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作曲家生平簡介、 《音樂會變奏曲》創作背景

第一節 作曲家生平簡介

美國作曲家楊巴赫(Jan Bach, b. 1937),出生於伊利諾州的佛雷斯特(Forrest, Illinois),於厄巴納的伊利諾伊大學 (University of Illinois in Urbana)獲得音樂學士以及音 樂藝術博士學位,主要演奏法國號,鋼琴也有相當水準。1962-1965 年間於維吉尼亞州

阿靈頓的麥爾堡美國軍樂隊擔任第一部法國號,退役後於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大學 (University of Tampa)任教一年,1966 年開始於北伊利諾伊大學任教,教授理論作曲,1978 年獲得優良教師獎,於1998 年退休,但繼續返回學校教學直到 2004 年。

巴赫作曲方面,先後師事阿隆科普蘭(Aaron Copland, 1900-1990)1、羅伯托 格哈德(Roberto Gerhard, 1896-1970)2、肯尼斯加布羅(Kenneth Gaburo, 1928-1993)3、羅 伯特凱利(Robert Kelly, 1916-2007)4以及提亞馬斯格雷夫(Thea Musgrave, b. 1928)5, 並在很年輕時就嶄露頭角。楊巴赫19 歲時獲得 BMI 學生作曲比賽第一獎6,之後獲獎

1 美國知名作曲家、作家、指揮家,《阿帕拉契之春》(Appalachian Spring,1944)為其重要作品之一。

2 瑞士裔西班牙加太羅尼亞音樂家,為荀貝格的學生,序列主義、十二音列代表音樂家之一。

3 美國作曲家,任教於伊利諾伊大學,以電子音樂、爵士鋼琴、極限音樂…等最有名。

無數,例:庫賽維茨基獎7、哈維高盧作曲比賽8ΣΑΙ 聲樂創作獎9、瑞士蒙特勒國際 管樂大賽第一名、布朗大學作曲獎、內布拉斯加交響室內樂第一獎、紐約市歌劇第一獎,

更被六次提名普立茲音樂獎10。作品由Carl Fischer11, Boosey & Hawkes12, Cimarron Music13等出版社出版,亦有許多作品被錄製為唱片,本次研究的作品Concert Variations 就被錄製了四次,作品也常常在NPR14以及BBC15放送。

巴赫為法國號創作了各形式作品,如無伴奏《法國組曲》(FRENCH SUITE, 1982)、

給四隻法國號輪唱為兩樂章的《卡農與狩獵曲》(CANON AND CACCIA, 1977)、《法國號 協奏曲》(HORN CONCERTO, 1983)則受喬納森波恩(Jonathan Boen, b. 1957)16委託創作;

鋼琴為受約翰麥考利(John McCauley, 出生年不詳,仍在世)委託的《三首鋼琴練習小

7 Koussevitzky Award 為學生指揮比賽,創立於1954 年,由後人以俄國作曲家、低音提琴演奏家撒

赫己庫賽維茨基(1874-1951)命名,不是每年都舉辦比賽。

8 Harvey Gaul composition contest 創立於 1950 年,用來紀念美國作曲家兼管風琴家哈維高盧 (Harvey B. Gaul, 1881-1945),並期望孕育更多作曲人才。

9 Sigma Alpha Iota choral composition award 創立於 1948 年,為美洲北、中、南區之間的比賽,沒有 年齡限制。

10 The Pulitzer Prize in Music 是普立茲獎七項之一(共分為戲劇、歷史、小說、音樂、非小說、傳記文 學、詩歌),於 1943 年開始每年選舉頒發,柯普蘭也曾於 1945 年以作品 Appalachian Spring 得獎。

11 樂譜出版公司,1872 年由卡爾費希爾(Carl Fischer, 1849-1923)成立於美國紐約。

12 樂譜出版公司,1930 年由 Boosey & Company 以及 Hawkes & Son 兩家樂譜公司合併而成,老闆分 別是萊斯利波西(Leslie Boosey, 生卒年不詳)以及拉爾夫霍克斯(Ralph Hawkes, 1898-1950),新公司取 他們的姓氏做為名字。

13樂譜出版公司,2004 成立於美國紐約,公司僅有兩名員工,卻造就十幾萬美金的年營業額。

14 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1970 年創立的美國非商業性媒體機構,以新聞採訪為 主,也有音樂等娛樂節目。

15 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1927 年成立於英國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廣播 公司。

