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40年代戰爭動員體制下殖民地台灣與朝鮮文學中的地方書寫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940年代戰爭動員體制下殖民地台灣與朝鮮文學中的地方書寫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老師:崔末順教授.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1940 年代戰爭動員體制下 台灣與朝鮮文學中的地方書寫 a v i l C n U hengchi. 研究生:許育婷 時間:2011 年 12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3)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學位考試審定書. 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許育停. 君所撰寫之論文. 1940年代戰爭動員體制下台灣與朝鮮文學中的地方書寫 經本委員會審議通過,特此證明。 學位考試委員:.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席.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 工力. 所. 10. 0. 曰. 國. 11. 民. 6. 華. 月. 中. 長.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5) 謝辭 這論文最後一篇文字,卻是放在最前,只能聊表這一路的感謝與感動。從構 思、收集資料到最終成形,送交付印。過程中經歷很多情緒、迷惑、恍然,論文 它始終像一條幽深漫長的隧道,不斷地在黑暗裡頭摸索、掙扎。以為到達的那一 端其實也不見得是那樣光明,只能說空氣清新得以喘息。此刻的我,站在另一端 回頭看還是一片闇窅,唯有心境不同。我的理解可能還是不夠明亮,此處只能將 這一點努力這般呈現。只盼哪一天同樣身在論文漫長隧道裡的人無意翻起,能從 這隱約的輪廓摸索到一些向前的路。 論文的旅程是孤寂的,若沒有那一點點的隻字片語更令人落寞。感謝雖然不 完全明白我在苦惱什麼,仍在一旁支持的家人。尤其母親,那段日子也教我們感 受彼此焦慮,面對焦慮。對我的指導老師崔末順老師,除感謝亦有些許歉疚,面. 政 治 大 對老師很多極微深層的感覺或疑問,沒有表達得很好,很多想做的但是不夠力 立 量、不夠時間。儘管如此,老師還是那樣包容。. ‧ 國. 學. ‧. 在政大的日子很長,師長的相伴是這段求學生活的美好記憶。台文所的范老 師總是在短短的幾句話間鑿出光來,佩珍老師、大川老師的健談與關懷。還有從 大學時期以來便受薰陶的芳明老師;總是傾聽我的堂錡老師,陪我一起經歷許多. al. er. io. sit. y. Nat. 公私大小事的小萬、家珍兩位姐姐。大學四年的滋養與溫暖,才讓我有更多往前 的力量。. v. n. 9508 的摯友,謝謝妳們,還有那些房間的經常訪客,給我支持與溫暖,讓 我用房號帶過把我們的秘密拴在房間裡悄悄地談;計畫辦公室的日子還有大家的 陪伴,往往在鬥嘴之間減壓不少。. Ch. engchi. i Un. 我知道,未來的日子還繼續通過一個又一個隧道。未必是在學術路上,但我 們都必須繼續往前去。.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7) 中文摘要 本文探討 1940 年代地方文學書寫,藉由台灣與朝鮮對照呈現當時地方書寫 產生的特殊背景:不同立場對地方書寫的期待、作家 1940 年代書寫時如何表現。 藉上述的角度,試圖呈現殖民地地方書寫的意義。 殖民地文學中,捕捉在地特色、獨有風物的題材向來備受關注。1940 年代 更受日本帝國面臨發展困境,走向動員戰爭之路策略影響。使得文藝因應總力戰 策動各層面投入戰爭,而背負增進帝國認同的任務。 「新體制」與「大政翼贊會」 的推行與成立,顯示當時精神統制擴大、也反映東亞協同、對抗西方文明的框架, 將殖民地作為帝國外緣/前線的策略。地方特色的突顯與應用即受到這些政策與 思維籠罩。. 政 治 大 出版高壓管制;官方更積極介入文藝團體、舉辦獎項,加強國策宣傳。文藝創作 立 空間、資源侷限下,新體制與大政翼贊會為殖民地文化界帶來發揮的機會。在地 此時,殖民地文藝創作環境面對權力集中一元化,不僅創作語言受限、言論. ‧. ‧ 國. 學. 方書寫蘊含國民認同基礎、傳統根源等元素,既呼應政策對於國民文化,殖民地 文化人亦可爭取活動機會。這一類書寫,最初以地方色、鄉土色展現地方特殊性 的書寫為普遍認同,後隨戰爭國策要求提高,強調服膺日本精神、支援戰爭的內 容。. y. Nat. sit. 殖民地這一波的地方書寫當中,題材、作品氛圍、敘事型態皆與以往略有不. al. er. io. 同。題材上,應和國策創作增加、探索傳統價值與批判西方、塑造道德模範反省. n. 文化的進程。作品氛圍與敘事型態上,揮去不見希望的氛圍,轉為明朗、健康、. Ch. i Un. v. 動人,更以人物或藉由回歸自然、致力生產、甚至參與戰爭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希 望。. engchi. 本文即選取兩組作家作品為代表。呂赫若、俞鎮午運用風俗習慣、傳統禮 節,表現殖民地特殊風貌,並以倫理、全體性角度肯定傳統價值。張文環、金史 良以鄉土為基底,在堅毅樸實的生活中獲得力量。他們在地方書寫框架中,迴避 國策密切相關的題材,書寫熟悉事物表現地方特殊性,運用風俗習慣、神話傳說、 禮儀、信仰等表現殖民地的人文風景,並一改先前啟蒙的批判角度。這些書寫策 略具有保存殖民地文化甚而是民族精神的可能,卻也在時空限制下與戰爭動員的 政策意識有所呼應。在兩地的同中有異的書寫成果裡,也見證地方書寫的政治策 略、多種意涵,在殖民地的空間裡延伸出更多迂迴與曖昧。 關鍵字:殖民地戰爭動員、新體制、地方書寫、東洋精神、呂赫若、張文環、俞 鎮午、金史良.

(8) ABSTRACT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local literature in Taiwan and Chosen, Japan’s colonies in 1940’s. First of all, by analyzing the form of mobilization under the Total War System in 1940, it shows the influence on Japan’s military operation and manipulation. On one hand, the authority made use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on politics; on the other hand, ideas such as Overcoming Modernity and East Asia Alliance Leader were offered to let people acknowledge the war and sacrifice for it. Through these concepts, the authority reached to the notion which based on the native for people to possess. Secondly,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Konoe shintaisei( 新 體 制 ) and Taisei Yokusankai(大政翼贊會), literature was asked to proclaim the war more strategically.. 政 治 大 was requested to write in Japanese and scrutinized by the government. In addition, 立 the authority even established literature and art organizations and set up literary At that time, under the limitation of the amount of paper, local literature in colonies. ‧. ‧ 國. 學. prizes to advertise the war. In this way, local literature not only answered the policy but also gave the chance of displaying colonial features to those authors. In the beginning, both the authority and most of the writers accepted the method of using local color to exhibit the colony, however,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nounce the. n. al. er. io. sit. y. Nat. Japanese spirit and support the war little by littl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colonies changed the way of literary expression. There were more subjects which conformed the national policy, explored the value of tradition, and criticized the Western to reflect the advancement of culture and then create moral standards. It was the atmosphere of the literature that turned to be bright and cheerful. Moreover, narrative patterns were performed on the characters, such as returning to nature, devoting to production, finding meanings and hopes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war.. Ch. engchi. i Un. v.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local literature in colonies in 1940 by taking examples of two groups of writers. One of the groups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Lu He-ruo (呂赫若) and You Jin-Oh (유진오), utilized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manners a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in colony. Furthermo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ethic and totalitarianism, they tried to approve the value of tradition. Yet, on the other hand, Chang wen-Huan(張文 環) and Kim Saryan(김사량) gained power from difficulty and arduousness in life through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places. Both of them avoided responding to the national policy in this kind of writing pattern..

