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從眾行為 (Conformity)

一、從眾行為的定義

從眾行為研究之最初,是於 1951 年時,當時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 Solomon E. Asch 就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來觀察多數效應(Majority Effect)。在其實驗中,

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最後會順從群體的意見,即便那意見很顯然是錯誤的 [Asch, 1951, 1952, 1956]。雖然此次研究中,Asch 尚未明確對從眾(Conformity) 來定義,但卻開始了外界對於從眾行為的重視與後續研究的開端。

在後續,雖然各領域的學者所著重之部分不同,但已開始有了愈來愈多對 於從眾行為的研究。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家在探討此議題時,強調在個人與群 體相處並感受到壓力時,會使思想或行為有所改變,使其與群體趨向一致 [Kiesler and Kiesler, 1969];在行銷學中,較不重視消費者最初的思想或行為是 否與群體衝突,而產生面對群體的壓力,進而衍生出從眾行為。而是將重心放 在消費者的行為與購買決策上。其強調消費者為了符合群體的期望與認同,而 採取與群體成員相似的行為或思想[Wilkie, 1994; Macinnis 1997]。

最終,從眾行為有了較明確的定義,一般可分為兩個層次:順從

(Compliance),指個人雖然為取得群體的認同,而採取符合群體期望的行為,但 心理的信念與思想並沒有改變;接受(Acceptance),指個人的思想與行為皆受到 了群體的影響,進而使個人的思想與行為改變成與群體一致[Mowen and Minor, 1998]。

二、從眾行為的相關理論

從眾行為的相關理論主要可分為下列三種:「認知失調理論」、「歸因理 論」、和「社會角色理論」,以下即針對此三種理論進行介紹與說明,試圖從 中解釋從眾行為的原因與特徵。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認知失調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認知失調理論主要是指,當個人信念或行為產生矛盾衝突,並無法長期忍 受此不協調感時,所必需採取某些行動以改變其信念或行為,使認知的不一致 能夠得到消除,且讓其信念或行為得到合理化[Festinger, 1957; Lippa, 1990]。

此即如同 Heider 所提出的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當人們在認知上有了 不一致時,其心理會產生焦慮和不安,促使他們的認知結構向平衡或和諧的方 向轉化[Heider, 1958]。如同下圖,符號 P 代表個人、符號 O 代表群體、而符號 X 代表群體的某項行為或信念。此時,若當群體(O)對個人(P)是有吸引力的,但 群體當中的某項行為或信念(X)是與個人(O)的認知不一致的,此即會讓個人(P) 產生焦慮與不安(如圖 1)。最終,個人(P)將會試圖改變其對群體中的某項行為 或信念(X)的認知(如圖 2)、或是個人(P)將排除群體(O)對其之吸引力(如圖 3),

使得認知失調得以解決。

+

P

O X

- -

P

O X

+

+ -

P

O X

+

+

+

圖 1 平衡理論 1

圖 2 平衡理論 2 圖 3 平衡理論 3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歸因理論,主要是分析與說明人們行為活動的因果關係,最早是由 Heider 於 1958 年所提出。其將這些行為活動所發生的原因分為兩大類:性格歸因 (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指個人認為行為人之所以產生此行為,是出於自願 或本身的因素,屬於內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情境歸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則指個人認為行為人之所以產生此行為,是出於本身以外的其他 因素所致,屬於外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 [Mowen and Minor, 1998]。舉例 來說:消費者會認為商品代言人的推薦,是因為他真的喜歡該商品(性格歸因),

或是他為了賺取代言費用(情境歸因);相同的,個人購買某商品,可能是為了 其良好的品質(性格歸因),或是由於廣告或店員的推銷(情境歸因)。

若個人將群體的行為當作情境歸因,則其較不容易產生從眾行為;相反地,

因為以情境歸因來解釋群體行為時,這些情境因素對於群體和個人的影響力可 能不全相同(對群體影響很大、但對個人影響較小),因此個人所持的反對理由 (性格歸因)較為強而有力,可以降低反對群體的風險[Bearden, Rose, and Teel, 1994]。舉例來說:若消費者認為群體線上購買行為是為了「趕流行」(情境歸 因),則較不容易出現從眾行為;但若消費者認為群體線上購買行為是因為其真 的「方便且划算」(性格歸因),則較容易出現從眾行為。

3. 社會角色理論(Social Role Theory)

社會角色理論是指,個人的角色依其在群體中的地位,表現出某些被群體 期待的特定行為[Mowen and Minor, 1998]。此理論常聚焦在探討性別角色不同,

所衍生出男性與女性的行為有何影響[Eagly, 1987]。但社會角色理論的重點其實 不只是在性別差異上,而是強調群體對個人設定的角色,其皆明顯地影響個人 的知覺、思想、與行為[Lippa, 1990]。

三、從眾行為的分類

一般來說,從眾行為分為兩種類型:公眾順從(Public Compliance)與私人接 納(Private Acceptance)[Allen, 1965]。公眾順從,即指在個人在他人監視下,個

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為追求獎勵或避免責罰,而展現出之從眾行為;私人接納,則是個人自願性 的接受團體之準則、價值觀、態度等,進而影響到個人的認知[Festinger, 1953]。

除此之外,Deutsch 和 Gerard 則將從眾行為分成規範性影響(Normative Influence)與資訊性影響(Informational Influence)[Deutsch and Gerard, 1955]。

規範性影響,指個人為了達到群體的期望,將透過順從(Compliance),接受 此影響來獲得群體的獎賞或避免責難。其次,當個人很滿意與群體間的參照 (Referent)關係時,個人便會期望得到群體的認同(Identification),而達到自我認 同。不過規範性影響唯有在群體有能力提供獎賞或懲罰、或群體能建立令個體 滿意的參照關係時,才會被表現出來。一旦群體失去獎勵或懲罰能力、或群體 無法維持令個體滿意的參照關係時,認同則會被摒棄[Kelman, 1961];資訊性影 響,指個人藉由觀察群體的行為來獲取資訊,作為決策的行為,也就是私下接 納。透過內化(Internalization),個人會接受與其價值觀一致、來自於專家團體的 影響[Kelman, 1961]。

而資訊性影響已被證實會影響到消費者對於產品評價的決策過程[Cohen and Golden, 1972; Burnkrant and Cousineau, 1975; Pincus and Waters, 1977]與產品 或品牌的選擇[Park and Lessing, 1977; Bearden and Etzel, 1982]。

後續有關從眾行為之實驗假設與模型設計,將運用上述所整理之內容,來 予以發展。期望能透過前述研究之內容,找出值得討論之部分,於本研究中進 行更進一步的探討。

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