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內容與範圍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從托勒密6(Claudius Ptolemaeus,90~168)在西元兩百年提出天動說7

(Geocentric

model),到西元 1530 年哥白尼

8(Nicolas Copernicus,1473~1543)提出日心說9(heliocentric theory),這一千三百三十年之間,人類都以為地球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太陽與其他星 斷訊和雜訊狀態也試圖堆砌出整體圖像與觀者之間,自李希特10(Gerhard Richter, 1932~)

以來一種攝影繪畫11與真實再現的一種曖昧關係;既是真實也並不是真實。藉由照片繪 畫這樣一種方式,企圖去呈現一種非真實的狀態而非再現真實,來達到一種平面繪畫 的再創造。

6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約西元 90 年-168 年),希臘作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占星家。

7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8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西元 1473 年 2 月 19 日-1543 年 5 月 24 日),波蘭數學家、天文學家。

9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推翻了長期以來居於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10 李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德國藝術家,作品有攝影繪畫,裝置,抽象等等。

11 並非在創作出一張像照片的繪畫,而是以純繪畫方式製作出一張照片,賦予影像主體另一層次的生 命。

10

第二章 創作理論與學理基礎

第一節 宇宙創作的科學背景

宇宙是什麼?宇宙的中心在哪裡?宇宙一詞在中文可以拆成宇跟宙兩個 來看。

「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12,而首次將宇和宙兩 合併來寫則是出現在《莊 子》一書中的《齊物論》:「旁日月,挾宇宙」。13其實宇宙的解釋就是包含一切的時 間和空間;人類現在的研究,也尚未能正確的明白宇宙的起源,宇宙的中心,宇宙的 命運或是宇宙的大小等等,簡單的說---宇宙太大了,關於它的一切人類尚未可知。

圖 2-1,宇宙的景象,美國太空總署攝影。

圖 2-1 中一個個的小光點,其實是各個星系的總和,在英文中的宇宙

(Universe),是指所有時間與空間,和其包含的內容物所總和的統一體;所有行星、

恆星、物質能量等等。宇宙的起源可能是從大爆炸開始,而後冷卻下來開始膨脹擴 張,產生星系與星體,目前人類所能夠觀測到的距離大約最遠為距離地球 91 × 109光 年,縱使感覺像是一個很大的數 ,但由於宇宙可能是一個不斷在膨脹的狀態,也許

12 戰國時期尸佼的著作《尸子》〈卷下〉篇:「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13 《莊子》一書成書於戰國中期,集合了莊子與莊學後人篇章,後人視為道 經典。

11 天文學觀點的論述,實在令人敬佩。同時期也有西方的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約 90~168),結合過往希臘古天文學的成就寫成《天文學大成(Almagest)》十三卷。後有十

五世紀的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1473~1543)發表《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進而帶動科學革命,及十七世紀的克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著作

《新天文學》,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改進了望遠鏡,奠定了現在的物理學、

科學、現代觀測天文學;人類從沒有停止過研究外太空,而這樣觀測與探索的動力帶

12

13

14

為”landscape”,其中的”scape”帶有逃離的意思,也許是希望在觀看風景畫時能夠投 身於畫內,寄情於天地之間。最早的西方風景畫可追朔至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時 期遺留下來的藝術作品和建築的遺跡, 而後在黑暗時期到文藝復興,至印象派之前,

風景經歷了各種藝術浪潮的的洗禮,始終不外乎為聖經故事的背景,偉大人物畫的陪 襯。十七世紀荷蘭流行的風景畫,是以風景本身作為主體,但畢竟是屬於少數,人物 畫及靜物畫雄踞了整個藝術史的位置。

圖 2-2,薩威里 ,《聖安東尼的風景》,油畫木板,48.7X94cm,1617,蓋蒂美術館藏。

圖 2-2,薩威里(Roelant Savery,1576~1639)的作品以大片風景為主體,將人物或動 物置於畫面中一小角,能夠在十七世紀的荷蘭流行起來;是因為獨立之後的荷蘭與西 班牙切斷了 會間的往來, 會所喜愛的聖經故事主題就無法對荷蘭的畫家產生影 響,加上當時荷蘭的經濟繁榮,產生了中產階級,而中產階級對於自然界更感興趣,