(9) As previously stated, these writers portrayed what they were familiar with to show the feature in local places. Ranging from customs, practices, folklore, manners to religions were what the writer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colonies. Besides, the viewpoint changed from the criticism of enlightenment. These kinds of writing devices with the hope of preserving local culture and even national integrity. However, it was the restriction on politics and the times made literary works echo with the authority’s ideology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view of Compare Taiwan with Chosen, difference in literary works were testified to show the various meanings from colonial strategies in politics and writers characters in the meantime. Keywords: Wartime Mobilization, Konoe shintaisei, Local literature, The spirit of the East, Lu He-ruo, Chang wen-Huan, You Jin-Oh, Kim Sarya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10)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動機................................................................................................ 1 前行研究回顧........................................................................................ 4 研究範疇與方法.................................................................................. 10 章節安排.............................................................................................. 14. 第二章 步向戰爭動員體制 ..................................................................17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步向大東亞的戰爭動員體制.............................................................. 18 帝國文壇的動員模式.......................................................................... 26 殖民地文學動員模式.......................................................................... 33. 政 治 大. 第三章 地方與傳統——新體制底下的書寫進路 ..............................42. 立. ‧ 國. 學. 第一節 召喚地方——新體制下的地方政策理念.......................................... 43 第二節 台灣的地方文學建設............................................................................ 52 第三節 朝鮮文學的秩序轉換.......................................................................... 61. ‧. 第四章 文學創作中的地方書寫 ..........................................................72. sit. y. Nat. 第一節 創作方向的轉換.................................................................................... 73 第二節 東洋精神的探尋——以呂赫若〈風水〉 、俞鎮午〈南谷先生〉為中心. n. al. er. io. .............................................................................................................................. 79 第三節 回歸鄉土與自然——以張文環〈夜猿〉、金史良〈ムルオリ島〉為 中心...................................................................................................................... 93. Ch. engchi. i Un. v. 第五章 結論 ........................................................................................106 參考文獻 ................................................................................................112 附錄一、1936-1945 相關事件簡要年表 ..............................................120 附錄二、戰時文藝組織組成及更動 ....................................................128.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曾有云: 「國家不幸詩家幸」 。但當戰爭動亂未必鬆動權力,反以權力綑綁文 化投入戰爭,使文學漸漸淪為刻板的宣傳時,國家、詩家都未能僥倖。文學承載 著環境與思想的交會、美感的追求,未能孤然而立。不管是何種情況,文學皆汲 取環境的養分以其獨特的姿態生長,即便處於夾縫、泥濘、甚是荒野,它也以生 存見證。尤其身在亂世、戰爭之中,文學面臨甚麼樣的環境,要以甚麼方式自處 更為複雜糾結。. 立. 政 治 大. 翻開 1940 臺灣文學誕生許多優美獨特的篇章,小說裡詩化般的臺灣風景、. ‧ 國. 學. 臺灣人民生存的各種樣貌。若是純以文學欣賞角度來看,因其不帶政策的模樣真 會讓人忽略是戰時下的產物。但再細究當時各種文藝政策,創作自由依然有限。. ‧. 於是更不禁感到好奇,40 年代初期的文學創作所處的是什麼樣的環境,又如何 開成如此的花朵?. y. Nat. sit. 1937 年的中日戰爭標誌文學戰爭期或所謂黑暗期的來臨,1940 初期文學更. er. io. 是處於政治力量籠罩之下。儘管如此,戰爭文壇塑造過程曾多次調整、交雜各路. al. iv n C 猶如前述 1940 年左右文學一度復興的態勢耐人尋味,籠罩於帝國權力之下,台 hengchi U 灣文壇的復甦乃是時代氛圍又或是特例? n. 思想並動用各種方式。這也意味「戰爭期」的斷代中,應有著更多層次可以檢視。. 近年由於研究文獻增加,各地研究者投注心血,開發眾多議題。台灣文學研 究視角也向外延伸,各個領域的結合外,地區性比較研究也成為另一個發展方 向。對照與對話成為另一種自我審視的可能。因此向外跨出一步,檢視日治時期 時除了關注臺灣與殖民母國的互動之外,是否也有可能藉殖民地之間的橫向參照 幫助我們瞭解台灣?其中,朝鮮的狀況或許即是切入點之一。朝鮮與台灣同屬日 本的殖民地,兩者之間的殖民歷程、去殖民經驗,甚而經濟發展之間存在不少可 供相互借鏡之處。 就文學層面而言,現代性與殖民性問題始終環繞著台灣與朝鮮,尤其新文學 發展過程之中諸如文學啟蒙、左翼文學等,皆不乏共通特色。日本殖民末期政治 權力集中化,對各層面高度控制,不僅針對日本內地加強政治、社會秩序,殖民 1.

(12) 地也難以倖免社會的監控1,文化與文學層面也趨於積極操控。日本統治的集權 性與全面性,甚而思想波動也以近乎相同頻率傳至殖民地,台灣與朝鮮所面對的 考驗與風暴較之以往也更趨一致。 戰爭爆發後肅殺之氣蔓延,殖民地文化界噤若寒蟬下略顯停頓空白。官方稍 後卻因企圖營造時代氣氛、強化對日認同、動員政治權力,藉集中統一機關設置, 廣設文學獎項、大肆舉辦座談會,採取高壓懷柔手法掌握文學環境。日本「大政 翼贊會」組織,分別在台灣成立「皇民奉公會」,將朝鮮原本的「國民精神總動 員朝鮮連盟」改組為「國民總力聯盟」,利用上述組織動員文學創作、管理文壇 進而達到宣傳的效果。隨著政治介入文學,各種立場鮮明的刊物誕生,呼應時局 概念的文學主題紛紛登場,更屢次派遣作家們往前線或勞動生產地呼應增產報國 的口號。. 政 治 大. 約莫 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後,即是文化環境由禁止壓制,調整為借助. 立. 文化之力支援戰爭的策略。台灣方面,原隨 1937 年戰火點燃,雜誌漢文欄被廢,. ‧ 國. 學. 文藝雜誌紛紛勒令廢刊,直至 1940 年後大政翼贊會成立,在「振興地方文化」 的旗幟下獲得創作空間。作家精彩作品又再浮現,如呂赫若以描寫家庭內部問題 之作,張文環致力於充滿民俗風味的鄉野風景2。台灣在地風物與習俗雖是台灣. ‧. 作家筆下常見的風貌,然而該時期在地風物人文景象在小說所扮演的角色之重,. sit. y. Nat. 加上技巧成熟、題材風格的轉變,確實別樹一格。. er. io. 朝鮮方面雖於 1937 年改正教育令、廢止朝鮮語教育,仍有《文章》與《人 文評論》作為文藝創作空間,但 1940 年起《朝鮮日報》 、 《東亞日報》相繼廢刊,. n. al. Ch. i Un. v. 次年《文章》 、 《人文評論》也遭逢相同命運,改為發行官方色彩強烈的《國民文. engchi. 學》3。朝鮮作家面臨「語言轉換」與書寫主題、內容上的挑戰,於是部分作家 轉以日本語創作,或呼應國策,或試圖反思,也有部分作家就此擱筆。進入朝鮮 語創作減弱,國語文壇被捧作主角的時期。 1940 前後似乎成為文壇一個值得觀察的「轉折點」 。這時期的文學隨著新體 制而萌生「新」意,日本「振興地方文化」政策為空白的文學環境帶來揮灑的可 1. 2. 3. 1937 年支那事變爆發後,台灣延長軍需工業動員法、全面禁用漢文,朝鮮方面頒佈皇國臣民 誓詞,次年公布陸軍特別志願軍令、改正教育令等。參考杉本幹夫,《日本統治下的朝鮮‧台 灣》 (東京:龍溪書舍,2005 年) ,頁 216-218、246-247。 呂赫若此時期的〈風水〉 、 〈財子壽〉等小說皆以舊家庭為背景,在其創作歷程上,林至潔、垂 水千惠皆將呂氏該時期的作品標誌為不同以往的另一階段。參考林至潔, 〈期待復活——再現 呂赫若的文學生命〉 《聯合文學》120 期(1994 年 10 月) ,頁 48;垂水千惠, 《呂赫若硏究 1943 年までの分析を中心として》 (東京:風間書房,2002 年) 。 《人文評論》及《文章》是以朝鮮語發行的文藝雜誌,然而 1941 年《國民文學》則是以國語 為主的刊物,朝鮮語創作的空間受到進一步的壓縮。 2.

(13) 能,「外地文學」、「新地方主義」、「地方文學」等關鍵字不斷出現,創作者在文 學的主題跟思想上、表現手法似乎也產生變化4。此時地方書寫承載各方動機與 願望,承此而起的文學正是各立場思想角力下的產物。文學環境具有強烈統制色 彩,思想上以大東亞文化號召,藉由找回東亞地區的共通文化源流,增進其他東 亞國家、地域的認同;將英美的近代化與侵略作為敵人,以超越近代為文化背書, 批判西方文化;但對殖民地日本化的要求也從未間斷。非常時期的戰爭型態下, 文化儘管受政治權力施壓,但思想為意識型態背書亦留下許多曖昧的空間5。當 時的地方便是在上述的思想脈流之中,當局打造作為召喚東亞傳統認同、對抗西 方近代的角色,一再現身文藝政策、創作書寫的主題。 文藝政策與思想動員搭建的文學舞台,殖民地書寫的情形為何,要怎麼演繹 自身的角色?審視文學環境瞭解台灣該階段的書寫時,同時參照朝鮮的方式或許. 政 治 大. 可以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瞭解台灣,梳理這段時期作家與文壇上的變化與特 質。. 立. ‧ 國. 學. 因此,本論文將側重審視動員時期對文學環境的影響,掌握非常時期制度層 面及思想脈流的動態。藉此為基礎背景鎖定 1940 年代地方書寫的生成,觀察其 中重要議題、題材、表現方式。除此之外,本文亦將透過台灣跟朝鮮對照,藉此. ‧. 突顯該時期地方文藝政策的推行,至殖民地時又如何詮釋?創作中又怎麼對於政. sit. y. Nat. 策中雜揉的思想予以回應?. er. io. 希望本文能以共時性連結、跨地域嘗試,深入台灣與朝鮮對地方的書寫轉 折,時代意義。在台灣、朝鮮的兩廂參照中窺見戰爭時期文學中的些微縫隙,再. n. al. Ch. i Un. v. 次詮釋,瞭解殖民地文學的複雜性與可能性。過往作家在書寫地方時萌生的反思. engchi. 傳統與近代關係,也能為此刻的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4. 5. 柳書琴於〈帝國空間重塑、近衛新體制與台灣「地方文化」〉一文中提到地方文化政策及新體 制底下,地方呈複數性的發展,某種程度上文藝創作得到演繹的空間。見吳密察策劃、石婉舜 等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的臺灣文化狀況》 (台北:播種者,2008 年) 。 崔末順, 〈日據末期台韓文壇的「東洋」論述-「近代超克論」的殖民地接受樣貌〉 ,收於徐秀 慧編, 《從近現代到後冷戰:亞洲的政治記憶與歷史敘事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里仁,2010 年) ,頁 93-125。 3.

