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藝術中體現人性關懷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第一節 從藝術中體現人性關懷

47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國哲學家,在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詮釋 學、後現代主義、政治理論、心理學及神學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48 湯瑪斯‧華騰伯格 編,張淑君、劉藍玉、吳霈恩 譯《論藝術本質:各家精選集 14》臺北:五觀 藝術,2003,頁 2。

最扣人心弦」49。藝術創作是藝術家情感的描寫,也是時代精神的反應,對「人」議題 的關注一直是藝術家們最感興趣的課題,藝術家以其敏銳的心,觀察社會現象、關懷社 會及生命,透過創作將個人情感、意識清楚傳達,述說著時代的精神性,從中探討社會 價值觀及人性本質。杜米埃(Honore Daumier l808—1879)、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梵谷(Van Gogh 1853—1890)、魯奧(Georges Rouault 1871—1958),努力 跳脫出歌頌偉大事件或人物的侷限,選擇了窮苦的中下階層人物入畫,用自己的創作,

揭示社會的矛盾與不公,讓藝術的表現聚焦在不起眼的事物上,頌揚他們心靈中的美好 與滿足。儘管表現的形式、手法各異,但對人性的關懷卻是藝術家們共同的精神所在,

也是最具感性及人文的藝術表現。

筆者認為藝術的創造表現需能表現主觀理念又能反映客觀現實,是社會現象的反映 也是現實生活的縮影,以主觀情感去感受外在事物,在心中行成意念和圖像,最後轉化 為作品。正如藝術社會學的觀點—藝術與審美活動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人 類把握自然和社會的基本形式,因此藝術作品本身具有投射當時社會背景的功能,不論 是藝術、宗教、文化思想的發展皆與外在社會環境環環相扣,創作者的情感亦隨著周遭 環境而有所轉變,進而將其親身的感受投射在創作之中,並與當代的現況產生連結。 

透過藝術家敏銳的觀察和創作手法,直接而深刻地把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展 露出來,藝術創作要注重主觀、個性,及精神性,以表達出自己藝術理念及內心強烈情 感。 

二、入世的藝術表現 

表現主義(Expressionnisme)大約在 1910 年左右於德國興起,反對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而以作者的精神為主,自然為輔,不為外型所迷惑。利用線條及色彩 之誇張與扭曲變形的表現手法,以表達對社會現實的恐懼與人生的苦悶和焦慮。強調個 性,尤其是激情的表現,以單純少數強烈色彩作畫,在緊密構圖上追求單純化,強烈的        

49 劉其偉《現代繪畫理論》臺北:雄獅圖書,2003,頁 21。

造型對比、扭曲變形的美感。他們反對忠實的再現自然物像,強調自然的、精神的表現。

「人」一直是表現主義者的興趣焦點,因為人是有思想,有縝密的思考行動,在強烈的 自我表現下,讓每個個體富生命意涵。多數的表現主義者都關注目前,他們希望透過了 解人的靈魂或精神,來改造社會,使得人的偉大之處能夠完全地實現。

孟克(MunchEdvard,1863—1944)因家族的遺傳疾病而常常生病,加上親人接連變 故,讓他的生命一路走來倍感艱辛。這種無法面對的無奈在孟克的作品中清楚的傳達 著。孟克寫道:「我們將不再畫那些在室內讀報的男人和織毛線的女人。我們應該畫那 些活著的人,他們呼吸、有感覺、遭受痛苦、並且相愛」。他以色彩、線條與形式來表 達自己的情緒,描述自己對生命的關注和珍惜,忠實表露人類心靈在潛意識下之真貌50。 

孟克早期回憶母親與姊姊的死亡創痛經驗,創作了《病童》(圖 4)這件作品,畫中 的少女既是少女的現實,同時也是孟克的現實;既是疾病的現實,同時也是死亡的寓言。

51全畫以綠灰的冷調為主調,在底色上塗了很多層的顏料,一次又一次的刮擦、塗抹,

造成多層顏料的混雜,沒有一處可以分辨出原色。這樣的作畫刮痕強調了畫中人物的輪 廓,描述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及對於人的關懷情感。

       

50 參 倪再沁《美感的探險》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4,頁 64。

51 參 魏尚河《百花齊放:33 位最具影響力的現代藝術家及其作品》臺北:信實出版社,2008,頁 114—

125。

埃貢

席勒(Egon Schiele 1890—1918)是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生長的年代是在 政治社會最動盪不安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虛無與頹喪氣氛造成當時人們心中普遍的不 安全感與失落,而存在主義思潮亦形成於此時。他以變形的人物造型傳達人性的病態與 脆弱,特別強調人手和臉部的肌肉線條、神經與血管,刻畫出動態霎那間的表情,所描 繪的人物充滿了不安和恐懼看似不停地在扭動、跳躍。從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強烈的 生、死和情感交織出熊熊的生命之火,精準刻畫出人類生命每一刻的躍動與需求。

