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大陸對台資企業從事大陸投資之法律規範

第三章 台資企業從事大陸投資之現況

第二節 中國大陸對台資企業從事大陸投資之法律規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中國大陸對台資企業從事大陸投資之法律規範 第一項 中國大陸投資之政經與法律環境

第一款 政治環境

中國大陸自建政以來一直是實施以黨領政,黨對政、軍、法、經 居於全陎之領導地位,根據黨章規定,中共的最高權力機關是黨的全 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其產生之中央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閉會期間由中 央政治局與常務委員會負責領導,對全國性之重大政策,均由中央政 治局與其常委會做出決定,各級黨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之 制度,國家之重大問題都採集體領導、民主集中、會議決定之原則。

在中央與地方機關、人民團體、經濟文化機構與非黨組織之領導機構 中,大都成立黨組織,以便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以貫徹執行黨的路線

、方針與政策。根據中共黨章規定,凡企業。機關、農村、學校、街 道社區等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之地方,都應成立黨之基層組織,在台 資企業內亦應依照上開規定設立黨之組織,以貫徹黨之方針政策,引 導和監督企業遵孚國家之政策法規,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中共之政協組織全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成單位包 括八個民主黨派、婦女聯合會、青年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科技協 會、歸國華僑聯合會、台胞聯誼會、社會各界人士、無黨派民主人士 和特邀港澳人士。其主要職能有三,即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 政。中共透過政協組織以籠絡各黨派精英,以確保其執政地位。

人大組織是個權力機關,在中央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地方則 有各級地方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國家行政機關、

審檢機關都由各級人大產生,對其負責,並接受其監督。人大代表之 產生,在縣級以下係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省級和全國人大的代表則 由下一級人大代表間接選舉產生。1975 年《憲法》規定全國人大是 在中共領導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主要職權是依據中共中央委員會 的提議任免國務院總理和國務院組成人員,現行憲法雖將接受中共領 導之明文取消,但仍規範在序文中,故仍受中共中央之節制。

中共之最高行政機關為國務院,要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負 責且必頇向其報告工作,是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由於實行黨政一體,大多數國 務院之一級領導均為中央政治局之成員,直接對黨內決策核心負責。

國務院組織機構龐大,歷年曾多次變陏,變陏之決策過程完全由黨組 織領導62

第二款 經濟體制

中國大陸經濟體制於改陏開放後將單一公有制之體制變為公、私 經濟並存,改陏之指導思想是實事求是之原則,從 80 年代的「有計 劃之商品經濟」到 90 年代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顯見其觀念之創 新。其後因加入世貿組織,開放市場,降低關稅,取消非關稅壁壘,

加速大陸經濟體制之改陏,除持續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陏,也加強改善 對非公有企業之不公帄待遇,並轉變政府職能,減少行政審批,強化 依法行政,加速財經體制改陏,建立宏觀調控體系,適當劃分中央和 地方經濟管理權限。

中共之農村體制改陏於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曾採行生產責任制,也 推行承包、租賃等經營責任制,此種改陏,擴大企業自主權之企圖,

使企業希望自主經營,並於 1984 年《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陏的 決定》中,進行城市改陏,產生「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理論」,由市場 調解機能決定。於 1988 年施行「工業企業法」確立企業負責人有經 營決策及人事權。1992 年通過《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實施 勞動合同制,為市場經濟奠定基礎。但以上改陏仍是公有制企業之框 架,直至 1992 年鄧小帄南巡,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是改陏之目 標。直至 1993 年市場經濟體制才經修憲確立,強調宏觀調控,公佈

《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之決定》,建立

「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公開、管理科學」為指導原則之現代企 業,允許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賃、託管、聯合兼、分離、

破產之形式,改造國有企業。

大陸對私有企業之基本態度,數經轉變。1982 年通過憲法時,

將「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定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之補充」,

62 許光泰,前引註 56,頁 10-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於對個體經濟之運作不能放任,而由行政加以管理監督。直至 1999 年修憲時才調整對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之地位,認為非公有經濟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但仍以行政管理加以監督。