(14) 第二節. 前行研究回顧. 探究 1940 年代殖民地的地方書寫,其中涉及政治及思想的策動,文藝政策 施行與受容、作家及作品之間的互動。以下將從上述層面,檢討與本文相關的研 究,包括:日本為戰爭文化塑造背景及衍生的思想等研究、勾勒戰爭時期文壇狀 況等相關論文、相關作家及作品的評論及專論等。 (一)戰爭文化塑造 支那事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對於日本而言並非一日之寒。日本邁向國民 國家,期待「脫亞入歐」的過程即夾雜許多正反意見與各方思想,尤其東洋論述 後來作為日本征戰的護身符。現今關於東洋論述的研究概況,多半由思想及歷史 的角度展開,自檢討戰爭時期的相關思想家開始,逐漸延伸至現今對東亞位置的. 治 政 大 「大東亞共榮圈」所含的歷史特質及侵略性格重新反思。 立. 解析。竹內好「近代的超克」的概念成為重要的切入點,促使大家對日本戰時的. ‧ 國. 學. 子安宣邦在《文化研究》所設的特別專題,即檢討日本的亞洲主義,日本戰. 前的東亞構想如何粉飾戰爭,隱藏帝國主義的野心。他以竹內好作為切入點,評 價戰爭性質。竹內好在戰後以「二重性」解釋戰爭,指日本爭取東亞盟主之位同. ‧. 時驅逐英美勢力。子安宣邦解釋竹內好的二重性之說其實正是立足在歐洲的近代. y. Nat. 原理上,儘管如此對戰爭二重性分析,卻可以作為思想及文化方面的借鑑,瞭解. sit. 日本戰爭時何以一方面以集權高壓的單一化手段統治、侵略東亞地域,一方面卻. n. al. er. io. 又強調東亞圈區域發展共榮。6. Ch. i Un. v. 雖就今日的後見之明可以清楚得知戰爭二重性最終淪為戰爭搖旗的角色,但. engchi. 戰爭思想的檢討反映近代化困境,並與文化政策連結、交互檢視,突顯當時一方 面以追求日本化為標準,一方面卻又保留地方文化作為對抗西方的資源,兩者之 間的矛盾與衝突。其餘自東亞角度對日本東洋論述、近代超克的思想檢討、相關 回顧與討論甚多,在此便不贅述。7. 6. 7. 子安宣邦著、董炳月譯,〈「近代的超克」論序章:昭和意識型態批判〉;子安宣邦著、林鍵鱗 譯, 〈 「近代的超克」與戰生的二重性:竹內好與「永久戰爭」的理念〉 、 〈近代日本對抗軸—亞 細亞主義:日本近代史與戰爭的二重性〉 ,皆收於《文化研究》第 6 期增刊(台北:遠流,2008 年) 。 其餘對東洋論述、近代超克的討論整體,可參考石之瑜、曾倚萃,〈亞洲的超克?戰後日本近 代性思想中的時間與空間問題〉,整理並討論丸山真男、竹內好、溝口雄三幾位日本學者的思 想;此外也將子安宣邦、白永瑞、陳光興等重新討論超克說法的學者位置加以比較。解析前述 日本學者觀點時,同時也點出「近代」概念的結構與框架,突顯現今檢討該議題與東亞位置的 重要性。該文收入《政治科學論叢》第 36 期(台北:臺灣大學政治學系,2008 年 6 月) ,頁 33-65。 4.

(15) 另一項統御東亞文化圈的利器「儒學」也不乏相關研究,子安宣邦、陳瑋芬 由儒學角度觀察日本近代知識成立過程,及其「東亞」意識的發明。由此進一步 召喚具有相通文化背景的東亞各地域。於是日本以王道統御東亞,並建構一套與 歐洲相對的「亞洲禮法」社會,將忠孝概念傳統嫁接至對日本天皇的服從,對抗 西方的資本主義、利己主義等,凝聚東亞地域的認同感8。 上述的研究呈現戰爭背後的思想脈流,為 1940 年代太平洋戰爭建構文化圈 背景奠基。思想創造時代,文學又回應時代。日本近代觀、東亞倫理道德塑造戰 爭宣傳的口號,使文藝政策重視地域與書寫主題上的回歸東洋、返回自然,殖民 地作家也以不同的角度省思現代性。反觀殖民地對於日本戰爭文化的反省,施行 與受容的角力過程延伸更多複雜意義,尤其學術文化的知識建構更是近年關注的 焦點之一。地方所扮演的角色與重要性,正是在這種知識建構的過程中慢慢顯現。. 政 治 大. 趙寬子的專論著作 9 即呈現民族主義在統合國家過程,往往成為具有目的. 立. 性、暴力性的權力運作。其中探討殖民地時期日本帝國的東洋論述,分析其塑造. ‧ 國. 學. 民族的操作過程,指出日本帝國於殖民地推行「大東亞」構想的手段之一即是透 過殖民地知識體系。然而,知識體系也難避免殖民地民族構造重層複雜,在地知 識分子在知識體系內亦產生矛盾複雜的情形。其書中提到朝鮮在殖民時期文化發. ‧. 展過程中,朝鮮學復興、民俗學、古典研究等學術知識,原屬復古保留民族特色. y. Nat. 以鞏固民族思想的文化行為。日本殖民也企圖建構、收編學術體系,作為帝國知. io. sit. 識體系的枝幹,甚而作為戰爭時期東洋主義、建設大東亞的論述資源。殖民地的. al. er. 「民族」——由朝鮮「民族」轉換為日本「國民」的身份,部分殖民地知識人希. n. iv n C hengchi U 僅批判日本大東亞構想的全體主義特色及法西斯性質,也呈現民族認知與知識權 望由喪失特殊性取得普遍性的方式進入共同體以晉身世界史。在她的研究中,不 力之間的矛盾衝突,可作為探討日本帝國東洋論述在殖民地操作的基礎,並進一 步與台灣的狀況作連結。 台灣方面探討殖民地知識建構塑造大東亞的思想,於民俗學層面頗有收穫, 不僅是探討學術體系更涉足與文學創作的連結。張隆志、張修慎論文即以民俗學 領域回顧日本知識建構;朱惠足、曾馨沛等論文則將民俗書寫與文學文本的意義 相互連結。. 8. 9. 子安宣邦, 〈日本近代學者所表象的「儒教」〉 ,收於黃俊傑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 (台北: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 年),頁 315-332; 《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 (台北: 台灣大學圖書出版中心,2004 年) 。其餘尚有黃俊傑等人近年所提倡的東亞儒學等相關研究論 述。 趙寬子, 《帝国日本の文化連環: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反復する植民地主義》 (東京:有志舍,2007 年) 。 5.

(16) 張隆志10回溯民俗研究發展,強調民俗學在近代國家建立時,既是文化帝國 主義與殖民統治的知識活動,也是民族國家建立文化認同的重要途徑,是一種「被 發明的傳統」。民俗在舊慣調查時期已由官僚體系展開並成為殖民施政的參考; 1940 年代《民俗臺灣》雖有鄉土認同、文化保存的意義,但在戰爭態勢強化後 卻劃入「大東亞民俗學」的範圍中。 張修慎論文偏重現代性的思考,回溯日本近代化過程中,西化主義與民族主 義的緊張關係,並且在 1930 年代對西方現代的質疑與戰爭,使得知識分子意識 到東洋精神危機。日本的不安投射在民俗學的發展,加上戰爭時期國民精神總動 員的整體氛圍,民俗學與「鄉土意識」成為支撐東亞想像的根基。然而,《民俗 台灣》日台知識人對於台灣民俗及舊慣的看法差異,更突顯台灣知識分子在書寫 鄉土的同時,仍對現代化有所嚮往,卻又身處在皇民化運動的危機中,皇民化╱. 政 治 大. 同化至取得現代化的路徑,更是知識分子的難處。11. 立. 民俗書寫方面,朱惠足、曾馨霈12比較台日人書寫台灣民俗方式:朱惠足檢. ‧ 國. 學. 視歷史、民俗等創作主題,特別在喪葬儀式上的敘述與表現。日人小說中對傳統 喪葬儀式的著墨隱含批判,並轉至對日本精神的褒揚;台人書寫則表現對日本現 代性的認識與接受,不僅是抵抗更有回應、協調、交混等多面向的反應。曾馨霈. ‧. 比較台日文人運用民俗書寫的差異,日人運用在地知識營造真實感,卻偏向知識. y. Nat. 操演而缺乏真情實感,臺灣文人的書寫中則從啟蒙時期的批判傳統文化轉為省. io. sit. 思,並以民俗作為族群內部集體記憶的召喚方式。從她們的研究當中,民俗既承. al. er. 載著日本帝國建立東亞共榮文化的項目之一,也是重新省思近代性的工具。民俗. n. iv n C hengchi U 史與接受近代性路徑的差異,反映出對台灣文化、自身認同的擺盪。. 元素在殖民地書寫的複雜性,不僅面對帝國知識的收編的危機,也因自身殖民歷. 上述研究揭開日本戰爭文化塑造的面貌,包括日本東洋論述塑造、藉由近代 超克重新回歸傳統的訴求,儒家忠孝概念的混用,加上家族國家觀念與法西斯集 權主義,運用高壓手段操控文化,發揮動員效果。1940 年代的文化背景即是由 上述種種思想交雜構成。對殖民地而言,由民族、現代性兩個角度觀察,更突顯 上述論述進入殖民地時,所面臨的矛盾與糾葛。在此基礎上,幫助我們可以進一 10. 11. 12. 張隆志,〈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通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 文學研究集刊》第 2 期(2006 年 11 月),頁 33-58。 其餘由民俗觀點討論的論文甚多,亦有許多研究者從文本著手民俗書寫的意義,如許俊雅檢 視民俗在殖民時期小說的描繪類型、李純芬著重喪葬、習俗呈現寓意,林文馨、吳欣怡則藉 由家族、家族史書寫探討傳統結構的呈現是從當時的知識學界角度切入。 朱惠足,《「現代」的移植與翻譯 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台北:麥田出版,2009 年) 、曾馨霈, 《民俗記述與文學實踐:1940 年代臺灣文學葬儀書寫研究》(台北:台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6.