在《死神與女孩》(圖 5)畫裡瘦骨嶙峋的一男一女,人物表情迷茫、肢體扭曲,有 些依戀,有些不捨,更有種活在當下,享受能夠擁抱的時刻。眼神呆滯目無表情,席勒 大膽的使用了紅、黃和黑色來表現強烈的情緒。強烈的對比與畫中的稜角,展現了對情 慾的焦慮和內心的痛苦,以及對生活的渴望。人物和背景都像是處在驚恐不安之中,生 的慾望和死的威脅交織成了可怕的陰影,壟罩在作品中。52少女所代表的生命和青春,

最終也離不開死亡。 

對孟克來說,顏料不是畫面的塗飾物,而是他情感表達的媒介,在作畫及括擦的同        

52 參 徐筱婷《顫慄美術館》臺北:八方出版社,2008,頁 86—87。

圖 4 孟克《病童》油彩,119.5×118.5cm,1885 圖片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

22222222-999999999/photo?pid=226

圖 5 席勒《死神與女孩》油彩,1915

圖片來源: http://www.sj33.cn/ys/hhys/200705/11574.html

時,如同他所受到的痛苦一般,所描繪的不單只是他對週遭人們造受死亡、病痛的關懷 也是對世界過份的敏銳所造成的不安與無奈的體現。藝術揭現存有的本質,藝術創作必 須深植於社會現象的反映,這些都對筆者有極大的啟發,尤其是對當下的生活意象表 現,提供了深層的意境思考。試圖將生活週遭的事物與人文關懷和當下之生命體驗,用 藝術表現的方法來呈現,希望能在作品中提供探討與省思,呈現出一種確實存在過的證 明。

三、時代觀照 

藝術創作中透過作品表達創作者本身的意念與想法,以體會到外在的視覺觀感與情 境,試著陳述個人美感經驗,就如同十九世紀初,叔本華(Schopenhauer,1788—1860)

認為:「美感經驗只是一種觀照,當一個人採取了觀賞者的態度,他便能體驗到這種感 覺。當他遺忘了他尋常對事物所採取的實用態度,當他停止思考它們的來源和目的,而 只是全心關注什麼是出現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停止作抽象的思考,而只是把他的心力投 向對象的關照,將他自己沈沒在他們之中,讓他所觀照的事物充滿他的意識,他變得忘 掉了他自己的個性,遏制了他自己的意志,於是,主體變成了對象的反映,在他的意識 裡,再也沒有觀看者與被觀看的東西之間的區分,他全部的意識都被世界的畫像所充滿」

53。藝術創作是對生活、環境的關懷進而省察與昇華,再以視覺形式與文化美學沉思、

溝通、建構與呈現的經驗。

筆者對資訊科技產品一直有著極大的興趣,科技雜誌、3C 資訊賣場、電子街都是筆 者常常流連的地方,對於電腦、智慧型手機、網路等科技所帶來的便利與聲光效果也令 筆者沉迷於其中,尤其是網路世界中的線上遊戲曾讓筆者為了練功打怪,迷失在與網友 們組隊打王、拼命升等的虛擬世界中。為了遊戲中的等級與成就感,而犧牲了真實世界 中的生活,每天只睡 3、4 個鐘頭,一有時間就是鑽到電腦網路中的遊戲世界裡,而將 生活週遭的事物淡忘……。沉迷了一、兩年後才恍然驚醒,網路世界中的成就與榮耀不        

53 莊子的美學色彩 http://goo.gl/rCt7F 2012 年 5 月 2 日

過是虛擬無形的,一切只不過是存在於電腦的虛擬中,一旦伺服主機關閉了,那麼花費 了大量的精神、時間與金錢所努力換來的一切,將瞬間化為烏有,所有的裝備與等級都 將消失於無形。 

正如科學歷史專家戴生(George B Dyson)在一九九七年出版的《人工智慧的演化》

一書中說:「人類為了更容易超控電腦網路所做的一切事情,同時也會因不同原因,讓

(e-business)、電子公文(e-document)、手機行動上網(e-WAP)、股市電子交易(e-stock)、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這些人為建構的虛擬機制慢 行為》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2,頁 193。

55 孫志文 著,陳永禹 譯《現代人的焦慮和希望》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3,頁 14。

56 Google 由當時在史丹佛大學攻讀理學博士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共同創建,是一家美國的跨國 科技企業,致力於網際網路搜尋、雲計算、廣告技術等領域,開發並提供了大量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 與服務。

位化的方式呈現在網路及手機上,街景車努力的試著走遍世界個個城市大大街小巷,汽 車到不了的地方還有腳踏車的街景車,甚至徒步背著的街景攝影機也走進國家公園及室 內的博物館及大賣場,Google Earth57試著讓整個地球也數位化了,而網路上這虛擬的空 間正逐漸增大,也逐漸入侵我們的生活。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