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使用者經驗

自我的英語能力;而在職人士在工作需求與升遷等要素下,亦需持續學 習英語來強化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與網際網路的普及,生動的情境課程、多元的 教材資源、一對一線上教學與互動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並行,加上適性 化的評定與歷程檔案的學習記錄,許多電腦輔助語言的學習軟體受到多 數人的青睞,進而成為大學生與在職人員學習英語的首選。由於大學為 學校教育與職場間銜接的橋梁,是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轉為主動吸取 知識的過程,英語學習網站所提供的服務,若能有效延續義務與中等教 育對英語學習的熱度及習慣,將有助於未來的持續學習。

因此,本研究將著眼於大學生對於英語學習網站服務的選擇,透過 檢視大學生使用英語學習網站的使用者經驗,以了解英語學習網站所具 備的要素如何影響其選擇及誘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第二節 使用者經驗

簡單來說,人在與任何產品服務互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皆可 稱之為使用者經驗,屬人機互動領域。近年來,使用者經驗經常被用於 討論電腦網站或行動載具的介面設計與操作,其因在於電腦在 1940 年 代發明,1980 年代出現了圖形使用者介面,加速了人們對電腦的使用和 依賴。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語音辨識、多媒體應用、資訊視覺化與虛

9

擬實境的出現,人們對於產品的需求及期待,讓融入使用者經驗、以使 用者為本的設計課題逐漸受到重視。

圖 2-1 使用性與使用者經驗關係圖

資料來源:出自陳建雄(2009)

使用者經驗所涵蓋的範圍很廣,其中包含客觀的使用性與其主觀感 受:實用性(Pragmatic Quality)與唯樂性(Hedonic Quality),如圖 2-1 所示,

使用性為使用者經驗的一部份。為了解使用者如何選擇英語學習網站,

10

評估時需要考量使用者與英語學習網站互動時所產生的使用者經驗,以 下針對上述二個構面進行討論。

(一)使用性

國際標準組織定義網站的使用性為:使用者能有效使用網站功能,

以最少的努力使其服務能發揮最大的效能進而提升其工作效率。Nielsen

(1994)針對網站的使用性設計提出五項需考量的因素,分別說明為(1) 學習度:使用者初次使用時能否能透過自發性學習完成基本的工作(如 註冊)。(2)使用效率:使用者能有效率使用網站功能服務完成工作任務。

(3)記憶度:使用者在二度使用毋須重新學習網站的操作即能使用其服務。

(4)錯誤情形:使用過程中發生錯誤,使用者能自行找到解決的方式。(5) 滿意度:使用者對於網站服務能夠有效完成工作任務而感到滿意。

由此可知,具使用性的設計概念需以使用者為中心。因此,網站設 計主要是讓使用者能有效操作網站,並且能完成任務、滿足需求,核心 思想在於為使用者提供更直覺的操作體驗。強調使用者經驗與滿足的使 用性設計,對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及服務品質方面應該能夠提供正面的效 能。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概念存在於設計的每個階段,從初期的發想到最 終完成,都將使用者因素視為最優先的考量,使產品能夠更具使用效率、

更貼近使用者需求(Garrett, 2002)。

(二)主觀感受-實用性與唯樂性

11

圖 2-2 需求層次理論金字塔 資料來源:出自Maslow (1943)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 Abraham Maslow 在 1943 年出版的人類動機 理論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現今已被廣泛運用於各領域。人類生活的動 機由不同層次的需求所組成,詳見圖 2-2,由低到高分別是: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生理需求泛指人類 對空氣、水、食物和住房的需求,為人類生活的基底。安全需求則是指 人類對於自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遠離威脅、疾病等痛苦的要素。社會 需求主要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論是親情、友情、愛情或任何隸 屬的關係皆包含在內。尊重需求顯現於個人地位、名聲與成就上,強調 自我價值的認同與他人的認可與尊重。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次的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

