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13 年是韓戰停戰的六十周年。在該年的 1 月 23 日,臺灣的報

115 時過數年,仍然可以在臺灣的網路上找到許多充滿反韓情緒的討論。有關 的新聞報導,參見民視:〈失格效應民眾抵制韓國貨〉,網址:http://news.

ftv.com.tw/NewsContent.aspx?ntype=class&sno=2010B19L03M1, 檢 索 日 期:2013 年 3 月 13 日;自由時報電子報:〈聲援楊淑君 彩券行公告:拒 賣 韓 國 人 〉, 網 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nov/19/today-north10.htm,檢索日期:2013 年 3 月 13 日;NOW News :〈楊淑君遭判 失格 蔡阿嘎抵制韓貨、蘇麗文誓言復仇〉,網址:http://www.nownews.

com/2010/11/18/11490-2665367.htm,檢索日期:2013 年 3 月 13 日。

116 陳芳明:〈序:雪落韓半島〉,收於石曉楓:《無窮花開─我的首爾歲月》

(臺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11 年),頁 9-10。

章仍然可以看到有關世界自由民主聯盟(簡稱世盟)中華民國總會舉 辦了世界自由日慶祝大會的報導,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並受邀在會上 致辭。117但是這個消息並未見於報紙的前幾個版面,報導的篇幅也 不過幾個短短的段落。就如同本文前述在1970 年代開始對「自由日」

紀念的「抽象化」與「世界化」,該年大會的主題為「民主鞏固─

挑戰與願景」, 118媒體報導的焦點則放在世盟邀請的各國來賓,以及 在該會上宣示計劃邀請緬甸的民主運動領袖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 翁山蘇姬(1945-)來臺灣訪問。119無論是媒體的報導,或是臺灣總 統的談話,幾乎都完全的忽略了韓戰對「自由日」以及對臺灣歷史發 展的影響與意義。少見的例外是在《自由時報》的一篇報導中,簡短 地提到了同時應邀出席慶祝大會的,還包括了二十多名參與韓戰後選 擇到臺灣投誠的反共義士。120

而中華民國官方的論述,則更是明顯地忽略韓戰對臺灣的重大影 響與意義。就以當時總統府的新聞發布稿為例,其中一篇僅僅在回顧 自由日歷史的時候提及韓戰一次,但是重點仍然放在抽象的「以彰顯 人們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具有重要的意義」。121而另一篇接待外賓 的新聞稿則更是隻字未提韓戰,報導的重點完全放在當時政府正在大 力推動的「兩岸和解」與臺灣─中國之間的和平願景:

過去近5 年來,政府努力改善兩岸關係,降低臺海緊張情勢,

117 《自由時報》,2013 年 1 月 24 日,A5 版。

118 聯合新聞網,網址: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7652603.shtml

#ixzz2JGPy2RbZ,檢索日期:2013 年 1 月 28 日。

119 《自由時報》,2013 年 1 月 24 日,A5 版;〈世盟擬邀翁山蘇姬訪臺〉,《中 央 社 中 央 廣 播 電 臺 》, 網 址:http://news.rti.org.tw/m/jqm_newsContent.

aspx?nid=402514,檢索日期:2013 年 1 月 28 日。

120 《自由時報》,2013 年 1 月 24 日,A5 版。

121 中華民國總統府:〈總統出席2013 年世界自由日慶祝大會、世盟中華民 國總會第57 次會員代表大會暨世亞盟年會〉,網址:http://www.president.

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d=29087&rmid=514,檢索日期:2013 年1 月 28 日。

未來亦將持續在和平繁榮的目標下推動兩岸交流,促進兩岸在 國際社會和平相處、相互尊重,期讓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成為 良性循環。122

研究「歷史記憶」的學者John Gillis 曾經作出這樣的結論:「對 身分認同的概念依賴著對記憶的認識,而反之亦然」。他也進一步提 醒我們,記憶(以及身分認同)「都不應被視為是一成不變的物體,

