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朝鮮方面,俞鎮午與金史良兩位朝鮮作家皆在日本語的創作上有所斬獲,他 們相對也不具有那麼濃厚的親日色彩——前者雖然活躍於日本語文壇但應和的 作品量相對較少,主題也多以反省傳統的角度切入,後者雖曾留下與國策配合的 作品,但後期他不僅封筆,也以行動逃離戰爭束縛。金史良因抵抗的形象及在日 的活躍廣受討論24,郭炯德25的研究較為特別,他突顯金史良創作史上的變異並 將之歸於外地往地方的移動,顯示受到時局影響的書寫主題跟策略不得不求變的 情形。俞鎮午方面,白川春子26對俞鎮午的日語作品較為完整地對其創作意圖予 以回顧,並歸納他創作偏好的主題與內容;金熙鏞、黃靜則以俞鎮午對近代性的 關注探討其殖民時期的創作27

前行研究的回顧,可窺見地方文學乃是立於政治與思想、文藝政策、作家作 品等層面交織堆疊的產物。其中反映地方概念與日本作戰對抗西方、超越近代所 引出東洋思想背景與傳播、受容,轉進殖民地時面臨民族主義與現代性在殖民地 的複雜性。而這樣的思維拓展至作品美學及內涵、殖民地之間的書寫差異,仍有 逐步探索的空間。本論文則希望就上述的基礎,進而深入文本挖掘該時期文學環 境的特色與文學作品之間的影響及意義。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為理解戰爭時期地方書寫的文學環境,另闢作品解讀的空間。本文將會以 1940 年代為重點,釐清權力對文學的介入方式;另以台灣、朝鮮對照,觀察帝 國對殖民地文化掌握方式,理解殖民地寫作因應之道。基於兩地的個體差異,將 盡可能呈現各自概況,再選取特色作家作品深入討論。

(一)研究範疇

台灣與朝鮮同屬日本帝國時期的殖民地,接受日本殖民及現代化過程中產生 的許多共同點;兩地也因地理位置與人口規模等客觀條件,各有相異之處,像是

24 早期任展慧、朴春日討論在日文學時皆以金史良做為代表人物討論;南富鎮則偏重於考察金 史良小說中對於認同的困境;朴銀姬則將研究視野延伸到金史良戰後的創作,並進行其文學 發展歷程的耙梳。

25 郭炯德,〈「大東亞戰爭」前後の金史良文學——「外地文学」から「地方文学」への変容〉,《早 稲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研究紀要》54 期(2009 年 2 月),頁 47-60。

26 白川春子,〈兪鎭午の日本語小説について〉,《下関市立大学創立 50 周年紀念論文集》(下関 市立大学学会,2007 年 3 月),頁 229-239。

27 金鏞熙,〈유진오 소설에 나타난 도시공간〉,《진단학보》88(1999 年),頁 481-502;황경

(黃靜),〈유진오의 일제말기 소설 연구〉,《우리어문연구》31(2008 年),頁 557-5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語言使用情形、文壇規模、戰略位置28上皆有所不同。上述客觀條件雖是限制,

但也是助於瞭解台灣處境的借鏡。因此,本文仍以台灣文學的研究與觀察出發,

以期在認識與研究資料的掌握的限制之間,仍能以對照朝鮮的途徑瞭解台灣。將 時間鎖定於 1940 年代前後,既是出於對台灣文壇與書寫情況的考量,亦是縮小 台灣與朝鮮兩者之間客觀差距的策略,期望能突顯該時期文學特質與其產生的因 素。此時隨著總體戰因素,帝國對於文藝政策的控制滲入思想與組織,並且在大 東亞的想像之下,積極地透過「大政翼贊會」及相關組織積極活動,甚而召開「大 東亞文學者大會」,展示帝國文化的盛大。在其有意而為之下,殖民地的作家處 境、所受的文藝政策及文學思潮傳播時程,都更為一致。

本文由此出發,欲爬梳當時重要的雜誌,藉由文學座談會、文藝評論、文學 作品探討當時殖民地的文學政策及殖民地文壇反應。因應戰爭時局需求,殖民地 部分刊物打破 1937 年以來的沈寂,新雜誌在 1940 年代創刊或由原本已發行的雜 誌合併、改版重生,但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內容則不免難以脫離配合日本帝國 思想,為帝國宣傳其戰爭意識、成為精神動員的一環。像是台灣的《文藝台灣》、

《台灣文學》、《台灣文藝》等;朝鮮的《總動員》(後改名:《國民總力聯盟》),

《國民文學》、《東洋之光》、《綠旗》,此外朝鮮語《三千里》、《朝光》、《國民新 報》等朝鮮語雜誌則為輔助參考。上述代表文學性刊物不僅呈現文學動員、文壇 活動的輪廓,其中也保留許多當時相關的文學座談會等報導、合輯編輯及發行的 概況,釐清其中文藝政策與代表性人物的發言,相關會議的參與狀況及互動過 程,可更加深入文壇的生態活動。

