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模型

第一節 代表性個人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 二 章 理論模型

本文以 Lai and Chin (2013) 的貨幣內生成長模型為基礎,試圖建立一個考慮 資本使用率以及投資是否具有調整成本的成長模型,探討央行採行釘住通貨膨 脹率指標的貨幣政策下,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其中,我們將經濟體系分為兩 個部門,分別為家計與廠商合而為一的代表性個人部門以及政府部門。以下依 序闡述這兩個部門的最適跨時決策,並以此為基礎,建構經濟模型予以分析。

第一節 代表性個人

假設經濟體存在許多相同且具有無限生命 (Infinity­life) 的代表性個人,代 表性個人除了具備完全預知 (Perfect Foresight) 的能力之外,同時會運用跨期最 適化決策來追求終生效用折現值的極大,為簡化分析,本文將人口單位化為一。

代表性個人從事消費行為會增加效用,故一生效用函數可表達如下:3

Λ = Z

0

U (Ct)e−ρtdt (2.1)

其中 Λ 表示一生效用值,U (Ct)表示每單位時間的效用,為每單位時間消費的 函數,C 表示消費,ρ 表示時間偏好率。U (Ct)定義如下:

U (Ct) = C1−σ− 1

1− σ ; σ > 0 且 0 < ρ < 1 (2.2)

其中 σ 表示跨時消費的替代彈性之倒數。

3 代表性個人跨期效用函數之設計可參考 Lai and Chin (20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基於 Barro (2008) 的實際數據觀察顯示,資本使用率會隨著經濟景氣的波動 因應地調整。準此,本文依循 Wen (1998) 之設定,具體的考量廠商於生產時可 以選擇使用部分的實體資本。因此將資本使用率內生化後,代表性廠商的生產 函數為:

Y = ΦuK ; 0 < u < 1 (2.3)

其中 Y 表示每人實質產出,Φ 表示總要素生產力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且 Φ > 0,u 表示資本使用率,K 表示廣義的資本存量 (實體資本)。

基於貨幣具有降低現金交易成本的功能,本文沿用 Jha, Wang and Yip (2002) 與 Lai and Chin (2013) 之設定,假設代表性個人每單位商品的交易成本函數為:

t(m/Y ) = [1− θ × (m/Y )α]; 0 < θ < 1 且 0 < α < 1 (2.4)

其中 m 表示實質貨幣餘額 (Real Money Balance),且 m = M/P ,當中的 M 表示 名目貨幣餘額 (Nominal Money Balance),而 P 表示價格水準,θ 表示每單位交 易成本的最低水準,意指即使將實質產出完全以貨幣形式持有,仍存在交易成 本,α 反映多持有一單位 m,每單位交易成本遞減的程度。

依照 Jha, Wang and Yip (2002) 設定,每單位交易成本 t 為實質貨幣餘額 m 除以每人實質所得 Y 的函數,即 t = t(m/Y ),而 t(m/Y ) 具有以下特性:

t(m/Y ) < 0 (2.5a)

t′′(m/Y ) > 0 (2.5b)

lim

m/Y→0t(m/Y ) = 1 (2.5c)

lim

m/Y→1t(m/Y ) = 1− θ (2.5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式(2.5a)表示隨著代表性個人手中持有貨幣的數量越多,每單位交易成本會 下降。因為貨幣具有交易媒介的功能,持有越多的貨幣將能減少交易過程中所 消耗的費用。

式(2.5b)表示隨著代表性個人手中持有貨幣的數量越多,每單位交易成本將 會遞增的減少。

式(2.5c)表示當代表性個人手中沒有持有任何貨幣,每單位交易成本為 1。

式(2.5d)表示當代表性個人手中完全持有相當於實質產出 Y 的貨幣數量時,

有最低水準的每單位交易成本,其值為 1− θ。

圖一為每單位商品的交易成本函數特性之示意圖:

圖一:每單位交易成本特性

由於總交易成本 T 為實質產出 Y 乘以每單位交易成本 t,因此總交易成本 為 T = tY ,總交易成本函數設定如下:

T = t(m/Y )Y = [1− θ × (m/Y )α]Y (2.6)

由於淨產出 YN 為 Y 與 T 的差額,故淨產出函數可設定為:

YN = Y − T = Y − [1 − θ × (m/Y )α]Y (2.7)

