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假設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共有七個假設:a1、a2、b1、b2、c、d1、d2,以下會一一做假設圖 形與移動程度推測之闡述,但由於時間、空間關係,實驗僅針對四個假設做驗證,

挑選標準為預期結果會有較大幅度的假設 a1、b1、c、及 d1,而每項假設皆有 p、

q 兩組做實驗對照,舉例:假設 a1 有 a1-p、a1-q 做為對照,檢驗結果時就是比 較兩者的差異,其餘假設情境依此類推。又因為 a1-p、b1-p、d1-p 為完全相同控 制因素,實為同種情境;假設 c 之 c1-p、c1-q 也等同於 a1-q、b1-q 情境,故將與 他組假設之情境共用,因此,整個實驗僅會有 4 個不同情境:a1-p=b1-p=d1-p、

a1-q、b1-q、d-q。

在前一章節有提到,我將以「解釋範圍重疊模型」(Chien, 2010)所提到的四 個變數來討論:目標物範圍、促發物範圍、中心傾向的距離(最適值的距離),以

11

情境 b1 (C=3)

V V V V

情境 b2 (C=1)

V V V V

情境 c V V V V

情境 d1 V V V V

情境 d2 V V V V

其中範圍的不固定變數為範圍寬(範圍=3)與範圍窄(範圍=1);且最適值的距 離會受到目標物範圍與促發物範圍的不同而不同。

第一項 移動前圖形

以下為各情境之圖形,將以常態分佈來表現。圖三-2 中,目標物固定(寬=3)、

促發物不固定( p:寬=3、q:窄=1)、最適值的距離不固定、重疊範圍固定(=1)。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2 情境 a1 (移動前)

圖三-3 中,目標物固定(窄=1)、促發物不固定( p:寬=3、q:窄=1)、最適值 的距離不固定、重疊範圍固定(=1)。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3 情境 a2 (移動前)

圖三-4 中,目標物不固定( p:寬=3、q:窄=1)、促發物固定(寬=3)、最適值 的距離不固定、重疊範圍固定(=1)。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4 情境 b1 (移動前)

圖三-5 中,目標物不固定( p:寬=3、q:窄=1)、促發物固定(窄=1)、最適值 的距離不固定、重疊範圍固定(=1)。

13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5 情境 b2 (移動前)

圖三-6 中,目標物不固定( p:寬=3、q:窄=1)、促發物不固定(p:窄=1、q:

寬=3)、最適值的距離固定(=1)、重疊範圍固定(=1)。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6 情境 c (移動前)

圖三-7 中,目標物固定( 寬=3)、促發物固定(寬=3)、最適值的距離不固定(p:

窄=2、q:寬=2.5)、重疊範圍不固定(p:寬=1、q:窄=0.5)使得重疊範圍與目 標物範圍之比例有實質性的不同(substantial),p:實質性高=1/3、q:實質性低=1/6。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7 情境 d1 (移動前)

圖三-8 中,目標物最適值固定( =4.5)、促發物固定(寬=3)、重疊範圍固定 (=1)、最適值的距離不固定(p:窄=2、q:寬=3)、重疊範圍程度相同,但重疊 範圍與目標物範圍之比例有實質性的不同(substantial),p:實質性高=1/3、q:實 質性低=1/5。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8 情境 d2 (移動前)

15

第二項 移動示意圖形

以下圖三-9~圖三-15 將標出兩實心黑點,分別為 A:促發物實質程度、B:

目標物實質程度(詳見本章第一節),作為圖形移動的示意說明。

圖三-9 中,左右兩圖相較之下,促發物實質程度以左圖程度較高(4,0.15)(5,0.2) [右圖:(4,0.15)(5,0.15)],推測左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較大;且以 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左圖清晰可見,右圖則是幾乎沒有,整體綜合效果來說,

左圖的同化作用會大於右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9 情境 a1 (移動示意)

圖三-10 中,兩圖相較之下,促發物實質程度以左圖程度較高(4,0.15)(5,0.2) [右圖:(4,0.15)(5,0.15)],推測左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較大;但以 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左右兩圖都是幾乎沒有,而且右圖之目標物範圍、促發物 範圍與重疊範圍其實三者相同,並且重疊,故以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左圖的同化 作用會大於右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0 情境 a2 (移動示意)

圖三-11 中,兩圖相較之下,促發物實質程度左右兩圖程度一樣,皆為 (4,0.15)(5,0.2),推測兩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差不多;再以目標物 實質程度來看,左圖清晰可見,右圖則是幾乎沒有,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左圖的 同化作用會大於右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1 情境 b1 (移動示意)

圖三-12 中,兩圖相較之下,促發物實質程度左右兩圖程度一樣,皆為 (4,0.15)(5,0.15),推測兩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差不多;再以目標 物實質程度來看,左右兩圖則都是幾乎沒有,但右圖之目標物範圍、促發物範圍 與重疊範圍其實三者相同,並且重疊,故我推測,以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左圖的 同化作用仍然會稍大於右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大。

17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2 情境 b2 (移動示意)

圖三-13 中,兩圖相較之下,促發物實質程度以右圖程度較高(4,0.15)(5,0.2) [左圖:(4,0.15)(5,0.15)],推測右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較大;但以 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左右兩圖都是幾乎沒有,故以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右圖的 同化作用會大於左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3 情境 c (移動示意)

