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雙波長曝光期間,PQ 分子會吸收光子而產生躍遷;在基態的分子只吸收 UV 光 子能量,而在三重態第一能階的分子會吸收 UV 光子能量與紅光光子能量;分子吸收光 子能量後會躍遷至更高能階;在我們的模型中,假設各能階的半衰期皆為無限大,因此 分子在 S0與 T1能階分佈密度(population density)的減少量會正比於被激發至高能階的分 子數量,因此

 

0 0( ) 2 2( )

0

UV tqUV N tqUV N t  (4.13)

 

t qRN2(t)

R

(4.14)

α 是吸收係數(cm

-1),α0其中為材料的本質吸收(Intrinsic absorption);此值可由曝光後的

樣品的穿透光譜可知[63] ,或將樣品長時間曝照 325 nm 的光可知;由於實驗中所使用 的 PQ/PMMA 之厚度為 2 mm,因此用吸收度(Absorbance)較為方便,可以直接表示實驗 上所測量到的資料,也就是 D(t)=

(t)d,因此將(2.7)與(2.9)代入(4.13),(2.9)代入(4.14),

分別可得:

料在基態對紫光之量子效率 qUV0,與 N2三重態對紫光之量子效率 qUV2與對紅光之量子 效率 qR

Sample BS

Mirror

Krypt on laser Krypt on laser

2

He- He -Cd Cd laser laser S3

S2 S1

D1

D2

圖 4-6 光致吸收實驗架構。

實驗架構如圖 4-6 所示,PQ/PMMA 樣品為 2 mm,

與全像記錄時所使用的角度 相同,先將 S1 和 S2 關閉,然後打開 S3,以 UV 光持續曝照樣品,並用偵測器 D2 偵測 穿透光強度,325 nm 光強度為 0.583 W·cm-2,對應光通量密度 ρUV為 9.53×1017 sec-1·cm-2, 在樣品曝光期間,每四秒便開啟 S2 0.1 秒,用微弱的紅光(6×10-4 W·cm-2)照射樣品,並 用 D1 偵測紅光穿透光強度,因此 ρR=0。因此得到 UV 光致 325 nm 吸收度隨時間的變 化 , 如 圖 4-7(a) 黑 色 圓 圈 所 示 , 利 用 (2.12) 曲 線 擬 合 黑 色 圓 圈 可 得

1=625  7.2 ,

2=12435  15.6;根據(4.19),可得 qUV0=1.68×10-21, qUV2 = 8.44×10-23

接著,我們同時打開 S1 與 S3,紅光強度是 8.32 W·cm-2,對應 ρR=2.71×1019 sec-1·cm-2,以同樣的方法偵測穿透光強度;UV 光致 325 nm 吸收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 4-7(a)藍色方塊所示,利用(2.12)曲線擬合藍色方塊可得

1=623  6.8,

2=5155  26.5;根 據 qUV0=1.68×10-21, qUV2 = 8.44×10-23與(4.19),可得 qR = 4.19×10-24;圖 4-7(b)則表示用相 同的參數曲線擬合 UV 光致 647 nm 吸收的結果,圖右方插圖表示穿透光散射的情形,

因此,擬合曲線與實驗結果並無法完全相符。

此實驗結果說明位於基態的 PQ 吸收度都比三重態分子的吸收度來的大,主要是因

為量子效率的差異,而 PQ 三重態分子對於紫光的吸收較大,但對紅光的吸收較小,這 與已知的 PQ 三重態吸收圖譜有著相同的結論 [72]。此實驗結果亦說明,三重態的 PQ 對 325 nm 光源的量子效率約為對 647 nm 光源的量子效率的 20 倍,也就是三重態分子 較為容易讓 325 nm 光激發致高能階引發光化學反應,因此,在全像實驗,若要得到較 高的繞射效率,325 nm 光的強度要比 647 nm 弱。

0 1000 2000 3000 4000

3.8 3.9 4.0 4.1 4.2 4.3

IR =0

IR =8.32 W/cm2 Fitting curve of IR =0

Fitting curve of IR =8.32 W/cm2

325-nm absorbance

UV illumination time (sec.)

0 1000 2000 3000 4000

0.00 0.01 0.02 0.03 0.04 0.05

IR =0

IR =8.32 W/cm2 Fitting curve of IR =0

Fitting curve of IR =8.32 W/cm2

647-nm absorbance

Time (sec.)

(a) (b)

圖 4-7 光致吸收實驗結果:(a)325 nm 光致吸收實驗結果;(b)647 nm 光致吸收實驗結果,

右下角插圖為穿透光的光圖樣照片。

4.6 全像記錄模擬與實驗

在雙波長全像記錄時,材料在 325-nm 均勻致敏光源曝照下,同時引入兩道 647-nm 雷射光在材料內交錯形成干涉圖樣;干涉圖樣的空間分布可由下列方程式表示





 

 

 

I m x

IR 2

cos 1 1

0 (4.20)

I

0為兩道 647 nm 雷射的寫入光強度總和,為干涉圖樣之空間週期,m1為干涉條紋的對 比度;由上述的討論可知,UV 光源亦會被第一三重態分子吸收而引起光致折射率變化;

在 647 nm 的干涉條紋的暗區,光致折射率變化只來自於因 UV 光的照射產生的 NB,而 在干涉條紋的亮區,光致折射率變化來自於因 UV 光與紅光同時照射產生的 N3與 NB因此,光致折射率變化 Δn(x,t)正比於 NP的分布:

x tNx t

n

,  p ,

 (4.21)

