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前行研究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二節 前行研究回顧

探究 1940 年代殖民地的地方書寫,其中涉及政治及思想的策動,文藝政策 施行與受容、作家及作品之間的互動。以下將從上述層面,檢討與本文相關的研 究,包括:日本為戰爭文化塑造背景及衍生的思想等研究、勾勒戰爭時期文壇狀 況等相關論文、相關作家及作品的評論及專論等。

(一)戰爭文化塑造

支那事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對於日本而言並非一日之寒。日本邁向國民 國家,期待「脫亞入歐」的過程即夾雜許多正反意見與各方思想,尤其東洋論述 後來作為日本征戰的護身符。現今關於東洋論述的研究概況,多半由思想及歷史 的角度展開,自檢討戰爭時期的相關思想家開始,逐漸延伸至現今對東亞位置的 解析。竹內好「近代的超克」的概念成為重要的切入點,促使大家對日本戰時的

「大東亞共榮圈」所含的歷史特質及侵略性格重新反思。

子安宣邦在《文化研究》所設的特別專題,即檢討日本的亞洲主義,日本戰 前的東亞構想如何粉飾戰爭,隱藏帝國主義的野心。他以竹內好作為切入點,評 價戰爭性質。竹內好在戰後以「二重性」解釋戰爭,指日本爭取東亞盟主之位同 時驅逐英美勢力。子安宣邦解釋竹內好的二重性之說其實正是立足在歐洲的近代 原理上,儘管如此對戰爭二重性分析,卻可以作為思想及文化方面的借鑑,瞭解 日本戰爭時何以一方面以集權高壓的單一化手段統治、侵略東亞地域,一方面卻 又強調東亞圈區域發展共榮。6

雖就今日的後見之明可以清楚得知戰爭二重性最終淪為戰爭搖旗的角色,但 戰爭思想的檢討反映近代化困境,並與文化政策連結、交互檢視,突顯當時一方 面以追求日本化為標準,一方面卻又保留地方文化作為對抗西方的資源,兩者之 間的矛盾與衝突。其餘自東亞角度對日本東洋論述、近代超克的思想檢討、相關 回顧與討論甚多,在此便不贅述。7

6 子安宣邦著、董炳月譯,〈「近代的超克」論序章:昭和意識型態批判〉;子安宣邦著、林鍵鱗 譯,〈「近代的超克」與戰生的二重性:竹內好與「永久戰爭」的理念〉、〈近代日本對抗軸—亞 細亞主義:日本近代史與戰爭的二重性〉,皆收於《文化研究》第 6 期增刊(台北:遠流,2008 年)。

7 其餘對東洋論述、近代超克的討論整體,可參考石之瑜、曾倚萃,〈亞洲的超克?戰後日本近 代性思想中的時間與空間問題〉,整理並討論丸山真男、竹內好、溝口雄三幾位日本學者的思 想;此外也將子安宣邦、白永瑞、陳光興等重新討論超克說法的學者位置加以比較。解析前述 日本學者觀點時,同時也點出「近代」概念的結構與框架,突顯現今檢討該議題與東亞位置的 重要性。該文收入《政治科學論叢》第 36 期(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2008 年 6 月),頁 33-6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另一項統御東亞文化圈的利器「儒學」也不乏相關研究,子安宣邦、陳瑋芬 由儒學角度觀察日本近代知識成立過程,及其「東亞」意識的發明。由此進一步 召喚具有相通文化背景的東亞各地域。於是日本以王道統御東亞,並建構一套與 歐洲相對的「亞洲禮法」社會,將忠孝概念傳統嫁接至對日本天皇的服從,對抗 西方的資本主義、利己主義等,凝聚東亞地域的認同感8

上述的研究呈現戰爭背後的思想脈流,為 1940 年代太平洋戰爭建構文化圈 背景奠基。思想創造時代,文學又回應時代。日本近代觀、東亞倫理道德塑造戰 爭宣傳的口號,使文藝政策重視地域與書寫主題上的回歸東洋、返回自然,殖民 地作家也以不同的角度省思現代性。反觀殖民地對於日本戰爭文化的反省,施行 與受容的角力過程延伸更多複雜意義,尤其學術文化的知識建構更是近年關注的 焦點之一。地方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正是在這種知識建構的過程中慢慢顯現。

趙寬子的專論著作9即呈現民族主義在統合國家過程,往往成為具有目的 性、暴力性的權力運作。其中探討殖民地時期日本帝國的東洋論述,分析其塑造 民族的操作過程,指出日本帝國於殖民地推行「大東亞」構想的手段之一即是透 過殖民地知識體系。然而,知識體系也難避免殖民地民族構造重層複雜,在地知 識分子在知識體系內亦產生矛盾複雜的情形。其書中提到朝鮮在殖民時期文化發 展過程中,朝鮮學復興、民俗學、古典研究等學術知識,原屬復古保留民族特色 以鞏固民族思想的文化行為。日本殖民也企圖建構、收編學術體系,作為帝國知 識體系的枝幹,甚而作為戰爭時期東洋主義、建設大東亞的論述資源。殖民地的

