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驗結果

第二節 假設檢驗:促發效果

在主實驗中,本研究之預期效果為促發效果(context effect)之變化,如同我 在前幾章節中所提出的,承襲解釋範圍重疊模型(DROM),在此僅簡單化討論有 重疊區域之同化效果,當目標物、促發物、最適值距離、重疊範圍四項變數,固 定兩項,而另兩項不同時,同化效果會如何被影響而產生差異,以下為檢定結果:

在檢驗主實驗結果中, 我們將用單向 ANOVA,分別放入兩兩情境,目標 用此檢定來做假設驗證,因變數放入目標物最適值之移動(TM2-TM1),而因子則 是放入各情境值(a1-p:1、a1-q:2、b1-q:3、d1-q:4),結果如表五-11 及表五 -12,一樣先跑總樣本數,再跑部份樣本數,。

表 五-11 總樣本單向 ANOVA 檢定結果 情境 假設 a1

a1-p=b1-p=d1-p vs a1-q

假設 b1 a1-p=b1-p=d1-p

vs b1-q

假設 c a1-q vs b1-q

假設 d1 a1-p=b1-p=d1-p

vs d1-q 結果 F(1,131)=.000

p=.993

F(1,138)=3.701 p=.056

F(1,63)=4.133 p=.046*

F(1,146)=2.525 p=.114

表 五-12 部份樣本單向 ANOVA 檢定結果 情境 假設 a1

a1-p=b1-p=d1-p vs a1-q

假設 b1 a1-p=b1-p=d1-p

vs b1-q

假設 c a1-q vs b1-q

假設 d1 a1-p=b1-p=d1-p

vs d1-q 結果 F(1,33)=5.711

p=.023*

F(1,37)=2.711 p=.108

F(1,32)=.993 p=.326

F(1,33)=.191 p=.665

接下來請見表五-13 為假設驗證結果,在假設 a1 的檢定中,兩個情境的目標

43

物最適值移動有差距,情境 a1-p=b1-p=d1-p=.9,情境 a1-q=.167, F(1,33)=5.711 p=.023*,達統計上顯著,故假設 a1 得到支持;在假設 b1 的檢定中,兩個情境 的目標物最適值移動有差距,雖未達統計上顯著,但有趨勢,情境

a1-p=b1-p=d1-p=.9,情境 b1-q=.447,F(1,37)=2.711 p=.108,故假設 b1 未得到支 持;在假設 c 的檢定中,兩個情境的目標物最適值移動稍有差距,情境 a1-q=.167,

情境 b1-q=.447, F(1,32)=.993 p=.326,但未達統計上顯著,故假設 b1 未得到支 持;在假設 d1 的檢定中,兩個情境的目標物最適值移動幾乎沒有差別,情境 a1-p=b1-p=d1-p=.9,情境 d1-q=1.067,F(1,33)=.191 p=.665,因此未達統計上顯 著,從 ANOVA 來看,這兩群可以說是無差異,故假設 d1 未得到支持。 a1-p=b1-p=d1-p

vs a1-q

a1-p=b1-p=d1-p

> a1-q

a1-p=b1-p=d1-p=.9

>a1-q=.167

p=.023* 支持

假設 b1 a1-p=b1-p=d1-p

vs b1-q

a1-p=b1-p=d1-p

> b1-q

a1-p=b1-p=d1-p=.9

>b1-q=.447

p=.108 不支持

假設 c a1-q vs b1-q

a1-q < b1-q

a1-q=.167

<b1-q=.447

p=.326 不支持

假設 d1 a1-p=b1-p=d1-p

vs d1-q

a1-p=b1-p=d1-p

> d1-q

a1-p=b1-p=d1-p=.9

<d1-q=1.067

p=.665 不支持

Note:此為根據部份樣本

假設 a1: 當目標物範圍為寬,且和重疊區域皆為固定,而促發物範圍不同,使得 最適值的距離也不同時,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程度,用常態分布 來看,會是促發物範圍較大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 支持

假設 b1: 當促發物範圍為寬,且和重疊區域皆為固定,而目標物範圍不同,使得 最適值的距離也不同時,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程度,用常態分布 來看,會是目標物範圍較大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不支持

假設 c: 當最適值距離和重疊區域皆為固定,而目標物範圍和促發物範圍皆不同 時,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程度,用常態分布來看,會是目標物範 圍較小、促發物範圍較大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不支持

假設 d1: 當促發物範圍和目標物範圍皆為固定,但重疊範圍不同,使得重疊範圍 和目標物範圍的比例有實質性不同的差別,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 程度,用常態分布來看,會是比例高、實質性高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 效果也較強。

不支持

在討論主實驗結果中,我們做的最後一個檢定是線性迴歸做促發效果之檢 定,見表五-14,在因變數放入目標物與促發物最適值距離之變化,事前值減去 事後值(DM1-DM2),這代表了,若數值越高,則表示目標物與促發物最適值距 離縮小越多,可推測為產生越強同化作用,而自變數則是放入目標物與促發物未 重疊區域的總和以及重疊區域兩項,希望從中尋求解釋。

45

表 五-14 迴歸檢定結果

自變數 a1-p=b1-p=d1-p a1-q b1-q d1-q Beta p Beta p Beta p Beta p 未重疊區域的

總和

-.638 .005** -.401 .163 -.361 .109 -.608 .016*

重疊區域 -.287 .16 .222 .428 -.411 .071 .223 .324 Note:因變數:目標物與促發物最適值距離之變化;此為根據部份樣本

從表五-14 中,我們可從統計數據裡發現,以未重疊區域的總合作為自變數 來看,在情境 a1-p=b1-p=d1-p 及情境 d1-q 中有達顯著,可去解釋目標物與促發 物最適值距離之變化,而重疊區域作為自變數則是在解釋情境 b1-q 中達部分顯 著,因此我們將推測分為兩個部份,一是情境 a1-p=b1-p=d1-p 及情境 d1-q,二 是情境 a1-q 與情境 b1-q,以前部分來說,這 2 個情境都是屬於目標物與促發物 較遠,給定重疊區域也有一定大小的範圍,未重疊區域總和相對較多,則結果顯 示,當受試者認定目標物與促發物越相似,表示未重疊區域越小,則同化效果越 大,反之,當受試者認定目標物與促發物越不相似,表示未重疊區域越大,則同 化效果越小;而在後部分來看,此 2 個情境則是屬於目標物與促發物較接近,甚 至有一方幾乎涵蓋在另一方範圍內,給定重疊區域也有一定大小的範圍,未重疊 區域總和相對較少,則結果顯示,當受試者認定目標物與促發物越不相似,表示 重疊區域越小,則同化效果越大,反之,當受試者認定目標物與促發物越相似,

表示重疊區域越大,則同化效果越小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