(17) 步地深入當時知識分子的思考邏輯,進而審視該時期文學的反映及其意義。 (二)文藝政策與文壇活動 1940 年代因應戰爭,無論文學團體、經營策略、出版方式皆受到高度的監 控,殖民地的文化環境秩序產生大幅變動。許多研究檢視已從不同角度解讀帝國 運用知識權力,塑造殖民地的想像與認同,例如:文壇活動與團體編制、鄉土或 文學史書寫的詮釋等。 李文卿運用文學檢視帝國「共榮的想像」13,是少數跨度到大東亞共榮圈的 整體研究,審視大東亞共榮圈建立及其樹立的國族想像,並透過日本、台灣、朝 鮮、滿洲國、華北淪陷區幾個地方的文學組織、各種陣營與刊物的發行,呈現出 當時的文壇活動狀況。在每一個地區的章節最後,皆將戰爭期的重要作家、重要. 治 政 大 且為觀察各種文學立場間角力提供發揮的空間,建立由文學環境的整體觀進入主 立 題性的作品分析的基礎。 作品、發表時間及刊物詳細羅列而出,給予進一步剖析作品細節的實用資訊,並. ‧ 國. 學. 《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的臺灣文化狀況》14一書集結戰爭時期各 層面研究,企圖豐富皇民化時期的解釋,避免將皇民化時期視為單純的文化破. ‧. 壞,過度著重抵抗層面的研究方向,欲呈現該時期底下更為複雜的文化面貌。其. y. Nat. 中柳書琴的論文即以「地方文化振興」時期作為例子,討論該政策底下台灣作家. sit. 運用官方論述的空隙,獲得創作跟文化發展的空間。又將地方文化振興政策下的. al. er. io. 文化場域略微區分,一方是奉公會的官方立場,另一方是民間的台日的文化菁. n. iv n C 美學之間由於立場不同,彼此相互競逐,紛紛以各自的角度試圖詮釋「地方」的 hengchi U. 英,並舉其代表刊物《台灣文學》 、 《文藝台灣》為代表。指出兩刊陣營在文學、 意義。透過其研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國民性與地域主體之間的拉扯的主要力 量。同書之中,環繞該時期在帝國型塑地方文化背景,亦收錄其他學者對於的相 關討論,宮本正明即對同時期朝鮮文化傳播剖析,勾勒出朝鮮知識階層與官方之 間的思考差異,及其欲在近代化、日本化、傳統文化三者間調和的困境。 地方文化振興相關的研究,除卻由文化環境及主要立場位置角度觀察以外, 亦有研究者自「鄉土」書寫的文化符碼解析。林巾力15的研究以台灣文學中的「鄉 土」論述為中心,從戰前串連至戰後,歷時性環顧了「鄉土」在台灣各階段上文 學的涵義。當中也涉及 1940 年代大政翼贊會時期的地方書寫,她從地方書寫中 13 14 15.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 1937-1945》 (台北:稻鄉,2010 年)。 前揭柳書琴等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的臺灣文化狀況》 。 林巾力, 《「鄉土」的尋索:台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 (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 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 7.

(18) 點出政策上鄉土與都會相對的寓意,以及現代性的混合性質——一方面帶來發動 戰爭的能力,但也訴諸非理性的鄉土情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論文中也對德國、 日本的「鄉土」概念與定義作了介紹。透過她的研究提供了線索,可以對德、日 在二次大戰時期的結盟關係,與動員時的文化策略的影響,拉高觀察角度思考鄉 土與地方文化政策之間的關係及作用。從東洋論述到文藝政策及「鄉土」 、 「傳統」 符碼的操作,為我們提供在描寫鄉土時作家面臨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問題。 除卻上述在文壇狀況與鄉土角度觀察書寫寓意之外,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 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16則進 入文學史架構的討論,以島田謹二、黃得時兩位為焦點,分析比較「地方文化振 興」時期文學史書寫策略具體,檢視外地主體性的出現,同時顯示帝國民族主義 的發展到頭來所產生的矛盾。黃得時的線性文學史建構,標示出台灣民族是由不. 政 治 大. 斷移民、種族融合的過程形成,然而黃得時的論述只能依憑著地方文化的大旗之 下,迂迴地自我保護。. 立. ‧ 國. 學. 藉由上述前行研究,已然點出「地方文化振興」所暴露的文化解讀空間,以 及文學論述背景,官方、民間立場的位置,呈現「鄉土」書寫意涵的不穩定性。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顯示「地方書寫」在不同立場的知識人、作家眼中不同的. ‧. 意義。這些文藝政策或文學史角度的思考,是否可以與作家創作的思想相互呼. y. Nat. 應?具體文本之中又有哪些主題或書寫,即是描繪其中的矛盾性及細節?本文將. al. er. io. (三)相關作家與作品. sit. 試圖把地方書寫的意義與殖民地的作品連結,並比較台灣、朝鮮的差異及意義。. n. iv n C 為觀察戰時思想與作家、作品間激盪的火花,從該時代主要作品類型、作家 hengchi U. 創作主題變化交互呈現亦是進路之一。崔末順,辛熙教就戰爭時期的朝鮮文壇小 說類型做出分析跟研究,觀察戰爭時期文壇書寫題材、敘述方式的改變。崔末順 17. 曾以現代性、敘述角度觀察戰爭時期的文學創作變化。從現代性的角度剖析台. 灣新文學的發展時,皇民化時期將日本性推至殖民地,但殖民地的被同化者卻是 將接受日本性作為換取現代性的一種方式。對於殖民者一方,日本性是強調日本 固有精神與文化的層面,應是抽離現代性,然對接受者而言這種日本性與現代性 卻是難分難解。她在〈日據末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18一文從法西 16. 17. 18. 吳叡人,〈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 分析〉, 《臺灣史研究》16 卷 3 期(2009 年 9 月) ,頁 133-163。 崔末順,〈日據末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2011 年 10 月) ,頁 95-126。其博士論文《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 》則以現代性為討論重 點,檢視殖民時期小說。 崔末順,〈日據末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見前註。 8.

