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此系列是 2015 開始創作,到 2016 一年多之間完成的作品。這一年的創作量是從筆 者每年開始計算自身創作量以來最多的一年,除了想要在展覽中展出的是全新的系列 之外,也想要挑戰自我,能不能夠達到專職創作者的“量”。以下將作品依創作順序 一一作說明。論文中在撰寫說明時,依照藝術評鑑的“描述”、“分析”、“解 釋”、“評價”來進行階段性的處理。在作品實際展出時,筆者是以創作當時的心情 揉合完成時看畫的直觀情緒,用寫詩的方式呈現作品說明;因為筆者認為既然是一種 獨白式的創作,更應該用抒情 事的方式,試著引導觀者進入作者創作作品背後的,

不管是孤寂或是對未來充滿想像,期待,或不安,各種想法,會比理性表述更加吸引 人。以下是作品“宙,無,寂”的展覽作品說明:

有人說宇宙是一個球。有人說宇宙本是一片虛無。也有人說宇宙很寂 寞,所以誕生了生命,拼命的擴張,直到永恆。可永恆是什麼呢?永恆好美 啊!但誰都不能擁有,也看不到。我想,能夠與宇宙匹配的,只有永恆。

未來如果本身的作品在展出時不需要採用藝術評鑑的形式來說明,筆者還是比較 傾向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期許能夠讓文 為畫面增添更多想像的空間。

35

一、《Star Mars#1》

圖 4-1,《Star Mars#1》,油彩 畫布木板,直徑 80cm, 2015。

36

《Star Mars#1》作品說明

作為此系列的第一張,還是帶有人物系列的影子;一開始的想法是希望運用不同

37

二、《來自星星的獨白 1》

圖 4-2,《來自星星的獨白 1》 ,畫布 油彩, 53X53cm, 2016。

38

《來自星星的獨白 1》作品說明

這張對筆者來說算是剛開始走向目前的創作型態,作為一種新風格的實驗,先從 尺幅小的開始玩起;完成的過程中其實也非常掙扎,因為在還不確定要呈現的方式 時,人物的有無和刮擦的質感或是最後才確定的氣球,都是創作中一邊看作品的樣貌 一邊思索而成。因為作品要承載的訊息多寡和意涵都必須是要非常精準的,描繪也許 不是特別困難的點,對於受學院式 育長達將近二十年的筆者,要跳脫以往的框架才 是最難的;也因為筆者雙子座的個性使然,常常會對自己的作品產生懷疑,如果外在 的表現不是很好(比賽或市場反應等等)那更會不知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有作為藝術創作 者的堅持,既然已經要做就要做到好。在畫面中筆者將過往人物在畫中的比例降低,

而地貌和後面的地球顯示這很可能是在月球上,在外太空拿著氣球,表達的是一種歸 來的動能,縱使離家再遠,我們仍然保有著信心;而作品名稱也希望切合這一種在太 空中上演獨角戲的 在。而觀者的視角又彷彿在比畫中人更遠許多的地方,遙望著遠 方的地球和畫中人,畫中的人物也與觀者產生一種對看,讓觀者有錯置其中的幻覺。

39

三、《來自星星的獨白 2》

圖 4-3,《來自星星的獨白 2》 ,油彩 畫布 ,53X53cm, 2016。

40

《來自星星的獨白 2》作品說明

經過上一張心中充滿拉扯的孵畫之路後,這一張作品筆者在創作的過程中肯定許 多;因為整個系列的構思開始慢慢成型,且兩張是一起作業,相較起來這是一張比較 純粹的作品,去除了人物之後需要構思和組合的問題比較少。雖然去除了人物,透過 畫面中的登月車和地上的腳印,觀者還是可以發現這裡有”人” 在過的感覺;畫面 中的白點是刻意摩擦過後造成的痕跡,除了增加觀看的層次以外,筆者希望藉由雜訊 的畫面營造出一種距離感,非即視感,使得觀者會認為那是一種距離很遙遠所發生的 事件。而氣球的造型對比整張畫面的天空,彷彿是因為天空沒有星星,所以我們懸掛 著星星,也暗示著不管路途有多險峻,我們還是要向前行,懷抱著希望。

41

四、《來自星星的獨白 3》

圖 4-4 ,《來自星星的獨白 3》,油彩 畫布 ,116.5X72.5cm, 2016。

42

43

五、《宙,無,寂。》

圖 4-5 ,《宙,無,寂。》油彩 畫布 ,162X97cm, 2016。

44

45

六、《∞》

圖 4-6 ,《∞》油彩 畫布 ,116X273cm, 2016。

46 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對於宇宙和人類提出這樣一個大哉問的高更,此幅畫為他自殺前所作,可以

