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人格特質

人格(personality)一詞乃源於拉丁文「persona」,本指演話劇時所 帶之面具(mask),以作為個人身份之表徵,其義涵更說明了人格特質 是 具 有 獨 特 性(uniqueness), 並 可 用 以 闡 釋 個 體 行 為 上 的 差 異 (鄭 國 權,2005)。

從近年來企業界對於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不難發現現在對於

「員工」的觀念已經從以前的「工具」成為「資產」,而且人力資源 管理不僅涵蓋傳統的人事管理功能,更進一步的重視員工的價值。人 員最佳化效益將影響最大產出,因人員的流動導致對人員的成本支出 將是原支出的150%。雖然試用人員的工資較低,但其訓練管理費用 遠遠高於對熟手的管理,再就是因對工作不熟悉,而造成勞動效率的

損失。現在企業內人工成本占生產經營成本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現 代化技術企業已35%,尤其是軟體發展企業已超過50%。員工的重要 性提高,專業能力之外的表現也被重視,如何減少因員工的頻繁流動 而增加人工成本,甚至能達到更高的工作績效,企業對於員工的聘用 及評估也必須要有相對的變革及做為(Bowen, D.E., Ledford G.E. &

Barry R.N.,1991)。而要探討個人的差異及特性,則必須要從最根本 的”人格特質”進行探討。

壹、人格特質的定義

「人格」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名詞,最常見於心理及教育領域中,

但在企業對人力運用越驅科學及系統化的趨勢下,企業管理領域對於 相關議題的探討也越來越重視(郭欣易,2000)。各學者專家所持之定 義亦有不同,茲簡述如下:

表 2-4 人格的定義

年度 作者 定義

1971 Kassarjian 個體對外在環境刺激所產生的一致性反 應。

1972 Scott & Mitchell

認為人格的形成是一連串心理層面成長 與發展的累積,由於具有持續性及穩定 性 , 並 且 因 人 格 的 不 同 造 成 個 體 的 差 異,因此人格的存在可以作為區辦個人 差異的標準。

1983 林欽榮

人格是一個人說話、思考、感覺的方針,

他 所 喜 歡 或 討 厭 的 事 , 他 的 能 力 與 興 趣,他的希望與慾望等的綜合。

表2-4 人格的定義(續)

1984 李美枝 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的情感、思維等心 理屬性,和特定且持久的行為型態。

1985 Bonoma & Zaltman

人格是使你與別人不一樣的個人屬性、

特性及特質的總和。

1985 張潤書

人格是預測個人不同行為表現之特徵,

因此不同人格類型的人都會產生不同的 行為。

1986 Miller & Jean 將人格定義為遺傳與學習經驗的結合,

是個人過去、現在、未來的總和。

1986 吳秉恩

一種動態觀念,用來描述一個人整體心 理體系的成長過程;而在組織行為中,

則將人格特質擴展至社會及人際技能,

甚至指組織中其他成員的觀感。

1989 楊國樞 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 的一種持久性特質。

1990 Pervin

人格是個人在對情境做反應時,所表現 出的結構性質與動態性質,亦指人格代 表一種使個人有別於他人的持久特性。

1990 張春興

人格是個人在對己、對人、對環境事物 適應時,於行為上所顯示的獨特性格;

此種獨特性格,係在遺傳與環境等因素 交互作用下,由逐漸發展的心理特質所 構成;其心理特徵表現於行為時則具有 相當的統合性與持久性。

表2-4 人格的定義(續)

1997 薛婉婷

歸納出「人格」包括幾個觀點:

1.人格包括結構與動態兩方面,人格特 徵以其成份及其之間的關係來表示。

2.人格是以行為來定義的。

3.人格必須具備人與人、團體與團體之 間的一致性,或個人內部的一致性,

亦即人格表現具有一致性與規則性。

4.人不能在真空裡行為,而是對有關情 境的反應。

2000 Zimbardo

個人在不同時間、面對不同情境時,所 表現出來的獨特心理特質,其決定個人 適應環境的行為模式及思考方式,使個 人在需要、動機、興趣、氣質、生理、

性向、態度及外型等各方面,均具有與 他人相異之處。

2000 郭欣易

個人在面對環境的刺激時,所形成的持 久 性 特 質 , 此 特 質 為 其 所 有 行 為 之 依 據,具有一致性及規則性且因人而異。

資料來源:鄭國權(2004),鄭勝文(2003),孫君儀(2001),本研究整理。

綜上所述,人格是個人得以異於他人的一種持續且特殊的特質,

是一個人給予別人的印象和影響。他能預測一個人的行為。這種特有 的行為模式,是由個人在其遺傳、成熟、環境與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 下而形成(鄭國權,2004)。而在心理學領域中,人格是探討關於完整 個體以及與他人差異的領域,因此,當我們在討論人格時,須注意的

是,每一種定義均反應研究者關心的行為類別,並且對於人格的定 義,並沒有真、假之分,有的只是,對於研究者而言,有多少適用性 而已(Pervin,1990)。

因 此 個 體 的 行 為 , 反 映 出 其 獨 特 的 人 格 特 徵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當這些特徵若持續出現在不同的情境中,則稱為人格 特質(personality traits)。因此,人格不僅使個體有別於他人之思想與 行為的一種持久性,並且具有隨環境不同而產生不同反應的動態特性 (廖興國,2004)。而國內學者張春興(1990)綜合歸納出人格主要特點 有以下三點:

一、人格是由行為來定義的

由於個人必須對於環境有所因應,因而產生一些行為,人格的定義 即是由這些適應環境的反應而來,故對於人格的觀察,必須設計情境來 引發個人對周遭環境有所反應,在此情境下才能進行人格研究。

