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從眾行為不因「性別」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在假設一的部份,於模型一和模型三呈現正顯著、而模型二和模型四呈現 正不顯著,此與先前的假設呈現了反向的結果,與假設一之推論不符。

而會產生「男性」較顯著產生從眾行為或是「性別」為不顯著因子的結果,

推測可能之原因如下:

根據先前在討論「性別」對於從眾行為之影響的文獻所記載,約有三成的 研究指出,女性顯著較容易產生從眾行為;約一成的研究指出,男性顯著較容 易產生從眾行為;而有近六成的研究指出,性別其不顯著影響從眾行為的產生。

綜合上述,雖然此研究結果與假設預測的不盡相同,但仍是有部分原因與文獻 可以支持此結果的產生。

二、從眾行為不因「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無論在哪一個模型中,「年齡」此變數皆為正不顯著,因此無法證實假設 二的推論是正確的。

會導致「年齡」呈現正不顯著,可能的原因如下:

1. 長輩對 3C 產品涉入程度較低:由於目標產品為 3C 產品,對大部分的「年 齡較大」的族群來說,其對 iPhone 5 等智慧型手機的涉入程度相對年齡較小 的族群來的低。因此,當這些「年齡較大」的受試者面對到群體的挑戰時,

其可能較傾向選擇相信群眾的聲音,而不是堅持己見地維持相同的評分。

2. 長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昇:隨著社群網路越來越發達,長輩接受到新事物 的途徑也變得更多元。以往長輩固執己見、無法接收新資訊的情況已漸不復 見;反而是能夠有機會提昇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讓其更有機會產生從眾行 為。

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合上述原因,可以解釋為何「年齡」此一變數會產生正不顯著,而非原 先假設之想法。

三、從眾行為不因「教育程度」的不同而產生差異

無論哪一個模型,「教育程度」此一變數皆為不顯著,因此無法證實假設 三之推論。

會造成「教育程度」呈現負不顯著的結果,可能原因如下:

1. 知識不僅來自於書本中:以往的社會中,教育程度高者,其應擁有較多的知 識來協助其解釋與判斷;但在現今的社會中,取得知識的管道眾多,尤其產 品知識的獲得更是較以往容易。所以「教育程度」的高低將沒有那麼顯著影 響到從眾行為的產生。

2. 教育程度高者其產品涉入程度或許較低:教育程度高者,其可能工作較忙碌 與繁重,使其無法投入太多時間在研究產品上,使其產品涉入程度較低。故 當面臨到群體的挑戰時,即便學歷高者,也可能選擇從眾相信他人。

由上述可知,影響從眾行為的關鍵似乎不在「教育程度」的多寡,故其呈 現負不顯著的結果。

四、消費者的從眾行為受「產品知識為專家與否」之影響,進而影 響網路口碑的產生

在採用「產品知識(答對題數)」為變數的模型一、模型二、與模型三皆為 負不顯著;而用了「產品知識(專家與否)」為變數的模型四、模型五、與模型 六則皆呈現負顯著。

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有此研究結果,是由於對「產品知識」的定義有了差別所致。在「產品 知識(答對題數)」此分類下,可以發現,當受試者面臨到實驗操弄的挑戰時,

由於其無法百分之百的肯定自己所有的知識是否充足,所以仍然容易在群體的 選擇與自己不同的情況下,試圖改變自己的評分,以弭平實驗操弄下所產生之 認知差異。

而在「產品知識(專家與否)」的分類之下,即便面臨到群體的挑戰,但被 歸類在「專家」這類的受試者對產品的知識十分充足,所以其明顯的能夠維持 自己的想法與行為,使其不受群體的影響而產生從眾行為;反觀「非專家」這 類的受試者,其就顯著較容易產生從眾行為,進而影響了網路口碑的形成。

五、消費者的從眾行為受「產品的購買時間長短」影響,進而影響 網路口碑的產生

無論在哪個模型,「購買時間」都為負顯著,這也證實了假設五之推論,

購買時間越短的消費者越容易產生從眾行為。

在此也能夠發現,購買時間越長,消費者一方面會更了解產品的功能與表 現;另一方面,也會對產品的使用情況更有信心。因此當為群體的聲音有所不 同時,其較能堅持自己的想法,較不容易產生從眾行為,也造成了「購買時間」

為負顯著的結果。

六、消費者的從眾行為受「試前評分與評分分配落差多少」影響,

進而影響網路口碑的產生

在六個模型當中,「試前評分與評分分配的落差」皆為正顯著的結果,有 效支持假設六之推論。

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同前述,這是因為受試者產生了認知失調的情況。此即為,當個人信念 或行為與群體產生矛盾衝突,並無法長期忍受此不協調感時,所必需採取某些 行動以改變其信念或行為,使認知的不一致能夠得到消除,且讓其信念或行為 得到合理化[Festinger, 1957; Lippa, 1990]。這也如同平衡理論所述,在看的見群 體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壓力之下,便會試圖打破自己原先的認知以符合群體的想 法,進而產生了從眾行為。

七、「評論內容中性」的消費者較「評論內容正性」的消費者容易 產生從眾行為,進而影響網路口碑的產生

「評論內容中性」其相對於「評論內容正性」有正顯著的結果;而相對於

「評論內容負性」有正不顯著的結果,部分支持了假設七的推論。

會造成上述之結果,以下分為「方向性」與「顯著性」兩部分進行討論:

1. 方向性:在方向性上,「評論內容中性」相對於「評論內容正性」與「評論 內容負性」皆為反向,「評論內容中性」是較傾向會產生從眾行為。這是由 於,會留下中立評論的人通常就是比較搖擺不定的人;相當程度上,他們其 實也還沒有對產品有很肯定的評價,因此,此類受試者才會留下中性的評論 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留下「評論內容中性」的受試者,其自然就比較 容易產生從眾行為,以他人或群體的建議與評論為依據,進而改變其網路口 碑的生成。

2. 顯著性:「評論內容中性」僅對「評論內容正性」有顯著差異;但對於「評 論內容負性」卻沒有顯著差異。這應是由於在此研究之目標產品-iPhone 5 之選定中,其市場評價較多是正向回饋的。所以「評論內容正性」的受試者,

其有較多的群眾替他撐腰,因此其較「評論內容中性」的人,更顯著的不會 產生從眾行為;而「評論內容負性」的受試者,較無群眾的支持,因此雖然 方向性與「評論內容中性」的受試者相反,但其為不顯著之結果。

4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