16 美國知名法國號演奏家,在 22 歲時即擔任Lyric Opera of Chicago法國號首席,之後也相繼在Grant

曲》(THREE BAGATELLES, 1963)以及 1975 年創作的鋼琴協奏曲。

巴赫截至目前創作八十餘首作品,其中給管樂器的作品就接近半數。但其 並不侷限於銅管,而是多方嘗試,觸角延伸相當廣,他自己將他的作品分成十二種項目:

1.交響樂團作品 2.歌劇、配樂作品 3.管樂團作品 4.合唱團作品 5.聲樂獨唱作品 6.木管樂器作品 7.銅管樂器作品 8.弦樂作品 9.擊樂作品 10.鋼琴、豎琴作品 11.室內樂作品 12.協奏曲

他的作品架構清楚、巧妙運用樂器音色,在不斷創作中嘗試創新的手法,一如樂評 家里克安德森(Rick Anderson, 出生年不詳,仍在世)17在他的樂評期刊Notes18中所說:

「他[楊巴赫]是美國人秘密的珍寶……他的音樂特質有兩面:嚴謹與幽默」。19

巴赫受喬納森波恩委託創作法國號曲目,研究之餘得知法國號演奏家道格拉 斯希爾(Douglas Hill, b. 1946)20有寫一本關於法國號演奏延伸技巧、熱嘴、保養的指南,

但是還尚未出版,因此主動連絡是否可以拜讀並使用其中一些特殊演奏方法,道格拉斯 一口答應,並希望楊巴赫可以為他寫一首曲子,能於那一年夏天於法國舉辦的法國號 研討會上首演,也因此楊巴赫除了原本的委託創作外,也寫出了給格拉斯希爾的法 國號無伴奏作品《法國組曲》,樂評家巴里基爾帕特里克(Barry Kilpatrick, 出生年不詳,

17 里克安德森為專職圖書管理員以及業餘樂評家,自1990年寫CD 評論後,開始寫書評以及樂評。

18 音樂圖書協會(The Music Library Association)的期刊,蒐集了有趣、優質、提供重要資訊的文章,

仍在世)21在American Record Guide22中曾提到:

”Bach writes difficult music…… how both the Horn Concerto and the French Suite might be the most difficult works ever written for horn…… only the highest level of player can seem in command of the pieces. Everyone else can only try hard.”23

曲子中使用bend 以及雙音手法,對無伴奏作品來說,要如何以一樣樂器來講故事、來 演獨角戲是非常重要的,營造意境、使用特殊效果、提高技巧難度,都是為了增加曲子 的戲劇效果,這兩個手法在本曲也使用上。

巴赫同樣身為法國號演奏家,卻不斷虛心向他人學習,不斷吸收新的知識,也 因此他能不斷創新進步;除了技巧取向的作品,他也有一些曲子創作動機相當有人情味。

The Little Prince(1978)為例,這首曲子是為了他的二女兒出生寫的,裡面也融合了楊 巴赫以前小時候的回憶:曾經學校老師為他們讀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24的故事,三十年後他用他的音樂來說故事。這首曲子編制為小提琴獨奏、

旁白以及室內樂,有受到普羅高菲夫(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 1891-1953)的《彼得 與狼》(Peter and the Wolf, 1936)啟發,創作過程中他思考是否可以不要像《彼得與狼》25

21 紐約弗里多尼亞音樂學校(Fredonia School of Music)長號、上低音號,曾擔任 Eri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長號首席,1989 年受邀擔任 American Record Guide 音樂評論人。

22 簡稱 ARG,古典音樂雜誌,1935 年成立於美國辛辛那提,旗下擁有超過八十位業餘以及專業樂評

人。

23 原文為:Bach writes difficult music, to be sure. I think it’s a prime motivation, judging by his own comments about how both the Horn Concerto and the French Suite might be the most difficult works ever written for horn. Perhaps this motivation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he is a horn player. Whatever the reason, the result is that only the highest level of player can seem in command of the pieces. Everyone else can only try hard.

24 愛爾蘭詩人、作家,其有名著作為《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890)。

25 此曲為附有旁白的兒童管弦樂作品,以特定樂器代表不同角色,雖然首演時觀眾反應不熱烈,但

旁白在講的時候樂團是不演奏的,而樂團演奏時旁白不講話。為了不使樂團蓋住旁白,

他便以中低音域為主,主奏也有扮演特定角色,筆者覺得這是可以吸引聽眾的重要手法 之一。

而前面提起他的音樂既嚴謹又幽默,就是一種調和,如同陰與陽、緊收與釋放,

在《音樂會變奏曲》中各變奏間就能清楚觀察到,也有同一個變奏內極度變化,做出收 放、快慢的效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