(19) 斯主義的審美作用解析文學,環顧戰爭期臺灣作家的小說敘事型態由向下沈淪的 沒落型轉為向上攀升的發展型。小人物的安分守己,為團體奉獻的故事得到肯定 與讚美,正是隱隱與法西斯的全體性相互呼應。辛熙教19綜合日帝末期韓文、日 文小說兩者建立圖版,分出兩大類別,一類是直接反映國策,一類則迴避國策竭 力創作純粹的文學。在迴避國策的書寫當中,對於傳統省思、回歸自然書寫的相 關主題特別豐富,這一類小說更延續作家歷來的寫作風格與素材,站在殖民地角 度省思現代性或間接反映出殖民地處境。 文學敘事及主題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重新審視地方文學的開展,戰時強調 人性與民族精神的書寫也可跳脫抵抗或協力的二元框架。本文將延續書寫題材的 類型作為切入點,就代表性的主題再與作家創作思想轉變過程、作品表現手法交 叉討論,深入分析臺灣、朝鮮書寫的異同,反映思想交流間的矛盾性。選取呂赫. 政 治 大 考慮到資料取得、數量。像是呂赫若與張文環的相關研究甚多,且就兩位作家的 立 創作歷程,可發現1940年代正是他們迎向寫作的高峰,也開始經營特定的主題, 若、張文環、俞鎮午、金史良作為例子。一則出於他們創作階段分期特色,一則. ‧ 國. 學. 像是呂赫若的「家族小說」、張文環的「民俗書寫」。. 呂赫若的相關研究中,垂水千惠、柳書琴、朱家慧20,對他返台之後的面臨. ‧. 創作歷程跟思想掙扎整理,乃至作品創作母題、經營小說細節的手法加以評析,. y. Nat. 指出呂赫若在該期間思考「東洋精神」與創作的呼應。朱惠足、林欣怡21則著重. sit. 「家族小說」的特殊性,藉該題材反映呂赫若部分作品具有召喚東洋精神的符號. al. er. io. 與反國族動員的雙面性。張文環的相關研究中,張文薰22考究張文環的「風俗小. n. iv n C 23 hengchi U 建忠的〈鄉土即救贖:沈從文與張文環鄉土小說中的烏托邦寓意〉 則比對沈、 說」及創作意圖,其中反映由立身出世的價值追尋轉而回歸鄉土價值的歷程;陳. 張二人對鄉土多所著墨,歸返鄉土及創造鄉土的烏托邦時,張文環正是以此對現 代性/殖民性的反思。. 19. 辛熙教(신희교),《日帝末期小說研究》(서울:國學資料院,1996 年)。 垂水千惠, 《呂赫若研究》 (東京:風間書房,2002 年) ;柳書琴, 〈再剝〈石榴〉 :決戰時期呂 赫若小說的創作母題(1942~1945) 〉 , 《呂赫若作品研究-台灣第一才子》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7 年) ;朱家慧, 《兩個太陽下的台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 (台南:台南市藝術中心, 2002 年) 。 21 朱惠足, 〈帝國下的漢人家族再現:滿洲國與殖民地台灣〉 , 《中外文學》37 卷 1 期(2008 年), 頁 111-14;吳欣怡,《敘史傳統與家國圖像︰以呂赫若、鍾肇政、李喬為中心》 (新竹:清華 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年)。 22 張文薰,〈 「風俗小說」的迷思〉, 「張文環及其同時代作家」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主辦,台南,2003 年 10 月 18 日) 。 23 陳建忠,〈鄉土即救贖:沈從文與張文環鄉土小說中的烏托邦寓意〉, 《文學台灣》43 期、44 期(2002 年),頁 275-305、288-324。 9 20.

(20) 朝鮮方面,俞鎮午與金史良兩位朝鮮作家皆在日本語的創作上有所斬獲,他 們相對也不具有那麼濃厚的親日色彩——前者雖然活躍於日本語文壇但應和的 作品量相對較少,主題也多以反省傳統的角度切入,後者雖曾留下與國策配合的 作品,但後期他不僅封筆,也以行動逃離戰爭束縛。金史良因抵抗的形象及在日 的活躍廣受討論24,郭炯德25的研究較為特別,他突顯金史良創作史上的變異並 將之歸於外地往地方的移動,顯示受到時局影響的書寫主題跟策略不得不求變的 情形。俞鎮午方面,白川春子26對俞鎮午的日語作品較為完整地對其創作意圖予 以回顧,並歸納他創作偏好的主題與內容;金熙鏞、黃靜則以俞鎮午對近代性的 關注探討其殖民時期的創作27。 前行研究的回顧,可窺見地方文學乃是立於政治與思想、文藝政策、作家作 品等層面交織堆疊的產物。其中反映地方概念與日本作戰對抗西方、超越近代所. 政 治 大 的複雜性。而這樣的思維拓展至作品美學及內涵、殖民地之間的書寫差異,仍有 立 逐步探索的空間。本論文則希望就上述的基礎,進而深入文本挖掘該時期文學環. 引出東洋思想背景與傳播、受容,轉進殖民地時面臨民族主義與現代性在殖民地. ‧ 國. 學. 境的特色與文學作品之間的影響及意義。. ‧.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sit. y. Nat. 為理解戰爭時期地方書寫的文學環境,另闢作品解讀的空間。本文將會以. io. n. al. er. 1940 年代為重點,釐清權力對文學的介入方式;另以台灣、朝鮮對照,觀察帝. i Un. v. 國對殖民地文化掌握方式,理解殖民地寫作因應之道。基於兩地的個體差異,將. Ch. engchi. 盡可能呈現各自概況,再選取特色作家作品深入討論。 (一)研究範疇 台灣與朝鮮同屬日本帝國時期的殖民地,接受日本殖民及現代化過程中產生 的許多共同點;兩地也因地理位置與人口規模等客觀條件,各有相異之處,像是. 24. 早期任展慧、朴春日討論在日文學時皆以金史良做為代表人物討論;南富鎮則偏重於考察金 史良小說中對於認同的困境;朴銀姬則將研究視野延伸到金史良戰後的創作,並進行其文學 發展歷程的耙梳。 25 郭炯德, 〈「大東亞戰爭」前後の金史良文學——「外地文学」から「地方文学」への変容〉 , 《早 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研究紀要》54 期(2009 年 2 月) ,頁 47-60。 26 白川春子, 〈兪鎭午の日本語小説について〉 , 《下関市立大学創立 50 周年紀念論文集》 (下関 市立大学学会,2007 年 3 月) ,頁 229-239。 27 金鏞熙,〈유진오 소설에 나타난 도시공간〉 ,《진단학보》88(1999 年) ,頁 481-502;황경 (黃靜) ,〈유진오의 일제말기 소설 연구〉 ,《우리어문연구》31(2008 年) ,頁 557-582。 10.

(21) 語言使用情形、文壇規模、戰略位置28上皆有所不同。上述客觀條件雖是限制, 但也是助於瞭解台灣處境的借鏡。因此,本文仍以台灣文學的研究與觀察出發, 以期在認識與研究資料的掌握的限制之間,仍能以對照朝鮮的途徑瞭解台灣。將 時間鎖定於 1940 年代前後,既是出於對台灣文壇與書寫情況的考量,亦是縮小 台灣與朝鮮兩者之間客觀差距的策略,期望能突顯該時期文學特質與其產生的因 素。此時隨著總體戰因素,帝國對於文藝政策的控制滲入思想與組織,並且在大 東亞的想像之下,積極地透過「大政翼贊會」及相關組織積極活動,甚而召開「大 東亞文學者大會」,展示帝國文化的盛大。在其有意而為之下,殖民地的作家處 境、所受的文藝政策及文學思潮傳播時程,都更為一致。 本文由此出發,欲爬梳當時重要的雜誌,藉由文學座談會、文藝評論、文學 作品探討當時殖民地的文學政策及殖民地文壇反應。因應戰爭時局需求,殖民地. 政 治 大 誌合併、改版重生,但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內容則不免難以脫離配合日本帝國 立 思想,為帝國宣傳其戰爭意識、成為精神動員的一環。像是台灣的《文藝台灣》、 部分刊物打破 1937 年以來的沈寂,新雜誌在 1940 年代創刊或由原本已發行的雜. ‧ 國. 學. 《台灣文學》 、 《台灣文藝》等;朝鮮的《總動員》 (後改名: 《國民總力聯盟》), 《國民文學》、《東洋之光》、《綠旗》,此外朝鮮語《三千里》、《朝光》、《國民新. ‧. 報》等朝鮮語雜誌則為輔助參考。上述代表文學性刊物不僅呈現文學動員、文壇 活動的輪廓,其中也保留許多當時相關的文學座談會等報導、合輯編輯及發行的. y. Nat. al. er. io. 程,可更加深入文壇的生態活動。. sit. 概況,釐清其中文藝政策與代表性人物的發言,相關會議的參與狀況及互動過. n. iv n C hengchi U 提供文學創作及思索的脈絡。由作家參與創作的思考轉折,間接呈現出動員邏輯. 以此為基礎,本文亦希望歸納主題及表現手法,配合作家創作及活動歷程,. 的受容過程,立體地探討戰爭動員時期。本文主要討論的文學評論者、作家,將. 以出身殖民地的台灣籍、朝鮮籍的作家為優先討論對象,例如:台灣的黃得時、 呂赫若、張文環,朝鮮的崔載瑞、金鍾漢、俞鎮午、金史良等。 由於台灣與朝鮮殖民地文學的對照目前仍屬於發展階段範圍的設定上,無論 文學雜誌、作家、作品等材料取捨仍受制於許多客觀條件。為能集中思考,本文 將以 1940 年地方文學書寫、該時期日本語文藝雜誌、殖民地出身作家活動及作 品交織,以此為主軸,再以相近、可互相對應的文藝政策及創作類型加以討論。 期待在此範圍下再揭殖民地文學的面貌,以新的角度加以詮釋。 28. 語言問題方面,在 1937 年台灣廢除漢文欄,僅存被劃為通俗文藝的雜誌《風月報》維持著漢 文書寫;朝鮮當時則仍然有朝鮮語或是朝鮮語、日語並用的雜誌,如 1939 年的《文章》 、 《人 文評論》等,關於韓國文學概況可參考趙潤濟, 《韓國文學史》 (北京:新華書店,1998 年), 頁 579-598。 11.