所以風景畫能夠一躍變成當時荷蘭繪畫的主流之一。但當時的風景畫中所表現的大自

15

然,更像是畫家在心中拼湊出來的現實;因為油畫材料攜帶不易,也遑論有攝影技術 的幫助,畫家往往只能用素描稿或是水彩將畫面速寫記錄下來,回到畫室之後將人物 或是動物等等做組合的處理,於是乎在光影的描繪上較無後來印象派的生動,統一,

但在細節的處理上就相對的細緻,講究。

到了十八世紀,繪畫藝術是以歷史畫為重心,其中少數也有如透納22(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康斯塔伯23(John Constable,1776~1837)等以風景畫揚 名的創作者。

圖 2-3,透納,《米諾陶戰艦的傾覆》,油畫畫布,172.7X241.2cm,1793,古爾本基安博物館藏。

圖 2-3 是透納早期的油畫作品,做為一個十八世紀的畫家,他的風景畫在當時並不 受重視,但他鍾情描繪的自然現象以及光影效果,卻為印象的理論開闢了道路。綜觀

22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 年 4 月 23 日-1851 年 12 月 19 日),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 家,水彩畫家和版畫家,他的作品對後期的印象派繪畫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

23 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1776 年 6 月 11 日-1837 年 3 月 31 日),英國風景畫家。

16

Danto,1924~2013)即提到,他認為藝術不會再有更新的概念會被提出。

解脫了歷史負擔的藝術創作者,可以自由的使用自己喜好的方式創作藝

17

18

圖 2-4,葉子奇,《五月的紗帽山》,蛋彩 油彩 亞麻布,76.2X183cm,2009-2010,私人收藏。

葉子奇26(1957~), 台灣中生代藝術家,這一張作品為最令人熟悉的台灣風景系列;

少見的坦培拉27畫法將山上的樹,天空的雲描繪的十分精確,透過畫面中的一種明度彩 度綜合的統調和一種局部觀看的構圖,營造出一種悠然、心曠神怡的觀賞空間,雖然 有無數的藝術創作者畫過山,但葉子奇勝在其構圖的創新、以及過人的寫實能力才能 夠逼出這樣一種令人動容讚嘆的力量。葉子奇的作品的確能夠以非常簡單的主題觸動 人心,安靜的極致是筆者從中學習到的一種元素。而題材上並不一定是要沒有人畫過 的,事實上,畫過風景或畫過樹的人所在多有,但為何觀者能夠一眼看出這是葉子奇 的作品,除了其本身的技術以外,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獨特解讀題材的能力。

26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研究所藝術創作碩士。從早期靜物主題到現在的「風景‧台灣」,寫實而 帶有隱喻的象徵,充滿了一種豐富的個人情懷。

27

19

圖 2-5,劉國松,《地球何許之 3》,水墨,133.8X77.8cm,1969,國立台灣美術館藏。

圖 2-5 為劉國松(1932~)在 1969 年,也就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同一年,以水墨將 美國太空總署拍攝回來的太空照片做了一種轉換,進行以太空為主題的創作。這樣的 題材運用水墨來表達是沒有看過的,也呼應了他一貫的藝術主張,「使中國畫現代 化」。筆者認為能夠走出他人沒走過的路子是困難的,但藝術從來就不是找簡單的路 子走;地球何許或是一種對觀者的提問,也可能是對於宇宙無涯的一種感慨,在精神 上對筆者的啟發很多。

20

圖 2-6,大衛.霍克尼,靠近河較大的樹群,油彩 畫布,457.2X1219.2cm,2007,私人收藏。

圖 2-6 為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在 2013 年的大展覽中展出的巨幅

作品,由五十張畫布拼接而成,可以看出當代的平面繪畫還是有可以突破的界限;而 他正好也能夠代表當代藝術家能夠呈現的多樣化。舉凡攝影、雕塑、版畫、甚至是舞 台設計、裝置錄像甚至利用智慧型手機、平板他都能夠創作;他不拘泥於傳統技法,

