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初探教學結果與討論

初探的 CPS-SG 教學活動,以大大國小(化名)五年某班為教學對象,該班男 生 15 人,女生 13 人,全班共 28 位學生,但其中一位是特殊生,一位有缺席紀 錄,因此初探教學活動是以男生 14 人,女生 12 人,共 26 人進行樣本分析。活 動進行時採隨機分組,將學生分為六組,三次教學活動進行前都會重新分組。

教學活動進行前一週,先進行概念認知和科學探究能力測驗的前測,之後每星 期進行兩堂(共 80 分鐘)教學活動,共計六節課。教學日期分別為 99 年 4 月 1、

8、22 日,歷時三週。每次教學活動後會立刻進行該單元的概念認知測驗作為 後測,三次教學活動全部結束後第二天進行科學探究能力測驗作為後測,兩週 後同時進行概念認知與科學探究能力測驗以收集延宕測成績。

研究者除擔任教學工作外,並將教學歷程中的觀察、反思與心得以教學札 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同時邀請協同教師針對活動設計是否符合「單元學習目標」

與「九年一貫能力指標」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評估,並依據協同教師的課室觀 察紀錄、學生學習活動單、課後訪談紀錄、學生認知能力測驗及科學探究能力 測驗結果,作為三角校正之依據,以修正並完成『以創造性問題解決融入與「光」

相關之科學遊戲』的活動設計及試題編製,並提供下一階段正式教學之用。本 節將就 CPS-SG 教學活動設計評估、學生學習成效與學生對於 CPS-SG 教學活 動的看法三方面做更詳細的分析與檢討。

一、CPS-SG 教學活動設計評估

CPS-SG 教學活動設計評估將分為『單元學習目標』、『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兩部份做說明。

(一)單元學習目標

彙整協同教師在初探教學階段所填寫『協同教師觀察紀錄檢核表』中「單 元學習目標」的檢核項目,結果如表 4-1-1。

表 4-1-1 初試教學階段單元學習目標檢核表

單 元 目 標 檢 核 項 目

檢 核 等 第

1. 學生能了解光進行的方向。 V 2. 學生能了解光在任何表面發生反射

時,均遵守反射定律。

V

3. 學生能了解人之所以可以看見物體的 原理。

V

4. 學生能了解鏡子成像的原理。 V 5. 學生能根據鏡子成像的原理,推測鏡子

的角度與物體成像數間的關係。

V

6. 學生能藉由團體討論、提出假設、實際 動手驗證的過程,養成科學探究的態 度。

V

7. 學生能發揮小組合作的精神,集思廣益 以增進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的提升。

V

顯示協同教師肯定 CPS-SG 教學活動可幫助學生檢視並修正其原有的迷 思觀念。

學生經由創造性科學遊戲實際體驗、操作、觀察,進而衝擊其原有 迷思概念。

(觀察990401-1) 3. 在「發揮小組合作的精神,集思廣益以增進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的提

升」此項單元學習目標上,協同教師在三次活動中皆以「優」等評定,

顯示協同教師肯定 CPS-SG 教學活動可激發小組合作的效果。

學生對科學遊戲充滿好奇,熱烈參與討論與觀察,小組成員能互相 討論。 (觀察990401-1) 活動熱烈,各組均能全體參與。

(觀察990422-3) 4. 研究者透過協同教師的觀察紀錄發現,在第一單元『1+1≠2』的活動中,

對於「學生能根據鏡子成像的原理,推測鏡子的角度與物體成像數間的 關係」的單元學習目標,多數組別無法按照老師規定的要求找出關係 式。研究者的教學札記也記錄著教學時觀察到學生討論時遇到相同問題 的狀況,同時與學生訪談時,學生也提出類似的意見。

五年級的學生對於正反比的概念比較容易接受,但對於自己要從實 驗數據中歸納出關係式,你可能需要給一點提示。

(師訪談990401-1) 大部分的組別很快就找出兩面鏡子的夾角和小熊的個數成反比的 關係,但是對於要整理出關係式,則出現不知從何下手的樣子。

(札記99040-11) 硏:哪一個活動是你覺得最困難的?為什麼?

S16:『1+1≠2』,因為找不出他的關係式,只知道鏡子的角度越大,

他的小熊數就越少。

(生訪談990513-1-16) 因此,研究者採取協同教師的建議,對五年級生只要能歸納出正反 比的關係即可,至於少數能歸納出正確關係式的組別再予以加分。

5. 研究者透過協同教師的觀察紀錄發現,在第二單元『害羞的星星』的活 動中,「能了解白天的天空也一樣有星星,只是不容易被察覺的原因」

的單元目標,因為研究者的情境模擬不夠逼真,而使效果不明顯。

白天與黑夜的模擬可以控制更逼真一點,效果會更好些。

(觀察990408-2) 你所使用用來模擬白天星空的紙張太薄,以至透光太多,反而讓學 生看起來星星更亮,如果用厚一點的白紙,效果應該會比較好。

(師訪談990408-2) 6. 研究者透過協同教師的觀察紀錄發現,在第三單元『硬幣不見了』的活

動中,「能理解當反射角度過大時會發生『全反射』的現象」的單元目 標,對學生而言是較難理解的觀念。

『全反射』的觀念在小學階段還沒有出現,而且『全反射』其實是 一種折射,但是名稱卻和反射連在一起,很容易使學生誤解為這是 一種反射的現象,你要多花點功夫跟學生澄清。