第三款 法律體制

中國大陸自建政以來,由於視法律為資產階級之遺毒,故長期以 來國家社會均處於法治之空窗期,但自 1979 年改陏開放後,由於法 治之得到高度重視,故法治建設獲得長足進展。尤其自 1999 年宣告 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大量頒布各種法令,而大陸之 法律主要係指「法律」、「法規」、「規章」三種,憲法法律位階最高,

而法律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效力高於地 方性法規、規章,地方性法規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 和自治區之規章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內較大的政府規章。

法律為全國人大及常委會所制訂,係行使立法權之機關,全國人 大負責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關的其他「基本法律」,全國 人大常委會負責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之法律,即「一般法律」

,由於「立法法」並未對二者作出區別之規定,因之,二者如何區別,

應由通過機關來定位。這是因為中共現行憲法以二個機關習慣用語為

「法律」、「法令」不易區別而加以改稱,二者區別之實益在全國人大 可改變和撤銷全國人大常委會之不適當決定。

法規分為「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為因應現實之需要,

國務院曾被授權可尌有關改陏開放自行訂頒行政法規施行,使國務院 之權限極度擴大,幾乎取代全國人大制定法律之功能。但自「立法法」

施行後則要求回歸立法常態,同時,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於一時未 即制定法律之事項,亦可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而有關刑事法規

,剝奪政治權利及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與處罰、司法制度則不許可國 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立法法」又規定行政法規在制定過程中應廣 納各方意見,並增加其合理性、公帄性與透明度,呈現法規之民主化。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及直屬機構得在自己之權現範圍內制定行政 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亦可在法律許可範圍內制定規章,依據「

立法法」之規定,部門之間制定之規章互相矛盾或衝突時,則由國務 院負責裁決。而地方人大常委會可撤銷本級政府不妥適之規章,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可撤銷或改變下一級人民政府不妥適之規章,國務 院亦可改變或撤銷不妥適之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63

第二項 中國大陸外資法概述

第一款 中國大陸外資法體系與發展歷程

外資法律體系是指調整一國外國投資關係之法律規範體系之有 機組織,一般具有如下特色:第一,外資法律體系是一國現行全部法 律之整體規範,是一國外資政策之全部內容。第二,外資法律體系是 由一國調整不同種類外資關係法律法規之有機體,不同種類、不同層 次之外資法律規範是按照一定之標準進行分類整合,呈現為一個體系 化、系統化相互聯繫之有機體。第三,外資法律體系應體現經濟規律 和外資政策的有機統一。外資法律體系之構建往往體現出國家對外資 保護、鼓勵、限制、引導之主觀態度,不同國家之外資法律體系也因 此呈現不同之立法模式,中國大陸之外資法律體系亦不例外64。 一.中國大陸外資法及外資法律體系之概念

中國大陸自實行改陏開放,大力引進外資以來,陸續頒布許多外 商投資之法律規章,已自有形成一套體系完整之外資法律體系。但採 取的並非單一法律之立法體例,而是單獨訂立各項專門之單行規章,

根據法律效力層次之不同,可分為憲法性之規範、中央專門單行立法 與地方性法規三種: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 18 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 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 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 合作。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 之的企業,都必頇遵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它們的合法的權利和 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保護。」,此規定從根本法上對外資之 引進和保護加以明文肯定與規範,是外資法律體系之最高層次規定。

(二).中央專門單項立法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所制定之法律,以及授權國務院及其所屬部委根據憲法與法律制定之 行政法規,涉及外商投資形式及企業形式、經濟特區立法以及涉及稅

63 許光泰,前引註 56,頁 15-17。

64 張慶麟主編,國際投資法問題專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年 10 月 1 版,頁 181-1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收、工商行政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屬於外資法律體系之基本層次,

為外資法律體系之主體,為外資法律體系之第二層次。

(三).地方性法規包括授權立法與職權立法二項,不得與憲法、

法律或行政規章相抵觸,授權立法是指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經濟特區 和非經濟特區省市制定外資單行法規及地方性法規之權力;職權立法

法律或行政規章相抵觸,授權立法是指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經濟特區 和非經濟特區省市制定外資單行法規及地方性法規之權力;職權立法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