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攝影繪畫在自身創作中的影響性

第二章 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

第三節 攝影繪畫在自身創作中的影響性

攝影繪畫(photopainting,又譯作相片繪畫)是李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在

1963 年開始的一個系列,他以攝影作品或報章雜誌中的圖片作元素,以低、甚至是無

彩度的狀態呈現作品;但是李希特並不是以攝影繪畫來闡述任何議題或是企圖創造一

種風格,他不願意被拘泥在任何一種主義或形式。從寫實到抽象,從攝影繪畫到色彩

圖,他遊走在許多可能之中,他曾說:

21

我對於繪畫主題沒有任何的偏愛,當然有一些事物對我特別有吸 引力,然而我對此不很肯定……

圖 2-7,傑哈.李希特,下樓梯的女人,油彩畫布,198X128cm,1965,芝加哥藝術學院藏。

不管任何時期,他以一貫的冷靜,反思,辯證,隨機併發性的狀態進行藝術創作。圖 2-7 為他攝影繪畫其中一張著名作品,由此作品可以一窺他當時創作的想法,這樣的類 似隨機選取的構圖和單色調,是他攝影繪畫的常用手法。他仰賴攝影,對於所挑選的 照片沒有喜好或特定的對象,且大量地使用灰色;他相當重視灰色的運用,認為作品 中最重要的顏色便是灰色。使用灰色不僅是為了模擬報紙的黑白印刷效果,灰色也代 表了李希特一種意欲與主題保持距離的低調及克制的理性,灰色對他而言,是不激起 任何感情或連結的、既不是看得見的、也不是看不見的。毫無疑問的,或多或少當代

22

的藝術都會受到他的影響,而他所保持的無定向狀態,令人不能預測他的下一步是什 麼。相對來說筆者創作太空中的獨白系列,是採用非自身拍攝的照片,其中許多照片 並不是特別的攝影器具或是攝影師所拍攝,是以記錄的角度在拍攝太空人在月球上的 活動,而在非以繪畫為目的的拍攝過程中,有很多隨機的構圖,卻有其趣味性;而大 量灰色階的構成能夠使畫面中的元素更加單純。筆者並非為了重製照片而創作,也不 是企圖再現真實,而是透過這樣的場景和物件表達內在感知,而畫面中刻意磨損的細 節也希望能夠營造與觀者的距離感,這樣的語彙構築了筆者企圖在創作中達到的一種 冷調性。

圖 2-8 ,馬如龍 ,《∞》(局部) ,油彩 畫布 116X273cm,2016。

圖 2-8,筆者在創作時將人物至於前方,將影像作變色,以簡單色調處理,並將其部分 模糊震動,省略細節;改變以往的描繪習慣,並非追求客觀的再現。它可能是某個過 去,也可能是某個未來,對於觀者它既熟悉又陌生,藉由這樣的方式觀看到,它既是 瞬間,也是永恆。筆者並不質疑平面繪畫的無可取代性,雖然無法稱自己作一個無定 向的藝術創作者,但透過了解攝影繪畫能夠明白過往所學的觀念,在目前的藝術創作

23

中是需要更新的,而風格並不是靠題材來形成,亦或者風格根本不重要---那是一種強 加自身的產物。

我的作品完全沒有批判和諷刺的意義在,相反地,我懷疑用藝術去批 判政治的可能性。即使繪畫產生對於政治和社會的批判,也只是貧乏 的……政治其實怎樣都可以,藝術她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事實上除了創 造之外,藝術無法真正達成其他功能。……如果藝術能夠達成什麼,那麼 就既不是藝術行為,也不是政治行為,只是單單的遊戲罷了。---李希特

李希特在與布克羅(Benjamin Buchlohr,1941~)的訪談時如是說。這應證了台灣當代 的繪畫潮流,也反映了筆者之前在創作中不斷自我考慮的問題:當代的藝術能不能夠 對社會作出批評或反映目前的社會狀況。中生代前輩如梅丁衍(1954~)老師,作品多探 討兩岸的特殊關係及台灣的歷史文化情結,但梅丁衍老師生長的環境與年代正是在那 個中美斷交,兩岸改革開放的時期,且他所用的手法極為成熟,內斂,保留著傳統繪 畫的底蘊卻點出了許多台灣的島國情愫。現代的青年藝術家可能對於兩岸或國家認同 較為模糊,亦或沒有太多感觸,更多的是虛擬時代的網路身分認同和環境的感受,當 然也可以反映社會,但要用屬於年青人的方式;過於沉重的手法於藝術家本身可能也 無法承擔。

2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