「民族」——由朝鮮「民族」轉換為日本「國民」的身份,部分殖民地知識人希 望由喪失特殊性取得普遍性的方式進入共同體以晉身世界史。在她的研究中,不 僅批判日本大東亞構想的全體主義特色及法西斯性質,也呈現民族認知與知識權 力之間的矛盾衝突,可作為探討日本帝國東洋論述在殖民地操作的基礎,並進一 步與台灣的狀況作連結。

台灣方面探討殖民地知識建構塑造大東亞的思想,於民俗學層面頗有收穫,

不僅是探討學術體系更涉足與文學創作的連結。張隆志、張修慎論文即以民俗學 領域回顧日本知識建構;朱惠足、曾馨沛等論文則將民俗書寫與文學文本的意義 相互連結。

8 子安宣邦,〈日本近代學者所表象的「儒教」〉,收於黃俊傑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

(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 年),頁 315-332;《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台北:

台灣大學圖書出版中心,2004 年)。其餘尚有黃俊傑等人近年所提倡的東亞儒學等相關研究論 述。

9 趙寬子,《帝国日本の文化連環: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反復する植民地主義》(東京:有志舍,2007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張隆志10回溯民俗研究發展,強調民俗學在近代國家建立時,既是文化帝國 主義與殖民統治的知識活動,也是民族國家建立文化認同的重要途徑,是一種「被 發明的傳統」。民俗在舊慣調查時期已由官僚體系展開並成為殖民施政的參考;

1940 年代《民俗臺灣》雖有鄉土認同、文化保存的意義,但在戰爭態勢強化後 卻劃入「大東亞民俗學」的範圍中。

張修慎論文偏重現代性的思考,回溯日本近代化過程中,西化主義與民族主 義的緊張關係,並且在 1930 年代對西方現代的質疑與戰爭,使得知識分子意識 到東洋精神危機。日本的不安投射在民俗學的發展,加上戰爭時期國民精神總動 員的整體氛圍,民俗學與「鄉土意識」成為支撐東亞想像的根基。然而,《民俗 台灣》日台知識人對於台灣民俗及舊慣的看法差異,更突顯台灣知識分子在書寫 鄉土的同時,仍對現代化有所嚮往,卻又身處在皇民化運動的危機中,皇民化╱

同化至取得現代化的路徑,更是知識分子的難處。11

民俗書寫方面,朱惠足、曾馨霈12比較台日人書寫台灣民俗方式:朱惠足檢 視歷史、民俗等創作主題,特別在喪葬儀式上的敘述與表現。日人小說中對傳統 喪葬儀式的著墨隱含批判,並轉至對日本精神的褒揚;台人書寫則表現對日本現 代性的認識與接受,不僅是抵抗更有回應、協調、交混等多面向的反應。曾馨霈 比較台日文人運用民俗書寫的差異,日人運用在地知識營造真實感,卻偏向知識 操演而缺乏真情實感,臺灣文人的書寫中則從啟蒙時期的批判傳統文化轉為省 思,並以民俗作為族群內部集體記憶的召喚方式。從她們的研究當中,民俗既承 載著日本帝國建立東亞共榮文化的項目之一,也是重新省思近代性的工具。民俗 元素在殖民地書寫的複雜性,不僅面對帝國知識的收編的危機,也因自身殖民歷 史與接受近代性路徑的差異,反映出對台灣文化、自身認同的擺盪。

上述研究揭開日本戰爭文化塑造的面貌,包括日本東洋論述塑造、藉由近代 超克重新回歸傳統的訴求,儒家忠孝概念的混用,加上家族國家觀念與法西斯集 權主義,運用高壓手段操控文化,發揮動員效果。1940 年代的文化背景即是由 上述種種思想交雜構成。對殖民地而言,由民族、現代性兩個角度觀察,更突顯 上述論述進入殖民地時,所面臨的矛盾與糾葛。在此基礎上,幫助我們可以進一

10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通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 文學研究集刊》第 2 期(2006 年 11 月),頁 33-58。

11 其餘由民俗觀點討論的論文甚多,亦有許多研究者從文本著手民俗書寫的意義,如許俊雅檢 視民俗在殖民時期小說的描繪類型、李純芬著重喪葬、習俗呈現寓意,林文馨、吳欣怡則藉 由家族、家族史書寫探討傳統結構的呈現是從當時的知識學界角度切入。

12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 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出版,2009 年)、曾馨霈,《民俗記述與文學實踐:1940 年代臺灣文學葬儀書寫研究》(台北:台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步地深入當時知識分子的思考邏輯,進而審視該時期文學的反映及其意義。

(二)文藝政策與文壇活動

1940 年代因應戰爭,無論文學團體、經營策略、出版方式皆受到高度的監 控,殖民地的文化環境秩序產生大幅變動。許多研究檢視已從不同角度解讀帝國

1940 年代因應戰爭,無論文學團體、經營策略、出版方式皆受到高度的監 控,殖民地的文化環境秩序產生大幅變動。許多研究檢視已從不同角度解讀帝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