(22) (二)研究方法 1940 年代「地方書寫」並非憑空而來,乃是帝國為戰爭營造出的特殊產物。 為瞭解其如何成形與運作,則必須審視文學環境觀察權力運作的角度解析,另一 方面在文本的整理與閱讀之中,省思其中對論述的回應跟交混的狀態。 戰爭時期的文化生產,在體制上運用軟硬體作為號召,偏重較硬性的運作手 法如:頒佈政策、設置機構、動員、檢查逮捕等措施;兼以軟性手法輔助,如: 目的合理化、證明合法性等。這種環境再三顯示個人意識跟創作很難脫離環境的 桎梏,因此本文欲檢視文化生產的機制、文化相關論述,透過戰爭所扶植的思想、 文藝組織、美學流變、作家經歷、文學作品之間的交互影響,呈現出 1940 年代 地方書寫的意涵。. 政 治 大 戰爭時期下,政治力量操作軟硬體資源,推動特定文化生產,對文學涉入更 立. 1. 文學環境的構成. ‧ 國. 學. 是顯而易見,因而考察文學時也不應忽略政治社會的操作因素。除此之外,以台. 灣和朝鮮兩地作為參照,如果沒有理解兩地的歷史背景,貿然並置二者,易使兩 殖民地之間被約括為簡單的呼應或淪為武斷的雷同。因此,應自外而內掌握動員. ‧. 時期文學狀態生成乃至於創作主題與當時的互動、詮釋其意義。. Nat. sit. y. 本論文首先將歸納戰爭動員背景因素及其間的思想構成,沿此路徑回顧文壇. io. er. 動員方式及文藝政策,延伸至文壇機關、刊物發行背景、文人的身份位置。以歷 史脈絡作為描述文學活動的基礎,參照兩地時亦能呼應政策及文本本身,將動員. n. al. Ch. i Un. v. 時期的政策、文壇、作家、作品之間的互動關係表現得更為深刻。 2. 跨地域的參照. engchi. 跨地域參照則可與前一項追溯歷史背景的策略相互輔助。近年來「東亞」概 念成為跨界研究的重點之一,回顧歷史更可見「東亞」的重重前身。第二次大戰 期間日本所積極建立的「大東亞共榮圈」便是眾多前身之一,最終走向軍國主義 於戰敗劃下句點。當時的東亞概念,在殖民地經營、思想傳播皆發揮一定的整體 性與統合性。因此,透過地域性的連結,回顧該時期的歷史亦能更具整體感,且 能進一步瞭解臺灣所處的位置,因應的策略是否為特例。 戰爭動員時期的文學書寫時,日本帝國無疑是藉東亞操演著高度集權及主導 規劃。現時台灣文學研究中,對於殖民母國與台灣的互動關係、權力運作了解越 來越深刻。但從日本帝國角度觀看戰爭時期文學時,有時容易受到日本帝國視角 的限制。筆者認為從殖民地之間相互參照,同中求異的過程中,除了強調殖民地 12.

(23) 處境,也能突顯臺灣在殖民時期的特殊性。共時性的歷史脈絡之中,能令戰爭動 員的文學的貫徹方式跟暴力性顯形,東亞共榮想像的矛盾性亦能浮現。 3. 文本的重新閱讀 文本——既連結外在環境與思想的影響,更展現作家內面的思考與美學技 巧、審美趣味。文學文本的意義,往往在不同脈絡閱讀間,有更多不確定性跟解 讀空間。這也造成許多作品既似與政策相互唱和,卻又有著作為反抗的能力。 戰爭期文學史的分期斷代之內,常會以皇民、親日作為檢視作品的標準,陷 入單一角度的批判。然而,解讀戰爭動員時期文本,作家本身思考理路與環境的 交互作用,使得文本本身更曖昧,重新閱讀該時期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 1940 年代適逢文藝政策的階段性重點的轉移、作家個人思想受到各種刺激、文. 政 治 大 另一方面,朝鮮作品在參照的位置上,對於台灣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新的領域, 立. 學技巧趨於成熟的階段,應有更多詳加解讀的空間。. ‧ 國. 學. 文本所展現與台灣迥異的書寫方式,更是帶來一種新鮮感與陌生感。透過朝鮮的. 日本語創作底下的類似主題書寫,應該可以提供另一種殖民地的角度, 「陌生感」 所帶來的新觀察與新發現,也將在交互參照中,開發台灣文本的其他解讀空間、. Nat. sit. 4. 關注思想的延續性與影響性. y. ‧. 豐富閱讀的面貌。. al. er. io. 現代之於殖民地一直是難分難解的問題。自現代入侵殖民地以來,為殖民地. n. iv n C 代更時常伴隨負面的詮釋——隨著西方帝國主義的發展與擴張,甚而掀起戰火。 hengchi U 打敗西方╱現代也因此成為支持戰爭的理由之一。這樣的邏輯使得作家們在接受 的人們帶來雙重效果。戰爭時期的動員邏輯裡,為樹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想像,現. 戰爭動員上,又再度面臨「現代」的問題,對於現代的認知,甚至扮演著作家接 受動員中的樞紐角色。這使得對現代的考察,亦是連結該時期文學發展歷時性觀 察的重點之一。 另一方面,動員時期的背景下法西斯主義成為主要思想之一。法西斯主義不 僅發揮在侵城掠地的戰爭上,更在國家動員的思想層面無孔不入,樹立精神象 徵、強調國家主義、並且結合各種特色以達到凝聚國民的向心力。法西斯主義匯 合各種學說的特質也在美學上產生影響,歌詠日本精神與民族特色、又或是以地 方書寫強調民族傳統時,美麗的描寫背後往往承載著情感操作與感染力29,看似 29. 法西斯主義對文學及知識分子的控制方式與文藝政策的典型,可參考 Zhelyu Zhelev 著、錢佳 緯譯,《法西斯主義》 (臺北:臺灣民主基金會頁,2007 年) ,頁 69-81。 13.

(24) 唯美卻潛藏政治作用。因此,藉觀察上述思想脈動的延續性以及影響力,將有助 於考察、分析該時期的文學活動、文藝創作。 本文藉由 1940 年代殖民地比較,以不同的角度環顧文學雜誌、評論、作品 觀察文學及思想的脈動,並考究這些作用如何受容、反應、互動,檢視文學環境 與生產的效應。希望本文可以突破既有的詮釋方式,豐富 1940 年代的文學解讀。. 第四節. 章節安排. 以下則針對篇章安排與各章內容,予以簡單介紹: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治 政 大 前行研究回顧 立 研究範疇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一節. 學. ‧ 國. 第二節. 研究動機. 本文欲審視 1940 的殖民地的地方文學書寫,探討處於戰爭動員狀態的文學. ‧. 環境變動、文學美學的互動。方法上則企圖運用當時兩個殖民地的參照,審視動. y. Nat. 員機制及其思想如何影響美學的生成。步驟上則依序由當時的動員體制形塑、文. sit. 藝政策施行,到地方思想從日本到殖民地傳播與受容的差異、反應,最後聚焦於. n. al. er. io. 作品,分析其美學特色,為戰爭時期文學提供另一個研究切面。 第二章 步向戰爭動員體制. Ch. engchi. 第一節. 步向大東亞的戰爭動員體制. 第二節. 帝國文壇動員模式. 第三節. 殖民地文學動員模式. i Un. v. 本章第一節主要對動員體制溯源,引出其思想、成因、措施,再與文壇關係 相互聯繫。文藝政策不僅反映戰爭動員集權化的手段,高度監控與政治介入的特 色,亦呈現支援戰爭的思想邏輯,乃是以東亞想像作為號召的手段。第二節即以 日本帝國如何實施文藝動員體制、運用何種方式召喚區域內呼應東亞的文化想 像。第三節進入殖民地,觀察帝國文壇的文藝統制在殖民地施行狀況,組織編制 與刊物合併、發行的階段變化,也呈現動員時期的文藝活動傾向。最後則探究當 時殖民地知識分子在文藝空間發展性受限的狀況下、如何找尋出路、地方文化是 怎麼成為當時文壇的發展契機。 第三章. 地方與傳統——新體制底下的書寫進路 14.

(25) 第一節. 召喚地方——新體制下的地方政策理念. 第二節. 台灣的地方文學建設. 第三節. 朝鮮文學的秩序轉換. 接續上一章對文學環境的考察,1940 年逐漸顯露以「地方」為題的發揮空 間。第一節將回到日本頒布的地方文化振興政策中,考究日本提倡地方文化的原 意。第二、三節則聚焦殖民地對同一政策的思想邏輯與傳播受容。殖民地文人解 讀「地方」的符碼時:一則是屬於日本國策之中的全體主義特質,作為帝國的延 伸;另一方面,地方文化的特殊意義也受到戰時為與西方現代對抗的影響,傳統 精神的強調成為此時的另一項重點,殖民地追求特殊性與傳統時,因而得到保存 在地既有文化的空間。第二節中將分別以臺灣對地方解讀策略、相關討論切入, 觀察台灣文人對於地方書寫的運用;第三節部分則以朝鮮的崔載瑞、金鍾漢對朝. 政 治 大 些文藝主張裡的地方跟政策中「地方」的差異為何?又該以什麼樣的形式特色來 立 書寫地方? 鮮文學、地方文學的特殊性主張作為代表,觀察兩地對援引「地方」的理解,這. ‧ 國. 學. Nat. io. sit. y. 回歸鄉土與自然 ——以張文環〈夜猿〉、金史良〈ムルオリ島〉為中心. er. 第三節. ‧. 第四章 文學創作中的地方書寫 第一節 創作方向的轉換 第二節 東洋精神的探尋 ——以呂赫若〈風水〉、俞鎮午〈南谷先生〉為中心. al. n. iv n C 選取主題、作家比較進一步討論。地方政策作為文藝層面的提倡時,夾帶著帝國 hengchi U 作戰的思想意識,影響對文學主題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數種類型的書. 本章節將以文學作品的呈現為主,釐清主要的題材與書寫類型上的特色,再. 寫題材:呼應國策強調增產報國、鼓吹從軍、內鮮一體、內台如一等;亦有乍見 下與戰爭無關題材,描寫故鄉風俗、反思傳統精神。第二節即以反思傳統精神的 角度出發,比較呂赫若跟俞鎮午的小說創作及思想,並以〈風水〉、〈南谷先生〉 作為主要分析文本。第三節則以張文環〈夜猿〉、金史良〈ムルオリ島〉為代表 作品,觀察作者、故事主角返回故鄉的歷程,如何建構與世隔絕的空間呈現傳統、 民俗的色彩。這一類看似遠離煙硝之作,如何在殖民地/地方角度回應前述的思 想、環境,兩地在表現手法跟思考的重點上又有何差異。 第五章. 結論. 回顧日本戰爭動員體制為建構大東亞逐步以集權方式展開控制,又以地方思 15.