將 Eq. (2.10)代入 Eq.(2.20),計算可得相位全像的分布,如圖 4-8(a)所示;在此模擬中,

I

0=0.44 W·cm-2,對應的光通量密度 ρR為 1.7×1018 cm-2·sec-1;325 nm 光源強度 IUV=0.131 W·cm-2,對應的光通量密度 ρUV 為 9.36×1015 cm-2·sec-1,光強度比(Intensity ratio)為 0.3(IUV/IR),NA為濃度,採用實驗所用的樣品之 PQ 飽和濃度值(3.2

10-5 mol·cm-3);在 圖 4-8(a)顯示曝光時間 t 在 20, 400, 800 與 3000 分時的光致折射率變化空間分布;相位 光柵分布並非純粹的正弦分布;所以我們利用傅立葉級數將在–Λ/2 與 Λ/2 區間之相位光 柵分布展開,級數中一階諧波項的係數正比於全像振幅:

  



 

 

2

2

1 1 cos 2

x dx N

t

n

P

(4.22) 根據 Kogelink’s 公式[29],光柵的繞射效率為:

   





 

in

d t t n

 

sin2 1cos

(4.23) 在(1.2)中,d 為材料厚度,

為寫入光波長,θin為入射光的折射角;我們的樣品為 2 mm,

入射角 θ 為 14º,而 PQ/PMMA 的折射率為 1.49[74];模擬結果如圖 4-8(b)所示;繞射 效率的動態變化是曝光能量的函數;在全像記錄期間,繞射效率會先達到一最大值,然 後隨著曝光能量的增加,繞射效率會降低至零;降至零的原因在於亮區中的染料分子已 經全部轉為光產物,持續曝照下,使得暗區的光產物濃度漸漸增加,最後與亮區的反應 物濃度相同,所以基本光柵的振幅減小,繞射效率降低。

- -0.5 0 0.5 0.2

0.4 0.6 0.8 1.0

- -0.5 0 0.5

t = 20 min.

t = 800 min.

t = 400 min.

n(x,t) (a.u.)

x

t = 3000 min.

Normalized intensity

0 500 1000 1500

0.00 0.01 0.02 0.03

Diff ractio n efficie ncy (a. u.)

Writing time (min.)

(a) (b)

圖 4-8 電腦模擬結果:(a)t = 20, 400, 800, 與 3000 分時的相位光柵分布;(b) 光強度比 IUV/IR為 0.3, 0.74, 1.18 的基本光柵繞射效率之動態曲線;量子效率 qUV0, qUV2, qR分別為 1.68×10-21, 8.44×10-23, 4.19×10-24,k3P=kBP= 1.1×10-4, NMMA =1。

全像記錄實驗架構如圖 4-6 所示;記錄光之間夾角為 2

= 28º,每道光皆為 S 偏極 化,Ip為紅光強度,每道記錄光的能量為

0=



p = 0.44 W·cm-2。在實驗過程中,我們每記 錄 15 秒,便關閉 S2 與 S3 0.5 秒,讀取繞射光的訊號;

d為繞射光強度,繞射效率定義 為 η

=

d



p。我們利用調變 325 nm 雷射光束的強度來調整光強度比,進行繞射效率動態 測量,觀察不同光強度比對於對於繞射效率的影響;按照 UV 光強度之增加,光強度比 (qUV2

ρ

UVR

ρ

R)值分別為 0.3,0.74 與 1.18;實驗結果如圖 4-9 中的點線所示,將光強度 比 0.3 的模擬結果之最大值設為 53%,可得實線模擬結果;從這些曲線可知,繞射效率 之最大值反比於光強度比,而動態曲線的趨勢亦與模擬結果相同,並將最大值與到達最 大值所需記錄時間列表,如表 4-1 所示。

0 500 1000 1500

0 10 20 30 40 50 60

UV

= 1.18 I

0

UV

= 0.74 I

0

Diffractio n ef ficiency (%)

Writing time (min)

UV

= 0.3 I

0

圖 4-9 利用不同 325 nm 光強度的光束所記錄的繞射效率動態圖。

最大繞射效率

max 到達最大繞射效率所需時間(min.)

光強度比 模擬 實驗 模擬 實驗

0.3 53.0% 53.0% 1026 1026

0.74 12.85% 14.6% 550 737

1.18 2.81% 2.34% 402 334

表 4-1 繞射效率到達最大值之所需時間與到達最大值的 1%之所需時間。

將全像記錄實驗架構略做修改後,我們記錄解析度圖的傅立葉全像至樣品中;傅 立葉全像的直徑約為 1 mm,原始圖樣與重建影像分別如圖 4-10(a)和(b)所示。重建影像 幾乎與原始圖樣相同,我們將圖 4-10(b)中央的解析度圖局部放大,為圖 4-10(c),可得 知第四群的#4 尚可分辨,但亮區邊緣有點模糊,這可能是因為記錄區域過小,而使得圖 樣的高頻訊號無法記錄至樣品中。

(a) (b) (c)

圖 4-10 影像全像實驗結果:(a)原始影像;(b)重建影像;(b)重建影像之中央區塊局部放 大圖。

4.6.1 非破壞性讀取測量

我們進行非破壞性讀取測量,證明讀取光並不會破壞光柵結構;首先以 0.3 的光強 度比記錄接近 5%繞射效率的全像,此時材料尚未飽和,然後增加讀取光強度至 0.37 W·cm-2,並關閉致敏光源,持續讀取全像的繞射效率 24 小時,測量全像之繞射效率變 化,繪圖如圖 4-11 所示,圖中可以發現全像的繞射效率並沒有降低,繞射效率並沒有 降低,證明雙波長全像記錄可達到選擇性記錄與非破壞性讀取。

0 4 8 12 16 20 24 0

1 2 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