二、人格具有持久性

人格與構成人格的各種人格特質都具有相當的持久性,並會影響個 人適應環境的行為模式,人格特質雖然可能因個人年齡或所屬的情境不 同而有所改變,但改變也是些微且漸進的。

三、人格的組成來自於多種特質

人格並不是由單一特質所造成,而是由多種特質所構成,這些特質 統稱為人格特質。

貳、人格特質的類型

如 何 準 確 且 有 效 界 定 出 人 格 特 質 的 類 型 , 許 多 學 者 提 出 不 同 的 看 法,也依其理論為基礎製作出了相關的量表及測試方式,用以釐清個人 人格特質的特性。本研究將相關學者 專家所提出之理論分別列表如表 2-4。

目前較為心理學者對於人格特質方面的相關研究,多使用內外控

Eysenck 陳正文

表2-5 人格特質的類型(續)

五大人格 特質

Costa &

McCrae (1986)

將人格特質分為:親和性、勤勉正直性、外 向性、情緒敏感性、開放學習性

A/B型 人格

Roseman

&

Friedman (1974)

1.A型人格:兼具行動與情緒,充滿企圖心,

對 於 欲 達 成 目 標 通 常 會 不 達 目 的 決 不 終 止。

2.B型人格:為A型人格的相反。AB型人格並 非完全不同。亦即B型人格有可能也同時擁 有A型人格的部分特徵。

內外控 人格特質

Rotter (1954)

1.內控人格:相信自身可以控制環境所帶來的 影響,認為獎賞是因為個人的表現而得。

2.外控人格:認為獎賞是因為外在環境所為,

是命運、機會、運氣,而非自身行為所能 控制。

內外控人格僅是程度上的差別,並沒有絕對 的二分法。

表2-5 人格特質的類型(續)

Cattell 人格特質

種類

Cattell (1943)

Marston (1928)

資料來源:鄭國權(2004),李建樹(2002),本研究整理。

Forgus(1966)表示DISC特性圖能清晰的描述、分析個人對環境刺激 的自然反應模式。它讓人們更有機會瞭解自身及他人的行為,調整自 我行為以更好地適應情境,避免溝通中不必要的問題,將自己的人生 導入能獲得最大成功和生活享受的方向。

Harris(1995)的DISC理論是描述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自然反應模式 和行為類型。該理論不對人作優劣的區分,也不限定人向其他方面或 其他工作環境自我發展的可能性,使其成為一個”行為庫”,而不是一 場讓人及格或不及格的考試(陳錫堯,2000)。

參、DISC四種人格類型

DISC由馬斯頓在1920年提出,到了1960年代,行為學家Geier整 合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與DISC行為模式,加入其他專家的研究結果,

設計出一套DISC的評量系統。1970年代之後,美國卡爾森學習公司 將這套評量系統改進為PPS(Personal Profile System)評量表,開始 加以推廣,至今全球已有超過3000的使用者(顏秀雯,2002)。

人類的外顯行為是由內心的想法、感覺、情緒、價值和需要...等 因素所造成的。馬斯頓博士發現,行事風格類似者,會展現出類似的 行為,並成為一個人處理事情的方式,他並認為可辨認觀察的正常人 類行為,可將其分為四大類(陳錫堯,2000):

一、Dominance 支配型 簡稱為『指揮者』

Marston(1928)把D 型行為(支配)定義為:運用自身力量,戰勝 較弱者或衝突對手,或克服環境中的障礙。

(一)D型人之特質:

-要求、苛求的(demanding)

-權力(is right)

-支配、指揮的(commanding)

-統治、支配的(dominating)

-強勢的(strong)

-控制的(controlling)

-直接的(direct)

-強制、壓迫的(pressuring)

-權力主義者的(authoritarian)

-不願傾聽(does not listen)

-整齊、合法的(formal)

-疏遠、冷淡的(distant)

-競爭的(competitive)

-疏遠、冷淡的(distant)

-意志堅定的(strong-willed)

-不寬容、苛求的(non-permissive)

(二)D型人的典型表現:

-是一個革新者、專案領導者、點子專家。

-歷經磨練的領導者、理想家。

-經常打斷他人談話。

-在電話中跟對方搶話頭。

-經常匆匆忙忙,同時進行多項工作。

-看上去缺乏禮貌 (三)D型人在溝通方面:

-往往是單向的我講你聽。

-將自己的看法表述為不容置辯的事實。

-可能不夠委婉,想什麼就說什麼。

-在沒有商量餘地、一切聽從命令的情形中表現良好。

二、Influence 影響型 簡稱為『社交者』

Marston(1928)把I型行為(誘導-影響)定義為:善於說服,具 征服力,有魅力,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具影響他人,推銷自我及自己 想法的能力且能誘導他人,建立新的友誼。

(一)I型人之特質:

-自動自發的(spontaneous)

-易衝動的(impulsive)

-精力充沛的(energetic)

-實際、實在的(visible)

-坦率表達感情的(demonstrative)

-粗心的(careless)

-易動感情的(emotional)

-無理性的(irrational)

-多話的(talkative)

-不傾聽的(does not listen)

-競爭的(competitive)

-鹵莽的、輕率(inconsiderate)

-易激勵人的(inspiring)

-寬容的(permissive)

(二)I型人的典型表現:

-是樂天派,表演家。

-公司前臺人員,愛說話。

-非常熱心,坦誠和友好。

-跟誰都合得來。

-跟誰都合得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