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再利用面臨的課題

第四章、 台灣的挑戰

4.2  再利用面臨的課題

資源永續利用與經濟社會的永續發展為世界潮流,推動廢棄物資源化以促進資 源有效運用為產業永續發展之重要環節,如何使資源有效再生、循環使用於產業製 造生產與消費使用,建立產業共生之生態體系,將是未來努力之方向。未來國內的 資源化產業應朝向如何研發高附加價值的資源化產品,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例 如釀酒所產生的「酒粕」,以往都是以堆肥方式製成園藝用培養土或製成飼料,近年 來酒廠利用酒粕內所含胺基酸、礦物質等成分,製成具有保濕效果的「酒粕面膜」, 廣受女性喜愛成為熱賣商品,酒粕的利用方式,從堆肥到面膜,大大提高資源化產 品的經濟價值。

國際原料價格也深深影響資源化產業的發展。當原料價格便宜時,會降低使用 再生料的意願,相反的,當原料價格上漲時,會提升再利用量。例如近年全球銅的 庫存減少以及中國營建業需求不斷擴張,使得國際銅價已經成長數倍之多,因此含 銅量高的酸性蝕刻廢液,成為再利用機構競相爭購的標的,依據工業局資源化工業 輔導計畫推估95 年資源化產業之產值為 385 億元。資源化廠商目前面臨二大難題,

第一是貨源不足,當耗費巨資設立資源化工廠後,卻苦無貨源,又礙於法令無法直 接從國外進口。第二是國內業者的規模較小,比較難以自行負擔技術研發的成本,

所以應該加強整合業者、學界或研發機構等各方面的資源,共同合作開發與應用資 源化技術,以爭取政府經費研發製造高附加價值的資源化產品。第三是資源化產品 市場規模太小,國內民眾優先選購資源化綠色產品的觀念尚未建立,使得資源化產 品的銷售不易。這些都需要靠資源化廠商、政府及民眾共同努力的方向。

國際上部分先進國家紛紛提出「零廢棄」之觀念,我國垃圾處理自73 年開始實 施「都市垃圾處理方案」以來,迄今已超過20 年,經檢討我國垃圾處理方式,配合 資源永續及「零廢棄」趨勢,由過去末端處理方式漸採「源頭減量」與「資源回收」

為主,行政院亦於92 年 12 月核定「垃圾處理方案之檢討與展望」,訂定我國「垃圾 零廢棄」政策目標,同時配合資源回收再利用之規定,全面推動「垃圾零廢棄」之 總體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等政策,提倡以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源頭減量、資源回 收、再使用及再生利用等方式,將資源有效循環利用,逐步達成垃圾全回收、零廢 棄之目標,並預訂於96 年以後,除偏遠地區外,垃圾將不進掩埋場,且處理前之總 減量目標達25%,100 年時達 40%,109 年時達 75%,期與先進國家同步建立「零 廢棄社會」。我國「垃圾零廢棄」各分年、分項次目標整理如表4.2-1。

83

綠色

資源

1. 以民國90年為計算基準年(垃圾產生量833萬噸/年)。

2. 其他包括因目前回收技術、處理成本或品質不適合回收之紙類、塑膠類、木竹稻草、落葉類及纖維

第四章、台灣的挑戰

收再生制之公告或與環保署簽訂自願性回收再生協議,以落實生產者延伸責 任。

(ii) 一次用產品減量

a. 廣徵環保團體、消費者保護團體、專家學者、產品製造 / 輸入業者、政府相 關部門、各縣市環保局及其他相關人員之意見,請各界提出建議減量產品、

評估因子及建議管制方式。

b. 依前述建議減量產品及評估因子,篩選出 20 項一次用產品(以日常用品為 優先),分別蒐集其產品及替代產品之背景資料。

c. 針對前述 20 項一次用產品,依可行性評估篩選出 10 項優先推動之產品,提 出減量建議方案,並進行方案分析。

d. 政策擬定過程中,邀集環保團體、消費者保護團體、專家學者、相關政府部 門及產品製造業者等組成「一次用產品減量專案小組」,全程針對前述減量 產品、篩選因子及建議減量方案等議題,進行研商。

e. 依據第一年規劃之減量方案及推動時程,推動一次用產品減量措施,並依推 動執行情形,滾動檢討修正第一年規劃之方案。

f. 評估 PVC 管制及研擬配套措施。

(iii) 限制產品過度包裝

a. 蒐集各國包裝環境化設計標準及推動措施資料,訂定我國包裝環境化設計標 準,作為包裝綠色設計之程序性標準,並推動成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