47

七、《來自星星的獨白 4 愛》

圖 4-7,《來自星星的獨白 4 愛》 ,油彩 畫布 ,53X53cm, 2016。

48

《來自星星的獨白 4 愛》作品說明

這件作品的表現方式與其他作品略為有些不同,少了漆黑的天空,著重在近距離 的地面顆粒質感,而其中用了很多力氣去描寫;太空人在畫面的右上角,似乎正往畫 面外走去,而觀者的觀看重心落在了中心的坑洞,強烈的光影照射了一個愛心的形 狀。構圖的取景很像是隨機生成,事實上筆者想要表現的是,即使不起眼的角落也可 以有愛的 在,端看觀者如何去看這個世界。佛家說,心中有佛,則處處是佛;心中

有愛,所以到處可以見到愛。

49

八、《來自星星的獨白 5》

圖 4-8,《來自星星的獨白 5》 ,油彩 畫布 ,53X53cm, 2016。

50

《來自星星的獨白 5》作品說明

這件作品是此次展覽中唯一的菱形作品,也是筆者第一次用菱形的角度來創作,

畫面大面積的空間留給了人物,上方除了黑色之外,有些模糊朦朧的效果,地面則是 用比較簡潔的手法表現荒涼的質感。人物是最大的主角,但在表現上運用了光影將人 物的表情做的十分隱晦,看不清楚;符合了筆者在這次創作中的主要理念,並不是要 表現“人物”,而是表現一個“意念”。在人物的細節或是表現狀態選擇上,當然可 以再做更細微的表現,但是這反而會使觀者失去觀賞整體的機會,所以筆者在意的是 完整性;而人物也做了消失與影像雜訊的處理,企圖與背景的朦朧做呼應。整體的色

調運用單色處理,冷調性,灰調子充斥在整張畫面與整個系列中。

51

九、《離心力》

圖 4-9,《離心力》 ,油彩 畫布 ,80X116.5cm, 2016。

52

《離心力》作品說明

在一片漆黑中,有兩個太空人;一個綁著火箭正準備從星球表面升空,另一個綁 著許多氣球已經在外太空中飄盪,從畫面中看來帶著些許童趣的味道,肯定是筆者在 創作這張作品時起了玩心與童心。本來在創作的本意中就並沒有特意設定一定要表現 什麼或是不能表現什麼,不管怎麼去闖或去嘗試,筆者抱持的心態就是心隨意轉,想 畫什麼就去畫,覺得這樣好就相信自己,就去畫,不要特意設限自己一定要去表現冷 或是孤寂,因為筆者相信自己累積的經驗,以及經過這幾年的觀察和成長,能夠圓滿 的去表現自己的中心思想---以太空為投射主題,去表達自我的心境。所以人的心情當 然會有好有壞,有樂觀與悲觀的時刻,這些都應該表現在自我的作品中,當回頭去看 自己的創作光譜時,會更多元與完整。

53

54

在畫什麼。筆者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作品本身會有詮釋,而觀者也會有自我的看 法,兩者相交也好,各異也罷,這正是繪畫的美,美在其不言說;語言或文 企圖先 行在繪畫之前,是一種干擾畫面的動作,減低了畫面的感動,也讓觀者被說明帶著 走,自我的想像和認知的能力都會被減弱。所以文 與其說是幫助觀者,倒不如是幫 助作者自己。

“可是我,相信愛,我信異想總有日會天開”32 ---這是《給你》這首歌的歌詞,也 能夠代表筆者目前的心境;雖然筆者一直以來並沒有走的很順遂,也不認為天分有多 高,充其量只是一個喜歡繪畫,而對自己喜愛的事物願意付出努力與耕耘的人罷了。

但是崎嶇的路更多風景,含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現在筆者至少也能夠選擇自己喜愛 的興趣作為職業,也能夠持續的創作,或許已經比很多人來的更幸運。回顧三十歲時 做的決定,決定自己在工作室創作,考研究所持續進修,到時至今日的個展,這四年 筆者認為過得很充實,很值得;離開是為了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未來如何沒有人能說 的準,但對於藝術創作的熱忱會鼓勵著筆者繼續努力下去,希望能夠將生命的篇章寫 的完整且精彩。

32 收錄於陳奕迅 2009《上五樓的快活》,作詞:李焯雄作曲:陳奕迅。

55

56

4. Philip Koch 著, 梁永安 譯,《孤獨》(2011)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 Stephen Bayley 著,郭芬芬 譯,《醜,萬物的美學》(2014)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股份有限公司。

6. Traeger, Jörg 著,曾曬淑 編,《浪漫主義時代的動盪:論十九世紀德國繪畫》

(2005)臺北,南天出版社。

7. 今道有信 等著,黃鄂 譯,《 在主義美學》(1989) 臺北,結構群。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