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人是社會性動物,從嬰兒呱呱墜地開始,終其一生都必須與他人接觸,生活 在各種團體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隨著個體的成長、心理的成熟、生活場域 的增加,開始與周遭的人產生人際互動,進而從互動的歷程中學習與他人相處的 模式、社會技巧。人際關係的好壞是影響我們自我概念的重要關鍵之一,因此,

對於人際關係不可不知。

本節就人際關係的意義、人際關係的理論、兒童期的人際關係發展、人際關 係的相關研究、人際關係的測量及原住民的人際關係分別說明如下。

壹、 人際關係的意義

人是社會性動物,個體無法自存於社會群體之外,隨著個體的成長「人際關 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愈加伸張擴大。關於人際關係的意義,各家 研究者皆有論述,以下就國外研究者與國內研究者的看法分別敘述之。

一、國外研究者

Heider(1958)是最早提出人際關係平衡理論的大師,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 數人,通常指兩個人或三個人之間的關係,是個人對他人的想法、期望、知覺與 反應。

Maslow(1970)在人類基本需求層次中提到,個體在生理、安全方面,心身 具感滿足以後,而有愛與隸屬的親密關係需求。Rubin(1980)把這種歸屬於同 儕意願,並希望被同儕接納之需求稱之為「社會飢餓」,而這樣的愛與隸屬需求,

必須透過良好的人際關係來滿足。(引自楊志欽,2006,頁21)

Schutz 與 Luckmann(1980)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某 種目的的互動。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人,通常是兩個人的關係,亦即一個人對另外 一個人的看法、想法及做法。

Heiman (2000)提出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是奠定在情感的交流,有意願的分享 彼此的情感、秘密,用坦誠開放的心建立一段有親密感的關係。

Bukowski與Sippola (2005)認為友誼的發展是影響人際關係最重要層面,每 個人的成長背景,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二、國內研究者

蕭文(1977)認為人際關係是指少數一群人,通常是兩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及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所表現的外在行為,產生的看法、想法及作法。

張春興(2000)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交感互動時,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 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心理性的,是對兩人或多人都發生影響的一種心理性 連結。

陳騏龍(2001)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包括親情、友情、

愛情、同事、朋友、師長等等之間的關係。

林淑華(2002)指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情感的溝通以及生 命的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涵括親情、友情、師長、朋友、同學等等之間 的互動、依存關係。

陳嬿竹(2002)指出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在互動過程中影響 著彼此的想法、感受和行為。

羅佳芬(2002)認為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交互作用的歷程,也是一種人與人之 間的關係,此關係維繫著雙方,讓彼此在關係中擁有心理性的連結。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認為人際關係又稱為「人群關係」,

認為人與人之間只要產生影響力就是一種人際關係。意指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

交互影響的一種狀態,它是一種社會影響的歷程。所以,人際關係是一種社會化

歷程、一種影響力作用,也是一種行為模式,它是可以觀察、評量的,也可以經 由學習、訓練來加以塑造、強化與改變。

陳柔蓁(2005)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溝通,彼此心理覺知的 狀態、生命互動的歷程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包含親情、師生、同儕等之間的 互動關係。

葉淑華(2008)認為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網,從出生家人的關係,

隨著個體的成長,求學階段和同學、師長,出社會後和工作上的同事、主管的關 係等,彼此交互作用,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綜合以上國內外研究者所述,所謂人際關係,即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交會,

情感的溝通以及生命的對話,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關係。此關係維繫著雙方,讓彼 此在關係中擁有心理性的連結,藉由語言、思想、感情、知覺、態度、價值觀等 彼此交互作用的歷程,內容包括親情、友情、愛情、同事、朋友、師長等等。彼 此間互動過程中,會互相影響彼此的感受和行為;互動關係的和諧與否,也會影 響個體本身對生活及事物的看法與態度。在本研究中的人際關係,則是指個人與 同儕朋友、家人、師長彼此互動的情形,並以林淑華(2002)設計之「人際關係 量表」來瞭解原住民學童人際關係的情形。

貳、人際關係的理論

人際關係乃牽涉到人與人之間互動的關係,此關係是一種動態的系統,是個 體在不同的社會情境脈絡下透過語言、行為交流彼此內在的思想、情意,它絕非 是靜態的結構體系。人際關係理論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起,原先應用於企界 界,是對官僚科層組織的一種反動(陳葇蓁,2005),後來才被運用在教育心理 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不同的領域。

為了瞭解人際關係的本質,研究者提出各種相關的理論,以下就擇列重要的 人際關係理論分述之。

一、人際需求論

Maslow 的需求層次論中,歸屬感僅次於生理及安全兩項需求。心理學家 Schutz從社會需求論的觀點,提出了「人際關係三向度理論(Three-dimensional Theory)」,指出人們所需要的人際需求:愛(affection)、歸屬(inclusion)、