(26) 想概念重新編整統領的範圍。統制過程中援引的概念滲入文化領域,進入殖民地 更經過傳播、受容、變異的過程,地方在政治原意、殖民地呈現策略、文本創作 之間產生矛盾。透過這些角度的呈現,台灣及朝鮮的參照,希望得以展現地方書 寫上的特色。 另由於本文涉及臺灣、朝鮮兩地的比較,其中包括各項文藝宣傳組織創設更 動、文藝座談會、合輯等文藝宣傳措施,為能更為清楚地讓讀者對照,將附相關 對照表於附件,作為論文之補充。.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Un. v.

(27) 第二章. 步向戰爭動員體制.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秩序重要的轉折點之一,現代化的發展以及資本主 義帶來的社會型態轉變,伴隨帝國主義的侵略膨脹、列強之間爭逐利益,多方勢 力衝突下形成強大風暴。「戰爭」既時常代表強烈變動的歷史分斷,但更重要的 是其背後涉及政治動員乃至文化塑造過程,尤其影響思想統制及傳播;文學外部 的發表空間與媒體,內部表現內容、審美方式亦在此範疇。換言之,文學既受到 社會影響造成美學及題材上的特色,在此同時卻也間接呈現社會變化,並成為反 射戰爭意識型態的一面鏡子。 戰爭型態改變文學的角色,雖然戰爭題材在文學史上並不新鮮罕見,壯烈 雄偉的戰爭史詩或反思戰爭的相關題材俯拾即是。然而,文學透過動員方式服務 戰爭並成為精神思想改造的媒介之一,卻是隨二十世紀作戰方式改變而來的轉. 政 治 大 的將士兵們英勇為國的模樣;也在後方鼓吹人力、物力的增產為國的標準楷模。 立 換。從前線到後方,文字書寫與沙場騁馳同步迎敵,不僅在前線記錄派遣至前線. ‧. ‧ 國. 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以東亞協同凝聚作戰意識,同時也塑造特殊的文學 環境,在這非常時期之下,政治力量約束文學必須要為戰爭服務,但文學也無意 識地折射呈現推向戰爭的思維背景。究竟這段時間戰爭動員的制度與思維是如何 成形、影響文學,並且進一步推向殖民地?. n. al. er. io. sit. y. Nat. 本章的第一節,將呈現日本步入「大東亞戰爭」的背景,在這之隱含著什麼 樣的思考跟角色定位。另一方面探討動員制度怎樣成形並影響文化的空間,在殖 民地用什麼樣的方式展現。第二節勾勒日本的文化界的動態,顯現動員時期的文 化空間以及發表狀況、結成組織,思維背景。第三節則呈現台灣與朝鮮的文壇組 織的狀態,檢視在官方的壓力下,文壇所面臨的停滯跟轉型的契機。. Ch. engchi. 17. i Un. v.

(28) 第一節. 步向大東亞的戰爭動員體制. 回顧日本所發動的「大東亞戰爭」不單是帝國主義擴張、侵略、掠奪的行 為,近代化過程與戰爭之間亦密不可分。近代化雖帶給日本戰爭的能力,克服大 量移植西方近代思潮帶來的弊病也成為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的理論基礎,支持其 行動。日本近代化過程,帶來的作戰實力給予日本向外發展的信心,也在直追近 代的過程蘊含對近代文明的敵意,促使日本的國族意識揚昇 30 ,這樣的膨脹發 展,其實隱含著日本往戰爭動員的可能。 1. 帝國困境與戰爭 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透過「殖產興業」 、 「富國強兵」 、 「文明開化」31三 方面同步進行,力圖躋身「近代化」國家之列。經濟上,透過國家主導與提供資. 政 治 大. 金、扶植大型財閥發展資本主義與工商業。法律上,參考德國的憲法制訂君主立 憲的帝國憲法,並且在其中明文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文. 立. 化方面,國民教育與各級教育體制相關法令頒佈實施,知識分子也將各種啟蒙思. ‧ 國. 學. 想帶進日本。除此之外,日本亦相當注重人民的思想教育,1890 年即頒佈《教 育敕語》32以訓練人民服從天皇體制。與戰爭最為密切的即是「富國強兵」一項. ‧. 所立下的各項措施,透過建立警察制度、設置軍隊,加上吸收封建時期武士道精 神,強調效忠天皇打造皇軍。伴隨前述資本主義的擴張,使得富國強兵之路終踏. sit. y. Nat. 上戰場。. al. er. io. 這些制度層面的改革,雖使日本得以實現近代化目標,但國家內部條件尚. iv 33 n C 動盪等負面影響。加上國際利益衝突,更迫使日本採取戰爭化解危機 。當日本 hengchi U 一步步建立起帝國體制時,脫歐入亞的渴望與大陸政策推動也逐漸浮現。帝國陸 n. 未能配合急速提昇的腳步,造成國家內部經濟與社會矛盾加劇,外部國際情勢的. 續發動幾場戰爭——中日戰爭(1895)、日俄戰爭(1900)、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 。節節勝利的確為日本帶來國家利益:中日戰爭裡取得台灣作為殖民地, 並得到大量的賠款擴充軍力,日俄戰爭後併吞朝鮮,大致確立帝國版圖。另一方 面,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由於歐戰使先進工業國陷入混亂狀態,日本得 到工業出口拓展外需的機會。在這些戰爭裡不僅獲得了民族自信與優越感,也更. 30. 31 32. 33. 參考倉澤愛子等編,《岩波講座 アジア.太平洋戦争 1 なぜ、いま アジア.太平洋戦争か》 (東京:岩波書店,2006 年) ;松浦正孝,《"大東亜戦争"はなぜ起きたのか: 汎アジア主義 の政治経済史》 (名古屋市:名古屋大學,2010 年) 。 湯重南等,《日本帝國主義的興亡(上)》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 年) ,頁 5。 「教育敕語」 ,是日本針對當時西歐思想大量入侵,對道德文化的戒慎恐懼,因而提倡作為輔 助。昭和時代又再度加強「教育敕語」的重要性,成為軍國主義之中的重要精神號召。 湯重南主編, 《日本帝國主義的興亡(上) 》,頁 8。 18.

(29) 帶來向外擴張的信心。 日本對外征戰的勝利,似乎解決眼前困境,尤其經濟方面難題暫得舒緩。原 本由政府主導扶植下才得到快速成長的日本資本主義,國內雖有生產卻無相應的 內需市場,於是必須向國外拓展外需,造成經濟體質上對外強烈的依賴性,只能 以輕工業跟手工業外銷獲利,扮演歐美先進國家的後備工廠,歐洲戰亂恰使日本 有機會大量出口獲利。另一方面,日本經濟能力跟生產質量,無法與英美先進資 本主義國家、工業大國競爭。只能轉而採取海外殖民與軍事侵略的方式,以期滿 足擴大市場並取得原物料的需求。戰爭所侵佔的殖民地,正為日本帶來豐厚的資 源。 日本儘管躋身帝國主義國家,實際生活卻並未如其他西方近代化國家。一戰 結束後再陷財務困境,戰間期歐洲經濟體恢復,軍需大幅下滑,日本一度好轉的. 政 治 大. 工業轉眼化為泡影。加速原本快速經濟發展的貧富落差、城鄉差距,勞工失業的. 立. 不滿情緒等狀況浮出,隨即而來的世界性大蕭條更是讓經濟雪上加霜。日本國內. ‧ 國. 學. 問題因此更趨嚴重,深深影響到社會及一般平民生活。此背景下動盪不安的氣氛 成為集權政治、思想滋長的空間34。. ‧. 日本對外關係也將其推向戰爭。由於美國對於一戰後的凡爾賽公約之中日本 對華政策及二十一條要求有所不滿,介入英日同盟的關係,使日本喪失 1902 年. Nat. sit. y. 以來大陸擴張的國際支柱。華盛頓會議後所訂定的「四國條約」35,構成的體系. er. io. 變相轉為以經濟競爭來較量帝國主義優劣36。日本原有利益遭到破壞,加上英美 開始實行保護產業的政策,日本的經濟受阻,與英美之間的利益衝突激化。日本. n. al. Ch. i Un. v. 鄰近情勢力,包括蘇聯社會主義快速崛起、無產階級意識席捲各地、中國民族意. engchi. 識崛起,排日情緒高漲,皆使得日本大感緊張。. 日本經濟與國際地位兩方面的危機與挫折,遂掀起以戰爭謀求機會的聲音。 軍部在政治場上獲得鞏固的地位後,法西斯極權政治37、發動戰爭的路徑也更為 明確。終於,在滿州事變(1931)爆發下拉開十五年戰爭38序幕,日本積極向鄰 34 35. 36. 37. 38. 朱庭光,《法西斯體制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頁 480。 華盛頓會議(1921-1922) ,此處四國是指日、英、美、法。簽訂該條約後,參考服部卓四郎, 《大東亞戰爭全史 1》 (台北:軍事譯粹社) ,頁 14。該會議規定尊重太平洋地區的四國島嶼 屬地和島嶼領地的權利,有侵害權利之事發生時,應進行協商。 信夫清三郎著、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問題研究所譯, 《日本外交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年) ,頁 479。 日本法西斯勢力在一次大戰後已經逐步發展,軍隊跟民間都有許多法西斯相關的團體如:猶 存社、行地社、天劍黨、王師會、一夕會。代表人物大川周明、北一輝。參考安部博純, 《法 西斯主義研究序說》(東京:未來社,1995 年) 。 日本近代史當中所指的「十五年戰爭」 ,包括自滿洲事變、日中戰爭、太平洋戰爭,時間橫跨 1931-1945。在鶴見俊輔的研究中,將日本軍事行動進程以整體觀之,突顯日本帝國主義的連 19.