(師訪談990422-3)

(二)九年一貫能力指標

彙整協同教師在初試教學階段所填寫『協同教師觀察紀錄檢核表』中「九 年一貫能力指標」的檢核項目,結果如表 4-1-2。

表 4-1-2 初試教學階段九年一貫能力檢核表

根據本表顯示,在「九年一貫能力指標」的檢核項目中,協同教師大多以

「優」或「良」來評定,只有在第一單元的「用適當的方式表述資料(例如數線、

表格、曲線圖)」項目,協同教師給予「可」的評分。

這個地方你在活動單上已經畫了表格請他們填數據進去,所以根本看不出

他們有沒有用適當的方式表述資料的能力,所以你要不是拿掉這個指標,

要不就是把表格去掉,讓學生自行紀錄再觀看他們會不會紀錄。

(師訪談990401-1) 根據九年一貫能力指標(2000)的編碼,第一個數字代表課程核心能力序 號,第二個數字代表學習階段序號,第三個數字代表能力指標之流水號。第一 學習階段為一、二年級,第二學習階段為三、四年級,第三學習階段為五、六 年級,第四學習階段為七至九年級。該能力指標的編碼為 1-3-5-2,第二碼為 3,

亦即代表該項目是第三學習階段(五、六年級)學生所應具備的能力,因此,研 究者決定將該能力指標保留,採取協同教師的建議,將學生活動單上已繪製好 的表格去除,改為藉著活動進行,引導學生自行製作表格紀錄。

另外,在教學活動中所對應的能力指標 6-3-2-2、6-3-2-3 為九年一貫能力思 考智能中有關創造性思考的項目,協同教師在三個單元活動中對能力指標 6-3-2-3 的表現均給予「優」的肯定,顯示協同教師可以觀察到學生在從事 CPS-SG 教學活動中有表現出「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的能力。

7-3-1 7-3-2 7-3-3

V 7-3-0-4 察覺許多巧妙的工具嘗試

簡單科學原理的應用

V

在第一單元及第二單元中,協同教師對能力指標 6-3-2-2 給予「良」的評分,顯 示學生在「相信自己常能想出好主意來完成一件事」的能力,似乎仍有進步的 空間。同時,研究者也從學生的訪談中發現,學生在從事觀察的時候,經常會 不自覺的和他組作比較,因而影響到對自己觀察結果的自信心,所以教學時,

應該要提醒學生對自己的觀察負責,並提醒音量過高的組別,不要干擾到別人。

硏:哪一個活動是你覺得最困難的?為什麼?

S28:我覺得最困難的是『1+1≠2』,因為我ㄧ邊數小熊一邊聽到別組的答

案,我覺得我的答案跟別人不一樣,就很懷疑自己。

研:那你最後怎麼得到答案的?

S28:我就跟別組對答案,然後改成跟他們一樣。

(生訪談990513-1-28) 以上的發現也可對應到協同教師在「對他人的資訊或報告提出合理的求證 和質疑」這項能力指標的觀察上,協同教師在第二、單元分別給予「良」的評 分,顯示學生在面對自己的答案或作法與別人不同時,較不會去作批判思考。

二、 學生學習成效

初探教學分別使用活動單元一概念認知試卷、活動單元二概念認知試卷、

活動單元三概念認知試卷、科學探究能力試卷『賣冰塊的老爺爺』及科學探究 能力試卷『凸透鏡與凹透鏡』等五種試卷,來檢視學生在經過 CPS-SG 教學活 動後,在概念認知及科學探究能力二方面的改變。本小節並將測試後依學生概 念認知、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及學生對於 CPS-SG 教學活動的看法三方面的結果 作一番分析檢討,修正試卷以供正式教學階段之用,修改後的概念認知試題見 附件八,科學探究能力前、後測試題見附件九,科學探究能力延宕測試題見附 件十。

(一)學生的概念認知表現

初探教學測量認知概念的試卷共有三份,每份皆根據三次活動單元內容設 計,旨在研究經過教學活動後學生在認知概念方面的改變。試卷分別有前測、

後測與延宕測的結果。

(1)第一單元概念認知測驗之結果分析

教學活動第一單元「1+1≠2」概念認知試卷選答情形的答對人數百分比如表 4-1-3,因題目中有一題(第 13 題)複選題,一題(第 16 題)問答題,故此兩題與其 他題目分開統計。根據表 4-1-3 比照前、後測的答對人數百分比,第 1、4、5、

7、14、15、18 這七題答對人數的百分比,後測成績與前測成績相比是下降的,

但在延宕測驗時,第 1、15、18 三題的答對人數百分比卻又高於前測及後測,

有研究者預期的正確概念保留傾向。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在後測實施時,

適逢活動結束的下課時間,學生急著趕快結束活動,再加上題目較多,以致於 在學生在答題時顯得較為急躁,甚至有小組成員間互相觀看答案的情形,因此 後測的施測結果無法客觀顯示學生的學習成效,所以決定以延宕測的結果來作 為修正試題的參考。

適逢活動結束的下課時間,學生急著趕快結束活動,再加上題目較多,以致於 在學生在答題時顯得較為急躁,甚至有小組成員間互相觀看答案的情形,因此 後測的施測結果無法客觀顯示學生的學習成效,所以決定以延宕測的結果來作 為修正試題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