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的環境學習中心

過去國內大學並無類似國外提供完整環境教育服務的環境學習中心的存在,但曾設 立以資料蒐集、教師研習及發行刊物為主的環境教育中心,其大多設立於各師範院校之 中。國內第一所環境教育中心是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補助經費於 1988 年 8 月在台灣師 範大學成立。成立目的在資料蒐集、教師研習與發行刊物,其後陸續補助台北市立師院、

新竹師院、台中師院籌設(周儒,2001)。梁明煌(1998)曾指出師範院校的的環境教育 中心主要功能還是在教育與研究兩方面。而其運作的問題,大致因素為:經費資源不足、

人事組織受限、行政程序障礙、執行認知落差不一、單位自許與承諾的程度有別。報告 中提到的改善建議,有:1.讓中心運作走向市場機制;2.朝向公辦民營方向發展;3.中心 的角色應與地方議題結合。但是在實際推動環境教育課程方面,目前仍在發展之中。主 要的原因仍是受限於校內的人士組織,無法像一般的環境學習中心一樣有專職人員可以 推動環境學習課程。

以下為積極推動環境學習方案的大學內的環境學習中心之案例分析:

(一)Griffith University EcoCenter

位於澳洲昆士蘭省的 Griffith University 為一綜合大學,其 Nathan 校區擁有名為 Toohey Forest 的森林。長久以來,即積極的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作為環境教育的教學中 心。Heck(2005)說明 Griffith University 對環境的關注自大學初期即開始,並且 Griffith University 亦是目前澳洲永續大學聯盟的領導者(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Leader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其於大學內設立環境學習中心,可以說是目前世界大學內環境學 習中心的先驅。

澳洲的 The Griffith University EcoCentre 於 2001 年六月五日的世界環境日成立,是 一個大學內的全功能環境教育中心,提供社區一系列的環境教育服務。The Griffith University EcoCentre 座落於 Nathan 校區的 Toohey Forest,面積約達 640 平方公里,充 滿當地的原生動植物物種。該地的灌木生態非常適合環境教育方案、展示、會議以及訓

練研習。該 EcoCentre 引進光電系統(photovoitac (PV)system ),每年能產生 7.8MWh 的 再生能源,降低了 EcoCentre 的營運成本。在硬體方面,遵循生態設計(eco-design)的 原則,針對太陽能、通風設計以及照明。可調整氣溫的牆壁設計,用於衛浴的雨水收集,

以及濕式的堆肥廁所(wet composting toilets)。全部都是反映家庭規模的環境科技,並 利於推廣於家庭之中。該中心提供國小及國中的環境教育方案,主要是補足學校環境教 育的不足。另外也是大學開放高等學術研究的表率,普及大眾環境學習的案例。並朝向 一個社區資源中心(A Community Resource Centre)的願景邁進(Griffith University,

2003)。

(一)任務(Mission)

推廣永續的生活的方式,以及舉辦透過當地及國際的社區共同的合作方式的環境教 育方案。

(二)目的(Objectives)

1. 展示永續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

2. 透過完整的生態設計及操作方式展示永續發展的技巧。

3. 為所有的社群提供一個統整的環境教育方案,包括一般大眾、商業、工業、政 府及社區團體。

4. 建立伙伴關係,以及與所有相關社會的單位合作,協助促進永續生活。

5. 做為地方活動的觸媒,並推動永續發展,以及最大化對於校園外的影響。

6. 增進專業發展,以及推動教育及環境專業的訓練方案。

(三)贊助者(sponsors)

中心的硬體建築分別來自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永續能源相關公司,以及大學校 方。

(四)夥伴關係(partners)

1. 昆士蘭教育部(Queensland )

與昆士蘭教育部的伙伴關係代表著一個成熟狀態的學校,擁有兩名專業教師工作伙 伴,使得 Toohey Fores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re 每年服務上千以上的學童。這樣

的大學與學校的新關係是一個未來嶄新的創意教學型式。

2. CS 能源公司(CS Energy)

CS 能源公司不僅贊助 EcoCentre 的硬體建設,並聘請一位研究人員專門從事替代性 能源的研究。該研究人員也致力於將其研究成果做成推廣教育方案,並結合 EcoCentre 及 Toohey Fores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re 以利將研究的利益推廣到一般社會大 眾。。

3. 布里斯本市議會(Brisbane City Council)

布里斯本市議會贊助 EcoCentre 經理人的人事費用。相對的,EcoCentre 協助市議會 辦理針對一般大眾的環境教育推廣方案。

(五)義工網絡(volunteer network)

The Griffith University EcoCentre 的義工們多為 Griffith University 的具有環境背景的 學生。他們在週末時工作,做為額外的修課條件。義工所要做的工作如下:

1. 歡迎並協助 Griffith University EcoCentre 的訪客。

2. 回答關於環境的問題。

3. 為遊客解說展示及展覽。

4. 在額外的活動時,協助宣傳 The Griffith University EcoCentre。

5. 協助在 Toohey Forest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re 的學校活動。