而是對現實的再現或建構,是主觀而非客觀的現象」。123戰後這六十 年來韓戰記憶在臺灣的興衰變化,恰恰反映了歷史記憶隨著身分認同 同步改變的現象,也清楚的顯現了歷史記憶作為一種主觀性的對當下 政治社會現實的再現。而從觀念史的角度來看,歷史記憶更與當代社 會的觀念有著密切的關係:一方面,當代許多的政治觀念都在歷史記 憶的產生過程中被製造與傳播。例如在1950-1960 年代之間,可以清 楚的看到中華民國政府當時所主張的「萬惡的共匪」、對「中共」所 堅持的「漢賊不兩立」,以及將國際社會中對我國友好國家視為「兄 弟之邦」(如韓國)等等觀念,在官方對韓戰所建構的歷史記憶當中 都不斷的被複製、強調。但是在另一方面,「韓戰」歷史記憶在臺灣 的「變化」更反映了在客觀環境的影響之下,當代的政治觀念如何 地改變。特別是本文中所分析的,在1970 年代以後的「反共」論述 中,韓戰「反共義士」的地位逐漸被邊緣化,而由中華民國的「普 世」道德優越性以及「世界」對中華民國的支持所取代。這樣的變化 代表了在國際處境越趨艱困之時,中華民國政府基於現實環境的考 量,透過對歷史記憶的建構將「反共」此一觀念從原來比較具體的

「抗爭性」─韓戰「反共義士」所象徵的戰爭手段─逐漸轉變成

122 中華民國總統府:〈總統接見2013 年世界自由日慶祝大會暨世亞盟年會與 會外賓〉,網址:http://www.president.gov.tw/Default.aspx?tabid=131&itemi d=29089,檢索日期:2013 年 1 月 28 日。

123 John Gillis. ”Introduction: Memory and Identity: The History of A Relationship”. in John Gillis, ed., Commemoration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為抽象、精神層面的「道德性」─以「全球各洲來華參加世界自由 日活動的自由鬥士」為代表。而歷史記憶對當代政治觀念所帶來的變 化,更進一步反映在1980 年代中華民國官方的「反共」國策口號從

「抗爭性」的「反攻大陸」轉變成為「道德性」的「三民主義統一中 國」。本文對「韓戰」歷史記憶在臺灣的建構與變化所作的分析,同 時也說明了歷史記憶與政治觀念之間相互的影響。

在近年來「自由日」的相關紀念或是報導當中,不但極少見到有 關韓戰與臺灣歷史的討論,自由日甚至被重新包裝,成為了臺灣國 際行銷,推銷觀光的機會。例如在2013 年,臺北市長郝龍斌在「自 由日」前一天的國際外賓歡迎酒會上致詞時,「大力行銷臺北市,不 僅治安好,美食多、風景佳,希望大家利用機會好好參觀」。124這樣 的一個對「自由日」的消費,恰恰給「韓戰」在臺灣的歷史記憶作了 一個很好的對照。如歷史學者黃克武所論,「一二三自由日」在「脫 掉了『反共』的外衣之後」,成為了一個被重新包裝也被民間挪用的

「自由日」。125但是「韓戰」與韓戰的歷史記憶一旦失去了「反共」的 脈絡,在臺灣似乎就失去了所有的價值,連被挪用或被消費的機會都 沒有。從1950 以來這六十餘年間,韓戰因「反共」而起,進而被國 民政府視為「我們的」戰爭;但是,「韓戰」也因為「反共」(立場的 改變)而墜,變成今天在臺灣「被遺忘的」戰爭。126

124 〈慶祝自由日 郝龍斌行銷臺北市〉《中央社》,網址:http://tw.news.yahoo.

com/

%E6%85%B6%E7%A5%9D%E8%87%AA%E7%94%B1%E6%97%A5-%E9%83%9D%E9%BE%8D%E6%96%8C%E8%A1%8C%E9%8A%

B7%E5%8F%B0%E5%8C%97%E5% B8%82-112411519.html,檢索日期:

2013 年 1 月 28 日。

125 黃克武:〈一二三自由日:從一個節日的演變看當代臺灣反共神話的興衰〉

126 有趣的是,在臺灣的眾多媒體當中,少數在韓戰停戰六十周年的2013 年 還想到要撰文對「韓戰」或韓戰「反共義士」作專題報導的媒體之一並非 官方媒體,竟然是以八卦娛樂新聞為主要賣點的《壹週刊》。該刊以一位

「韓戰戰俘」為主角,深入地報導了韓戰「反共義士」來到臺灣之後的經 歷。見〈後來怎麼了:123 不自由─ 1950 年代韓戰戰俘張一夫的離奇 人生〉《壹週刊》,2013 年 3 月 14 日,頁 76-80。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