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克倫姆生平簡介與音樂風格

第一節 克倫姆生平簡介

4

第十一節 綜合分析

第五章 自我音樂創作理念之實踐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5

第二章 克倫姆生平簡介與音樂風格

第一節 克倫姆生平簡介

喬治.亨利.克倫姆二世為當今美國的代表性作曲家,1929 年 10 月 24 日生 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查理頓鎮(Charleston, West Virginia),該鎮對於克倫姆的音 樂創作上有著深厚的影響。2 他本人在接受李美文訪談時曾言:「我想每人的家鄉 對他而言總是有特殊意義。…住在西維吉尼亞好像與其他世界隔離,高山的本身 就是障礙,而這地理上的障礙,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心理上的隔閡。當一個人被 山丘圍繞時,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而與外界的通路也直到最近才較方便…。」

3

父親喬治.亨利.克倫姆一世(George Henry Crumb I)為豎笛家、編曲家、

職業抄譜家與管樂隊指揮,他收藏了大量的交響樂曲和室內樂總譜。在父親的引

http://www.encyclopedia.com/topic/George_Henry_Crumb.aspx (accessed Oct. 11, 2015)

3 李美文,《從演奏法觀點探討喬治克倫姆六首鋼琴獨奏曲》(臺北市:華泰文化總

經銷,2000),285。

4 李美文,286。

6

練、鋼琴技巧與即興彈奏,早在他的童年家庭生活當中,即已達相當程度的訓練 了。

母親薇薇安.麗德.克倫姆(Vivian Reed Crumb)為大提琴家,曾任查理頓 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她非常重視音樂教育,時常鼓勵克倫姆創作;一旦完成作 西馬尼》(Gethsamane, 1947);另外,小編制室內樂作品也非常多。在此期間,克 倫姆作品風格大都以模仿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蕭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與德布 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為主。惟此期大多作品都已遺失或銷毀,僅一首 以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風格譜寫的鋼琴三重奏保存下來。

克倫姆就讀中學時,結識他的現任妻子伊莉莎白.梅.布朗(Elizabath May

Brown),1949 年,當克倫姆尚就讀梅森學院(Mason College)時,6 兩人即於該 年 5 月 29 日結婚。克倫姆在取得學士學位之後,即與妻女移居伊利諾州的香檳城

5 David Cohen, George Crumb: A Bio-Bibliography (Westport:Greenwood Press, 2002), 1.

6 位於查理頓鎮,現已不再招生。作曲師事 Charles Graybill、Arthur Mchoul、Stanle Fletcher 與 Benning Dexter 等人。

7

(Champaign-Urbana. Illinois),並於 1951 年進入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攻讀碩士學位。在此期間,克倫姆除了向魏格爾(Eugene Weigel, 1910-1998)學 習作曲之外,也學習中提琴,試圖藉由實際的練習和演奏,增加對於弦樂器的瞭 解,以提昇作曲技巧。1952 年取得碩士學位後,遷居安娜堡(Ann Arbor),於密 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就讀博士班,師從羅斯.李・芬尼(Ross Lee

Finney, 1906-1997)。克倫姆一直視芬尼為他最主要的作曲老師。芬尼教授強調記 譜方式的精確與詳盡,使他在譜上皆明確標示表情符號,讓演奏者可以清楚明瞭。

克倫姆就讀密西根大學期間,共獲得兩次參與作曲交流的機會,讓他受益良 多:分別為麻州壇格塢(Tanglewood, Massachusetts)音樂營,及赴德留學。前者 為 1955 年,因獲得伊莉莎白.克勞夫(Elizabeth Croft)獎學金,致前往麻州參 加音樂營。在為期八週的課程中,向德籍作曲家鮑里斯.布雷蕭(Boris Blacher,

1903-1975)7 學習。後者則因獲福布萊特(Fulbright)獎學金,致前往德國柏林 繼續向布雷蕭學習作曲達一年之久。但結果讓克倫姆失望:「我去德國目的是學習 作曲,但很失望的,布雷蕭太忙,我只跟他上了幾堂課。」8 反而讓他有較多收 穫的是向艾利克.瑞本斯(Erich Riebensahm, 1906-1988)學習鋼琴,並且參與音 樂會演出。一年後,克倫姆回到密西根大學繼續完成他的學業。在就讀博士班期 間,他完成三首重要作品:《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1954)、《大提琴獨奏奏

7 Boris Blacher,1903 年出生於中國,曾於西伯利亞與哈爾濱學習音樂。1924 年後,

向 Friefrich Koch 學習。其音樂屬於調性音樂,並且利用數學邏輯發展出系統式的節奏模 式。

8 李美文,31。

8

鳴曲》(Sonata for Solo Violincello, 1955),9 及大型管弦樂團編制的《變奏曲》

(Variazioni, 1959)。10

1958 年,克倫姆獲得第一份教職,是在維吉尼亞州(Virginia)的哈林斯學 院(Hollins College)教授音樂理論與樂曲分析課程;1959 年轉至科羅拉多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教授鋼琴與作曲。這段時間,克倫姆以授課為主,

他指導很多鋼琴副修學生,以致於創作時間減少。1964 年獲得洛克菲勒委員會

(Rochefeller Commission)的補助,並且成為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駐校作曲家。在此期間,克倫姆參與 了各種類型的音樂會,並且演奏當時美國與歐洲作曲家的作品。

1965 年,轉任賓夕法尼亞大學(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作曲助理教 授,並舉家移居賓夕法尼亞州的米迪亞(Media)。此後,作品開始被廣泛演奏。

於 1967 年,獲得古根漢獎(Guggenheim Fellowship)與國家藝術獎(National

Institute of Arts and Letters Award)。

1968 年,克倫姆以《時間與河流的回音》(Echoes of Time and the River)11

9 Website, http://www.georgecrumb.net/about/ (accessed Oct. 4, 2015)

15 為女中音、童聲女高音、雙簧管、曼陀林、豎琴、電鋼琴,及打擊樂而作。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