尊重需求

社會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12

是人類在生活中追尋自我生存意義的過程。透過生活的所作所為,將自 身的潛能做極致的發揮,以超越過去與當下來充實自我精神,藉此感到 愉悅與滿足。然而,網站服務為幫助人們執行工作任務,有效的運用可 滿足社會與尊重的需求,在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如何將其視為追尋自我 實現的工具則為一大挑戰。且人類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除了追尋正面 的愉悅感之外,當經歷一些負面情緒後所得到的正面情感,反而更接近 自我實現的需求,因超脫愉悅進而感到快樂,稱之為唯樂,見圖 2-3。

網站服務設計如何將其納入考量,以滿足使用者高層次的需求,是當前 需要被了解的重要課題。

圖 2-3 唯樂於需求層次理論金字塔位置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Maslow (1943)

Don Norman (2004)提出了情感設計的觀點,強調一項設計是否受到 大眾青睞,設計師所投入的情感程度是主要關鍵。有別於以往的設計利

自我實現需求

唯樂:經歷一些負面情緒後所 得到的正面情感,因超脫更接 近自我實現。

13

用:喚起相似經驗,預測使用者的反應,情感設計透過互動的方式來滿 足多數人的情感經驗,強調設計者、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主動溝通。當 產品的設計能得到使用者情感上的認同,表示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感到 滿足,進而增加使用的頻率與投入程度。Don Norman (TED, 2009) TED 大會論壇說明了讓人感到快樂的情感設計三個要素,分別為:知覺層面 的訊息處理、行為層面的使用與情感層面的反思。知覺層面的訊息處理 指的是人們對於設計的視覺第一印象,外觀的美觀與否;而行為層面的 使用則是指產品設計的功能能不能發揮其效用,進而完成任務;情感層 面的反思為情感設計中最具挑戰的部分,人們往往在潛意識裡頭做出對 自己有益的選擇,舉例來說:一把不好用而且很醜的小刀,但你知道使 用時它仍能發揮其功用且在過程中不會受傷,這樣的設計或許更吸引 人。

不難發現,現今網站服務的設計不僅只是設計出功能性強大的網站,

設計時更需將使用者的主觀感受納入考量。使用者對網站的主觀感受指 的是使用者在與網站的互動過程中,網站的外觀與功能設計能夠滿足使 用者對於愉悅的需求,不會感到無趣乏味。研究發現有趣性、娛樂性、

樂趣性、刺激感、參與感、吸引力及逃避現實感等性質影響網站成功的 與否,是決定使用者對於網站態度的重要構面(Huizingh, 2000; Liu &

Arnett, 2000; Heijden, 2003)。

14

Igbaria, Schiffma, and Wieckowski (1994)表示網站系統的使用性與 主觀感受同為影響使用者的要素,且增強主觀感受較使用性更能提升使 用者的滿意度。另研究顯示當一個產品被視為有用的,提升使用者的主 觀感受可幫助強化其對系統感受的實用性與唯樂性,進而加深使用者採 用及持續使用的意願(David et al., 1992; Gopal, Bostrom, & Chin, 1993)。

而 Ducoffe (1996)則討論了網站的介面設計與美學是否影響使用者在瀏 覽網站的主觀感受,且滿足其娛樂的需求。

於此可定義實用性為:使用者在使用網站服務前能將其視為有用,

且在使用後對於網站所提供的功能服務感到實用。唯樂性則是使用者在 使用網站服務前能感到愉悅,在使用過程中能透過反思達到快樂的需求,

以英語學習網站為例,對於多數缺乏學習動機的使用者而言,英語學習 並非樂事,但透過唯樂性的設計來吸引並增強使用者的學習意願,讓使 用者接觸及使用網站時能反思:「我知道這能幫助我達到學習的目的,

進而選擇其服務」。從相關研究可以發現,網站的實用性與唯樂性為影 響使用者判斷網站吸引力的重要因素,Hassenzahl, Platz, Burmester, and

Lehner, (2000)的研究結果指出,實用性與唯樂性在使用前與使用後皆能 預測使用者的網站吸引力判斷,故考量網站的唯樂性,是建置網站服務 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合上述所論,使用性滿足了使用者對於網站服務功能性的需求,

15

(http://www.allaboutux.org/)。依方法的屬性與特質,整理歸納如表 2-1,

表內括號表數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