控制(control),這些需求會以動態的模式在影響人們彼此的關係,也維持一 定的平衡,並隨著時間改變,而有個別差異。(Schutz & Luckmam,1980)茲將 這三種人際間的需求敘述如下:

(一)情感(affection)

情感的需求反應一個人表達和接受愛的慾望,並以語言或肢體語言的方式表 達,和他人建立並維持情感上聯繫的需求。「缺乏人際關係者」很少對人表示強 烈的情感;「過度人際關係者」積極的想和每一個人能建立親密的關係;「適度 人際關係者」容易表達和接受情感,並在與他人的種種關係中能獲得滿足和快樂 (曾端真、曾玲珉,1996)。太過與不及的情感表達方式存有強烈的焦慮,皆無法 建立良好的人際互動,唯有合宜的情感表達才能擁有滿意的人際關係。兒童在人 際關係中的情感表達大部分是既直接而明顯的(羅佳芬,2002),進入青春期前 期的兒童,在情感的表達上容易受同儕的影響。

(二)歸屬(inclusion)

歸屬的需求是指個人能被他人認同接納,藉著「參與」群體的共同活動產生 歸屬感,使隸屬的需求獲得滿足。「缺乏社交者」通常希望獨處,他不需要社會 互動來獲得滿足;「過度社交者」經常需要同伴,當他們獨處時會感到緊張焦慮;

然而大部分人是屬於有時候喜歡獨處,有時候需要以及享受與別人的互動。

Schutz 認為個人如能被團體接納,獲得重視,就不會有孤單的感覺(陳騏龍,

2001;羅佳芬,2002 ;Schutz & Luckmam, 1980)。青春前期的兒童藉由次級 團體的形成,談論共同話題、交換秘密,而獲得情感的接納與歸屬。

(三)控制(control)

控制的需求是指個人希望自己在團體中能影響周遭的人事物,並與他人建立 及維持互動關係以滿足需求。控制需求低的人視為「放棄者」,通常規避責任、

服從權威;控制需求高的『獨裁者』想要隨時駕馭別人,希望能操控任何的人或 事。唯有適當控制慾的「民主者」,才能控制別人及被別人控制。兒童在人際互 動中,會努力表現優點,讓同儕對他產生認同,以凝聚情感獲得情誼。

除了上述三種人際間的需求,Schutz又依需求者的行為表現,分為「主動表 現者(expressed)」與「被動期待者(wanted)」兩種,若與上述三種人際需求互 相搭配,可以衍生出3×2共六種類型的「基本人際關係取向」,如表2-5:

表2-5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表 行為表現

人際表現

主動性 被動性

接納 主動與他人交往 期待別人接納自己 控制 支配他人 期待別人引導自己

情感 對他人表示親密 期待別人對自己表示親密

資料來源: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楊錦登,2000,學生輔導通訊,69,頁106。

人際需求論強調人際關係能滿足個人在情感、歸屬和控制的基本需求,以及 個人在互動行為具有程度上的差異性。從人際需求的觀點,當原住民學童可能因 為文化差異、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致使需求在同儕團體中得不到滿足而發生人際 關係的困擾,亦或是人際關係非原住民學童有更良好的表現。是故,本研究欲探 業究原住民學童與非原住民學童在人際關係上的差異情形。

二、人際關係理論

美國精神醫療學家Sullivan(1953)指出兒童早期的人際關係扮演著塑造自 我概念的角色,認為兒童的自我系統之發展,乃來自於與父母之間重複性發生的

互動,隨後同儕關係逐漸增加其重要性,再到成年前期,親密關係的建立。

Sullivan 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發展以人際互動為主的人格發展理論,強調 人格是人際關係交互作用的結果。他主張人格決不能脫離人際關係的社會情境,

人格的特徵需從人際交往過程中才能發展,且具體觀察之。更進一步相信人自出 生後就有想獲得「人際安全」的衝動,因而當人際關係的安全受到威脅就會產生 焦慮性緊張,尤其對兒童而言其焦慮或其他心理疾病的成因,大多是因為父母或 重要他人的關係中缺乏一份安全感所致。(引自陳騏龍,2001,頁43-44)

因此,親子的互動模式不僅影響兒童的自我概念,也影響未來的人際關係,

由此可知,兒童早期的人際關係扮演塑造自我概念的角色。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是來自社會化過程及他人的評價,當兒童接收到外在的評價時,將標籤個人的行 為是「好的我」(good-me)及「壞的我」(bad-me),而「壞的我」會帶來個

由此可知,兒童早期的人際關係扮演塑造自我概念的角色。兒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是來自社會化過程及他人的評價,當兒童接收到外在的評價時,將標籤個人的行 為是「好的我」(good-me)及「壞的我」(bad-me),而「壞的我」會帶來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