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品一

作品名稱:你住哪一層?

媒材:工筆、絹、紙本設色 年代:2007 年

尺寸:210×30、210×90、210×25 ㎝

創作意念:

作品一 你住哪一層? 絹、紙本設色 210×30、210×90、210×25 ㎝ 2007

作品二

也須齊心努力完成。

形式分析:

在作品中,以墨的潑灑來營造出凝重的氣份與嚴肅的感覺,在虛與實的運用 中,來詮釋現代價值觀的逝微,以重彩的形式來凸顯意念,並重視問題與強調主 題。而在裱褙的處理上,以鏡面的形式來表現,其用意是;將外界的環境能反射 在畫面背景上,其意義是;期盼外在的環境社會能與主角背後所代表的涵意能融 入在一起。也就是說;是非、道德、正義皆能存在於當下的環境裏,更能深植在 你我的內心中。在質感肌理的皴擦表現上,以寫實的、符合內心質感的來表現,

以達到心理意識的層面,讓觀者更容易在寫實的質感下達到視覺與意念的連結,

更容易進入畫面情境與體認出作品所含的內在意義 。

作品二 它在哪裡? 絹、岩繪具 110×40 ㎝×3 屏 2007

作品三

作品名稱:裝與裝 (包裝與偽裝)

媒材:絹、褙紙、金箔、岩繪具、鐵線 年代:2007 年

尺寸:35×110、35×90、35×90、35×120 ㎝

創作意念:

的意含。而現今的許多人們,以外在的服飾來包裝、掩飾著自己能力的不足與身 分的自卑。

形式分析:

整幅作品以上、下分層式並固定於兩枝木架的形式來呈現,主要是仿造出早 期在台灣農村地區一般民眾在戶外曬衣服的方式,也藉此希望讓人能從外在裝裱 形式上感受到作品內含意義。記得小時後住在山區的我,家家戶戶曬衣服的方式 是將帶有竹枝的竹子作為曬衣服的枝架,而將曬衣服的竹竿橫放在兩邊的竹枝 上。早期的衣架是用木質製成的,而大部分是高級西裝才會用到衣架,所以衣架 基本上是一種奢侈品的意味,所以以前曬衣服是不用衣架的。而是將竹竿直接穿 過衣服的左右袖口或褲管,一件一件的排列在一起,完成後在橫放在兩端的竹架 上。

在衣服的紋樣中,自己將現代社會的狀況反映其中。如在第一層中的「良心 革命」的字樣則是反應現代社會中對於是非、道德觀的缺乏,由其在政治的生態 中最為明顯,而他們也作了最壞的社會示範。而第二層是反應台灣社會越趨嚴重 的貧富不均問題。第三層中,借用了梅丁衍老師作品的圖式紋樣而把它變成衣服 的花紋,衣服圖案上是國父與毛澤東圖像重疊在一起的樣式,暗指某些現代人

‘誠信’與‘表裡不一’的狀況(在此並無對國父不敬的意念)。在第四層上,

是畫了一件沒有綠色大地色彩的「福爾摩沙」圖像,其意念象徵的是逐漸失去了 美麗寶島的名號,是在表現出台灣因過度開發而漠視了環保議題,將自然環境成 了千瘡百孔的情形。在上下四層中,將第二層刻意作了斜放的處理,除了增加畫 面的律動性與變化性之外,也強調當今貧富不均的嚴重性並強化了作品視覺的焦 點。在技法呈現上刻意降低了畫面物體的立體感而較為平面化,其用意是,呈現 衣服本身就具有平面裝飾的意味。

作品三 裝與裝 絹、岩繪具、金箔、鐵絲 35×110、35×90、35×90、35×120 ㎝ 2007

作品四 越來越明顯,有如在 National Geography、Discovery、Animal channel 才會出現的 節目。弱肉強食的廝殺場面,既血腥又無可奈何。是天擇的結果,亦是生存演化

而全幅以 11 連屏的分割手法組合於一件作品,將傳統在中國山水、花鳥的 水墨畫形式,如春、夏、秋、冬或梅、蘭、竹、菊等形式的結構概念應用其中。

連屏是中國繪畫特有的形式表現之一,最早在漢代的墓穴彩繪中,就可見其形式 的作品,那是中國時間與空間的宇宙觀。連屏可以將複雜的情節、內容與時空,

組構成一件作品以表現出時空的變遷性、畫面的運動性,作品單幅可獨立成一作 品欣賞,亦可全幅並列,而成為相互關聯而統一的作品。而在這古往今來的作品 上,並沒有把每小幅都繪製圖像內容,其中幾件以留白的形式呈現。其一;是將 中國繪畫的另一形式「留白」的意義與概念表現。其二;是將留白之處,讓觀者 以當時聯想到的畫面,直接建構其中。其三;也是象徵作品內容是無法道盡,所 以以留白的方式來突顯,‘白’不是沒有而是有著無限可能性的存在。

作品四 古往今來 絹、紙本設色 120×300 ㎝ 2007

作品五

作品名稱:上學去

媒材:工筆、水墨、絹、紙本設色 年代:2008 年

尺寸:124×45、124×150、124×30 ㎝

創作意念:

80 http://tw.knowlege.yahoo.com/question/?qid=1508010901003

81 原著 老子,《老子》,沙少海、徐子宏 著譯,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 2005 年,頁 93。

德為「無為」。而現今大家較為熟悉的概念是,四維、八德也。四維乃是禮、義、

廉、恥也。八德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是也。而管子更是將禮、義、

廉、恥看成是一個國家興盛與衰亡與否的一項指標,所謂禮、義、廉、恥,國之 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所以道德觀推崇的重要性是何等的重要,而不可忽 視呀!