圖三-14 中,兩圖相較之下,促發物實質程度以左圖程度較高(4,0.15)(5,0.2) [右圖:(4,0.15)(4,0.176)],推測右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較大;但 以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則是右圖範圍較大(左:寬=2、右:寬=2.5),故以整體 綜合效果來說,促發物實質程度作用會比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的直接且強烈,推測 左圖的同化作用會大於右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4 情境 d1 (移動示意)

圖三-15 中,兩圖相較之下,促發物實質程度左右兩圖程度一樣,左圖 (5,0.1)、(6,0.41)、右圖(6,0.1)、(7,0.41),推測兩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 作用一樣;但以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右圖清晰可見,左圖都是幾乎沒有,故以 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右圖的同化作用會大於左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5 情境 d2 (移動示意)

19

第三項 移動後之比較圖形及假設陳述

以下圖三-16~圖三-22 為本研究推測之目標物受促發物影響的移動情形。

圖三 1-6 中,目標物固定(寬=3)、促發物不固定( p:寬=3、q:窄=1)、最適 值的距離不固定、重疊範圍固定(=1),促發物實質程度以左圖程度較高,推測左 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較大;且以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左圖清晰 可見,右圖則是幾乎沒有,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左圖的同化作用會大於右圖,目 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6 情境 a1 (移動後之比較)

故我們假設:

假設 a1: 當目標物範圍為寬,且和重疊區域皆為固定,而促發物範圍不同,使得 最適值的距離也不同時,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程度,用常態分布 來看,會是促發物範圍較大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圖三-17 中,目標物固定(窄=1)、促發物不固定( p:寬=3、q:窄=1)、最適 值的距離不固定、重疊範圍固定(=1),促發物實質程度以左圖程度較高,推測左 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較大;但以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左右兩圖 都是幾乎沒有,而且右圖之目標物範圍、促發物範圍與重疊範圍其實三者相同,

並且重疊,故以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左圖的同化作用會大於右圖,目標物移動會 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7 情境 a2 (移動後之比較)

故我們假設:

假設 a2: 當目標物範圍為窄,且和重疊區域皆為固定,而促發物範圍不同,使得 最適值的距離也不同時,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程度,用常態分布 來看,會是促發物範圍較大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21

圖三-18 中,目標物不固定( p:寬=3、q:窄=1)、促發物固定(寬=3)、最適 值的距離不固定、重疊範圍固定(=1),促發物實質程度左右兩圖程度一樣,推測 兩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差不多;再以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左圖 清晰可見,右圖則是幾乎沒有,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左圖的同化作用會大於右圖,

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8 情境 b1 (移動後之比較)

故我們假設:

假設 b1: 當促發物範圍為寬,且和重疊區域皆為固定,而目標物範圍不同,使得 最適值的距離也不同時,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程度,用常態分布 來看,會是目標物範圍較大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圖三-19 中,目標物不固定( p:寬=3、q:窄=1)、促發物固定(窄=1)、最適 值的距離不固定、重疊範圍固定(=1),促發物實質程度左右兩圖程度一樣,推測 兩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差不多;再以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左右 兩圖則都是幾乎沒有,但右圖之目標物範圍、促發物範圍與重疊範圍其實三者相 同,並且重疊,故我推測,以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左圖的同化作用仍然會稍大於 右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大。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19 情境 b2 (移動後之比較)

故我們假設:

假設 b2: 當促發物範圍為窄,且和重疊區域皆為固定,而目標物範圍不同,使得 最適值的距離也不同時,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程度,用常態分布 來看,會是目標物範圍較大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23

圖三-20 中,目標物不固定( p:寬=3、q:窄=1)、促發物不固定(p:窄=1、q:

寬=3)、最適值的距離固定(=1)、重疊範圍固定(=1),促發物實質程度以右圖程度 較高,推測右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較大;但以目標物實質程度來 看,左右兩圖都是幾乎沒有,故以整體綜合效果來說,右圖的同化作用會大於左 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20 情境 c (移動後之比較)

故我們假設:

假設 c: 當最適值距離和重疊區域皆為固定,而目標物範圍和促發物範圍皆不同 時,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程度,用常態分布來看,會是目標物範 圍較小、促發物範圍較大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圖三-21 中,目標物固定( 寬=3)、促發物固定(寬=3)、最適值的距離不固定 (p:窄=2、q:寬=2.5)、重疊範圍不固定(p:寬=1、q:窄=0.5),使得重疊範圍與 目標物範圍之比例有實質性的不同,p:實質性高=1/3、q:實質性低=1/6,促發 物實質程度以左圖程度較高,推測右圖之重疊範圍會對目標物的加強作用較大;

但以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看,則是右圖範圍較大(左:寬=2、右:寬=2.5),故以整 體綜合效果來說,促發物實質程度作用會比目標物實質程度來的直接且強烈,推 測左圖的同化作用會大於右圖,目標物移動會較劇烈。

Note:Y=機率密度;X=特質價值 圖 三-21 情境 d1 (移動後之比較)

故我們假設:

假設 d1: 當促發物範圍和目標物範圍皆為固定,但重疊範圍不同,使得重疊範圍 和目標物範圍的比例有實質性不同的差別,目標物和促發物之間的同化作用移動 程度,用常態分布來看,會是比例高時,最適值移動程度較大,促發效果也較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