所有 The Griffith University EcoCentre 的義工們都接受環境教育的相關訓練。其中大 部分接受過基礎的急救訓練。並成立一個名為 friends of the ecocentre(FOTE)的非營 利組織(社區組織)。

(六)環境教育方案(education programs)

教育方案的目標如下所列:

1. 增進學生的環境認知及覺知,提供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2. 發展正向的環境態度及價值觀,協助學生評估他們的生活方式的結果,以及他 們對環境的態度。

3. 可以與學校課程相合作配合。

4. 可以提供於 EcoCentre、Toohey Forest 或其他任一個場域。

(七)教師培訓課程(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中心擁有專業並具有國際觀的環境教育師資,提供學校教師的進一步進修需求。包括有:

1. 在校園內或是遠距的環境教育的碩士教育課程。

2. Griffith University 工作伙伴所提供的線上專業發展工作坊(Griffith University,

2003)。

(二)國立台灣大學的開放校園理念

重視開放校園給一般社區民眾,以及永續發展的趨勢已多為國外大學所重視。相對 的,國內大學亦漸漸重視環境相關議題。

根據蔡淑婷、陳振川(2004)的研究說明,長久以來一直位居台灣高等教育的龍頭 的台灣大學,不僅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也是一個都市裡的綠點、生物的棲息之所。

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台灣大學所擁有的廣闊校地對於都市人而言,一直是不 可多得的休閒之地。而台大的校方也在時代的推動之下,開始重視與環境共生共存、與 社區民眾互動的開放式校園塑造。以復原塯公圳為契機,廣納校內教職員生,以及相關 單位的意見,改變以往單一粗暴的校園規劃流程。並除了賦予塯公圳新生命之外,亦有 彙整整個台大校區及周邊社區資源的「台灣大學博物館網絡」的概念。將整個台大校區 及周邊社區視為一個「生態博物館(eco-museum)」的概念。生態博物館的特徵是以一 設施為中心,結合地域空間散布之資源所形成,組成要素除了核心博物館(包括行政、

聯繫、展示、教育、販售等機能),還有衛星博物館(如遺跡、古蹟、自然景觀、人文 地景等)、發現的路徑(地域之自然、歷史、文化之觀察小徑,也就是將參觀者引導至 博物館的路徑),並且強調地域內居民(及本校成員與周邊社區居民)的參與(蔡淑婷、

陳振川,民 93)。並且以學生為首,自發性的發起組織工作團隊,積極的推動大學博物 館計畫,並舉辦「台大博物館嘉年華」活動(賴素鈴,2003),串連資源,接下來亦不 間斷地爭取到教育部「創意校園」及「教育改進計畫的補助」,開設「校園文化資產詮 釋」通識課程。企圖讓更多的師生瞭解台大蘊含的歷史文化及生態資源,並讓學生能實

際的解說導覽給一般的社區民眾,透過解說給他人瞭解,無形之中也增強了學生對於台 大的榮譽感及在地感(sense of places)。目前台灣大學可以說是具有環境學習中心的潛 力,但以其目前所有的活動架構觀之,僅限於是季節式方案,尚不能稱之為大學內的環 境學習中心。

(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永續校園

教育部自 2001 年開始推行永續校園(Sustainable Campus),將「永續生活教育」理 念逐步根植於校園與社區的共同居民。為實踐永續發展的理想,確保校園環境永續、綠 色、健康之理念、逐步建立永續發展教育系統,加強學校與鄰近社區間的聯繫與交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以成為一個「永續校園展示與教學示範中心」為目標。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的教師和學生們從 2004 年開始發起一系列行動,把位於理學院分部的老舊的行政 大樓和周圍的小公園改建為一個永續校園。新的設施為實現永續性建立了教學和學習第 一手體驗的平台。由教育部、內政部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共同資助,已逐漸成為各大學 課程的示範基地。並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環境教育研究生還為附近的小學生、教師 和社區居民編寫了永續發展的教材及多媒體資料(張子超、周儒,2005)。

國立台灣師大永續校園整體系統以生態思維為設計原理,其理念源於永續生活之要 素,重新思考景觀、建築、能源、水、食物、廢棄物、消費和生產,以永續發展的觀點,

減低對環境的衝擊,作為永續校園、永續社區、永續生活之示範推廣中心,建立並落實 永續發展之價值典範與具體意象。

國立台灣師大永續校園的範圍包含了師大分部行政大樓即後方的花園綠地,運用舊 有的行政大樓建築主體,展現空間活化的功能,主要的場域包括:屋頂永續生活體驗農 園、行政大樓一至四樓開放空間、以及具有淨水、親水功能的人工溼地環境。

並設計一系列的主題教學模組,教學模組設計以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之自然與生活 科技領域為主,搭配語文、綜合活動等領域進行規劃,教學模組包括:「超級變變變-

污水變清水」、「我家有個屋頂農園」、「永續校園規劃師就是你」以及「風光的能源小子」

等四套課程(國立台灣師大永續校園課程發展小組,200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