令代表性個人進行投資決策時會衍生裝置成本 (Installation Costs),即所謂 的調整成本 (Adjustment Costs, AC)。調整成本係指廠商購買的機器設備,無法 立即使用,必須裝運到廠以及建置適當的廠房,如此才能投入生產。機器設備

其中 h 表示調整成本的敏感度 (Sensitivity),為一反映調整成本大小的外生參數。

依循 Hayashi (1982)、Abel and Blanchard (1983) 以及 Turnovsky (1996) 之設 定,包含調整成本的總投資成本函數 A 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式(2.10)可得出以下的結果:

AI = 1 + h

I K



> 0 (2.11a)

AII = h

K > 0 (2.11b)

式(2.11a)與式(2.11b)表示,總投資成本將隨著投資存量遞增的增加。

為了能夠最適化的選擇資本使用率,本文假設資本使用率會影響資本折舊 率。根據 Wen (1998) 設定,假設資本折舊函數為資本使用率的遞增函數,故我 們設定資本折舊函數為:

δ = 1

βuβ ; β ≥ 1 (2.12)

其中,δ 為資本折舊率。β 表示折舊函數的敏感度,為一反映折舊函數大小的外 生參數。

由式(2.12)可得出以下的結果:

δu = uβ−1 > 0 (2.13a)

δuu= (β− 1)uβ−2 > 0 (2.13b)

式(2.13a)與式(2.13b)表示,資本折舊將隨著資本使用率遞增的增加。

圖二說明不同 β 值的情況下 (令 β2 > β1),資本使用率 u 與資本折舊 δ 之間 的關係,示意圖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二:不同 β 值的情況下,資本使用率與折舊示意圖

圖二說明,在資本使用率固定不變下,隨著 β 值的增加,折舊將會越低,直到

β → ∞ 時,折舊將會降為 0,表示廠商在使用實體資本時,不會有任何機器設

備的損耗,在此情況下,廠商將會選擇使用全部的實體資本,意指資本使用率 u為 1。

代表性個人對於機器設備的購置將會引發實體資本的累積,而折舊會減損 實體資本的累積,故實體資本累積式表達如下:

K = I˙ − δK (2.14)

在封閉經濟體系下,代表性個人可以持有貨幣、本國債券或實體資本作為 儲蓄工具。同時,本文定義代表性個人的可支配所得為淨產出 YN 加上政府 對私部門 (代表性個人與廠商) 的移轉性支付 T r 以及持有本國債券收到的利息 RB,其中 R 表示名目利率,B 表示名目債券數量。

代表性個人的可支配所得必須等於消費 C 與毛儲蓄 S 的總和。而毛儲蓄包 括機器設備的購買與建置、新增本國債券與貨幣的持有以及新增機器設備所產 生的資本折舊。準此,代表性個人的預算限制式設定如下:

根據以上的模型,我們可設定以下的現值 Hamiltonian 函數 H:

H =C1−σ−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式(2.28)為持有本國債券與貨幣的無套利條件,該式說明持有本國債券的報酬率 等於持有貨幣的報酬率。上式等號左邊為持有貨幣的實質報酬率 (等於持有貨幣 對淨產出 YN 的邊際生產力扣除通貨膨脹率),其中我們將貨幣對淨產出的邊際 生產力稱為貨幣邊際生產力 (Marginal Product Money, MPm),等號右邊為本國債 券的實質報酬率 (等於持有本國債券的名目利息扣除通貨膨脹率)。

式(2.28)可進一步表示成:

αΓu1−αK1−αmα−1= R (2.28a)

式(2.24)及式(2.25)為 λ1與 λ2的最適條件,分別表示代表性個人的預算限制 式及實體資本的累積式。

代表性個人追求終生效用極大時,其行為除了需符合上述所提及之最適條 件以外,尚須滿足終端條件 (Transversality Condition, TVC),終端條件為:

tlim→∞λ1be−ρt= 0 (2.29a)

t→∞limλ1me−ρt= 0 (2.29b)

tlim→∞λ2Ke−ρt= 0 (2.29c)

以上三式清楚地表示,代表性個人於最終之際 (t→ ∞),持有的資產 (包含本國 債券、貨幣及實體資本) 所帶來的效用折現值等於零,亦即代表性個人的最適決 策為追求一生效用折現值的極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