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遙測理論

2.1.1 光譜反應曲線

光線具有穿透(Transmission)、反射(Reflection)、散射(Scattering)與吸收

(Absorption)等作用,如圖 2-1 所示。當光線照在陸地和海洋表面上時,大氣物 質如:空氣、濕度和雲,會讓進來的光分成三種能量變化反應模式:

(1) 反射:物體對入射能量反射之能力以反射率(ρ)表示。其值為反射能量 與入射能量之比值。

(2) 吸收:物體對入射能量吸收之能力以吸收率(α)表示。其值為吸收能量 與入射能量之比值。

(3) 穿透:物體對入射能量穿透之能力以穿透率(τ)表示。其值為穿透能量與 入射能量之比值。

因為彼此間存在比例關係,所以這三個參數是介在0 與 1 之間的數值,但通常 用百分比表示之,根據能量不滅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τ + α + ρ = 1。

圖2-1 光線之穿透、反射、散射與吸收作用之示意圖(Short, 2007)

大氣中存有許多微小物質,其會使大氣與能量進行交互作用,最顯著為大氣吸 收作用與大氣散射作用,說明如下:

大氣之吸收作用

照亮物體的主要能量來自太陽,到達地球的太陽光線波長主要介在 200 nm 和3,400 nm 之間,而輸入的最大能量接近於 480 nm,這是屬於可見光中綠光的 範圍,當太陽光線到達地球時,大氣層會吸收部分光線,並傳遞剩餘的部分,如 圖2-2 所示。大氣中的水蒸氣、二氧化碳和臭氧等分子,對於特定波長範圍的太 陽輻射能具有吸收作用,亦會降低其穿透到地表的能量。

圖2-2 大氣窗示意圖(Short, 2007)

大氣之散射作用

大氣含有許多微粒分子(Particle),會散射部分太陽輻射能,減少其入射到 地表的能量。大氣散射能力的強度,依照大氣中分子的直徑而異,可分為三種散 射作用(Lillesand et al., 2004):

A. Rayleigh:

當大氣粒子的直徑遠小於和它交互作用的輻射能之波長時,以短波長的 散射能力較強。在晴朗的白天,由於藍光波長較短,經散射後天空會呈現藍 色,到黃昏時,散射改由紅光波長,則天空呈現紅橙色,即是這原理。

B. Mie:

當大氣粒子的直徑相等於和它交互作用的輻射能之波長時,而空氣中的 水蒸氣和塵埃是最主要因子。

C. Nonselective:

當大氣粒子的直徑遠大於和它交互作用的輻射能之波長時,會將接近可 見光和近紅外光波長範圍的輻射能,散射到大氣中,所以大氣中的霧和雲層 會呈現白色,即是因為大氣中的水滴(波長介於 5~100 µm) ,散射相等量的 藍光、綠光和紅光。

在1666 年,牛頓是第一個完成可見光實驗的人,顯示出可見光是眼睛可以看 見不同顏色的連續波長,實驗流程是將白光穿透玻璃菱鏡而得到這結果的,如圖 2-3 所示。這折射原理支持這結果,就是當光線從一介質到另一個介質會產生彎曲 現象。這常跟波長有關,以致於彎曲角度的變化會循序的從紅(長波長、低頻率)

到藍(短波長、高頻率)。在白光中分離各組成的顏色的過程被稱之為散射。這現 象也適用於可見光以外波長的光線。

圖2-3 光線經玻璃菱鏡折射之示意圖(Short, 2007)

一般可見光的範圍為400~700 nm 之間,如圖 2-4 所示,這間距是人類眼睛可 觀看的範圍,所以被稱為可見光,人類的眼睛話說可以仔細區分數千種不同的顏色

(估計可以區分20,000 色調)。

圖2-4 可見光之範圍(Short,2007)

在這些具體區分的電磁波譜間距內,對於波長單位有不同名稱的,如表2-1 所 示。波長單位名稱是採用公制單位。

表2-1 電磁波譜於不同波長單位之名稱

Type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Typical Unit of Measure

radio

meter (m) centimeter (cm)=0.01 m microwave (radar) millimeter (mm)=0.001 m

infrared micrometer (μm)=10-6 m visible nanometer (nm)=10-9 m;10-3 μm

ultraviolet angstrom (Α° )=10-10 m

近紅外光譜是指物質在波長780~2,526 nm 之間的吸收光譜,近紅外光(NIR)