(30) 近區域擴張,次年滿州國旋即成立(1932),正式對中國發動戰爭。宣布退出聯 合國,與義大利、德國結成三國同盟為替自己取得更多的資源與英美對抗。此時 日本的帝國主義與天皇法西斯集權相互結合作用,以對內獨裁,向外擴張的方式 相互交織,成為日本大東亞戰爭最為重要的特色。 2. 戰爭下的全面動員 日本帝國主義膨脹的過程,欲以發動戰爭的方式解決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 威脅與困境。天皇法西斯主義的集權方式因而成為國家動員的支柱,以全體意識 抹除個人思考的空間。實際上,天皇法西斯主義 39 在日本發展過程中已暗留伏 線,早在明治時期以天皇制度樹立國家政權已埋下可能,教育敕語等強調忠君的 道德、思想教育,更持續不斷地澆溉法西斯思想。當實際民生狀況頻頻、社會問 題加劇,群眾對現實的不滿升高更使得法西斯思想勢力獲得成長茁壯的空間,與 天皇制相互結合獨攬大權,形成高度集權狀態。. 政 治 大. 這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獨裁運作情形在 1930 年代中期已經漸漸反映在各. 立. ‧. ‧ 國. 學. 層面:政治上,軍部對權力的掌握取得上風。思想及言論方面,儘管仍有尚有其 他思想潮流並行,但仍抵擋不住連番而來的查禁與逮捕,各種思想在高壓管制之 下屢屢受挫,縱使是立足於學術討論,一旦觸及國體便動彈不得,受到極大限制。 在幾次的事件波動,以及官方對左派勢力掃除整肅,其他的聲音漸漸消沈,整體 的言論環境趨於單一化。這種大力抨擊,間接顯示日本當局相當重視宣傳思想所 產生的影響,並且有意捍衛及營造向來具有精神象徵意義的天皇制度。天皇制度. Nat. al. er. io. sit. y. 融合既有的武士道精神、農村共同體的社會結構、家族國家主義的教化形式,上 述特色的結合遂成為戰爭中社會組織、動員、精神教化的重要支柱。. v. n. 動員相關政策不僅打擊言論思想,也要求內政配合戰爭支援、整頓國內體 制,擴張的軍備,充實生產力、人力以及物資,目的在於完成「高度國防國家的 樹立」。戰爭動員的時間進程上,又約略可以分為備戰期(1930-1936)、準戰期 (1937-1941) 、決戰期(1941-1945)40。總體戰的相關組織結合與調配,與時局 的推進的時程相互呼應。大約自 1931 年滿州事變左右展開戰爭準備,至 1936 年的二二六事件肅清後具體實行,在 1940 年成立大政翼贊會時確立總體戰制度 並且趨於白熱化,範圍也日本本地擴張到其殖民地、海外領土等。. Ch. engchi. i Un. 續性跟發展情形,時代精神的繼承與轉型。見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 《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 (台北:行人出版,2008 年) 。 39 日本法西斯思想溯源可追至紀記神話、儒學立國思想、神道教、武士道、國學者對日本精神 的追尋,較無完整的思想體系,連續性較低,政治目的導向強烈。上述淵源進入近代後,又受到 亞洲思想、進化論等外來思想相互影響,以及本身政治制度的設計,促使發揮侵略擴張、維護天 皇專制的作用,成為「天皇法西斯」 。參見崔新京等著, 《日本法西斯思想探源》 (北京:社會科 學文獻出版社,2006 年) 。 40 參考林繼文與楠井隆三的分期方式,見林繼文, 《日本據台末期 (1930-1945) 戰爭動員體系之 硏究》(台北:稻鄉,1996 年) ,頁 16。 20.

(31) 日本內地較早著手具體法令與組織的重組,為配合戰爭所需的實質產業、人 力調動,在 1932 年時展開農村經濟更生運動重整組織。由於內外部的壓力持續 升高,加上中日開戰突顯作戰需要,社會控制的手段也因此越來越趨於強制性。 1937 年即推動「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延伸至地域組織町內會、部落會、鄰組, 兩年後則以「國家總動員法」將全國人民都納入統制範圍內,加上「軍需工業法」 支配物流擴大管控規模。太平洋戰爭的全面爆發,即預告作戰規模加劇,社會、 政治、人力配置、生產狀態面對的危機升高之勢,作戰時間延長與空間擴大迫使 體制層面產生重新整合的需要。 其中「大政翼贊會」的成立,即是將動員組織集中調配的單位,其原初立意 是為強化權力組織而推行的政治性計畫,因為各方勢力仍有矛盾存在的緣故,最 後演變成一種純粹的精神運動。看來雖未能達到初衷,卻在運作過程中,徹底加 強國民的官僚性機構統制,並強化居住地的組織化、工作崗位的組織化等41。在 此同時,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在上述集中權力過程之中已經透露端倪。. 政 治 大 總力戰下,動員如火如荼地展開,舉凡外交、政治、經濟、文化宣傳層面都 立 必須與戰爭密切配合,尤其思想與文化宣傳更是扮演要角。這種方式也是當時世 ‧. ‧ 國. 學. 界戰爭型態主流。總力戰(或稱總體戰)本身即強調人力、物力、精神力的全體 投入,加上 20 世紀民族國家與帝國主義的發展背景,更將國家視為整體,全面 推動戰爭,凝聚、整合國民意識之責便落於思想文化的宣傳上。「總力戰」模式 的問世正是歷史轉折的一個縮影,它不僅標示著戰爭型態的改變,在思想應用與. sit. y. Nat. 法西斯操作,文化控制上更是前所未有。. n. al. er. io. 前文提到日本在轉型為國家型態時,對於精神層面一直保有相當程度的關 注,這種情形在總力戰形式下,更加有意識地、制度化的經營管理。像是 1937 年即發行《国体の本義》廣至各級學校、公家機關,宣傳尊天皇、家族國家主義 的命運共同體,數年後又發行《臣民之道》倡導皇國臣民之說。開戰後推行新體 制運動、設立大政翼贊會,在在顯示日本在精神統制上趨向成立特定單位策劃控 制,並且積極從事精神教育塑造國民。這種成立統合組織單位的手段,也在殖民 地及統治區被複製、延伸。. Ch. engchi. i Un. v. 3. 殖民地的戰爭動員制度 隨著作戰擴大,動員範圍也向外延伸,各種相關制度及社會控制手段複製至 殖民地台灣與朝鮮。這樣的情形,在日本於殖民地陸續發佈的政策與宣言之中不 時可見。東亞協同概念浮出後,日本更側重殖民地作為戰略延伸的基地的角色, 加速相關措施的及時性。雖然日本為求有效統治殖民地,一直持續著思想管束與 檢查的措施,但亦有逐步採取柔性控制或文官治理的方式。直到中日戰爭之後, 再度恢復武力戒備,並將原有的統制、監控行為擴大強化,言論檢查取締亦更為 41. 前揭林繼文, 《日本據台末期 (1930-1945) 戰爭動員體系之硏究》 ,頁 109。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由於教科書必須考量市場接受度,前述各地區教科書中對於數學文化元素不同的詮釋方式

說明:本題藉由羅馬史家 Ammianus Marcellinus 描述外族的兩則資料,檢測學生能否觀察

《評估工具》在中文閱讀(或識字)及寫作(或寫 字)方面的整體表現,以了解整體非華語學生中文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i) 若學生的 STRN 與他的香港身份證/出生證明書號碼不同(即學生的 STRN 是一個 8 位數字),學校可完整地印寫其 STRN 在學生手冊上。例如一名學 生的 STRN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