以此為基礎,本文亦希望歸納主題及表現手法,配合作家創作及活動歷程,

提供文學創作及思索的脈絡。由作家參與創作的思考轉折,間接呈現出動員邏輯 的受容過程,立體地探討戰爭動員時期。本文主要討論的文學評論者、作家,將 以出身殖民地的台灣籍、朝鮮籍的作家為優先討論對象,例如:台灣的黃得時、

呂赫若、張文環,朝鮮的崔載瑞、金鍾漢、俞鎮午、金史良等。

由於台灣與朝鮮殖民地文學的對照目前仍屬於發展階段範圍的設定上,無論 文學雜誌、作家、作品等材料取捨仍受制於許多客觀條件。為能集中思考,本文 將以 1940 年地方文學書寫、該時期日本語文藝雜誌、殖民地出身作家活動及作 品交織,以此為主軸,再以相近、可互相對應的文藝政策及創作類型加以討論。

期待在此範圍下再揭殖民地文學的面貌,以新的角度加以詮釋。

28 語言問題方面,在 1937 年台灣廢除漢文欄,僅存被劃為通俗文藝的雜誌《風月報》維持著漢 文書寫;朝鮮當時則仍然有朝鮮語或是朝鮮語、日語並用的雜誌,如 1939 年的《文章》、《人 文評論》等,關於韓國文學概況可參考趙潤濟,《韓國文學史》(北京:新華書店,1998 年),

頁 579-5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二)研究方法

1940 年代「地方書寫」並非憑空而來,乃是帝國為戰爭營造出的特殊產物。

為瞭解其如何成形與運作,則必須審視文學環境觀察權力運作的角度解析,另一 方面在文本的整理與閱讀之中,省思其中對論述的回應跟交混的狀態。

戰爭時期的文化生產,在體制上運用軟硬體作為號召,偏重較硬性的運作手 法如:頒佈政策、設置機構、動員、檢查逮捕等措施;兼以軟性手法輔助,如:

目的合理化、證明合法性等。這種環境再三顯示個人意識跟創作很難脫離環境的 桎梏,因此本文欲檢視文化生產的機制、文化相關論述,透過戰爭所扶植的思想、

文藝組織、美學流變、作家經歷、文學作品之間的交互影響,呈現出 1940 年代 地方書寫的意涵。

1. 文學環境的構成

戰爭時期下,政治力量操作軟硬體資源,推動特定文化生產,對文學涉入更 是顯而易見,因而考察文學時也不應忽略政治社會的操作因素。除此之外,以台 灣和朝鮮兩地作為參照,如果沒有理解兩地的歷史背景,貿然並置二者,易使兩 殖民地之間被約括為簡單的呼應或淪為武斷的雷同。因此,應自外而內掌握動員 時期文學狀態生成乃至於創作主題與當時的互動、詮釋其意義。

本論文首先將歸納戰爭動員背景因素及其間的思想構成,沿此路徑回顧文壇 動員方式及文藝政策,延伸至文壇機關、刊物發行背景、文人的身份位置。以歷 史脈絡作為描述文學活動的基礎,參照兩地時亦能呼應政策及文本本身,將動員 時期的政策、文壇、作家、作品之間的互動關係表現得更為深刻。

2. 跨地域的參照

跨地域參照則可與前一項追溯歷史背景的策略相互輔助。近年來「東亞」概 念成為跨界研究的重點之一,回顧歷史更可見「東亞」的重重前身。第二次大戰 期間日本所積極建立的「大東亞共榮圈」便是眾多前身之一,最終走向軍國主義 於戰敗劃下句點。當時的東亞概念,在殖民地經營、思想傳播皆發揮一定的整體 性與統合性。因此,透過地域性的連結,回顧該時期的歷史亦能更具整體感,且 能進一步瞭解臺灣所處的位置,因應的策略是否為特例。

戰爭動員時期的文學書寫時,日本帝國無疑是藉東亞操演著高度集權及主導 規劃。現時台灣文學研究中,對於殖民母國與台灣的互動關係、權力運作了解越 來越深刻。但從日本帝國角度觀看戰爭時期文學時,有時容易受到日本帝國視角 的限制。筆者認為從殖民地之間相互參照,同中求異的過程中,除了強調殖民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處境,也能突顯臺灣在殖民時期的特殊性。共時性的歷史脈絡之中,能令戰爭動 員的文學的貫徹方式跟暴力性顯形,東亞共榮想像的矛盾性亦能浮現。

3. 文本的重新閱讀

文本——既連結外在環境與思想的影響,更展現作家內面的思考與美學技 巧、審美趣味。文學文本的意義,往往在不同脈絡閱讀間,有更多不確定性跟解 讀空間。這也造成許多作品既似與政策相互唱和,卻又有著作為反抗的能力。

戰爭期文學史的分期斷代之內,常會以皇民、親日作為檢視作品的標準,陷 入單一角度的批判。然而,解讀戰爭動員時期文本,作家本身思考理路與環境的 交互作用,使得文本本身更曖昧,重新閱讀該時期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 1940 年代適逢文藝政策的階段性重點的轉移、作家個人思想受到各種刺激、文 學技巧趨於成熟的階段,應有更多詳加解讀的空間。

另一方面,朝鮮作品在參照的位置上,對於台灣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新的領域,

另一方面,朝鮮作品在參照的位置上,對於台灣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新的領域,

相關文件