b. 研擬我國綠色包裝推動方案,採獎勵、教育訓練、宣導與管制性措施,推動 產品包裝符合環境化設計標準。

c. 評估優先推動包裝環境化設計標準之產品類別。

d. 探討推動包裝環境化設計標準驗證、認證及符合性標章之可行性。

e. 逐步推動產品符合包裝環境化設計標準,並評估其減量成效及環境效益。

(iv) 限制含汞產品

a. 針對含汞產品進行背景調查,蒐集國內外含汞產品管制措施及國內含汞產品 運作資料,提出可行之管制對象、措施建議,並規劃優先順序及實施期程。

b. 研擬管制公告及相關配套措施。

c. 執行含汞產品禁(限)用政策。

d. 補助地方環保局辦理宣導及稽查抽驗作業。

85

綠色

資源

產業

利用

(2) 加強一般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及處理 (i) 持續推動垃圾強制分類

a. 持續推動垃圾強制分類之宣導及稽查工作,並加強清潔人員隨車勸導工作,

以落實民眾確實進行垃圾分類。

b. 輔導尚未完全實施垃圾不落地區域,協助儘速全面推動。

c. 配合資源回收量增加,協助各縣市逐步增加資源回收週收日數,以利民眾排 出。

d. 加強追蹤資源分類回收後再利用方式及流向,以妥善處理避免造成環境污 染。

(ii) 新增回收項目

a. 依 25 縣市試辦廢塑膠袋回收之成效,評估廢塑膠袋等納入執行機關一般廢 棄物回收項目。

b. 藉由追蹤資源物再利用流向,調查執行機關回收情形及後續再利用管道是否 暢通,評估新增執行機關一般廢棄物回收項目。

(iii) 推動水肥妥善處理

a. 補助及協助縣市以工業區污水處理廠既有設備及處理餘裕量,進行處理水肥 試辦計畫,如試辦可行,持續協助縣市處理水肥。

b. 補助及協助縣市於下水道系統增設水肥投入站,將水肥送至下水道污水處理 廠處理,如有餘裕量,協調其協助鄰近縣市處理水肥。

c. 補助有需求之既有水肥處理廠更新相關設備單元,以維持其功能,如有餘裕 量,協調其協助鄰近縣市處理水肥。

d. 協助縣市辦理水肥清除業者教育宣導說明會,督促縣市輔導水肥清除業者清 除合法化,建立正確清除觀念。

e. 協助縣市調查及掌握轄區內水肥之清運與去處,另水肥處理執行有困難之縣 市,將協助解決。

(iv) 推動灰渣再利用

a. 補助並協助地方政府辦理焚化底渣再利用計畫,推動焚化底渣再利用工作。

b. 辦理焚化底渣再利用廠再利用品之查核及流向追蹤。

c. 檢討修正垃圾焚化廠焚化底渣再利用管理方式,以有效規範焚化底渣之再利 用。

86

第四章、台灣的挑戰

d. 收集、分析國內外飛灰再利用技術,擬定可行之再利用技術。

補助地方政府針對不同處理技術執行示範驗證計畫,以確認技術面、經濟面,

環境面及市場面之可行性。

生產者與消費者在環保意識及綠色消費觀念上不盡相同,對於市場供需所產生 之影響亦大不相近,資源再生產品須仰賴消費者之支持,方能決定是否具再利用之 潛力,也因此社會觀感益顯重要。以下探討生產者及民眾兩方面在環保意識、綠色 消費及社會觀感觀念上對廢棄物再利用之影響 :

一、環保意識

1. 民眾雖具環保意識,但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購物仍依價格取向、品牌偏好與 消費習慣等因素選購商品 ;另一方面因貪圖便利性、生活習慣等,也會影響廢棄物 分類之成效。

2. 環保標章之知名度、認同度與權威性尚嫌不足,目前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再生 利用之製品會認定為次級品或劣質品,對於再生利用製品之形象有所不妥,如以玻 璃製品為例,外觀需要外觀純淨才能貼上環保標章,不僅可以提升再生製品之形象 也可提升其評價。

二、綠色消費觀念

1. 生產者缺乏綠色生產觀念,再生製品之品管成本較高,產品外觀較差與增加 生產損耗,使生產者不願落實綠色生產作業。

2. 消費者亦缺乏綠色消費概念,環保意識近年雖被大眾所認同,如以玻璃製品 而言,不免有高價位代表高品質之觀感,製品白皙透明代表純潔之成見,再生製品 被接受之程度有限。

三、社會觀感

若再生廠外觀與環境衛生尚未做好,將導致民眾抗議,再生利用廠必須顧及環 境保護之社會面,廠區內外應保持美化與整潔。廢棄物再利用所面臨的課題,必須 考慮社會福祉、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所帶效益是否符合再利用所期待,以提倡再生 資源之使用及利用,擴展資源再生之潛力,發展再利用之市場。

87

綠色

資源

產業

利用

8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