在人像畫和印象派之間找出自己的路線,作品風格多元,產量驚人。所以身為藝術創 作者應該去挑戰自己的極限,不管是媒材上或是題材上,只要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則 不需要去墨守成規。

第三節 攝影繪畫在自身創作中的影響性

攝影繪畫(photopainting,又譯作相片繪畫)是李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在

1963 年開始的一個系列,他以攝影作品或報章雜誌中的圖片作元素,以低、甚至是無

彩度的狀態呈現作品;但是李希特並不是以攝影繪畫來闡述任何議題或是企圖創造一

種風格,他不願意被拘泥在任何一種主義或形式。從寫實到抽象,從攝影繪畫到色彩

圖,他遊走在許多可能之中,他曾說:

21

我對於繪畫主題沒有任何的偏愛,當然有一些事物對我特別有吸 引力,然而我對此不很肯定……

圖 2-7,傑哈.李希特,下樓梯的女人,油彩畫布,198X128cm,1965,芝加哥藝術學院藏。

不管任何時期,他以一貫的冷靜,反思,辯證,隨機併發性的狀態進行藝術創作。圖 2-7 為他攝影繪畫其中一張著名作品,由此作品可以一窺他當時創作的想法,這樣的類 似隨機選取的構圖和單色調,是他攝影繪畫的常用手法。他仰賴攝影,對於所挑選的 照片沒有喜好或特定的對象,且大量地使用灰色;他相當重視灰色的運用,認為作品 中最重要的顏色便是灰色。使用灰色不僅是為了模擬報紙的黑白印刷效果,灰色也代 表了李希特一種意欲與主題保持距離的低調及克制的理性,灰色對他而言,是不激起 任何感情或連結的、既不是看得見的、也不是看不見的。毫無疑問的,或多或少當代

22

的藝術都會受到他的影響,而他所保持的無定向狀態,令人不能預測他的下一步是什 麼。相對來說筆者創作太空中的獨白系列,是採用非自身拍攝的照片,其中許多照片 並不是特別的攝影器具或是攝影師所拍攝,是以記錄的角度在拍攝太空人在月球上的 活動,而在非以繪畫為目的的拍攝過程中,有很多隨機的構圖,卻有其趣味性;而大 量灰色階的構成能夠使畫面中的元素更加單純。筆者並非為了重製照片而創作,也不 是企圖再現真實,而是透過這樣的場景和物件表達內在感知,而畫面中刻意磨損的細 節也希望能夠營造與觀者的距離感,這樣的語彙構築了筆者企圖在創作中達到的一種 冷調性。

圖 2-8 ,馬如龍 ,《∞》(局部) ,油彩 畫布 116X273cm,2016。

圖 2-8,筆者在創作時將人物至於前方,將影像作變色,以簡單色調處理,並將其部分 模糊震動,省略細節;改變以往的描繪習慣,並非追求客觀的再現。它可能是某個過 去,也可能是某個未來,對於觀者它既熟悉又陌生,藉由這樣的方式觀看到,它既是 瞬間,也是永恆。筆者並不質疑平面繪畫的無可取代性,雖然無法稱自己作一個無定 向的藝術創作者,但透過了解攝影繪畫能夠明白過往所學的觀念,在目前的藝術創作

23

中是需要更新的,而風格並不是靠題材來形成,亦或者風格根本不重要---那是一種強 加自身的產物。

我的作品完全沒有批判和諷刺的意義在,相反地,我懷疑用藝術去批 判政治的可能性。即使繪畫產生對於政治和社會的批判,也只是貧乏 的……政治其實怎樣都可以,藝術她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事實上除了創

我的作品完全沒有批判和諷刺的意義在,相反地,我懷疑用藝術去批 判政治的可能性。即使繪畫產生對於政治和社會的批判,也只是貧乏 的……政治其實怎樣都可以,藝術她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事實上除了創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