是介於可見光(VIS)和中紅外光(MIR)之間的電磁波,是人類最早發現的非可 見光區域,各種光波分佈,如圖2-5 所示。

圖2-5 光譜分佈圖(Li et al., 2008)

在這些不同之電磁波譜中,常見的波段有不同之特性,各有其用途,如表2-2 所示。

表2-2 常見的波段之不同特性

波段 波長 特性

可見光 0.4~0.7 μm 肉眼可以感知;可以使用攝影方法,也可以用掃描方式取像,是遙測 最常用的波段。

紅外光 0.7~1,000 μm 有很多部份被大氣層中的水分子、二氧化碳、臭氧等吸收,只留下幾 個窗口可供遙測使用。

近紅外光 0.7~1.1 μm

是植生反射最強的部分,可使紅外光底片感光,故可用攝影方式取 像,因此又稱為攝影紅外光;亦可使用掃描方式取像,常與可見光波 段一起使用。

短紅外光 1.1~3 μm 遙測使用的波段有1.1~1.3 μm、1.5~1.7 μm、2.0~2.5 μm 等。

中紅外光 3~5 μm 不能用攝影方式取像,只能用掃描方式,應用於計測較高溫的物體溫 度。

遠紅外光 5~15 μm

遙測使用8~14 μm,是地物在常溫下自行輻射,其能量最大的波段;

與中紅外光一樣,只能用掃描方式取像,應用於計測常溫物體的溫 度,與中紅外光合稱為熱紅外光。

微波 0.1~30 cm 對大氣層有很強的穿透力,可穿過雲霧雨等大顆粒的物體;地表物體 只輻射極為微弱的微波能量。

雷達 ≧ 30 cm 為單頻的人造電磁波,是經由天線向地面發射電磁波,而後接收回射 波的能量,故稱為主動遙測系統。

當太陽光線照射到物質時,物質會有反射、吸收、傳送或是隨波長變化散發輻 射線的現象。從來自物質的輻射線可以繪製出波長的變化範圍,這些相關的點產生 一條曲線被稱為光譜反應曲線,如圖2-6 所示。

圖2-6 樹葉之光譜反應曲線(Short, 2007)

由圖2-6 之為樹葉光譜反應曲線中,發現在可見光部分樹葉對於綠光有顯著之 反射率,所以樹葉相對於人眼是呈現綠色,但在人眼看不見的近紅外光範圍內,其 反射率更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性關係,藉由個別光譜信號的特性,可以判釋不 同物質或是類別加以區分。

由圖2-7 中發現在一些波長中,沙的反射能量比綠色植物多,但在其他波長中,

吸收能量卻比較多。原則上,藉由這些不同的反射比,可以識別各種表面物質和區 分彼此的形式,能以適當的方法來量測,像是用波長的函數或是強度的函數等。利 用反射比的不同,在信號上面,可以區別四個常見的表面物質(GL = grasslands 綠 地;PW = pinewoods 松林;RS = red sand 紅沙;SW = silty water 淤泥水)。

圖2-7 不同物體之光譜反應曲線(Short, 2007)

衛星之感測器就如同人眼一樣,藉由太陽光照射物體,可接收物體反射與散射 大氣中之電磁輻射能量(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ergy),並記錄電磁輻射能量 之強度變化來展現地表不同的資源訊息,進而分析其光譜資料格式、不同光譜資料 類別之地面解析度、光譜組合波段與衛星光譜影像等(楊龍士等,2000)。一般而 言,光線在可見光區與近紅外短波區大多會進行反射過程,如此可用來判釋物質之 特性,如表2-3 所示:

表2-3 不同光譜波長之用途特性

波段 用途

可見光之藍光區(400~500 nm) 可穿透純淨水面約達40 m,並可運用於區分土 壤和植生。

可見光之綠光區(500~600 nm) 可運用於區分純淨水體和混濁水體,輔助描繪 油污染的擴散範圍,以及健康植物的辨識。

可見光之紅光區(600~700 nm) 可運用於辨識植物種類及植物的健康狀況之 差異。

近紅外短波光區(780~1,100 nm) 可適用於植生的分析、海岸線的繪製、礦物和 岩石的檢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