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與科技網路的遭逢

第二章 創作研究之學理基礎

第四節 人與科技網路的遭逢

樣貌,各式生活機能幾乎離不開電腦科技。雖然對「科技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37持反面意見者認為人類不應受惑於科技的迷思,然而不可否認的,有賴於 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近代的歷史才會如此多元與精彩。

「科技並不在社會之外。正好相反,是科技將社會領域連結整合了起來」38。不只 是人與人的連結,同時包含了人與物的連結。二十世紀末網際網路的興起,「網路已經        

36 參 趙惠玲《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師大書院,2004,頁 79—80。

37 科技決定論是由美國社會學者韋布倫(Thorstein Veblen,1857-1929)所提出。強調:一個社會的科 技將決定其文化價值、社會結構或歷史。

38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科技渴望社會》臺北:群學,2004,頁 88。

成為我的全能媒體,大部分從我雙眼雙耳進入腦內的資訊都是順著網路這個渠道流入 的」39。實現了天涯若比鄰的夢想,帶領著人類進入了網際網路的時代,數位科技成為 文化的主力。在數位科技時代,人們可以看見「虛擬事物」,而數位科技對於影像的創 造早已脫離了真實的再現,而是創造了真實「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40」—而個體可 以藉由電腦的媒介,在虛擬的空間中占據「一席之地」,實現現實中所不能。「你身在虛 擬實境,你的大腦開始相信虛擬世界,而不是實體世界。這是轉變真正發生的一刻」41。 

 

二、虛擬的網路世界 

「網路對整個社會而言已經明顯成為最多人選擇的通訊及資訊媒體,而且這和軟體 設計師柏納李(Tim Berners-Lee,1955—)撰寫最早的網際網路程式碼相隔僅僅二十 年」42。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造成了相當深遠的影響,大量的文字傳遞速度相較於印刷 的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所提出的「人格面具」(Persona)理論。

人們在虛擬的網路空間中盡情的發洩或滿足慾望。網路的便利性與互動性使人能輕易地 建立起新的社群關係,並置身其中。網路具有以下特性:「『補償作用』、『替代作用』、『幻 想與認同作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44 

       

39卡爾(Nicholas Carr)著,王年愷 譯《網路讓我們變笨? 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 行為》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2,頁 20。 

40  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 

(一)補償作用:

對許多在真實生活中受壓抑的心靈而言,網路是最好的逃避場域,虛擬空 間就是真實世界的避風港。現實生活所缺乏的成就感,透過網路來扮演上帝,

為自己開創了一個虛擬的伊甸園,藉著網路遊戲補償現實生活中的無力感及減 少焦慮的發生。

(二)替代作用:

網路世界不受現實社會規範制約,人們將壓抑已久的本我慾望,在這個新 天地中實驗與嘗試經驗。這樣的替代作用在充滿著暴力、鬥爭的線上遊戲,充 斥火爆言詞的論壇,甚至虛擬性愛的網路聊天室中可見端倪。

(三)幻想與認同作用:

在虛擬的網路生活空間,透過其便利性與匿名性來達成自我實現的需求,化身 潛意識中的另類英雄,得到不同方式的尊重與肯定,以逃避面對現實時所產生 的壓力。

(四)生理需求:

網路徹底改變了當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型式。透過網際網路的媒介,網 路購物滿足了現在一般人日常生活各類生計活動的物質需求。另外,網路上的 色情、網路性交等,亦相當程度滿足了網友在生理上的需求。

(五)安全需求:

匿名性,讓人們不受社會規範的約束,能夠較自在地與他人溝通,滿足安 全上的心理需求。

(六)愛與隸屬需求:

虛擬社區中的人際關係及互動,使人有被他人關愛、鼓勵甚至產生美好的 幻想的愛與隸屬的需求,藉由得到他人的認同與尊重從中獲得自我肯定。

也因為這種種的原因讓人逃離了現實生活的環境,戴上自己的面具,躲藏到虛擬的

網路空間中,以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或平復不安情緒。不知不覺將重心與注意力轉移 至網路中,成了「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45,久而久之惡性循 環下,降低現實生活的抗壓性、容忍力,無形中產生低自我認同上與認知的扭曲。在科 成「超人」(Superman)。尼采提出「超人」的概念,超人不是人,也不是英雄,它是一 種價值轉向。超人產生於塵世生活中的人,有自由的意志,既執著於人,又嚮往超人, 神科醫生暨臨床精神藥理學家 Goldberg 於 1996 年首先以「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

此一專有名詞用來形容因為過度沉迷網路而形成類似行為性成癮的失常行為。

46 孫志文 著,陳永禹 譯《現代人的焦慮和希望》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3,頁 14。

現代人的寂寞。在科技網路下的現代的社會中,一切的秩序都被解構。許多過去的規範 不再適用,在不確定之中,筆者認為人之存在就是要追尋自我,實現自我,要運用資訊 科技帶來的便利性,卻不受限於資訊科技的缺失,如此一來,才能在這個數位時代中,

真實真切的存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