形式表現:

此作品是三連作的形式呈現,中間的作品是以教室裡必備的一項設備 黑 板(現在已被象徵黑板功能的螢幕所取代)作為主軸,其作品上,以書法的文字 符號來表現,除了將黑板的功能意義呈現出來之外,在文字內容上企圖傳達出作 品裡的意含及訴求 大同之世。在文字的表現形式上,以不同的形象呈現,除了 具有書法線條所既有的形式意義與功能之外,並加強作品繪畫性的意義。

在右幅的作品上,以禮、義、廉、恥為主要的表現訴求,並加上較小的書 法文字來延伸其意含,其形式有如在教室裡牆面上所掛的一些標語,強調出標語 的重要性與提醒同學為人處事之道。而在作品的外層上覆蓋了一層絹,使得看起 來有一層薄幕,若影若現,造成視覺上的空間與距離感。其意是象徵禮、義、廉、

恥在現今的社會已經逐漸在逝微。而在政客的身影中,更是蕩然無存,並且作了 極不良的公開示範。

在左幅作品上,以表現小女孩在課堂上課的情景,並搭配著背景中所帶有諷 刺性的獎狀。其中一張為道德比賽,一張為誠實比賽,藉此諷喻在執政者的領導 下,道德與誠實變成是社會的一種特殊技能競賽、專長。

作品五 上學去 絹、紙本設色 124×45、124×150、124×30 ㎝ 2008

作品六

作品六 逍遙遊 絹本設色 40×24 ㎝ 25×42 ㎝ 2008

作品七

作品名稱:面對

媒材:絹、紙本、電腦輸出、箔 年代:2008 年

尺寸:180×90 ㎝

創作意念:

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作工,來匆匆,去匆匆,作工興味濃。飛到西,

飛到東,天暖花好不作工,將來哪裡好過冬。而我們與自然界的動物一樣,每天 也面對著同樣的問題──食也。古諺:「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辛辛苦苦,進 進出出,來來回回無數次地穿過各式各樣的門,也穿梭在生命的旋動裡,沉浮在 宇宙的精妙之中。人們忙碌為的是一口飯,面對地是生命的延續,但人除了面對 生死問題之外,更需要面對的是「人的價值」,不然與野獸有何分別。而價值的 建立不是在金錢數字上,應該是建立在道德典範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 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形式表現

作品以門的意象作為主題的架構,用象徵性的兩扇門來形塑作品外在的形 式,喻意著人類每天辛勤地穿梭在生命的旋動裡,面對著人類的基本需求課題-

食也。而在門的表現上並非全部以寫實的手法來描繪,而寫實的部份只在重點的 地方來強調門的意象,其它則以潑、拓的技法與留白效果,以保留東方水墨的趣 味特質,並去強化中間方形畫面的稻子,並呈現工筆與寫意對比的形式美。而在 畫面稻子的地方,筆著嘗試將彩墨結合電腦輸出的可能性表現,所以部份以照相 式與半透明且透空的效果來詮釋出虛與實的另一種概念,並且在彼此的造形上做 出關連性的銜接。

作品七 面對 絹、紙本、電腦輸出、箔 180×90 ㎝ 2008

作品八

形式表現:

「圓」讓人有一種幸福感、一種和樂感。中國人喜歡用圓形來做造型,也常 用在於日常生活之中的物品,從食、衣、住、形、育樂等方面,你都可以發現它 的存在。「圓」也象徵著多種意含,是中國的宇宙觀,是人類生命的體認、是自 然的發現、是你我內心的意識需求。

一張來自古早時期真實的桌面,那是從前的經驗,是來自古早的味道。圓圓 的飯桌是一家團圓的時候,也是生理自我滿足的時刻。利用實際的桌面形象,企 圖達到最直接的視覺經驗與視覺感知,透過外在的型態讓欣賞著能夠最快地了解 主題意念,而不需再加思索,從不解中嘗試著判斷、解釋其作品意含。所以藉此 以達到形式與內容的連結與統一。

作品的視覺圖像中,映入眼簾的是擺放著滿滿的餐盤,看似是一桌豐盛的饗 宴,是一場酒足飯飽後的餘景,但再加思索探求後卻出現更多的疑惑。一群欣賞 者討論著他們已經吃飽了,另一群人卻說應該沒吃飽。在這吃飽與沒吃飽之間,

就像生活在世間的人們過著虛凝與似是而非的情景,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而什 麼又是對?什麼又是非?在科技社會與被政客的操弄下,乍時進入混沌中而判別 有疑慮 。作品形象中,畫著有魚、有蝦、有菜(花卉)、有肉又有蟹的圖像上,

是一種「望梅止渴」的假象。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麻醉著自己、說服著自己,我 已經吃飽了,那是來自社會的悲哀,環境的無奈。

作品八 食飽沒? 水墨、絹本設色 直徑 90 ㎝ 2008 年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陳采青,《質感之象徵意象在視覺傳達設計創作之研究》90 年台師大碩士論文,

陳采青,《質感之象徵意象在視覺傳達設計創作之研究》90 年台師大碩士論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