大學,為回應地方上民眾重開放校園的需求,

以里山環境保護為目的所成立環境學習促進組織的營運歷程為主要研究的範圍。

26 隣のトトロ。資料來源:財團法人トトロのふるさと財團官方網頁 http://www.totoro.or.jp/(2006/7/29)。

27 原文為財団法人トトロのふるさと,為一以保護里山生態系為目標成立的民環保團體。

28 為一新興的研究領域。以里山為主,從文化、經濟、教育、生態等觀點觀之。

29 心目中的原鄉。

一、 大學之里山自然學校

因應里山的問題,日本擁有里山的大學便有了以里山的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為目的 的大學里山自然學校或是組織。研究者將其視為大學裡的環境學習中心。金澤大學、京 都女子大學、九州大學、龍谷大學也已成立了擁有里山的大學的聯盟。由各大學關心里 山的學生及教職員團體所組成,分別至各大學交流心得及辦理學術研討會。目前主要推 動大學內的里山環境保育及環境教育的大學及其簡介如下:

(一)京都女子之森(京都市)

京都女子大學位於京都市區,卻於京都郊區擁有教學林,並取名為「京女之森」。

做為大學生態相關科系師生研究教學使用,並利用其研究調查結果,開發相關環境教育 教材、摺頁做為推廣之用。

高桑進(2002)指出「京女之森」,位於琵琶湖流入的安曇川的最上游,標高 640~830m,被稱為荒谷的小溪谷所包圍的小森林(24ha)。這地域一帶,過去做為薪炭 材利用之,但是昭和 30 年代(1987)的燃料革命之後,長年被放置而缺乏管理。

京都女子大學教授高桑進及助教授宮野純次,將大學所有的森林定位成「生命環境 教育的實踐場所」,1990 年開始持續利用至今。與研究室的學生每年數回造訪該森林授 課。自 1990 年開始至 1995 年的五年間,做為授課的一部分,約有 280 名的女子學生施 行環境調查,明確整理出該地區的生物種類(植物約 400 種,甲蟲約 700 種,野鳥約 80 種,兩生、爬蟲類約 18 種、魚類 4 種、哺乳類 13 種棲息於該處)(高森 進,2002)。

京都女子大學於「京女之森」的活動,可說是利用大學所擁有的郊山做為教育、研究的 事例之一。

(二)九州大學(福岡市)

矢原徹一(2004)指出九大移轉預定地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以(1)不減少森林 面積、(2)不造成用地內的生物種的滅絕兩點為具體的目標,並強調在校地內操作,正 進行約 100 公頃的「生物多樣性保全區」的里山環境保育(生態系的調查及計畫)及生 物種類的調查。除了針對大學一年級生的環境通識課程,並邀請當地的國中小學生,一 同進行環境教育的學習。並募集九州大學的市民義工,其中以福岡市都市部居民居多 數。並已成立非營利組織-環境學習舍30,作為推動環境學習的機制。其目的為創造被 豐富自然圍繞的校園、創造生物棲息的園地,成為向地區開放的環境。其成員以九州大 學農學院的教授及研究生為主,活用其所學來活化身旁的校園環境,並思考地方永續發 展的可能性。其主要推動的事業包括校內事業及校外事業。校內主要是在九州大學新校 區生物多樣性區活動。主要推行的工作有:

1. 調查研究:在九州大學新校區生物多樣性區進行植物及動物的生態調查研究。

2. 工作坊:舉辦營造森林工作坊、保育生物工作坊等。

3. 森林資源的維持:間伐、除草、定期砍伐竹林及疏枝。

4. 環境創造:希望達成可讓人輕易進入的區域,製作自然廁所、木製椅子、竹製椅子、

展望台、堆肥區及解說板。

5. 環境教育:邀請市民及孩童,舉辦自然觀察會及自然遊戲(Nature Game)。 6. 人才的育成:以學生為對象,企劃實施自然觀察或森林管理的領導培育研修。

7. 交流活動:與具有相同想法的夥伴的交流

對外的活動主要有:

1. 支援推行環境保護的市民活動:支援地方森林保育及生物保育的市民活動。活用在 九州大學活動的經驗,傳授動植物調查、組織營造及強化,環境保育活動方案設計。

30環境學習舍。2006/8/29 取自 http://www2.odn.ne.jp/q-volun/。

2. 環境教育的實踐:在九州大學新校區生物多樣性區,舉辦自然觀察會及自然遊戲

(Nature Game)。協助國中小綜合領域教學。協助行政及市民自行企劃的體驗學習、

環境教育。

3. 人才的育成:以市民為對象,企劃實施自然觀察或森林管理的領導培育研修。研修 結業者在環境教育及森林管理等領域上,以領袖的身分活躍著。

4. 支援環境 NPO、校內 NPO:支援以環境保育為主的市民團體的 NPO 化。支援已成 立校內的 NPO 的大學生。建議順暢的營運方式及組織經營的方式。協助幫忙撰寫設 立申請書及相關手續(摘自九州大學環境學習舍網頁,2006/8/29)

九州大學校內的非營利組織-環境學習舍可說是以大學的人力資源及自然環境資 源為中心,推廣環境學習的組織。

(三)龍谷大學(滋賀市)

龍谷大學為一具有 360 年悠久歷史的大學。其大學本部位於京都市伏見區深草校區。

自 1989 年於滋賀市瀨田丘陵設立新校區,稱之為瀨田學舍。大學四周被里山所包圍,

被稱做是「有森林的大學」,擁有總面積約 50 公頃的里山林。大學原本欲將原有的丘陵

被稱做是「有森林的大學」,擁有總面積約 50 公頃的里山林。大學原本欲將原有的丘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