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使用者依據健康促進處方並考量自身的健康狀況,運用室內之健身裝置 或穿戴式設備,透過無線/有線網路之傳輸運動資訊包括使用者 ID、健身器材、

運動時間、速度、卡路里及生理資訊,透過網路傳送至「雲端個人化健康管理 平台」,以利後續分析運動成效及修正處方。系統運作規劃之健康資訊蒐集搭 配 NFC 個人身份鑑別,資料透過雲端技術整合至雲端資料庫,使用者案例如 圖 4.2。

圖 9 使用者案例 (資料來源:施東錩,2016)

第三節 健康促進內容

在健康促進推薦內容中,運動是最重要的內容。對提升體適能最有效率 的運動模式及指導原則,ACSM 及 NIA 運動指導原則提供了以下三方面的內 容:1.對於體適能測驗及運動處方的推薦及建議都是有理論根據及研究支持;2.

選擇性的運動能合乎個人的需要及興趣;3.運動課程顧及安全性,都是由運動領 域的專家所設計的,可保護運動指導員免於觸犯因疏失而導致的法律責任。

ACSM (2000)對老年人一般性的運動指導的建議包含:1.ACSM 於 1998 年提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功能性體適能之運動處方究竟爲何?究竟多少運動量對一般人之健康有 最高的效益?研究指出對普通人而言,每星期消耗 1,000 卡路里以上就可維 持身體健康。而 1,000 卡路里大約於一星期 5 天、每次 1 小時走路的運動消 耗量;而進一步對體適能有直接影響的,則是建議成人每天消耗 150-400 卡 路里,則效益可增多 20%。運動的最基本目的,在乎於獨立生活能力及身體 自主性機能的訓練、保持、或增強為最主要的優先考量。針對老年人,由於老 年人的有氧機能及肌肉骨骼系統的退化較為明顯,所以增進其有氧功能、肌 肉骨骼強度的運動或活動最受歡迎。而研究者建議,所有的老人骨骼肌肉訓 練課程,都應該以約十分鐘極輕度的有氧活動作為暖身開始,繼而實施伸展 運動以作為暖身的主要內容,然後在以肌力訓練和有氧訓練作中段,最後再 以舒緩的有氧活動和伸展運動作結束。肌力訓練及伸展運動,建議每星期至 少可以做 2 次、而每天做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這樣的處方對老年人來說 是可以接受及值得推薦的。

為了增進功能性體適能,一個理想運動課程應由四個相互關聯的因數所 組成的,即是 FITT 之運動處方。FITT 的 F 代表運動頻率(FREQUENCY)、I 是 運 動 強 度 (INTENSITY) 、 T 即 運 動 持 續 時 間 (TIME) 、 與 T 即 運 動 項 目 (TYPE)(HOEGER &HOEGER,2006)。FITT 之運動處方提供了幾個有效的問題:

學員該多常去運動?要運動得多強烈?做多久才足夠?要做什麼運動才能獲 得健康及生活功能上之效益?以老年人為例,訂定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 動持續時間及運動項目等因素原則之詳細說明(HEATH,1993):

一、 運動頻率

老人之運動頻率著重多次數之活動(每週 5-7 次),對老人而言,規律性 運動的次數愈多愈好。多次數運動除了在心理上有成就感之外,增加其 運動依附性,使老人更有可能把身體活動變成日常生活的例行公事。同

(METABOLIC EQUIVALENT,MET)。對一般較老年或有慢性病之老人運動學

員而言,低、中強度之有氧活動較爲適合。運動目標是能維持其運動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運動。然而醫師及病人可以就其不同的健康狀況,按其生活方式、時間、喜好 的運動模式及認為可以掌控的運動工具,挑選不同的四種身體活動策略以增 進體適能。運動能量等代謝值(MET)對於老年及更老老年人的個別差異要調 整得更低:一、低強度有氧運動:最好以≦20-39%儲備心跳率(或 2-4METS), 每天從事 60 分鐘的有氧運動:如輕鬆走路、園藝。二、中強度有氧運動:一 星期 3-5 天,以≦40-59%儲備心跳率(4-6 METS)運動 20-60 分鐘:快走 1 公 里(9-12 分鐘)、跳舞。三、高強度有氧運動:一星期 3-5 次,以≦60-84%儲 備心跳率(6-8METS)運動 20-60 分鐘:如慢跑、游泳。

大部分的研究指出對於老年人及不習慣運動,或以坐式生活或靜態生活 方式為主的族群而言,有氧運動可以在一天內累積毎次短短的 10 分鐘運動 量,或以低強度運動方式最為普遍大眾所歡迎及接受的。當然輕度或低強度 的運動可以減少運動參與者患上突然性心臟病或勞累過度而不自覺的危險因 子。因此走路、園藝及家居活動是最受歡迎的低強度運動。輕度及低強度的 運動對保持健康情況的確有助益,但對增進體適能成效卻並不彰顯。

體適能程度較低的老年族群從事中強度或高強度有氧訓練,讓心跳達到 儲備心跳率再增至最大心跳率的 40-50%時,老年人之體適能指數將有明顯的 改進。有些坐式生活或靜態生活的老年人,在每週兩次的中強度運動訓練中,

儲備心跳率只需要達到 30%,他們的體適能即可以呈現明顯的進步。爲了獲 得健康效益,一般而言,運動強度愈強,所需要的運動時間則愈少;然而由於 中高強度的運動形式較為劇烈,因而增加骨骼肌組織受傷害的機率,對老年 人及不習慣運動的人會較為吃力,比較難以接受。從事規律及安全的運動能增 進及逆轉與年齡相關的健康狀況。但是對沒有做運動已經幾十年的老年運動者來 說,以循序漸進原則增進活動強度對老年運動者是最安全,也是老人運動的成功 關鍵;也比較不會讓部分活動能力較強的老年覺得運動太無聊而中途退出。Pruitt

巧 (foundational skills),繼而實施體適能活動(fitness skills),最後再從事功能性之 訓練(functional skills)。而在運動基本技巧:發展主要大肌肉群之基礎肌力、增加 關節結構之穩定性及活動範圍;體適能活動:包括心肺有氧、肌力肌耐力、及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